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科幻小說定義
❶ 什麼是科幻小說。要簡短
正在載入查看圖片集
科學幻想小說,簡稱科幻小說,主要描寫想像的科學或技術對社會或個人的影響的虛構性文學作品。中文最早也有譯作科學小說。雖然從科幻史的角度來看,暫時還沒有一個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認的定義標准。一些可供參考的例子有:「科幻小說是描述科學或想像中的科學對人類影響的小說」;「科幻小說是描繪對象處於未知范疇中的小說」。以上定義雖然角度不同,但科幻小說的定義中總檔茄是反復出現一些詞語,例如:「幻想」、「未來」、「科技」、「人類」、「行芹察變化」等。從這些關鍵詞中可以看到,科幻小說所涉及的范疇總是與人類的好奇心、求知慾緊密相首返連。
❷ 什麼是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是「科學幻想小說」的簡稱,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滑盯念像。
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三要素,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並不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
科幻小說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它的情節不可能發生在人們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礎是有關人類或宇宙起源的某種設想,有關科技領域(包括假設性的科技領域)的某種虛構出來的新發現。
一般認為英國詩人雪萊之妻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說。
法國作家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則敏說之父,代表作《月球旅行》。英信困國的赫·喬·威爾斯寫的《大戰火星人》,美國的阿西莫夫寫的《赤裸的太陽》等也很著名。
❸ 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
科幻小說的特點如下:
1、科幻小說具有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
2、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
3、甚至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
科幻小說分類
1、軟科幻
軟科幻小說(英語Soft Science Fiction,簡稱Soft SF)即社會型科幻文學,是情節和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或社會學等「軟科學」(即人文科學)的科幻小說分支。
2、硬科幻
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硬科學」(即自然科學)為基礎,以描寫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Hard SF)也就是自然型科幻文學——無論我們有了怎樣創新的理解,這都是硬科幻的原始定義。
❹ 請問什麼是科幻小說
Q:請問什麼是科幻小說? 如題~ 最近參加了一個科幻小說比賽
可是不明白科幻的定義... 和奇幻不同呢.... A:科幻=科學幻想科幻小說=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芹游襪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科幻的定義眾說紛雲,莫衷一是,尺度差異極大。比較接近的是:「用幻想藝術的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或者社會發展對人類影響。」其中最廣義的一種認為:「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現實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辭海》上對「 科幻小說 」的定義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跡的新型小說。」《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第四卷定義為「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體裁,這種體裁的小說以真實或想像的科學理論的發現為基礎。」科學幻想從第一部科幻小說(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又譯《弗蘭肯斯坦》)創作以來,從最初的小說形式,慢慢衍生到詩歌、電影、電視劇、漫畫等多個領域之中,並逐漸發展成一種文化。正統科幻迷主張科學與幻想缺一不可。倘若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則只能歸為奇幻、魔幻或超磨態現實作品;反之幻想若是付之闕如,那就只是一個科學寫實故事。 科幻、奇幻、魔幻、玄幻 它們所指各有不同。 你問的:「我想知魔法頖的小說能不能算做科幻?」 A:不是的。如內容多有魔法、劍、神、惡魔、先知,是奇幻小說。例如:大眾熟悉的《哈利·波特》系列是奇幻小說。 你又問:「是不是要有電腦
科技之頖的Q___Q」 A:是可以作為科幻的素材。 其實嫌激科幻小說這種題材與奇幻小說與恐怖小說既有聯系,又有不同。這三種體裁起重要作用的都是幻想成分,都以現實為基礎或者推測現實曾經怎樣、應當怎樣。 個人理解,僅作參考 2013-03-22 22:57:15 補充: 遲覆為歉!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科學怪人》描述一個科學家的瘋狂計劃,弗蘭肯斯坦計劃要靠自己的力量創造一個生命體,說是想打造一個完美的人... 科幻小說最大的特徵就在於「幻想」,再通過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願望,它就具有了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亦滿足著人類無盡的想像力與好奇心。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 2013-03-22 22:57:58 補充: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羊問世之後,在世界上引起軒然 *** 。「多利」,帶給人們的既有驚喜,也有恐慌。當英國人宣布克隆綿羊成功之後,美國也宣布在1996年克隆重猴成功。 因此輿論對「克隆人」深表擔憂。於是政界出來宣布禁止用克隆技術復制人,同時呼籲立法加以阻止..... 文學作品基於科學的可信性是必要條件,應當說這種「科學至上」的精神是科幻小說有別於其它幻想類型作品的根本所在。 2013-03-22 23:21:19 補充: 中國香港大眾最為熟悉的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及《原振俠系列》,由作家倪匡所編寫。 科幻設想非常豐富,從解釋地球人的起源,到設想預測地球人的命運,再對於日常生活中難以解釋的事件及傳說,均有自圓其說的科學解釋。 2013-03-24 13:18:02 補充: 不論你以復制任何動物(包括人類)都必須與科學理論相結合,以如真似幻的想像情節作為主要元素,故事情節依靠技術來推動和解決。
參考: anyway~ok請愛護知識產權~
也來推薦一下
張系國的星雲組曲
包含幾個不同的故事
每個都有委濃厚的科幻氣息
寫得也很好
可以看看.
❺ 什麼叫做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英語簡稱:Sci-Fi)全稱科學幻想小說,直譯應為科學虛構小說(英語全稱:Science Fiction),是一種起源於近代西方的文學體裁。
其定義為在尊重科學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設想(而非妄想,否則就是科學奇幻小說)而創作出的文藝,一般認為優秀的科幻小說須具備「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當下以敘事為重點,追求人文思考已成為科幻小說主流,國內科幻小說還呈現出輕科學偏文藝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各大主流網路文學平台上的所謂的科幻分類下的小說很少完全具備以上三要素,其細分類型與受眾跟本詞條所定義科幻小說均有極大差別,也不受中國科幻界和世界科幻協會的認可,屬於網路文學的一個分支,據此本詞條將不對該類型進行介紹。
(5)短篇科幻小說定義擴展閱讀:
在大陸,鄭文光、童恩正這些作家是最早能 寫出科幻故事的。《珊瑚島上的死光》當年為什麼 轟動一時,還被改編過廣播劇和電影?因為那是 戲劇沖突很飽滿的故事。
葉永烈最早寫《小靈通 漫遊未來》,1.0階段科幻的經典。後來他寫《金 明戈亮探案集》,就進化到2.0階段科幻。那是偵 探加科幻的類型,每個故事都是一個案子,有時 甚至是案中案,葉永烈把情節梳理得很順暢。
到了20世紀50—60年代,歐美科幻基本都 發展到2.0階段科幻,不敘述完整的故事,編劇 都不會給發表。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科幻 也基本完成了這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