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網路小說
『壹』 家長沉迷網路小說怎麼辦
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他的注意力。現在成年人的業餘生活很豐富,打球、釣魚、運動等都是很好的活動,你可以給他推薦,也可以詢問他對哪些方面的活動感興趣。沉迷於網路小說首對身心都非常的不好,可以好好溝通一下,用另外一種活動替代。另外家長沉迷小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陪伴說話的人,所以也可以多陪陪對方說說話、聊聊天、或者一起做做飯、做個什麼手工之類的都可以。
『貳』 感覺小說越來越沒有意思了,看久了就有點吊胃口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現在許多小說都是這樣,尤其以網路小說為主,都是在碼字,充水分,很多其實你看到開頭就已經知道結局了,因為都是一個路子,也我建議你可以換一種主題的小說去看,或者不用看小說,去看電影,電視劇等等,這些都可以
『叄』 疫情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影響
疫情對我的工作和生活主要影響有三個方面,第一、工作上,生意變得比以往要差,收入降低。第二、出行受到很多限制,不能像以往那樣可以隨時到外省市旅遊了。第三、進各種場所會被要求量體溫、戴口罩,掃描健康碼,導致辦事效率降低耽誤了不少時間。
疫情對我的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主要有三個,第一、工作上導致業務減少,收入降低。第二、生活上的影響主要是,每天出門要戴口罩,去超市買菜,變得不像以前那樣便捷,會被要求測體溫,戴口罩,掃描健康碼。第三、不能像往常一樣去外省市旅遊了。
『肆』 新型冠狀病毒對中國的積極意義
經濟
(1)淘汰落後產能企業:①資金緊張:疫情期間停工,對無法線上辦公或固定成本高或現金流緊張的企業造成運營壓力。這些企業中很多是落後產能企業:煤炭鋼鐵等重工和低級製造輕工業。②用人成本上升:該類企業即使能撐到復工,也會因為受疫情影響導致重災區的員工無法返工、輕災區的員工受交通限制無法返工,導致企業缺乏勞動力,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但勞動力市場供給受疫情影響會有一定程度下降,供不應求,導致用人成本上升。③原材料、能源成本上升:這些企業非常依賴上游的原材料和能源,但上游供給商在疫情期間停工,而生產的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導致復工時能源和原材料的短期產能跟不上,供不應求導致原材料、能源成本上升。(2)為科技行業提供機遇:①增加自動化需求:疫情期間出門受限,人力資源使用下降,反過來提高了自動化的需求,如無人運輸、自動化工廠、智能醫生。②增加生物科技需求:確診技術、研發疫苗、抗生素等葯物的需求上升,增加生物科技需求。(3)提高物流行業的需求。(4)加快互聯網和服務業的結合:因為物理聯系受限,所以服務業企業需要構建網路平台來維持運營和拓展客戶。增加了對線上直播、網路教學、網路辦公、遠程手術的需求。(5)相對提高了中國的經濟實力:受益於中央集權制政治制度,中國能夠統一調配全國人力物力快速控制疫情,快速復工。相比之下其他分權制國家無法快速控制疫情,導致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更大;同時醫療物資需求的大量增加也無法通過本國的產量滿足,需要向復工的世界工廠——中國進口,增加中國出口需求。中國復工後的生產力比因疫情下降的他國生產力相對增加
政治:(1)對官員來說,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篩選過程:亂世出英雄,疫情的控制非常考驗地方官員對局勢的判斷和對人力物力的調配,有膽魄、能力的官員有更多的表現機會;但也讓屍位素餐者更容易暴露。(2)對組織來說,是一個大刀闊斧的改革過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組織是否高效運行,能夠通過對疫情的控製程度直觀體現出來。像紅十字、疾控中心等機構面對疫情暴露出的問題非常明顯,迫使中央對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3)對政府是一個公信力面臨挑戰的過程:初期地方的隱瞞不報、隨後的物資調配不公開、後期被曝光的特權行為,都對政府公信力產生了挑戰,對權威媒體的不信任也為謠言傳播提供了空間。文化:(1)給了言論提供了開放和民主化的機會:政府信息的公開程度、民眾對官媒的質疑、更多自媒體的發聲、謠言和真相如何鑒別,都實際上擴張了民眾的言論自由空間。(2)醫療衛生知識的普及:疫情中民眾增加了對病毒傷害人體機制、病毒傳播途徑、消毒殺菌操作等醫療衛生知識的認識,很好改善了民眾的醫療衛生素質,減少了公開場合不捂嘴打噴嚏、不正確洗手等現象。(3)促進網路文化的發展:疫情在家,閑著無聊,網路小說、直播、短視頻、網路教學、網路游戲成了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
『伍』 求一部小說主角穿越回病毒爆發前的晚上
絕對的黑暗文明,看了一部分看不下去了,後面主角太無敵了
《黑暗文明》是古羲所寫科幻類網路小說,連載於起點中文網。作品簡介:當夜色落下帷幕,黑暗降臨世間。一個後世稱為「黑暗」的大時代來臨,人類展開了又一次的新進化。帶著末世生存十年的記憶,回到了末世發生的當天,葉晨唯一能夠做到,就是保護好身邊的人,然後……
推薦末世危機類的末世求生錄還不錯。還有幾本比較好的,末世之喪屍傳奇,重啟家園,蹉跎,末世蟲潮,末日蟑螂。黑暗血時代(連載中)
『陸』 x龍時代為什麼停更了
因為疫情影響《x龍時代》停更了。這部小說是由網路寫手——雲天空著作的關於異界大陸的故事,目前改編成了漫畫,但是由於2020年新冠狀病毒的影響,《x龍時代》的漫畫已經停更了,不過這是暫時停止更新,等疫情稍微有所好轉之後,《x龍時代》還會繼續在網路上更新。
《x龍時代》講述的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少年辛雲,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穿越到了遠古有龍的時代,並且因為沉迷於女色,導致辛雲無法成為最強的人。又一次因為九大強者力量碰撞了一下,辛雲又發生了奇跡,重新穿越回了在龍時代的小時候。
《x龍時代》的漫畫目前更新到第九十六話,最新的頁面停留在了停更公告上,其實不僅僅是《x龍時代》停更,很多國內漫畫都因為這次疫情影響停更了。日本的《海賊王》前段時間也發布停更文,作者尾田榮一郎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說,自己的身體並沒有問題,是因為漫畫需要團隊一起,可是疫情不可以讓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所以只好停更動漫。
目前《x龍時代》的小說已經全部更新完畢,因為這部小說引起非常多的粉絲觀看,於是在前幾年就上映了漫畫《x龍時代》,不過因為這次新管病毒疫情的原因,導致漫畫公司目前沒有更多的人員在一起工作,所以這部漫畫發了公告停更了。
『柒』 由於疫情導致個人情緒低落,有沒有什麼書推薦
有。個人情緒低落,可以看先看一些讓自己高興的書籍,讓自己的心情好一點,再接著找一些能解決你心情低落的原因的書籍,最後再找一些積極輕松的書籍看。
一,《幽默大師》笑話書籍
關於笑話的書籍有很多,但是很經典的卻很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比如《幽默笑話》、《幽默與笑話》、《幽默大師》等之類的書。這樣的書非常淺顯易懂,能讓你在短時間里開懷大笑,快速的提升你的心情指數。
四,《紅樓夢》
《紅樓夢》這本書真的可以教會我們太多的東西了,不論你是用在職場還是家庭,還是戀愛,還是為人處事上都是沒問題的。
四大家族的榮衰、寧國府和榮國府之間的關系、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關系、賈母的人生態度、王熙鳳的工作能力等等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
經典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改變,更為重要的是每次讀都會有新的收獲。《紅樓夢》這本書是真的可以讀的一本書,它可以讓你忘記當下,讓你看到人世的美好和悲劇,讓你更加的珍惜現在。
『捌』 大學生如何看待疫情
編者按
本周繼續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情況。大學生作為文化水平較高的青年群體,對社會問題具有較強的敏銳性和洞察力,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樣一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態,對於學習、就業的擔憂和期盼,以及對社會治理等方面的認知態度值得關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廉思課題組於2020年2月—3月組織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大學生影響調查」,通過電子問卷形式,在全國范圍內收集了12897份在讀大學生樣本,對大學生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學習狀態和思想動態等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就下一步高校如何開展學生工作提出建議。
「疫情當前,宅在家學習就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最好的貢獻」「謹防『情緒病毒』,學會調整自我」「別停下,好好沉澱自己」「疫情,當重視不當恐懼;青年,當熱血亦當理性」……疫情期間,在互聯網問答社區上的一條條「面對疫情,青年大學生能做什麼」的問答帖匯聚了不少高校青年學子的頻頻互動:從為高考在即的學弟學妹做大學直播到分享自律高效的學習方法,再到展示自我的社區志願者經歷。
當代大學生是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較高的階段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缺少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經驗儲備。因此,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樣一場危及全世界、全人類安全的公共衛生事件,大學生表現出來的思想態度和社會認知,對我們分析研究危機狀況下當代高知青年群體的價值觀念具有重要的指向意義和參考價值。
1 新時代大學生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認知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既具有普通社會民眾的心理狀態,如恐慌焦慮、人際交往減少等,同時由於青春期思維活躍的特點和對網路工具的熟練使用,其行為特徵與普通社會群體相比又有顯著的差異。調研發現,疫情期間大學生思想狀況呈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平和中透出理性樂觀。疫情暴發之初,大學生心頭不免有畏懼感和恐慌感,但隨著戰「疫」的深入,逐漸認識到病毒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過分畏懼病毒的心理。抗擊病毒,不僅要依靠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和醫療技術,更需要積極陽光的心態和樂觀主義的精神。
調查顯示,當被問及「疫情期間花費時間最多的事情是什麼」,排名前三的選項是:關注疫情信息佔63.5%,學習專業知識佔45.3%,做家務、烹飪和手工佔41.5%。此外,娛樂休閑活動也佔一定比例:看電影、電視劇、短視頻佔32.5%,玩電腦、手機游戲佔28.4%,體育鍛煉佔20.4%,聽音樂佔14.1%,看網路小說佔9.3%,閱讀經典名著佔7.8%等。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居家事宜,生活豐富多彩。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整體表現,從最初的緊張恐慌、到焦慮茫然、逐漸變得理智清醒。隨著對疫情認識不斷深入,大學生的心態也愈發呈現出理性平和的態勢。
關注中映射思考深度。大學生作為知識青年的代表,對新冠肺炎疫情及其有關問題高度關注。調查顯示,在疫情期間最關注的問題中,85.3%的學生選擇了疫情發展形勢,71.5%的學生選擇了醫護人員健康安全,排名前兩位。疫情期間,學生們看到了白衣天使在危險中奮不顧身的犧牲精神和救死扶傷的高尚醫德,這種舍己為人的職業情操,激發起當代大學生對自己人生意義的思考。
疫情的突如其來,促使「象牙塔」中的學子們超越個體層面進而對一些社會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並做出自己的判斷。調查顯示,36.4%的大學生關注重點疫區防控進展,35.3%關注疫情防控信息的公開透明,24.7%關注捐贈物資的合理使用和監管,11.1%關注瀆職官員的問責,10.3%關注各地具體防控措施有效性,9.5%關注疾病預防控制制度的完善,8.7%關注確診患者收治康復,8.3%關注公眾採取的防護措施,5.1%關注重點防控物資的供應等。
高校採取的主要疫情防控措施
認可中體現層級差異。此次疫情發生後,中央做出決策,各地紛紛響應,使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向積極態勢拓展,顯著提高了黨和政府在青年中的影響與威望。調查顯示,95.7%的大學生認為中國政府使疫情得到了最大程度控制,93.5%的大學生認為疫情防控政策有力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92.2%的大學生對控制疫情的各項舉措表示支持和擁護,91.4%的大學生認為疫情防控體現了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84.3%的大學生認為此次疫情提高了自己對政府治理能力的信心。以上數據說明,中央的決策部署得到廣大學生的高度認可和衷心擁護。
但同時,大學生對政府的態度呈現出層次性差異,對中央的防疫工作認可度要高於地方。調查顯示,92.5%的大學生認同中央有關疫情防控的整體部署及時有效,而認同本地相關部門的防疫措施執行到位的比例為87.4%。居住在不同地區的大學生對防控工作的層次性差異同樣明顯,居住在非湖北地區的學生對防疫措施的認可度為91.2%,而居住在湖北地區的學生對防疫措施認可度要低一些為81.5%。
災難中感悟蓬勃力量。大災大難現人間真情,疫情暴發後,愛國情懷的集結號浩盪響起,五湖四海的力量如潮水般集結。調查顯示,當被問及「疫情中最感動/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麼」時,88.9%選擇「專家、醫護人員在一線捨身忘我」,83.4%選擇「集全國資源力量馳援湖北等重點疫區」,72.1%的大學生選擇「迅速建成雷神山、火神山等集中救治場所」。此外,38.7%選擇「採取武漢『封城』堅決防止疫情向其他地區擴散」,32.1%選擇「快遞小哥、基層工作人員的敬業奉獻」等。
調研中,很多學生在談起疫情期間的感受時,「淚水」「無私」「守望」等都是反復提及的高頻詞彙。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被「對火神山、雷神山和鍾南山的期待」「方艙醫院內的歡快舞步」「人民子弟兵奔赴前線的歡呼」「痛失親人撕心裂肺的哭聲」「護士與女兒隔空擁抱的溫情不舍」「醫生和黨員主動請纓赴一線的生死狀」等視頻和新聞感動著。有的大學生說:「苦中作樂、逆境前行是中國人精神世界裡不可消磨的文化因子,民族的苦難、家族的興衰和個人的成敗,我們總在最困難的時候負重前行、找到出路。」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真切發生的感人場景和動人故事,大學生在疫情期間的情緒狀態雖有波動起伏,但始終保持「三少三多」的大局穩定,即抱怨少、恐懼少、宣洩少;感動多、擁護多、期待多。
合肥市包河區,「00後」大學生志願者王束佳(左)在疫情期間為行動不便的老人代購蔬菜。新華社發
危機中展現責任擔當。新冠肺炎疫情引領當代大學生看清宏大與渺小中的價值選擇和使命擔當,使青年更加領悟到個人與集體關系的內涵,檢驗著大學生的公共道德意識。他們首先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調查顯示,大學生高度配合應急管理的要求,98.6%的大學生避免出門聚集,98.3%的大學生勤洗手、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由於大學生本身知識水平較高,在認知上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科學預防的方法,對用科學戰勝病毒有著堅定的信心。
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大學生還努力配合相關部門進行疫情防控。雖然很多學生不能去一線抗疫,但是他們在村口、社區守一方平安,在高鐵站和高速口的人流和車流中恪盡防治職守,在防疫用品生產工廠參與保障復工,更多的學生自覺上好線上課程,准備好升學備考和求職就業,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調查顯示,95.5%的大學生表示自己願意為疫情防控做出貢獻。在具體參與疫情工作方面,71.3%的大學生積極向親人朋友宣傳防護知識,35.8%的大學生配合社區做好防控工作,20.3%的大學生舉報網路謠言/積極辟謠。調研中有學生說:「在疫情之下,我們更加明確了自身的時代責任,時代洪流中我們很渺小,但也有塑造偉大的能力,防控戰有醫生、護士、警察、基層幹部,也一定有我們大學生的身影。」
2 「超長假期」引焦慮 如何「對症下葯」
自律性差影響學習效果。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學生不得不在家學習,尤其考驗居家學習的自律能力和自學能力。調查顯示,每天學習時間在1小時以下的佔15.3%,1~3小時的佔41.1%,3~5小時的佔28.4%,綜合來看,有84.8%的學生每天學習時長低於5小時。從主要學習方式上看,運用網路課程資源平台學習佔45.6%;線下自學佔31.2%,還有15.1%為老師網路指導,8.1%為線上集體討論。
疫情初期,很多學生對上網學習方式不熟悉,進入狀態較慢。但隨著課程內容的豐富,技術障礙的排除,學生逐漸適應了線上學習方式。但調研中仍有部分學生反映,網上開展問題研討較為困難。每次圍繞主題討論時,總有一些話題會引發漫無邊際的延伸,不知不覺之間把研討變成了聊天。提出問題和老師解答之間也有一段間隙,很容易迷失,忘記了提問的主要意圖。可見,對於網上學習方式,教師和學生雙方都需要不斷磨合和繼續探索。
居家隔離導致生活紊亂。調查顯示,當被問及「疫情對自己生活造成哪些負面影響」時,大學生選擇比例最高的是疫情導致生活節奏混亂(55.1%),其次是社會交際受到影響(41.3%)。除此之外,大學生的家庭收入、身體、精神、睡眠及飲食等方面也受到一定影響。調研中有學生反映:白天過於緊張,無心學習,晚上又會覺得虛度時光,產生負罪感,每天既恍惚又焦慮。此外,長期居家生活,由於觀念、作息和行為上的差異,青年與父母容易產生矛盾,導致家庭關系緊張。
安徽銅陵市義安區,西安工業大學學生王雨傑(中)與合肥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陸圓(右)在向村民宣傳科學防
另外,在居家隔離期間,大學生獲取疫情信息的渠道廣泛,包括電視廣播、網路媒體和社交軟體等。但與以往互聯網是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同,此次疫情中電視廣播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第一現場」。調查顯示,72.2%的大學生獲取疫情信息最主要的來源為電視廣播,在所有信息來源中佔比最高。同時,網路平台、社交軟體也成為大學生獲取疫情信息的重要途徑。
『玖』 納蘭如玉寫的網路小說怎麼那麼好
納蘭如玉的書你也敢看,還覺得好看?佩服兄弟。不過變身精靈美少女怎麼成近期寫的了?這本18年就完結了。提醒你一句,納蘭如玉的書都劇毒,就比如你說的這本,姬然在大約二百來章的時候被馬凱qiang bao 了,之後更是一言難盡,不知道你是怎麼看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