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網路小說京華煙雲免費

網路小說京華煙雲免費

發布時間: 2022-04-11 08:27:39

① 《京華煙雲》作者寫了一部什麼樣的小說,內容是什麼,文學意義是什麼

《京華煙雲》是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的一本頗有名的書。它描寫了清朝滅亡後,民國時期是北平幾個典型的大戶人家的生活,非常逼真的再現了那個時代的生活畫卷,被稱為民國時期的《紅樓夢》。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三十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並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勛復辟、直奉大戰、軍閥割據、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語絲派」與「現代評論派」筆戰、青年「左傾」、二戰爆發,全景式展現了現代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

《京華煙雲》在創作方法上,運用了社會全景圖式法。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敘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之間的恩恩怨怨,愛恨情仇和聚散離合。它還反映了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爆發的30多年中國社會的動盪不安和局勢的演變。書中描寫了眾多不同階層的人物,描寫了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各不相同,書中描述了這些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徵,為人處世的方法,還有這些人物對於金錢名利這些身外之物的觀點,除此之外,還有他們日常生活的環境特點。「書中還描寫了從義和團運動、到八國聯軍入侵、到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到軍閥混戰、到北伐戰爭、到全民抗日其間的重大事件,以及蘊含在這些重大事件背後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包括政治、經濟、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民俗等」。
《京華煙雲》每卷引一段莊子的語錄為題旨,傳達出濃厚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既是小說的血脈,還形成了小說的結構,從道家的天命觀——得道的途徑——道之為用三個遞進的層次解讀小說。 既有道家超凡脫俗、淡泊人生的理想,又有儒家憂國憂民、兼濟天下的責任感;既推崇西方的科學、文化,又對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把以極大的興趣。
《京華煙雲》展示了一幅漫長的歷史畫卷,起自1901年的義和團運動,終於抗日戰爭爆發之時,講述了中國兩大家族長達四十年的興衰榮辱。通過對書中人物的描繪,作者向人們闡釋了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等中國哲學思想,也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向外國讀者呈現了中國現代社會的全貌。文中涉及人物眾多,性格迥異,舊式人物和新派代表,富人和窮人,青年和長者。這些人物對話為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京華煙雲》書寫了生活的和諧與恬淡,生命的超脫與自由自在。整部書中充溢著濃厚的道家文化,平緩自然、從容豁達。讓讀者在淳樸、寧靜和芬芳的基調中,在平和安詳、自尊自愛的文化氛圍中感受道家文化的無窮魅力。 展示了中國特有的文化意境和中國傳統的儒道哲學思想,向西方人展示了戰亂年代的中國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的文化及其宗教思想。
《京華煙雲》小說內容博大精深,感情真切自然,品格優雅含蓄。在哲學精神方面,《京華煙雲》以莊周哲學統領全書,其中也穿插著中庸之道的儒學與萬物平等的佛學,主要表達的是「一切人生浮華皆如煙雲「的道學思想,強調了人的永生是種族的延綿,新陳代謝是世間萬物永恆的真諦。

② 林語堂《京華煙雲》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共三部。第一部《道家女兒》,寫1900年到1909年。八國聯軍入侵的風聲日緊,京城擁有百萬資產的富商又是道家信徒的姚思安舉家離京南下時,在兵荒馬亂之中,姚家十歲的姑娘姚木蘭同家人失散,後由京官曾文朴接到家中。木蘭與曾家三兒子新亞被看做天賜的良緣。

幾年後,姚木蘭長成美麗過人、心靈手巧的少女。這時接二連三的人世波瀾打破了這兩家寧靜的生活。奮發有為的青年孔立夫走進姚家生活的圈子,也走進姚木蘭的心靈。木蘭與新亞結婚,這樣,道家的女兒成了儒家的媳婦,而木蘭心裡愛的卻是孔立夫。

第二部《庭院悲劇》,敘述牛家惡勢力的作威作福及衰敗崩潰過程,之後,筆觸又回到姚家庭院,展現一幕幕悲劇:姚家長子迪人身亡,迪人的母親得了怪病久治不愈,姚木蘭舅父馮澤安女兒馮紅玉投湖自盡,姚思安自認為對家庭的職責已盡,削發改裝,走出庭院,外出雲游。宣布十年後回來。

第三部《秋季歌聲》,描寫了五四運動前夕到日本侵略軍佔領京、滬、杭之後二十年間姚曾兩家的生活。隨著時光的流逝,曾、姚兩家的第三代逐漸長大。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木蘭一家遠離杭州西行。

沿途都是逃難的人群。木蘭在西行途中收留了三個孤兒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她感到自己雖已到了生命的秋季,但下一代卻處於春季,「在晚秋的落葉之歌里含著青春的催眠曲」。小說在「秋季歌聲」中結束。

(2)網路小說京華煙雲免費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姚木蘭

姚木蘭生長於富家,從小受道家信徒父親姚思安的影響,容忍寬大、親切和靄,她崇尚老莊、歌笑自然,留連山水。在林先生的筆下,活脫脫一個值得老莊先賢們稱道的「典型女性」。道家,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到了20世紀30年代已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姚木蘭受道家影響,但時代卻給她印上了新的痕跡,使她走向社會,走進了千千萬萬人民群眾組成的抗日洪流當中。這正是小說中姚木蘭形象的蘊義。

孫曼妮

忠孝兒媳孫曼妮極少使用心理過程和言語過程,這表明了她的被動和順從;並且傾向於使用陳述句和中值情態動詞,說明她很保守與聽話,沒有自己的想法。

牛素雲

對於反傳統兒媳牛素雲來說,她主要採用物質過程來表達自己的行為習慣,而且在她的話語中很少使用情態動詞,表現了她非常的驕傲自大與蠻橫無理。

姚思安

姚思安的父親在世時曾是富甲一方的富商,後來兒子姚思安繼承了這些不計其數的家財,這些財產包括許多葯局,一些典當行,其它的還有一些茶葉店。可能是因為姚思安的錢一生都享用不盡,在他風華正茂的時候,他和其他富二代一起去酒樓消費,還去煙花柳巷找樂子,行為舉止極其放盪,簡直就像個流氓。

也因此破壞了家裡的門風。然而,到了而立之年他有了夫人和孩子的時候,難以置信的,他不再是原來那個放盪的男人。他開始越發的領悟到在歷經過風風雨雨之後,應該平靜安定,安安穩穩的超脫世俗的生活。

③ 哪個網站可以看《京華煙雲》小說

http://www.xxsy.net/xd/4_11547_34016.html

在線看或者下載看任你選擇。

④ 《京華煙雲京華煙雲》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京華煙雲》(林語堂)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TiIIOIo39DfTXejm3LbGig

提取碼: 4w27

書名:京華煙雲

作者:林語堂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3

頁數:951

內容簡介:

《林語堂英文作品集:京華煙雲》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並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勛復辟、直奉大戰、軍閥割據、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語絲派」與「現代評論派」筆戰、青年「左傾」、二戰爆發,全景式展現了現代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林語堂英文作品集:京華煙雲》自1939年底在美國出版後的短短半年內即行銷5萬多冊,美國《時代》周刊稱其「極有可能成為關於現代中國社會現實的經典作品」。

從詩到詩——中國古詩詞英譯

從詩到詩(中國古詩詞英譯)

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精選(漢英對照)

人文勝跡——初中以上英文水平讀者

莎翁故居

國王谷:人文勝跡

雅典衛城:人文勝跡

龐貝城與赫庫蘭尼姆城:人文勝跡

哈德良長城

林語堂英文作品集

印度的智慧(林語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

武則天傳

京華煙雲(英文版)

京華煙雲

吾國與吾民

吾國與吾民(英文版)

老子的智慧

生活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林語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

風聲鶴唳(林語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

京華煙雲

吾國與吾民

生活的藝術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志。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⑤ 京華煙雲Txt

《京華煙雲》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HWpcN9eVUV5Ng5pYZ9mwYg

提取碼: ccff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他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也有譯本將這本書譯為《瞬息京華》,1939年發布首版英文版。

⑥ 《京華煙雲》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京華煙雲》(林語堂)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1sHeiRgAFsYhYpd0wUPTwQ

提取碼: xk5u

書名:京華煙雲

作者:林語堂

譯者:張振玉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7

頁數:611

內容簡介: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並題獻給「英勇的中國士兵」,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它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也有譯本將本書譯為《瞬息京華》。林語堂原本打算將《紅樓夢》譯作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因故未能譯成,此後決定仿照《紅樓夢》的結構寫一部長篇小說,於是寫出了《京華煙雲》。

小說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觀離合和恩怨情仇,並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勛復辟、直奉大戰、軍閥割據、「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語絲派」與「現代評論派」筆戰、青年「左傾」、二戰爆發等歷史事件,全景式展現了現代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京華煙雲》自1939年底在美國出版後的短短半年內即行銷5萬多冊,美國《時代》周刊稱其「極有可能成為關於現代中國社會現實的經典作品」。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志。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⑦ 請問在哪裡可以免費閱讀《京華煙雲》

http://wangdaning.vip.sina.com/061.jhyy/
到這個網址看看吧,這是免費的文字版京華煙雲。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