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蘇童網路小說

蘇童網路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3-25 05:09:30

❶ 蘇童的長篇小說有哪些

蘇童作品很多,推薦幾本經典的

短篇小說:《桑園留念》早期作品,奠 定了他作品的基調少年慾望死亡紅粉。 。。 其他的太多了,我建議可以多讀讀蘇童的 短篇小說,寫的好的很多,不容錯過

重點介紹中長篇小說: 一。楓楊樹系列 1《一九三四年的逃亡》蘇童先鋒時期代 表作品也是成名作品

2《罌粟之家》先鋒時期代表作品

3《米》長篇為紀念女兒出生而寫,卻 是一部描寫人性的新寫實小說

二。紅粉系列

1《妻妾成群》蘇童代表作,被張藝謀改 編成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2《紅粉》淡淡憂愁的作品

3《婦女生活》被改編成電影《茉莉花開 》

4《另一種婦女生活》

三。香椿樹街系列 《刺青時代》和《城北地帶》推薦

《菩薩蠻》長篇角度特別

四。新歷史系列 1《我的帝王生涯》推薦

2《武則天》(又名《紫檀木球》)

3《碧奴》對孟姜女神話的重新解讀

❷ 蘇童長篇小說有哪些

1.《武則天》,為蘇童的長篇小說,一九九四年曾以《紫檀木球》為名發表在雜志《大家》第一、二襲兄期上。後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本書寫盡了武則天的一生拍虧襲。

2.《河岸》,是作家蘇童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條流放船在河上和岸上的空改故事,展現庫文軒、庫東亮父子的荒誕命運,書寫特定歷史時期人的生存境遇。

3.《碧奴》,小說是根據中國神話傳說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改編而成的,塑造了以孟姜女為原型的女主人公形象碧奴,小說融合了作者的個性風格,並賦予一定的現代色彩,以此來重述世界文明中積淀了數千年的神話經典。截至2006年8月中旬,已有15個國家和地區買下了該書的版權。

❸ 《垂楊柳》:蘇童短篇小說大全

讓我們把目光移到20世紀20年代。

有這樣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19歲女大學生頌蓮,因父親去世,家道中落,被迫成為了有錢人家的四太太。

剛嫁進來時,她備受寵愛,儼然成了這個大宅院的女主人。

然而漸漸地,頌蓮發現,並非所有的太太們都能受到同樣的奢華待遇,只有得到她們共同的丈夫——陳老先生的寵幸,才會受到宅院里其他人的尊重。

最後,陷入了陳家大院爭風吃醋怪圈中的頌蓮,在目睹了陳家太太們一個接一個的悲慘命運後,頌蓮自己也變成了瘋子。

這個令人唏噓的故事出自於小說《妻妾成群》,這部小說的作者是蘇童。

蘇童十分擅長刻畫女性形象,他筆下的女性角色,或絕望、或凄苦、告叢又或者是孤寂的。

連作家莫言都說:「蘇童作品中對女性的把握,我覺得好像是天生的,所以有的作家真的需要天分。對女性微妙的情感把握准確,是我望塵莫及的孫早。」

在蘇童很多的小說里,人性不再是神聖而光輝的,而是一種罪惡和麻木;人的生命過程不再和諧完美,而是充斥著襪凱櫻一種滯重和殘缺。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本《垂楊柳》,將蘇童1984年至2006年的經典短篇小說全部收錄其中。

蘇童在自序中寫道:「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歡短篇小說,喜歡讀別人的短篇,也喜歡寫。許多事情恐怕是沒有淵源的,或者說旅程太長,來路已經被塵土和落葉所覆蓋,最終無從發現了,對我來說,我對短篇小說的感情也是這樣,所以我情願說那是來自生理的喜愛。」

這套圖書以編年的形式分為五卷,很值得珍藏,推薦給大家。

❹ 蘇童小說里哪一部最經典

短篇小說:《桑園留念》 早期作品,奠定了他作品的基調 少年 慾望 死亡 紅粉。。。
其他的太多了,我建議可以多讀讀蘇童的短篇小說,寫的好的很多,不容錯過

重點介紹中長篇小說:
一。楓楊樹系列
1《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蘇童先鋒時期代表作品也是成名作品

2《罌粟之家》 先鋒時期代表作品

3《米》 長篇 為紀念女兒出生而寫,卻是一部描寫人性的新寫實小說

二。紅粉系列

1《妻妾成群》蘇童代表作,被張藝謀改編成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2《紅粉》淡淡憂愁的作品

3《婦女生活》被改編成電影《茉莉花開》

4《另一種婦女生活》

三。香椿樹街系列
《刺青時代》和《城北地帶》 推薦

《菩薩蠻》長篇 角度特別

四。新歷史系列
1《我的帝王生涯》推薦

2《武則天》(又名《紫檀木球》)

3《碧奴》 對孟姜女神話的重新解讀

❺ 妻妾成群小說(解構作家蘇童的女性系列小說)

蘇童是以女性形象結構長篇小說非常得心應手的當代著名作家,他的筆下塑造了眾多分屬於不同時代和社會背景下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非常富於個人特色。

蘇童作品中非常到位地展現了女性為什麼會無奈又無助的飄搖到悲劇性的處境和命運中,盡管不願意被命運擺布,最終卻不得不聽從命運安排,在悲劇性命運中掙扎著淪落。

作家蘇童在解構自己的女性系列小說

蘇童的作品裡女性形象以悲劇性人物居多,作家用自己的男性視角不落俗套地在性格上突出女性人物在作品中的獨特魅力,比如《紅粉》中事事果斷決絕的秋儀和造成老浦被槍斃的直接責任人小萼,《妻妾成群》中的原本清高最後卻為爭寵變得暴戾乖張的四姨太頌蓮, 作家在以自己的獨特認知帶領讀者在女性悲劇性命運形成的過程中探究著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用《妻妾成群》中四姨太頌蓮自己的話來說 「女人到底算個什麼東西,就像狗、像貓、像金魚、像老鼠,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 ,通過人物這種自嘲表現出了作家本身對那個時代女性悲劇命運的悲憫情懷。

一、蘇童小說里經典女性形象的塑造——以頌蓮為例

蘇童小說中女性形象特別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艷如桃李、有的冷若冰霜;有的獨立剛強,有的妖媚淫盪;有的清純明亮,有的陰毒庸俗。

蘇童小說《妻妾成群》描畫出了一個封建大家庭里妻妾之間爭風吃醋、明爭暗鬥的故事。

也許這是以前那個時代最為常見的妻妾成群的真實寫照(圖來源於網路)

艷如桃李的女人們聚在一家的屋檐下難免會爭風吃醋、明爭暗鬥

眾多美麗而又病態的女人們在蘇童的作品裡明爭暗鬥,把她們潛意識中信服得根深蒂固的男權中心主義拿來對付自己內心的慾望。

《妻妾成群》里的頌蓮少女時代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在一群爭風吃醋的女人堆里掙扎著、碾軋著,只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老男人陳佐千的另眼相待、寵愛有加。中學學業還沒有完成時,頌蓮父親的破產和突然過世,將頌蓮放置在了 人生的一個十字路口,每個抉擇都意味著她生活的一種可能性和自己必須要承受的後果。

後母的聲音緩慢而又冷靜的飄到頌蓮耳邊,頌蓮在 做工和嫁人 中選擇了後者,在 嫁窮人做原配和嫁有錢人做填房 中也選擇了後者——一個十九歲的清純秀美的女學生一夜之間就變成了老男人陳佐千的四姨太。

四姨太頌蓮漸漸從女學生的習性變得「腹黑」起來

頌蓮在和太太毓如、二太太卓雲和三太太梅珊的相處中漸漸地變得和以往那個單純可愛的女學生不同了,性情日漸乖張暴戾,對卓雲、對雁兒的痛下狠手讓讀者心驚肉跳,頌蓮蛻變了,變得合乎情理卻令人心寒。

逼著雁兒吃下用過的草紙使雁兒染上傷寒死去的頌蓮,帶著看不出來的笑跟來讓她幫著剪個學生頭的二姨太卓雲說: 「我怕我剪不好」 ,可是卻真的下狠心剪開了的卓雲耳朵,這個時刻的頌蓮是不是已經能從心裡預知她在奔著一條漫長而又無助的命運之路而去了呢?

或許這個時候的頌蓮自己也清楚,但是卻像是穿上了不肯停下來的紅舞鞋一樣,瘋狂的行為只是停不下來,她此時離最終瘋掉的命運之路已然不遠了呢。

大太太毓如看上去是個善人,什麼都不聞不問,一團和氣,手裡總是不離佛珠,但是僅有的幾個場合毓如開口說話,句句 直中肯綮 ,能看出她對老爺陳佐千的不滿,也能感到她對家中其他幾個分掉老爺寵愛的女眷的 深切恨意

二太太見人就笑,表面上對誰都是姐妹情深,不曾想這家中最厲害的狠角色恰恰是她,指使雁兒使壞的幕後人原來是她,為了爭個你高我下,在同樣懷孕的三太太梅珊的湯葯里下毒的是她,最後將三太太梅珊和相好醫生捉姦在床的人也是她,真是 「相煎何太急」

三太太梅珊是個唱戲的,高興不高興全寫在臉上,愛恨分明、莽撞直率,長得傾國傾城,卻時刻都能跟老爺陳佐千翻臉,明知道前面上輩人幾代出軌的女眷都被投入井裡溺斃還是照樣紅杏出牆,最後事情敗露,被二太太卓雲拖了回來趁天黑被處死了。

三太太梅珊紅杏出牆,被投入井中溺斃

頌蓮在這個手無寸鐵的女人堆里互相傾軋的過程里,性情和心理逐漸變得扭曲,終於在目睹了三太太梅珊被秘密處死的那一刻瘋了,她心理負荷已經超出了她所能承擔的限度。

可是頌蓮瘋後沒多久,更年輕的五姨太進門了,這不是女性悲劇性命運的一種回環往復嗎?可是誰又能擔保新進門的五姨太不是又一個頌蓮呢?

這些女性雖然同屬於一個屋檐下,但實質上來說也是出賣肉體或色相作為生存的資本,她們生活的核心是圍繞著一個男人在打轉,共同的丈夫陳佐千是她們必須要取悅的對象。

原本在讀者心裡感覺她們理所當然應該是同呼吸共命運,然而她們對身邊有著同樣命運的、跟自己分享同一個丈夫的女人們的恨正是因為擔心自己在這個家裡的地位不保或者根基不牢, 才對同樣圍繞在陳佐千身旁的女人們痛下殺手。

這難道和後宮女人們爭寵的戲碼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嗎?都是以色侍君,並以此為籌碼,夢想換來自身的安穩生活和歲月眷顧。

二、蘇童作品中悲劇性女性命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以小萼等人為例

蘇童作品中各種悲劇性女性形象刻畫得生動鮮活,《紅粉》中的秋儀和小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文學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秋儀和小萼都和老浦有著命運上的關聯

這兩人初次出現就是以姐妹相稱,盡管是風塵女子,小萼還是自得其樂,身上有著任性和嬌憨,這是長期依賴於男人生活帶來的必然結果,所以在後來被勞動教養進行改造的時候,小萼哭天抹淚地每天完不成勞動任務,還口口聲聲說想回到以前在青樓的日子,那才自由快活,管教被氣得恨不得打她兩下出氣,覺得真是沒辦法改造這樣的女人,沒有一丁點兒的獨立意識。

果不其然,小萼的劣根性在出了教養所大門之後變本加厲地展現出來,她那做女工的工錢對她的大手大腳來說簡直不值得一提,她像吸血鬼一樣攀附在了以前的好姐妹秋儀的老相好、資本家大少爺老浦身上過日子。

但是今非昔比,老浦家的資產已經被充公,他自己收入維持個人溫飽尚且要重新學習怎麼打理這點兒薪水才能不餓肚子,有了這么一個花錢如流水、好吃懶做的小萼做老婆,老浦實在應付不來了,兩個人的日子過得一團糟。

兩人走入婚姻時並沒有料到會有如此悲慘結局

秋儀伸出的援手也解決不了這個小家庭過日子糟心的最終根源問題,終於生了兒子以後的小萼除了跟樓上樓下的鄰居們打牌、和男人眉來眼去賣弄風騷,就只會對著哭鬧的兒子厲聲怒喝、只會對著為生計發愁的老浦嚷嚷 「錢不夠用你去搶呀」 ,終於有一天老浦私自挪用公款,算是滿足了貪得無厭的小萼的一把慾望,可是年輕的老浦要為此承擔被槍斃的後果。

即便如此,小說結尾,小萼還是把幼小的孩子送給了不會生育的好姐妹秋儀說 「我養不了他」 ,和另一個男人相伴離開了。

秋儀接下了小萼和老浦的兒子當親生的撫養

小萼在作品中的任性和放縱正是思想深處認為女人就是要靠男人才能過日子嘛,這是根深蒂固的男權社會所烙下的深深的烙印,不是幾個月的勞動教養就能洗頭革面重新做人的,所以小萼的一味胡鬧沒有節制,最終將老浦送上了斷頭台。

民間說法也是類似的,說女孩子的嫁人好比是第二次投胎,在結構故事上這就造成了更容易好看的因素,再加上孩子的出生往往將女性內心的母性情懷激發出來,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和另外一個大家庭之間的紛擾糾纏、有了和上一代女性之間關系的恩怨展開, 小說就有了更意想不到的敘事走向,這一點在蘇童的「椿樹街系列」小說里我們能看到最明顯的例證。

女性在蘇童小說中往往有著異乎尋常的光彩

女性成為母親之後更容易理解上一代人的人生選擇

三代不同的女性卻有著共性的成長過程:父親在家庭中的缺失

《婦女生活》中的三個女人嫻、芝、蕭的故事裡,我們也能清楚地看到這三個女人的具體人生故事各不相同,但是很多人生的困境是由於她們自己內心的空虛和不安所帶來的錯誤選擇。

嫻覺得自己不能不投靠男人,她對於對自己始亂終棄的孟老闆始終還是存在一絲夢幻;芝對丈夫有著近乎病態的佔有欲,時刻都在焦慮不安;蕭清楚女人離不開男人,為了控制男人,她緊抓著錢財不放,但是內心深處卻非常看不起自己。

她們這樣的三個女人年齡和代際不同,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的父親角色的缺失是個不可忽視的共性,越是缺失了父愛的角色,她們越是要為自己和未來子女避免和自己一樣的生存命運,就越是感到自己無力控制生活。

這種原生家庭中父親缺失的共性,造就了成人之後的三個女人的人生故事始終充滿了不可抹滅的悲劇性色彩,這種悲劇況味充斥了她們的生存狀態和個人價值認同感, 她們實際上是男性中心文化和男權社會意識下的犧牲品。

她們這樣的三代女人在作品中呈現出來的生存悲哀無可救贖,永無止境,像是又一個輪回。

三、蘇童作品中的地域色彩加重了讀者對於人物悲劇性命運的認同感

蘇童的作品的背景基本上都是南方,文字也是充滿了強烈的南方地域色彩。蘇童說: 「小時候的南方記憶很混亂,談不上多美,但透出鮮活的生活氣息。」 他的絕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中國的南方為背景進行充滿了想像力的書寫。

《1934年的逃亡》《城北地帶》《罌粟之家》《米》《飛越我的楓楊樹故鄉》《菩薩蠻》《紅粉》等作品哪一個不是在神秘而復雜的南方背景下做文章?

小說中屢屢出現的 「香椿街 」和 「楓楊樹」 ,似乎紛繁多支地體現著南方人更為豐富復雜的文化和特色,這一點和美國南方文學有某些相似之處。

「椿樹街」 中的那些青少年、 「城北地帶」 里無助的男孩和女孩,這樣的環境和周邊的人文環境給他們未來的成長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也因此加重了讀者對於人物悲劇性命運的認同感。

小說中屢屢出現的「香椿街」和「楓楊樹」,體現了南方的地域色彩

蘇童曾說美國作家對他的影響很大,有些美國作家語言質地與眾不同, 「帶有一股韌勁」 ,似乎和中國南方的濕熱、南方人生活品質的多樣化、南方文化的兼收並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而在他自己的文學作品中,他也極力在打造一個典型的中國南方環境來推進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演變與展現的最佳空間。

-END-

我是 「十里荷塘秋水長」 ,用文字記錄和分享美好生活。

❻ 蘇童的主要作品

80年代創作 作品題目發表年份所發期刊第八個銅像1983年《青春》第七期空地上的陽光1984年《青年作家》第四期白洋淀 紅月亮1986年《鍾山》第一期祖母的季節1986年《十月》第四期桑園留念1987年《北京文學》第二期飛越我的楓楊樹故鄉1987年《上海文學》第二期一九三四年的逃亡1987年《收獲》第五期算一算屋頂下有幾個人1987年《鍾山》第五期藍白染坊1987年《花城》第五期故事:外鄉人父子1987年《北京文學》第八期喪失的掛花生之歌1987年《作家》第八期周梅森的現在進行時1988年《中國作家》第二期乘滑輪車遠去1988年《上海文學》第三期水神誕生1988年《中外文學》第三期死無葬身之地1988年《中外文學》第三期你好,養蜂人1988年《北京文學》第四期井中男孩1988年《花城》第五期怪客1988年《作家》第五期祭奠紅馬1988年《中外文學》第五期罌粟之家1988年《收獲》第六期平靜如水1989年《上海文學》第一期雜貨店的女人1989年《時代文學》第二期儀式的完成1989年《人民文學》第三期舒農或者南方生活1989年《鍾山》第三期逃1989年《青年文學》第三期南方的墮落1989年《時代文學》第五期妻妾成群1989年《收獲》第六期(參考資料:蘇童文學年譜 )
90年代創作 作品題目發表年份所發期刊已婚男人楊泊1990年《作家》第四期棉花地、稻草人1990年《青春》第四期婦女生活1990年《花城》第五期女孩為什麼哭泣1990年《時代文學》第五期狂奔1991年《鍾山》第一期我的棉花、我的家園1991年《作家》第一期吹手向西1991年《上海文學》第二期另一種婦女生活1991年《小說界》第四期離婚指南1991年《收獲》第五期像天使一樣美麗1991年《小說林》第六期木殼收音機1991年《人民文學》第七、八期西窗1992年《灕江》春號第一期十九間房1992年《鍾山》第三期回力牌球鞋1992年《作家》第四期沿鐵路行走一公里1992年《時代文學》第五期來自草原1992年《芳草》第五期園藝1992年《收獲》第六期刺青時代1993年《作家》第一期燒傷1993年《花城》第一期一個朋友在路上1993年《上海文學》第一期狐狸1993年《小說家》第二期仄呢絨鴨舌帽1993年《小說家》第二期第五條路1993年《新生界》第四期紙1993年《收獲》第六期與啞巴結婚1994年《花城》第二期什麼是愛情1994年《江南》第三期美人失蹤1994年《作家》第三期小莫1994年《大家》第三期民豐里1994年《啄木鳥》第四期肉聯工廠的春天1994年《收獲》第五期橋邊茶館1994年《青年文學》第七期一個叫板墟的地方1994年《青年文學》第七期一朵雲1994年《山花》第十期飼養公雞的人1995年《鍾山》第一期那種人(二篇)1995年《花城》第三期種了盆仙人掌1995年《特區文學》第三期十八相送1995年《芙蓉》第四期把你的腳捆起來1995年《上海文學》第五期蝴蝶與棋1995年《大家》第五期三盞燈1995年《收獲》第五期親戚們談論的事情1995年《大家》第六期玉米爆炸記1995年《長江文藝》第七、八期花生牛軋糖1995年《湖南文學》第七、八期流行歌曲1995年《廣州文藝》第八期棚車1995年《東海》第九期小貓1995年《東海》第九期犯罪現場1996年《花城》第一期霍亂1996年《天涯》第一期公園1996年《作家》第一期表姐來到馬橋鎮1996年《萌芽》第一期聲音研究1996年《收獲》第二期紅桃Q1996年《收獲》第三期新天仙配1996年《收獲》第三期灼熱的天空1996年《大家》第五期世界上最荒涼的動物園1996年《山花》第六期兩個廚子1996年《收獲》第六期天使的糧食1996年《北京文學·精彩閱讀》第十一期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1997年《收獲》第一期海灘上的一群羊1997年《上海文學》第三期神女峰1997年《小說家》第四期八月日記1997年《雨花》第九期他母親的兒子1997年《雨花》第九期小偷1998年《收獲》第二期過渡1998年《人民文學》第三期人造風景1998年《十月》第五期開往瓷廠的班車1998年《花城》第六期群眾來信1998年《收獲》第五期向日葵1999年《大家》第一期拱豬1999年《上海文學》第一期古巴刀1999年《作家》第一期水鬼1999年《收獲》第一期巨嬰1999年《大家》第二期你丈夫是干什麼的1999年《大家》第三期新時代的白雪公主1999年《大家》第四期肉身凡胎的世界1999年《東海》第五期獨立縱隊1999年《大家》第五期奸細1999年《大家》第六期天賜的親人1999年《青年文學》第八期大氣壓力1999年《人民文學》第十期馴子記1999年《鍾山》第四期(參考資料:蘇童文學年譜 )
2000年以後創作 作品題目發表年份所發期刊一棵歪歪斜斜的樹2000年《短篇小說》第一期露天電影2000年《科技致富向導》第一期遇見司馬先生2000年《鍾山》第五期白楊和白楊2000年《作家》第七期七三年冬天的一個夜晚2000年《天涯》第七期桂花連鎖集團2000年《收獲》第二期傘2001年《收獲》第一期女同學們二三事2001年《花城》第四期小舅理生2002年《山花》第七期點心2002年《書城》第十期白雪豬頭2002年《鍾山》第一期人民的魚2002年《北京文學》第九期茨菰2007年《鍾山》第四期香草營2010年《小說月報》第八期(參考資料:蘇童文學年譜 ) 大概由於蘇童少年時期的多病孤獨,造成了他心理的壓抑,蘇童對童年的這種壓抑尋找的突破口,就是在作品中表達對死亡、暴力、病態的描寫。在蘇童以「香椿樹」街為背景創作的《少年血》小說集、《城北地帶》以及《刺青時代》里無不彌漫著這種病態。
正因為孩子是旁觀者,所謂意識形態是干凈的,對時代的細節記憶比參與者更加清晰。特別原始的生命,沒有什麼意識形態的負擔,對事物的本質會有直覺,那種東西值得保存,值得追尋,是難以訓練的。
「童年視角是我小說里一直運用的,是我最原始的小說創作的契機,是碎片式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感知生活的途徑或角度。不是通過社會學的意識,不是通過成年人的世界觀,更不是刻意模仿孩子的眼睛,我是比較相信童年記憶保留到現在還在腦子里一亮的,是有價值的東西,更接近我所理解的小說生產方式的真諦。我覺得直覺很重要。」
正是童年的所見所聞,讓蘇童「少年老成」。當他開始寫作時,意識到這是多麼重要的財富。也因此,蘇童認為「童年生活其實一直在我們身上延續甚至成長」,並把童年生活視為他寫作的最大秘密。他說:「我認為熱愛也好,憎恨也好,一個寫作者一生的行囊中,最重那一隻也許裝的就是他童年的記憶。無論這記憶是灰暗還是明亮,我們必須背負它,並珍惜它,除此,我們沒有第二種處理辦法。」 蘇童擅長刻劃女性形象,「紅顏薄命」的古訓,在蘇童手裡特別富有韻味。在他看來,也許「女性身上凝聚著更多的小說因素」,蘇童筆下的女性那種絕望、凄苦、孤寂,沉重得令讀者深感壓抑與窒息。小說《妻妾成群》中描述了頌蓮由一個女學生變成大戶陳家四姨太,漸漸溶入陳家大院的爭風吃醋中,目睹陳家女人的一個一個的悲慘命運,最終連自己也變成了瘋子。《紅粉》中的秋儀和小萼由「茫茫世界難以改變」的姐妹關系,因為一個男人而變成不共戴天的仇人。《婦女生活》中的嫻,錯誤的把解放自己的使命寄託在一個主導她的男人身上,以至於在男人短暫的溫情中走完了自己心酸而坎坷的一生。《茨菰》中被家人要求「換婚」的女孩,在經歷過城裡生活之後,還是無奈地回到農村,嫁給了當初要嫁的那個患有羊癲瘋的丈夫……
這些角色有類似的心性,同樣的命運。一直以來,蘇童被譽為「最了解女人、最擅寫女性的男作家」。
其實,蘇童對女性的了解基本上都來自對童年觀察與感受的回憶與思考。書中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是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各種各樣女人的身影隱現其間。她們有評彈家、教師,也有裁縫、小販等底層人物。這些人物成為蘇童寫作的重要財富。 新歷史主義認為,歷史是人類對歷史的「書寫」,是由檔案或文本組成的東西。因為這樣的「書寫」,歷史就打上了濃厚的個人色彩,其客觀性必然受到質疑,甚至歷史就是表達不同集團利益的話語。因此,歷史不但不是對歷史事件的真實記錄,反而與文學一樣總體上也是虛構。緣於這樣的理解,新歷史主義小說所描寫的歷史都是小說家們虛擬或假想的歷史,或者說他們把筆下的生活披上了一件「歷史」的外衣,即使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在作品中往往也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點綴。
蘇童長篇小說《我的帝王生涯》里所寫的燮國宮廷,就是他「隨意搭建的宮廷」,所寫的故事也是他「按自己喜歡的配方勾兌的歷史故事」。在這里,歷史僅僅是一件外衣,一個襯託人物表演的布景,他的目的是以歷史為道具,描寫、探索人性中復雜的方面 。
現任復旦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陳思和認為蘇童的《妻妾成群》是「新歷史小說」最精緻的作品之一。他這樣評論該小說的藝術特色:「由『一夫多妻制』生成的封建家庭內部互相傾軋的人生景象及相應的生存原則,是這篇小說的核心意念。由於整個小說基本上是以頌蓮的單一視點來敘事,蘇童因而得以施展了他那種非常細膩精微的文字魅力,他極善於捕捉女性身心的微妙感受,在生存景象的透視中融入深邃的人性力量。」 小說的主題意象
蘇童的大多數小說雖然選擇的是古老的中國化的素材,但擺脫話本小說懲惡揚善的敘述目的,放棄因果輪回、善惡有報的敘事倫理,是蘇童賦予老故事的新內涵。
蘇童小說先鋒性最顯著的表現形式為,小說的主題意象。蘇童小說的主題意象,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特點,他以個性化的主題話語,替代了傳統小說的主題話語。其小說的主題意象主要可概括為一下幾個形式:1、精神的還鄉和現實的逃亡。從《香椿樹街的故事》到《飛越我的楓楊樹故鄉》,再到現實生活中的世俗男女,到處都可以看到逃亡者的形象。不管是城市或是鄉村,現實或是歷史,這些只是蘇童小說的背景不同而已。他一直用兩幅不同的筆墨書寫著人生,城市的猙獰和鄉村的溫柔重疊更替,他總是不斷地徘徊在城鄉之間,並在努力地尋找生命中的某種東西。2、人性的暴力和溫情。在蘇童很多小說里,人性不再神聖而光輝,而是一種罪惡和麻木;人的生命過程不再和諧完美,而是一種滯重和殘缺。《我的帝王生涯》中的黃埔夫人和瑞白,《武則天》中的武後,《城北地帶》和「香椿樹街」中許多的市民人物,都可以看到人性的惡與卑賤。3、死亡關懷和生命意識。蘇童在小說中通過寫生命的萎縮、扭曲、躁動來激起重塑民族靈魂的願望。
意象的極致發揮
意象的運用,是「先鋒派「小說的特點之一。蘇童在小說中,它把作為一種特殊的載體,來表達自己對生命、生活獨特的領悟和審美觀念。他的意象創造極具表現力和創造性,這使他的小說總是帶著很多神秘、奇幻的色彩和供讀者思考的意蘊。在」香椿樹街「系列中,河與街這兩個意象,幾乎在所有小說中都出現過。意象的創造,使蘇童的小說表現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產生了如夢幻、傳說、神話一樣深邃的玄秘的本性意味。小說中這些意蘊總是牽動著人物的命運,暗示著作者對生命和生活的理解。

❼ 有本網路小說男主叫蘇童,還有個叫聖虛的土豪道士,在三更小說官網叫《橋頭鬼》,求原名或種子文件

《詭橋》
連載於逐浪中文網的靈異懸疑類小說,作者是赤紅色。主要講述了主角蘇童一生的驚悚之旅。
男主角:蘇童,無固定工作,窮屌絲一個,性格滑正前期偏向膽小,經同學介紹去幫人守橋,雖然覺得怪異但還是在金錢的誘惑下去面試了。隨後一切詭異之事圍繞著他,讓他看不清真相。
女主:孟萱,在文中擁有著神秘身份,在主角背後一直默默付出,後在酆都出現和主角相見。
配角:聖虛道長,人送稱號腎不行的聖虛道長,擁有一身高深的道行,幫助主角破解多次危機。
配角:冷風,人如其廳讓如名,外表冷冰冰的,是聖虛道長的師兄,實力強大。
配角:孟婆,奈何橋上的守橋人,同時給過往的亡靈送上扮啟一碗孟婆湯。
配角:酆都大帝,鬼城酆都的統治者。
配角:王平,主角大學同學,不定時會出現讓人捉摸不透。
配角:馬賀,一直在背後提供消息,但主角卻不知他的陰謀。
配角:鬼帝,神秘人物。

❽ 蘇童長篇小說有哪些

《碧奴》、《河岸》、《蛇為什麼會飛》、妻妾成群(大紅燈籠高高掛)

❾ 我國早期的「先鋒」小說作家蘇童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我國早期的「先鋒」小說作家蘇童的代表作品:《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中短篇小說《罌粟之家》、《妻妾成群》、《紅粉》、《離婚指南》,長篇小說《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帶》、《紫檀木球》等。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