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小說推薦理由
❶ 推薦紅星照耀中國的理由
推薦紅星照耀中國的理由如下:
紅星照耀中國簡介:
《紅星照耀中國》是根據埃德加·斯諾同名紀實作品《紅星照耀中國》改編,由戰友電視藝術中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北京盛世燎原(北京)國際影視投資有限公司等聯合投資出品的紅色山吵祥革命電視劇,由臧雲飛、趙東陽執導,遠明、劉濤、程皓楓、 侯祥玲、黃海冰、趙文卓、蔡國慶、鄧英、周海媚、孫茜、柳素英等主演。
該劇通過美國青年記者斯諾的經歷,講述1928年至1941年間,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逗搏變革。
該劇於2016年10月20日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
❷ 紅星照耀中國好書推薦卡要求如下:含書籍封面或插圖,以及推薦理由。300字以上,謝謝!
「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甚至照耀世界。」這是美國著名新聞記者、作搜宴家埃德加·斯諾通過他寫的《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告訴給了全世界的讀者。
1936年6月至10月,埃德加·斯諾突破重重困難,來到以延安輪漏帶為中心的陝臘蘆甘寧邊區進行實地考察和采訪,最終完成了《紅星照耀中國》的寫作,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紅色蘇維埃地區和工農紅軍的情況,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的評價。
《紅星照耀中國》講述了紅軍長征的故事,采訪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主要領導人,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和紅軍的軍事策略,回顧了作者的整個采訪經歷和感受等。在書中,埃德加·斯諾忠實地記述了中國革命的歷程,全面地展現了中國革命者的風采,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
看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使我們對當年那段紅色革命歷史有了一定的了解。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其間共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之後,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也先後進行了長征,最後,紅軍三個方面軍於1936年10月在會寧勝利會師,結束長征,完成北上抗日的戰略部署。
❸ 《紅星照耀中國》藝術特色是什麼
具體如下:
1、《紅星照耀中國》的寫作手法是記錄式寫作,這本書是埃德加·斯諾寫的關於紅色中國的新聞報道集,也可以說是報告文學集。
2、《紅星照耀中國》真實尺扒的記錄事實的真相,作者對每一個細節都進行了核對,以求獲得新聞第一手資料。
3、故事情節十分的突出,注重對人物的刻畫,以及關注事件背後的個人魅力。
4、大量的戰地報道,在戰爭的背景中產生,采訪第一手資料,為公眾提供最新的戰爭概況。
5、《紅星照耀中國》體現了作者的家庭出身、教育層次、知識結構,文化背景等造就的獨特文風。
內容概括: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銀殲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
由於有了一種思想武裝,有陵搏昌一批堅決的青年,所以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長達十年之久的群眾性斗爭。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是一場戰略性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
❹ 紅星為什麼照耀中國
《紅星照耀中國》的由來,1936年6月間,斯諾由北平出發,經過西安,冒著生命危險,進入陝甘寧邊區采訪,和毛澤東同志進行了長時間的對話,搜集了關於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手資料。
斯諾在蘇區看到槐山搏:紅軍採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重唯戚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貸、取消苛捐雜稅、消滅特權階級,使得農民擁有了土地。在蘇區政府所管轄的地方,政府採取了大范圍的代議制度,使得農民可以參政議政,成為這個政府真正意義上的主人;在文化上有了受教育權……
蘇區黨外設有共青團,共青團下又有少年先鋒隊和兒童團。成年的農民可以參加貧民會、鉛祥抗日協會、農衛隊、游擊隊,婦女被允許參與這個政權的一切活動,人人皆在保衛紅色政權;在經濟上,政府實行「公」「私」並行,激發社會的活力;在戰爭策略上,根據自身的實力,採取運動戰和游擊戰等行之有效的策略……
斯諾回到西安後,將采訪記錄整理成集,取名《紅星照耀中國》,1937年10月由英國倫敦戈蘭茨公司出版。該書在出版的第一個月就重印了3次,銷量達10萬冊。
1937年11月,斯諾來到上海,將英文版《紅星照耀中國》贈送給著名出版家胡愈之。為使中國民眾對中共領導下的那塊「紅色土地」有一個真實而全面的了解,胡愈之決定將此書譯成中文出版,並聯絡11位文化教育界的救亡志士商量出書問題,為防止國民黨對紅色書籍的嚴查,改用比較含蓄的書名——《西行漫記》出版。
❺ 《紅星照耀中國》書名的含義是什麼
1、紅 星在西方語境中指下層民眾參加的,造舊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紅星照耀中國》特指共 產 黨反帝反封建的社會革命,有明顯的贊譽意味。
2、《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尺野信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紅星照耀中國》(原名《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父親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家裡過著小康生活。父親要他也從印刷業開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世界著名的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陵輪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5)紅星照耀中國小說推薦理由擴展閱讀:
影響: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
由於有了這一種思想武裝,使得一批青年,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脊攜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