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小說推薦
⑴ 求幾部美國的當代著名或暢銷的愛情小說
《飄》也叫《亂世佳人》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稱得上有史以來最經典的愛情巨著之一,二戰背後的一段傳奇愛戀。
《星運里的錯》John
Green,無比美妙的愛與找尋。
後拍成同名電影的《愛的故事》,Erich
Segal,故事中的「愛情意味著你永遠不需要說對不起」一時間廣為傳頌,並成為英美世界對愛情的經典詮釋。
⑵ 望高人推薦當代英美暢銷小說!(學習英文)
暮光之城系列
哈利波特系列
丹布朗的作品:達芬奇密碼,失落的秘符,數字城堡等
這些都很好看,可以中文版、英文原版一起買,這樣看起來不會太累
⑶ 英美現代文學作品有哪些
1、《古泉酒館》
《古泉酒館》是2011年12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當代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
《古泉酒館》講述了一個陰雨綿綿的十一月早晨,古泉酒館照常開門,老闆唐和弗蘭克要面對狡猾的查賬人。
唐的腦海里縈繞不去的是若干年的一幕悲劇,弗蘭克的問題是拿不準自己的性取向,清潔工總懷疑地下室鬧鬼……酒館的常客們帶著各自的問題陸續光臨。
英國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在這家古老的英國酒館里。編織了現代人生活的種種況味,看似隨意,卻韻意豐富。
讀者通過文字步入酒館,融入那些小人物的談笑、希望和恐懼。感同身受地體驗生活的大問題和小快樂。
2、《轉吧,這偉大的世界》
《轉吧,這偉大的世界》是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美國當代作家科倫·麥凱恩編寫。
本書主要講述了作家用細膩、抒情的筆觸,串連起十位社會底層普通百姓的生活畫面,他們中有修士、妓女、護士、青年畫家、酒吧侍者、早期計算機黑客、陣亡士兵的母親等。
3、《曲終人散》
《曲終人散》是200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當代作家弗里斯。
《曲終人散》以黑色幽默的調子、第一人稱復數「我們」的形式,講述世紀之交網路泡沫破滅時代芝加哥一家廣告公司里的故事。
描述了現代白領群體的辦公室生活:無處不在的流言蜚語,裁員的威脅,個人生活中的不幸與困惑,以及由此激發出來的深層思考和驚人之舉,令人忍俊不禁之後是淡淡的憂郁,縱是曲終,餘音猶在。
4、《亞瑟與喬治》
《亞瑟與喬治》是2007年1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英國)朱利安·巴恩斯。
該書作者深入調查,發揮想像,再現了這個被長期遺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兩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環境。反映了罪過與無辜、民族與種族等人類固有的問題。
5、《基列家書》
《基列家書》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瑪里琳·魯賓遜代表作,發表於2005年,獲得普利策小說獎。
這是一部宗教哲理小說,年事已高、來日無多的埃姆斯牧師給七歲的兒子寫下這部「家書」,歷數了小鎮基列一個牧師家族從南北戰爭到1995年一個世紀以來經歷的變遷與辛酸,使這封「家書」成為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
同時小說里有大量的宗教哲理討論,對於不了解基督教和《聖經》的讀者顯得深奧晦澀。
⑷ 有什麼英美國家的長篇小說或童話嗎
《安徒生童話》是最經典的了,它有的好深奧,有的就就不會,很好看,童話色彩肯定是重口味的。《格林童話》比較幼稚,適合小學生看。《湯姆索亞歷險記》故事情節越看越精彩,是一部經典的童趣名著,馬克吐溫著,美國。《木偶奇遇記》很有童話色彩的一部小說。《格列佛游記》英國,經典的冒險名著。《愛麗絲夢遊仙境》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名著。
⑸ 有哪些好看的英美文學小說
青少年文學,其實就是中二少年、無知少女們看的言情小說啊,Harry Potter(英美初中生普及讀物)、暮光之城系列(當年在英美高中生群體裡面很流行)。但是個人而言,是不喜歡看一些英美文學小說的,一方面是因為自己沒有興趣,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都比較難懂,所以還是比較喜歡看言情小說的。
⑹ 大家推薦3-5本英美的偵探小說……
在英國,偵探小說贏得了廣泛的讀者。威爾基·科林斯(1824~1889)繼《白衣女人》(1859~1860)成功之後,1868年發表了《月亮寶石》,以其曲折動人的情節和深刻的人物描寫,被認為是第一部真正的長篇偵探小說。科林斯的朋友查爾斯·狄更斯也涉足這一領域,他的未完成的《艾德溫·德魯德之謎》就是—部偵探小說。廣泛流行歷久不衰、具有世界影響的偵探小說當屬英國柯南.道爾(A.Conan Doyle)(1859~1930)的福爾摩斯探案。柯南.道爾在《血字的研究》(1887)里,第一次塑造了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這個穎悟無比的業余偵探形象。此後,他在《四簽名》(1889)、《巴斯克維爾的獵犬》(1902)、《恐怖谷》(1915)和許多短篇小說里,全部以福爾摩斯為主角,以華生作陪襯,解決了各種疑難的罪案。福爾摩斯成了一個比他的作者更著名的世界性文學人物。
福爾摩斯探案故事的成功,使偵探小說如雨後春筍,迅速在西方興起。早期的主要作家有:英國理查德·奧斯丁·弗里曼(1862~1943),他塑造了第一個使用法醫學的偵探約翰·桑代克醫生,並且首創了「反推理小說」,即首先說明罪犯的身份,然後倒敘破案的情況;奧克茲男爵夫人(1805~1947),在《角落裡的老人》一書里,首先寫出了坐在安樂椅里靠推理破案的「安樂椅」偵探;阿·愛·伍·梅森(1865~1948),塑造了偵探漢諾德先生;吉爾伯特·凱恩·切斯特頓(1874~1936),塑造了教士偵探布朗神父,埃德蒙·克·本特利(1875~1956),塑造了偵探菲利普·特倫特;厄內斯特·布拉默(1869~1942),塑造了瞎子偵探馬克斯·卡拉多斯。在美國,卡羅林·韋爾斯(1869~1942)塑造了偵探弗萊明·斯通;梅爾維爾·戴維森·波斯特(1871~1930)塑造了阿布納大叔。但是,這一時期英國的厄內斯特·威廉·霍納恩(1866~1941)所寫的拉斐爾斯故事,法國的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所寫的俠盜亞森·羅賓(又譯亞森羅平、亞森魯邦、亞森魯班)故事,最受讀者的歡迎。
美國黃金時代的發起者是S.S.范·達因,他的真名是威·亨·賴持(1888~1939)。他在《班森殺人事件》(1926)和《金絲雀殺人事件》(1927)等一系列小說里,塑造了博學多識的偵探菲洛·萬斯的形象,贏得了讀者的歡迎。賴特之後是艾勒里·奎因,奎恩既是作者的名字,也作偵探的名字,實際是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 )和曼弗里德·李(1905~1971)這一對表兄弟合用的筆名。奎恩的作品一開始就把各種線索擺在讀者面前,讓讀者同偵探一起破案,開創了「挑戰讀者」這一經久不衰的模式。奎因宣揚「邏輯至上」。奎因最好的作品是早期的《荷蘭鞋之謎》(1931)、《希臘棺材之謎》(1932)、《埃及十字架之謎》(1932)和《中國桔子之謎》(1934)等「國名系列」。奎因創辦的《艾勒里·奎因神秘雜志》對推動短篇偵探小說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這一時期,雷克斯·斯托持(1886~ )所塑造的「安樂椅」偵探尼祿·沃爾夫也相當著名。
與此同時,英國出現了一大批偵探小說作家。最有名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1~1976),她是「黃金時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善於利用撲朔迷離的布局、充滿疑竇的人物,創造許多假象,最後提出令人驚奇的結局。她一生寫了近70部偵探小說,塑造了波洛(台灣翻譯 白羅)和馬普爾小姐兩個偵探的形象。她的許多小說如《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等都拍成了電影。英國其他著名偵探小說作家包括:弗里曼·威爾斯·克羅夫茨(1879~1957),塑造了偵探弗倫奇;H.C.貝利(1929~ ),塑造了偵探雷金納德·福岑;安東尼·伯克萊,塑造了偵探羅傑·謝林漢;美國出生的約輸·狄克森·卡爾("密室之王")(1906~ ),塑造了偵探費爾博士和亨利·梅里維爾爵士;多蘿西·塞耶斯(1893~1957),塑造了偵探皮特、維姆兩勛爵。
20世紀20年代末期,美國出現了一種「反傳統偵探小說」的偵探小說,稱之為「硬漢派」偵探小說。這類小說描寫艱苦的環境和打鬥場面,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刻畫上,與傳統的偵探作品都有很大的不同。這類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第—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范圍的經濟蕭條對美國打擊很深,工人失業,生活貧困,官吏貪污腐化,社會動盪不安。一些優秀的偵探小說作家力圖反映這種社會現實,提高偵探小說的文學水平。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創始人達希爾·哈梅特(1894~1961)和雷蒙德·錢德勘(1888~1958)。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不再是為情節需要而安排的符號,偵探本人也不是萬能的英雄,他們有自己的弱點,也常常落入尷尬的處境。哈梅待小說中的偵探就是英雄加盜匪的角色,錢德勒筆下的私人偵探菲利普·馬洛盡管人品正直,但仍然是不斷動槍打鬥的亡命徒。他們筆下的警察常常不再是法律的維護者,警察常與黑社會的組織互相勾結,而有些黑社會組織又常常得到有權勢的政客的支持。作品中其他人物也往往各有自己的性格,—般都刻面得有血有肉,給人以其實感。哈梅特和錢德勒善於使用簡練、粗俗的生動對話,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動故事的發展,增強故事的可信性。哈梅特的《血腥的收獲》(1929)、《玻璃鑰匙》、《瘦子》(1932),錢德勒的《大睡》(1939)、《別了,親愛的》(1940)、《小妹妹》(1949)等,不僅是早期「硬漢派」偵探小說的代表作,而且在文學界也贏得了—定的聲譽。「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優點並未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英一些追求商業價值的偵探小說家,甚至把「硬漢派」小說推到了色惰文學的邊緣。紅極一時的米凱·斯皮蘭(1918~ ),在以《我和陪審團》(1947)開始的一系列以麥克·哈默作主人公的偵探小說里,集中描寫性和暴力,充滿色情和血腥毆打的場面,直到70年代還能感到其影響。
有少數偵探小說家努力探索人類問題和社會現實。用德語寫作的端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的《法官和他的劊子手》、《拋錨》和《諾言》,尋求犯罪的根源,主張伸張正義,具有比較明顯的現實主義色彩。用法語寫作的比利時作家喬治·西默農的偵探小說寫對人的探索,重點研究罪犯的心理活動。他關心的不是誰犯罪,而是為什麼犯罪。他注重感情的邏輯,著意闡明復雜的犯罪動機。他的作品有《黃狗》、《神經戰》、《奧古斯特之死》、《梅格雷和不情願的證人》等。
1940年以後的著名偵探小說家還有:美國的厄爾·斯坦利·加德納(1889~1970),塑造了既是律師又是偵探的佩利·梅森;弗朗西斯·洛克里奇和理查德·浴克里奇夫婦,寫關於諾思先生夫婦的偵探故事;瑪麗·J·拉蒂斯和瑪莎·亨尼薩特,筆名艾瑪·拉森,創造了華爾街銀行家偵探約翰·普特納姆·撤徹爾;英國的伊麗莎白·麥金托什(1896~1952),筆名約瑟芬·鐵伊,塑造了偵探格蘭特;羅伯特·布魯斯·蒙哥馬利,筆名埃德蒙·克里斯平,塑造了偵探蔗瓦斯·芬。
比較多 自己挑吧
⑺ 誰能推薦幾本經典的英美小說!!!
1 哈克貝利·弗恩歷險記——馬克·吐溫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y Mark Twain
哈克貝利是一個聰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個勤勞朴實、熱情誠實、忠心耿耿的黑奴,他為了逃脫被主人再次賣掉的命運,從主人家中出逃。他們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兩人成了好朋友。哈克貝利為了吉姆的自由,歷盡千辛萬苦,最後得知,吉姆的主人已在遺囑里解放了他。小說中,哈克貝利和吉姆的性格鮮明突出,形象栩栩如生。全篇的現實主義描繪和浪漫主義抒情交相輝映,尖銳深刻的揭露、幽默辛辣的諷刺以及浪漫傳奇的描寫渾然一體,形成了馬克·吐溫獨特的藝術風格。
2 純真年代——華頓
The Age of Innocence by Edith Wharton
伊迪絲·沃頓1921年獲得普立策文學獎的小說,她也是普立策獎歷史上首度獲獎的女性作家。
小說的主要情節發生在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紐約上流社會。那是伊迪絲度過童年與青春的地方,她在那兒長大成人,進入社交界,訂婚又解除婚約,最後嫁給波士頓的愛德華華頓,並度過了婚後的最初幾年。時隔40年後,作為小說家的她回顧養育過她也束縛過她的那個社會,她的感情是復雜的,既有親切的眷戀,又有清醒的針砭。作家把那個時代的紐約上流社會比作一個小小的金字塔,它又尖又滑,很難在上面取得立足之地。處在塔頂,真正有貴族血統的只有二三戶人家:華盛頓廣場的達戈內特祖上是正宗的郡中世家;范德盧頓先生是第一任荷蘭總督的嫡孫,他家曾與法國和英國的幾家貴族聯姻;還有與德格拉斯伯爵聯姻的拉寧一家。他們是上流社會的最高階層,但顯然已處於日薄西山的衰敗階段。上流社會的中堅力量是以明戈特家族、紐蘭家族、奇弗斯家族為代表的名門望族,他們的祖輩都是來自英國或荷蘭的富商,早年在殖民地發跡,成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比如紐蘭·阿切爾的一位曾外祖父曾參與過獨立宣言的簽署,還有一位曾在華盛頓部下任將軍。正如阿切爾太太所說的,「紐約從來就是個商業社會」,占支配地位的是這些殷實的富商。處於金字塔底部的是富有卻不顯貴的人們,他們多數是內戰之後崛起的新富,憑借雄厚的財力,通過聯姻而躋身上流社會。作者從親身經歷與熟悉的環境中提煉素材,塑造人物,將作品題材根置於深厚的現實土壤中。尤其通過博福特命運浮沉這一線索與主人公愛情悲劇的主線相互映襯,使一個看似尋常的愛情故事具備了深刻的社會現實意義。
3 白鯨——梅爾維爾
Moby-Dick by Herman Melville
《白鯨》是美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小說家梅爾維爾的代表作。在美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白鯨》都是一部經典的著作,一部偉大的小說,是研究美國文學的一部必讀書。《白鯨》展示給我們的是船長亞哈為追殺白鯨帶領佩闊德號及其般員為復仇而走向毀滅的過程。書中以象徵主義及寓言體的寫作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一部十九世紀美國的真實畫面。從人與自然的抗爭中亞哈的悲劇,人與人的關系中所體現的悲劇兩個角度可以揭示《白鯨》所表現的時代特徵及所蘊涵的悲劇實質。
4 紅字——納撒尼爾·霍桑
The Scarlet Letter by Nathaniel Hawthorne
19世紀美國浪漫主義作家霍桑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851年。小說以兩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時代的美洲為題材,但揭露的卻是19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時代美利堅合眾國社會典法的殘酷、宗教的欺騙和道德的虛偽。主人公海絲特被寫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裡不一的丁梅斯代爾,同時也在感化著充滿罪惡的社會。至於她的丈夫奇林渥斯,小說則把他寫成了一個一心只想窺秘復仇的影子式的人物。他在小說中只起情節鋪墊的作用。
小說慣用象徵手法,人物、情節和語言都頗具主觀想像色彩,在描寫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動和直覺放在首位。因此,它不僅是浪漫主義小說的代表作,同時也被稱作是美國心理分析小說的開創篇。
5 最後的莫希幹人——庫柏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by James Fenimore Cooper
《最後的莫希幹人》是《皮裹腿故事集》中最出色的一部。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英法兩國為爭奪北美殖民地而進行的「七年戰爭」的第三年,地點是在赫德森河的源頭和喬治湖一帶。對於印第安人的被殺戮和印第安部落的消亡,作者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他深深懷著同情和憤慨。他寫道:「莫希幹人的領土,是被歐洲人侵佔去的美洲大陸的第一塊地盤,因而,莫希幹人就第一個成了離鄉背井的人。面臨著文明的推進,也可以說,文明的入侵,所有印第安部落的人民,就像他們故土林木上的綠葉在刺骨的嚴寒侵凌下紛紛墜地一樣,日益消亡,看來這已成為落到他們頭上的不可避免的命運。有足夠的歷史事實可以證明,這幅慘像並非虛妄之作。」
作者把本書取名為《最後的莫希幹人》,就有著令人心酸的悲哀音調。正直、勇敢的莫希幹人恩卡斯和美麗善良的科拉之死,也不無更深的寓意:隨著他們的死去,他們心靈上的那種美德和純潔的感情也消亡了,留下的只是籠罩在美洲大地上的那些貪婪、殘暴的惡意和邪念。
6 小婦人——路易莎·奧爾科特
Little Women by Louisa May Alcott
這部小說以家庭生活為描寫對象,以家庭成員的感情糾葛為線索,描寫了馬奇一家的天倫之愛。馬奇家的四姐妹中,無論是為了愛情甘於貧困的梅格,還是通過自己奮鬥成為作家的喬,以及坦然面對死亡的貝思和以扶弱為己任的艾米,雖然她們的理想和命運都不盡相同,但是她們都具有自強自立的共同特點。描寫了她們對家庭的眷戀;對愛的忠誠以及對親情的渴望。馬奇一家有四個姐妹,生活清貧、簡單而又溫馨。四組妹性格迥異;老大梅格漂亮端莊,有些愛慕虛榮;老二喬自由獨立,渴望成為作家,老三貝絲善良羞澀,熱愛音樂,老四埃米聰慧活潑,愛好藝術,希望成為一名上流社會的「淑女」。
所有時代的所有少女成長過程中所要面對的經歷的,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初戀的甜蜜和煩惱,感情與理智的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貧窮與富有的矛盾。
7 野性的呼喚——傑克·倫敦
The Call of the Wild by Jack London
《野性的呼喚》是傑克·倫敦最負盛名的小說。故事主要敘述一隻強壯勇猛的狼狗巴克從人類文明社會回到狼群原始生活的過程。巴克是一頭體重140磅的十分強壯的狗。他本來在一個大法官家裡過著優裕的生活,後來被法官的園丁偷走,輾轉賣給郵局,又被送到阿拉斯加嚴寒地區去拉運送郵件的雪橇。巴克最初被賣給兩個法裔加拿大人。這些被買來的狗不僅受到了冷酷的人類的虐待,而且在狗之間為了爭奪狗群的領導權,也無時不在互相爭斗、殘殺。由於體力超群、機智勇敢,巴克最終打敗斯比茨成為狗群的領隊狗。他先後換過幾個主人,最後被約翰·索頓收留。那是在巴克被殘暴的主人哈爾打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時,索頓救了他,並悉心為他療傷。在索頓的精心護理下巴克恢復得很快,由此他們之間產生了真摯的感情。巴克對索頓非常忠誠,他兩次不顧生命危險救了索頓的命,並在索頓和別人打賭時,拚命把一個載有一千磅鹽的雪橇拉動,為索頓贏了一大筆錢。不幸的是,在淘金的過程中,索頓被印第安人殺死。狂怒之下,巴克咬死了幾個印第安人,為主人報了仇。這時恩主已死,他覺得對這個人類社會已無所留戀。況且,一段時期以來,荒野中總回盪著一個神秘的呼喚聲。這個聲音吸引著他。最終,他回應著這個聲音,進入森林,從此與狼為伍,過著原始動物的生活。但他不忘舊誼,仍然定期到主人的葬身之處去憑吊。
8 湯姆叔叔的小屋——哈里特·比徹·斯托
Uncle Tom's Cabin by Harriet Beecher Stowe
出生於康涅狄格州的斯托夫人,是哈特福德女子學院(Hartford Female Academy)的一名教師,同時,她也是一位積極的廢奴主義者。全書圍繞著一位久經苦難的黑奴湯姆叔叔的故事展開,並描述了他與他身邊人——均為奴隸與奴隸主——的經歷。這部感傷小說深刻地描繪出了奴隸制度殘酷的本質;並認為基督徒的愛可以戰勝由奴役人類同胞所帶來的種種傷害。
《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小說是19世紀最暢銷的小說(以及第二暢銷的書,僅次於最暢銷的書《聖經》)並被認為是刺激1850代廢奴主義興起的一大原因。在它發表的頭一年裡,在美國本土便銷售出了三十萬冊。《湯姆叔叔的小屋》對美國社會的影響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戰爭爆發的初期,當林肯接見斯托夫人時,曾說到:「你就是那位引發了一場大戰的小婦人。」後來,這句話為眾多作家競相引用。
《湯姆叔叔的小屋》以及受其啟發而寫作出的各種劇本,還促進了大量黑人刻板印象的產生,不少的這些形象在當今都為人們所熟知。譬如慈愛善良的黑人保姆、黑小孩的原型、以及順從、堅忍並忠心於白人主人的湯姆叔叔。最近幾十年來,《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這些消極成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這本書作為「重要的反奴隸制工具」的歷史作用。
⑻ 當代英美文學作品以及暢銷英美小說
暢銷書榜1.書名:《Twilight》(暮色);作者:Stephenie Meyer(美國)2.書名:《New Moon》(新月);作者:Stephenie Meyer(美國)3.書名:《Breaking Dawn》(破曉);作者:Stephenie Meyer(美國)4.書名:《Eclipse》(日食);作者:Stephenie Meyer(美國)5.書名:《206 Bones》(206塊骨頭);作者:Kathy Reichs(美國)6.書名:《Mysister』s Keeper》(我姐姐的生命護者);作者:Jodi Picoult(美國)7.書名:《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玩火的女孩);作者:Steig Larsson(英國)8.書名:《Breath》(呼吸);作者:Tim Winton(澳大利亞)9.書名:《James Halliday Australian Wine Companion 2009》;(2009年澳大利亞葡萄酒指南)作者:James Halliday(澳大利亞)10.書名:《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龍圖文身的女孩)作者:Stieg Larsson(英國) http://book.163.com/09/0828/11/5HQ48S8L00923ING_2.html
⑼ 請推薦英美文學作品中關於壓迫,剝削或歧視勞動者的小說,謝謝!
我推薦狄更斯的小說,為大眾所熟悉的《大衛·科波菲爾》(1850)
它是半自傳體的小說,它的成就超過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它通過一個孤兒的不幸遭遇描繪了一幅廣闊而五光十色的社會畫面,揭露了資產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司法界的黑暗腐敗和議會對人民的欺壓。作品塑造了不同階層的典型人物,特別是勞動者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弱小者的深切同情。作者還企圖通過大衛·科波菲爾的最後成功鼓舞人們保持對生活的信心,極力培養讀者的人道主義觀點。這部小說最後仍以一切圓滿作為結局,表現了作者的一貫思想。
還有《奧列佛·特維斯特》(一譯《奧列佛爾》,1838;令譯第二部長篇小說《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第一部動人的社會小說。這時他雖然還沒有認識到社會罪惡的根源,但通過孤兒奧列佛的遭遇揭開了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們哀苦無告的生活畫面。奧列佛在貧民習藝所不堪忍受屈辱與飢餓,逃往倫敦,反又陷入賊窟,最後被「有德行的」資本家挽救出來。但作者在這里也揭露了資產階級偽裝慈善的面目,顯示出他當時創作思想的深度。長篇小說《尼古拉斯·尼克爾貝》(1839)塑造了資產階級掠奪者形象,揭露了小生產者在龐大的工業資本的排擠與壓迫下的貧困與破產。作者通過教員尼古拉斯·尼克爾貝的經歷,揭露了英國的教育制度的黑暗。當時所謂為窮人興辦的學校,成了牟利的場所,學生只能吃半飽,鞭笞成了主要的教育手段。小說中隨處可以看到作者用憤懣的筆和仇恨的淚來痛斥資產階級的虛偽與貪婪。
⑽ 哪些英美小說好寫論文
你好:
狄更斯的文章現實性太強,我覺得以大多數人的文化背景和經歷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講到英國文學的話,還是Jane Austen的文章最好寫吧。主題貼近生活,從各個方面都能切入。而且研究的文章也多得很。我個人傾向傲慢與偏見和愛瑪兩本書啦。
恩,還有兩個Bronte的也行。勃朗特姐妹夠研究一陣的了。
要抓典型的話,就莎士比亞Shakespeare吧,不要去啃哈姆雷特Hamlet那種書,又難讀又出不了新意。你可以挑一篇喜歡的喜劇來寫,不難理解但也容易寫出鮮活的東西來。
我自己是寫了幾篇安吉拉·卡特,英國新銳作家,你可能不熟,才引進大陸,童話改寫著稱,有一篇還登了核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我寫的是非常新的女性主義觀點。你搜安吉拉卡特的xing意識寫作意圖可以搜到。
還有華茲華斯的詩歌也寫的很多,很好參考。
網站多了去了,光CNKI就看死你了,我常用的還有GALE文學資源資料庫,不過是全英的外文資料庫。還有讀秀,看書和引用參考文獻的。你如果在學校應該可以下載,如果不行需要什麼paper可以另開問題給我。
還有一些比如中外文學講壇之類的博客,可以關注一下,主要大概作品確定以後要找一些新的理論來支撐,這樣才能把論文寫好。
書的話南京大學出版社《歐美文學研究導引》不錯,裡面的思考題都是很好的論文選題,還有《文學理論名詞解釋》,相關的批評論文也看一些,注意要找權威期刊的做引用。
-----------------------------------------------------------------
五星級回答,一定要採納哦,不要辜負我的辛苦勞動!
(因為你這個問題涉及到英美還有文學,我就把我帶的兩個團隊都寫上了,熬夜幫你打的哦,這個必須採納啊~~有其他問題以後直接點擊我名字提問就可以,兩個答案都是我幫你回答的,放心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