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第一篇白話文文小說
① 我國第一篇白話小說
我國第一部白話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作的《水滸傳》。施彥端(1296~1371),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
我國現代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是魯迅於1919年5月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的《狂人日記》,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為豫才。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阿Q正傳》,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②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名字
是魯迅的《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 》是1918年魯迅先生所著的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型短篇白話小說,首次採用了「魯迅」這個筆名,抨擊出了社會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發表在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雜志第4卷第5號上。這篇文章也被收錄在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吶喊》當中。
③ 魯迅寫的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是什麼
魯迅寫的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是《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3)中國現代第一篇白話文文小說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這被視為新文化運動的開始。1916年,《青年雜志》改名《新青年》。魯迅早在日本留學期間就已產生以文藝來改造國民性的思想,並付出了許多實際的行動。
1917年8月9日,魯迅應錢玄同之邀,答應其為《新青年》寫文章,並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記》的創作。在創作《狂人日記》之前,魯迅曾經看過大約百多篇外國文學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狂人日記
④ 中國第一部白話小說和白話詩集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白話小說是魯迅的《狂人日記》,中國第一部白話詩集是胡適的《嘗試集》。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嘗試集》系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開新文學運動之風氣,是胡適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問世以來引起文學界、理論界的廣泛爭論,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4)中國現代第一篇白話文文小說擴展閱讀:
《狂人日記》的創作背景
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這被視為新文化運動的開始。1916年,《青年雜志》改名《新青年》,並在次年刊出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和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這兩篇文章轟動了國內文化界,被認為是新文化運動的檄文。
魯迅早在日本留學期間就已產生以文藝來改造國民性的思想,並付出了許多實際的行動。他在十年前所發表的幾篇文章,如《人之歷史》《文化偏至論》《科學史教篇》和《摩羅詩力說》等,其意旨與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基本契合的。
1917年8月9日,魯迅應錢玄同之邀,答應其為《新青年》寫文章,並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記》的創作。在創作《狂人日記》之前,魯迅曾經看過大約百多篇外國文學作品。
《狂人日記》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後的第一聲吶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種復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後全部創作的「總序言」。
⑤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是什麼
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郁達夫的《沉淪》。
1、第一部新詩集:胡適的《嘗試集》。
2、第一部話劇劇本:胡適的《終身大事》。
3、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郁達夫的《沉淪》。
1921年10月由上海泰東書局出版
4、第一無產階級的詩歌集:郭沫若的《恢復》。
5、第一無產階級的戲劇團體:1929年由夏衍、鄭伯奇等組織的上海藝術劇社。
6、最早的新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
7、最早使用意識流手法寫作的短篇小說:郭沫若的《殘春》。
8、最早的一個詩刊:《詩》朱自清等編。
9、最早出現的報告文學作品:瞿秋白的《餓鄉紀程》和《赤都新史》。
10、最早寫童話的作家:葉紹鈞。
⑥ 1918年,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是( )
《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小說,也是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1918年5月15日發表於《新青年》雜志。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
它由13則日記組成,記錄了「狂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活動,深刻揭露了集權專制社會的「吃人」本質,表現出徹底反對集權專制社會的戰斗精神。在藝術上運用了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相結合的手法。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6)中國現代第一篇白話文文小說擴展閱讀
《狂人日記》整篇作品幾乎都是狂人內心世界的表白。狂人認為周圍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關起來,拒絕家人送來的飯菜,拒絕被醫治,一直勸說周圍人不要再吃人。直到最後狂人發現,也許自己就曾在無意中吃過自己妹妹的肉。
絕望中的狂人發出「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的呼喊。小說通過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將矛頭直接指向保守的傳統文化。
「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對未來社會的幻想和規劃;「我也未必沒有吃過妹子的肉」,這是狂人對自我的評價和反思,也是自己對前途的絕望,充滿了自我懺悔的精神;小說的結尾「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為建立新的社會而進行實踐性的探索。
在狂人看來,現實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純潔的,沒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只有把希望寄託在孩子們身上,就只能趕緊救救孩子。
《狂人日記》不僅表現了徹底批判封建禮教的勇氣,而且還表現了魯迅「憂憤深廣」的人道主義情懷,表現了他以文藝創作來改造社會和人生的總體精神。《狂人日記》這篇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直指中國封建主義文化的核心,同時對現實社會中的黑暗又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
作者通過對狂人形象的描寫,尖銳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
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狂人日記》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它奠定了中國現代小說(文學)創作的基礎;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國現代啟蒙主義的高度概括。
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思想史。《狂人日記》在擴大文學革命的影響,開拓現代小說的道路特別是在批判封建禮教的流毒方面,其影響仍然是巨大而深遠的。
《狂人日記》的啟蒙主義思想特徵,主要表現在對封建禮教的深刻揭露,對麻木愚昧的國民性的批判,以及對將來的堅定信念和熱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