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部長篇小說
『壹』 明清小說的四部長篇名著及作者
《水滸傳》施耐庵 ;《三國演義》羅貫中 ;《紅樓夢》曹雪芹,高鄂;《西遊記》吳承恩。
《水滸傳》是一部長篇英雄傳奇,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義故事為線索創作出來的。宋江起義發生在北宋徽宗時期,《宋史》的《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等都有記載。
《三國演義》,原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中國一本長篇歷史小說,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
《紅樓夢》被評為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及章回小說的巔峰之作,以至於以一部作品構成了一門學術性的獨立研究學科紅學,這在文學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西遊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優秀的神魔小說,也是一部群眾創作和吳承恩的創作相結合的作品。小說以整整七回的大鬧天宮故事開始,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全書首要的地位。
『貳』 明代四大長篇小說是什麼
明代四大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
『叄』 明清代的長篇小說四大名著分別是什麼
明清代的長篇小說四大名著分別是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三國演義》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元末明初羅貫中所著。講述了從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到西晉初年的故事。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水滸傳》是明初施耐庵所著,講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西遊記》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取材於《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元雜劇。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故事。
《紅樓夢》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通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
四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肆』 明代四大長篇小說是什麼
明代的四大長篇偉構——《金瓶梅》、《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俗稱「四大奇書」。作者在中國的小說評點傳統和西方現代小說理論的雙重參照下,逐一詳考其版本、作者與時代,分析結構與修辭,論證 「反諷修正」這一藝術手法的核心作用,並將之與明代的社會文化背景與思想史脈絡勾連,進而認為:這四部小說的素材盡管都淵源有自,但卻是地道的文人小說,代表了中國散文小說體裁的成型,體現了晚明士大夫們的文化價值和思想抱負。
本書匯集了四篇研究中國明代所謂「四大奇書」的專著,這些論文皆可獨立成篇,分別作為對這幾部作品的闡釋,聽任讀者隨意取捨。但全書也想提出一些爭辯性的論點。
本書的核心論調原來是從比較文學理論的觀點出發的,即視明清小說文類為一種歸屬書香文化界的出產品,因此始終標榜著「文人小說」的概念。這個看法並不否認所謂「四大奇書」各各脫胎於通俗文化的民間故事、說書等現象,而只是強調這些長篇小說是經過文人撰著者手裡的寫造潤色才得出一新的文體來,這個體裁除了反映明清文人的美學手法、思想抱負之外,也常呈現一層潛伏在錯綜復雜的字里行間、含蘊深遠的寓意,慣用反諷的修辭法來提醒讀者要在書的反面上去追尋「其中味」。作者特別突出這四部泛稱「通俗小說」的作品富有文人色彩的一面,並不敢表示揚雅抑俗的偏見。相反,我的用意正是要推崇中國文化傳統獨有的雅俗交融的偉大精神。
『伍』 連明代大文豪馮夢龍都贊不絕口的「"四大奇書」,究竟是哪四本書
連明代大文豪馮夢龍都贊不絕口的「"四大奇書」,究竟是哪四本書?
明末著名通俗文學家馮夢龍曾把明代的四部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合稱為「四大奇書」。「四大奇書」也稱「明代四大長篇小說」。所謂「奇」者,不僅指它內容或藝術的新奇,還包含著對它們所取得的創造性成就的肯定。「四大奇書」分別開創了歷史演義傳統、英雄傳奇傳統、神魔小說傳統、世情小說傳統,代表了中國古大章回小說的四大類型.
中國明代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又稱「明代四大長篇小說」,這四部書是明代文學中最出色的四部小說。「四大奇書」說法的流行與明代中後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市民文化勃興、傳統儒家經典遭到懷疑、大眾文化需要確立自身經典的社會文化背景相關聯,與通俗小說成為大眾的主要文化消費對象、通俗文學對大眾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社會現實相關聯。因此,「四大奇書」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
開辟歷史演義傳統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為四大名著之一,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簡潔明快,氣勢充沛,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開辟英雄傳奇傳統的《水滸傳》:《水滸傳》全稱《忠義水滸傳》,是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小說充分肯定了被封建統治者視為「盜賊草寇」的起義農民,深刻揭露了上至皇帝和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的昏庸無能、橫行霸道,致使民不聊生,尖銳的階級矛盾逐漸加深的社會現實,說明了社會的黑暗和腐朽才是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
開辟神魔小說傳統的《西遊記》:《西遊記》是最優秀的神話小說,也是一部群眾創作和文人創作相結合的作品,產生於十六世紀的中國明朝嘉靖(公元1522-1566年)時期。小說是吳承恩中年時期寫成初稿,後來經過潤飾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積累下來並在民間流傳的有關唐僧取經的文學作品和故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並且把原來的以唐僧取經為主的故事,改為孫悟空為主的戰天斗地史,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首要地位。小說曲折地反映了社會現實,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開辟世情小說傳統的《金瓶梅》:《金瓶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它借《水滸傳》中武松殺嫂一段故事為引子,通過對兼有官僚、惡霸、富商三種身份的封建時代市儈勢力的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暴露了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較深刻的認識價值。小說描繪了一個上自朝廷內擅權專政的太師,下至地方官僚惡霸乃至市井間的地痞、流氓、幫閑所構成的鬼蜮世界。書名是從小說中三個人物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
『陸』 我國明清時期最著名的四部長篇小說是什麼它們的作者是誰》
《三國演義》 作者 羅貫中(元末明初)
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
《西遊記》 作者 吳承恩(明)
《水滸傳》 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
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
《紅樓夢》 作者 曹雪芹(清)
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經典巨著之一
『柒』 明代四大長篇小說(又稱四大奇書)是哪些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zgwh/2004-06/28/content_51100.htm
明代人曾稱《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為「四大奇書」。所謂「奇」者,不僅指它內容或藝術的新奇,還包含著對它們所取得的創造性成就的肯定。
《三國演義》誕生於元末明初,由羅貫中在民間傳說和有關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寫成的。全書始於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展現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間的歷史風雲畫卷。《演義》的結構以蜀漢矛盾為中心,以三國矛盾斗爭為主線來展開情節,既保證了前後發展的一貫性,又富於曲折和變化,於清晰明朗的脈絡間,構成了一個古典小說中少見的,既宏偉又嚴密的結構。《演義》為古典小說的人物畫廊貢獻了眾多鮮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標志著中國古典小說人物塑造的新發展。在描寫人物時,《演義》所運用的誇張、烘托、對比等手法,顯示出作者極高的藝術造詣。小說的語言通俗、簡練、明快,很有特點。
《水滸傳》創作於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同《三國演義》一樣,它也是在民間故事和話本、戲曲基礎上創作而成的。《水滸傳》是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對一、二十個性格鮮明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這部小說具有光輝藝術生命的重要因素。小說常常將人物置身於不同的環境中,通過他們不同的經歷、身份來表現他們不同的性格特徵和不同的反抗道路。語言具有口語化的突出特點:明快、洗練、生動、准確、富於表現力,並在個性化上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吳承恩最後完成。它是中國神話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濃郁的浪漫主義是《西遊記》的基本藝術特徵。書中作者幻想了一個超自然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神話人物、他們的神奇法寶和所處的環境又大都有現實的基礎,同時在神奇的形態下體現了人們的某種意願。在各色神魔形象的塑造上,既表現他們超自然的神性和動物屬性,又能找出社會化個性的蹤影。象孫悟空靈活多變、急躁、好動的個性,分明就是猴的特點,這一動物特性與他樂觀反叛的人格化個性和諧地融為一體,使得作品既有色彩瑰麗的奇想,又有細節的真實性。
《金瓶梅》是我國第一部文人獨創的長篇小說。它的成書大約在明代萬曆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的題材由《水滸傳》「武松殺嫂」一段故事演化而來。全書以土豪惡霸西門慶發跡暴亡為中心情節線,多方面地描繪了上自封建最高統治機構,下至市井無賴所構成的一個鬼蜮世界。西門慶原有一妻二妾,又先後謀取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為妾,並和婢女春梅等發生淫亂關系。作者還描寫了他與宰相蔡京、和太尉、巡撫等大臣串通一氣,魚肉人民的種種勾當。另外,在藝術上,作者比較成功地塑造了幾個主要人物形象。如「害死人還要看出殯」的狠毒惡霸西門慶,淫盪潑辣的潘金蓮,以及打諢趨時的幫閑應伯爵,都描寫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小說的結構頗為講究,作者把復雜的故事情節,組織得嚴整有序。地方風土人情描寫也很生動,具有一定的民俗學價值。語言酣暢明快、活潑生動。這些都顯示了作者的藝術才能。《金瓶梅》對後世人寫小說,產生過不小的影響,例如《紅夢樓》在題材和細節描寫等方面,就明顯地受到它的影響。不過,小說中淫穢描寫太多,使其美學價值受到嚴重損傷,並對後世的淫穢小說創作開了不良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