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短篇小說
A. 王阿成的獲獎概況
短篇小說《年關六賦》獲1987—1988年度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短篇小說《趙一曼女士》獲1995—1996年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短篇小說《小酒館》入圍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提名。
短篇小說《趙一曼女士》獲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中國作協抗戰文學優秀作品獎。
短篇小說《趙一曼女士》獲《小說選刊》1995年最佳短篇小說獎。
短篇小說《趙一曼女士》獲《人民文學》1995年優秀短篇小說獎。
短篇小說《趙一曼女士》、《狗皮帽子》獲首屆《中華文學選刊》優秀
作品獎。
散文《德國印象》「2010年度中國散文排行榜」中國散文年會、散文選刊雜志社
散文《母親永在身邊》第三屆「漂母杯」全球華語母愛主題散文大賽2等獎:中國散文協會主辦。
中篇小說《蟒珠河》獲《中國作家》1996年優秀作品獎。
短篇小說《被遺棄的黃豆》獲《小說選刊》1998——1999年度優秀作品獎。
短篇小說《秀女》獲2005年《小說月報》第11屆百花獎。2005年
短篇小說《丙戌六十年祭》2007年《小說月報》第12屆百花獎獲獎
短篇小說《流亡者社區的雨夜》獲2005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十佳。2005年
短篇小說《趙一曼女士》《2004年中國當代小說排行榜》。2004年
短篇小說《上帝之手》《2005中國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2005年
短篇小說《鯰魚》入選「2005-2006中國文壇最佳人氣作家榜」
長篇紀錄片《一個人與一座城市》獲「2003中國紀錄片協會學術獎」長紀錄片1等獎
電影《一塊兒過年》(與人合作)獲優秀電影劇本獎
[其它從略]
中篇小說《回鄉》獲公安部頒發的優秀短篇小說一等獎
長篇小說《俯仰之間三級跳》獲公安部頒發的優秀長篇小說獎
短篇小說《年關六賦》獲1988—1989年度黑龍江省文藝創作大獎,榮譽獎。
短篇小說《東北人,東北人》獲黑龍江省第四屆文藝創作大獎。
短篇小說《恍記》入選「西南軍事文學二十周年優秀作品獎
短篇小說《良娼》獲首屆東北文學獎(1992年)。
中篇小說《走廊》獲第二屆東北文學獎。
短篇小說《小酒館》獲黑龍江省首屆文藝精品工程獎,一等獎(1996—1997年)。
及《紙風車》等多篇作品獲歷屆黑龍江省文藝精品工程獎、哈爾濱天鵝文藝獎(從略)
《白狼鎮》獲首屆蕭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辦)
並多次獲哈爾濱「優秀專家顧問獎」、「優秀咨詢建議獎」。以及「芒種」、「山花」「佛山文藝」、「天津文學」「天鵝文藝大獎」「北方文學」 「北京文學」「長江文藝」等全國多家文學期刊優秀作品獎。以及其它多項獎勵。有百餘篇作品收錄《二十世紀中國百年百名作家》等一系列相關的文選、文集。
B. 《百年孤獨》的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從1830年至19世紀末的70年間,哥倫比亞爆發過幾十次內戰,使數十萬人喪生。該書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這方面的史實,並且通過書中主人公帶有傳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現出來。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等等都寫得淋漓盡致。
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2)紀錄片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一、作品主題
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
盡管很多人為打破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這種孤獨不僅彌漫在布恩迪亞家族和馬孔多鎮,而且滲入了狹隘思想,成為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
二、作者簡介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
「孤獨」思想一直貫穿於馬爾克斯的整個創作過程中,他用自己的文字刻畫了人類心靈中最深刻、最本質的「孤獨」。馬爾克斯不止一次地向人們指出「孤獨」的症結:用他人的模式來解釋我們的生活現實,只能使我們顯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們越發感以孤獨。
馬爾克斯正是描寫以死亡為背景的種種生活現象下的孤獨。如:夢境中的孤獨、困境中的孤獨、面臨他人死亡時的孤獨、不通人道造成的孤獨等。
C. 麻煩大家給我推薦些好小說,年輕人喜歡看的。
活不明白,青春立志小說,我個人非常喜歡,經常反復瀏覽。
經典語句:
關於生活
何謂生活?就像魔術,看似變化萬千,卻非無中生有,在預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性。
關於自由
自由誰都嚮往,然而為了自由我們不得不先忍受不自由,要想當婆婆,只能先從媳婦做起。
關於幸福
幸福好像長在了我們的屁股上,每個人看到的只是他人的幸福,卻對自己的一無所知,只會彼此羨慕。
關於頭兒(老闆)
(書中主人公的老闆每天都要對他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出於不滿,講了以下這樣一段話)
當人體最初形成的時候,所有器官都相當頭兒。大腦說:我應該當頭兒,因為我掌管著全身的各種神經反應和功能;腳說:我們應該當頭兒,我們載著身體和大腦走遍天涯海角;手說:我們應該當頭兒,因為我們幹活掙錢,養活所有身體器官;爭論持續著,心臟,肺,眼睛等器官紛紛發言要求當頭,最後,肛門站出來表示他也想當頭兒。大家對他的要求嘲笑不止,肛門怎麼能當頭呢?於是,肛門開始罷工,他拒絕工作,並把自己堵的嚴嚴實實,不久,各個器官都感受到了肛門罷工的危害,眼睛開始發直,手和腳也哆嗦起來,大腦逐漸發熱,心臟和肺也無法正常運轉。最終,大家重新召開會議,一致同意肛門當頭兒,於是,一切恢復了正常,當各個器官都在忙碌的工作時,他們的頭兒卻坐在那裡,不時的向外噴著糞。
關於活著
死了的人永遠的死了,活著的人不會永遠活著,所以,我們要好好活著。
關於困難
有人說我們要感謝上帝給與了我們困難去克服,使我們變得強壯。我們為什麼要變得強壯,是為了克服更多的困難嗎?我們不必對於上帝讓我們變得強壯而心存感激,沒有他安排困難,軟弱又如何呢?
關於電影
我有各個電影節上獲獎的紀錄片,每每看完都會心情沉重,因為它們拍得太殘酷了。而紀錄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記錄了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生活的殘酷比之更甚。真正的生活比這更殘酷。
關於打口
那些打口唱片在進入中國的時候無不被海關打下深深的印記,我們就是聽著它們長大的,看著他們,感覺自己的青春也被打了口。唱片大口的位置不一樣,就像打在我們這代人心靈上的口,每個人的都不一樣。
關於慾望
慾望就像發面,時間越長,膨脹的越厲害,因而對我們而言,難的不是改變命運,而是安於現狀。
關於手機
有了手機,相聯系的人反而找不到了。不知是科技的進步,還是人類的退步。
關於性
劉子從美國發來一封郵件,說因為性格原因,他和外國女人分手了,我確認為是性的原因,0.5的鉛芯放進0.7的自動鉛筆里是寫不出字的。
《誕生》
一使勁
放個屁
拉自己在馬桶里,搬動旋鈕
沖走舊的自己
然後洗凈手
一通胡吃海塞
准備著明天一使勁
拉出一個
新的
自己
D. 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能反映相同主旨,那麼長篇小說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小說的核心在於塑造人物,每一部成功的小說都塑造出了一個個形象生動,活靈活現的人物。雖然說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能反映相同的主旨,但限於篇幅的差別,短篇小說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上卻是存在劣勢的。
短篇小說就像是小品,而長偏小說就像是電影。兩者可以表現同一個主旨,但表現方式是不同的。同樣是神怪類小說,西遊記與聊齋志異之間就有本質的區別,雖然聊齋志異同樣擁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但其根本是短篇小說的合集,里邊任何一篇都不足以與西遊記相提並論。而里邊也沒有任何一個人物的形象刻畫得有如孫悟空、豬八戒這樣的深入人心。
綜上所述,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主旨相同,可以看成二者擁有同樣的靈魂,而優秀的短篇小說是截取了靈魂之中最突出與精彩的一段展現了出來。但這並不表示長篇小說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長篇小說展現的不僅僅是靈魂最精彩的一段,還有這個人的骨骼血肉,這樣才能像眾人展現一個活生生人的全貌。當然在描繪多人與大場景的時候,長篇小說也有著短篇小說無法比擬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