火共三部長篇小說
『壹』 著名文學家巴金,他的抗戰三部曲到底是什麼
一、巴金的抗戰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馮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
《火》,反映了「八一三」淞滬抗戰後,愛國青年馮文淑、劉波和朝鮮流亡青年的抗日熱情和鋤奸活動。作品結合抗戰期間的社會現狀,展現了波瀾壯闊的社會現實,控訴日寇的血腥暴行,贊揚了軍民奮勇抗戰的精神品質。
巴金的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表現巴金是有革命精神的人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
表現巴金是感情豐富的人 《抗戰三部曲》又名《火》, 因書分三冊,又被稱為《抗戰三部曲》。
(1)火共三部長篇小說擴展閱讀:
巴金的生平經歷:
1921年於成都外語專門學校肄業。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大學附中讀書,1925年畢業。1927年赴法國留學。
1928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死亡》。1928年冬回國。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學季刊》編委,同年秋赴日本。
1935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小叢刊」。
1936年與靳以創辦《文學月刊》。
抗日戰爭期間輾轉於上海、廣州、桂林、重慶,完成長篇小說《家》、《春》、《秋》,中篇小說《憩園》、《第四病室》。抗日戰爭勝利後曾任平明出版社總編輯。
1946年創作長篇小說《寒夜》。
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文藝月報》、《收獲》、《上海文學》主編。
1982年獲「但丁國際獎」。
1983年獲法國榮譽勛章。1983年6月起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985年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授予國外名譽院士稱號。
『貳』 巴金《火》的三部曲是那些
抗戰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納梁凳部渣叢又名《馮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書店出版洞旅。
『叄』 巴金的作品三部曲
巴金的三部曲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一、《愛情三部曲》
1、《霧》
《霧》,巴金《愛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出版於1931年,出版社為新中國書局。講述了舊社會時期一個留學歸來學子在旅館的一段遭遇,反應了舊社會時期包辦婚姻與自由戀愛的相互抗爭,凸顯了當時的社會特性。
2、《雨》
《雨》,巴金《愛情三部曲》第二部,長篇小說,出版於1933年,出版社為:良友圖書公司。主要講述了《霧》中主人公周如雲的朋友吳仁明的經歷,描寫了舊社會時期各種不同人的思想動態。
3、《電》
《電》是巴金《愛情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出版於1935年。是既《雨》故事情節發展的延續。《電》寫了許多人,許多事。
作者說,小說中的人物全是主人公,都占同樣重要的地位,在這熱血青年的群像中,吳仁民是以一個受人尊敬的最年長的革命家形象出現的,成了一個新人。李佩珠被當做妃格念爾型的女性來描寫了。
二、《激流三部曲》
1、《家》
《家》,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最早於1931年在《時報》開始連載,原篇名為《激流》。開明書局於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單行本。
該小說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及腐朽,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
《家》被認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8位)。
2、《春》
《春》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展現了封建家庭內部的罪惡、迂腐、醜陋和對青少年的迫害,並號召青少年能勇敢走出封建制度的囚籠,大膽追求民主與自由。
3、《秋》
《秋》是中國作家巴金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是激流三部曲之一,這部長篇巨制蜚聲海內外,通過一個大家庭的沒落和分化,描繪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變舊生活的故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情三部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激流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