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恨水的現代通俗小說有哪些
Ⅰ 張恨水的作品有哪些寫作特色呢生平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近兩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傲霜花》
《巴山夜雨》,長篇小說。
《八十一夢》,長篇小說,於1939年12月開始在重慶《新民報》上連載,因政治壓迫而未能寫完。
《白蛇傳》,寫於1954年。
《北雁南飛》
《別有天地》
《沖鋒》,長篇小說,寫於1938年。
《春明外史》,長篇小說,於1924年連載於《世界晚報》的副刊《夜光》。
《春明新史》,長篇小說,寫於1928年。
《大江東去》,長篇小說。
《丹鳳街》,長篇小說。
《瘋狂》,長篇小說,寫於1938年。
《鳳求凰》,長篇小說。
《風雪之夜》
《巷戰之夜》,中篇小說。
《鼓角聲中》,1936年連載於南京《南京人報》副刊《南華經》。
《虎賁萬歲》,軍事小說。
《歡喜冤家》,長篇小說。
《記者外傳》,未完,只完成上半部,長篇小說,1957年10月26日開始在上海《新聞報》上連載。
《剪愁集》
《劍膽琴心》,寫於1928年。
《交際明星》,中篇小說,1926年連載於《世界日報》副刊。
《金粉世家》,長篇小說,1927年2月開始於《世界日報》副刊上連載,歷時5年,約百萬言。
《京城幻影錄》
《荊棘山河》,中篇小說,1926年連載於《世界日報》副刊。
《錦片前程》,寫於1932年。
《舊新娘》,文言短篇小說,寫於1913年。
《孔雀東南飛》,長篇小說,寫於1954年。
《兩都賦》,散文集。
《梁山伯與祝英台》,長篇小說,於1953年8月開始動筆,1954年1月1日開始於香港《大公報》連載。
《綠了芭蕉》,散文集。
《落霞孤鶩》,長篇小說,寫於1930年。
《滿城風雨》
《滿江紅》,長篇小說,寫於1930年。
《梅花劫》,白話短篇小說,寫於1913年。
《美人恩》,長篇小說,寫於1930年。
《孟姜女》
《秘密谷》
《南國相思譜》,長篇小說,1919年開始連載。純粹以言情為主,鴛鴦蝴蝶派小說。
《南遊雜感》,中篇游記,寫於1955年,發表於香港《大公報》。
《牛馬走》,長篇小說,1941年在重慶《新民報》上連載。後來出單行本時,易名為《魍魎世界》。
《偶像》
《平滬通車》
《潛山血》,長篇小說,寫於1939年。
《秦淮世家》,長篇小說,寫於1939年。
《青春之花》,寫於1928年。
《青衫淚》,長篇白話小說,寫於1913年冬。純粹以言情為主,鴛鴦蝴蝶派小說。
《秋江》,寫於1954年。
《熱血之花》,長篇小說。
《如此江山》
《山窗小品》,散文集。
《上下古今談》,雜文集,收錄一千餘篇。
《石頭城外》,長篇小說。
《蜀道難》,長篇小說,寫於1939年。
《水滸別傳》,寫於1932年。
《水滸人物論贊》,古典文學論集。
《水滸新傳》,長篇小說,1940年2月開始於上海《新聞報》上連載。
《斯人記》
《似水流年》,長篇小說。
《歲寒三友》,未完,寫於1947年。
《太平花》,長篇小說,寫於1931年,因東三省淪陷而添入抗戰內容。
《桃花港》,長篇小說,寫於1938年。
《天河配》
《天明寨》
《天上人間》,寫於1928年。
《啼笑姻緣》,長篇小說,1930年開始於上海《新聞報》副刊連載。
《啼笑因緣續集》,長篇小說,寫於1933年。
《彎弓集》,短篇小說集。
《皖江潮》,長篇小說,1921年連載於蕪湖《皖江日報》。
《魍魎世界》(原名《牛馬走》),長篇小說,1941年在重慶《新民報》上連載。後來出單行本時,易名為《魍魎世界》。
《未婚夫》,寫於1919年。
《未婚妻》,中篇小說,寫於1916年。
《我的生活與創作》,長篇自傳,應中央文史館之約寫於1963年。
《我的小說過程》,自傳,1931年1月開始於《上海畫報》連載。
《霧中花》,寫於1947年。
《五子登科》,長篇小說,1947年8月17日於《新民報》上連載。
《西北行》,游記,寫於1956年。
《現代青年》
《小說迷魂游地府記》,1919年連載於上海《民國日報》。
《小西天》,長篇小說,寫於1934年。
《寫作生涯回憶》,自傳,1949年1月1日開始於北平《新民報》連載。
《燕歸來》,長篇小說,寫於1934年。
《楊柳青青》
《夜深沉》,長篇小說。
《一路福星》,未完,寫於1947年。
《藝術之宮》,長篇小說,1935年連載於上海《立報》副刊《花果山》。
《銀漢雙星》,長篇小說。
《游擊隊》,長篇小說,寫於1938年。
《雨淋鈴》,未完,寫於1947年。
《玉枝交》
《戰地斜陽》,短篇小說,1929年發表。
《斬鬼新傳》
《趙玉玲本紀》
《真假寶玉》,1919年連載於上海《民國日報》。
《征途》,長篇小說,寫於1938年。
《紙醉金迷》,長篇小說。
《中原豪俠傳》,1936年連載於南京《南京人報》副刊《南華經》。
《紫玉成煙》,中篇小說,寫於1916年。
《最後關頭》
茅盾說:「在近三十年來,運用 『章回體』而能善為揚棄,使『章回體』延續了新生命的,應當首推張恨水先生。」
張恨水一生創作了120多部中、長篇小說,《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界的 地位。在現代文學史上有「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諸多稱謂的張恨水是不是「引雅入俗」第一人?對張恨水該做何評價?
孔慶東:《啼笑因緣》的愛情三模式,二十世紀我國產生了很多名家名作,但是最轟動的一部作品,它不是魯迅的《阿Q正傳》不是茅盾的《子夜》,不是曹禺的《雷雨》,不是郭沫若的《女神蔡文姬》,而是張恨水的《啼笑因緣》。為什麼這部小說有這么大的轟動?
在《啼笑因緣》里,張恨水締造了一個三角戀愛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夠引起那麼大的轟動,是與這一男三女所擔負的文化含量有關的。
張中良:張恨水小說的社會風俗畫電視連續劇《金粉世家》的播出,再度掀起了人們關注張恨水小說的熱潮,之後的《啼笑因緣》、《紅粉世家》更使很多讀者對張恨水小說產生了濃厚興趣。張恨水用犀利的筆鋒畫就了20世紀上半葉在門第、權力與金錢交織下的社會生活,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這個時期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情態。有達官貴人的腐敗、奢華,有窮苦大眾的窘迫和情趣。
袁進:與「三」結緣的張恨水 、「三多」作家張恨水:首先,張恨水作品的數量多,他一生寫了近三千萬字;其次,他的作品發行多,就《啼笑因緣》這一部作品就至少印了26版;第三,張恨水的小說同時創作的數量多。張恨水在鼎盛時期,他要同時創作六、七部小說。事實上,張恨水的小說不僅能夠打動普通老百姓,而且能夠感動高層次的讀者,做到真正地雅俗共賞。
徐德明:《金粉世家》與家族小說《金粉世家》里的金府是一個繁大家族,雖然沒有《紅樓夢》里賈府的三代同堂,但也不遜於它。家中的重要成員金銓是國務總理,這個身份足以支撐這個大家族繁衍發展。而與《紅樓夢》里賈府不同的是,這個家族裡沒有《紅樓夢》里的封建意識,多得更是一些先進的思想。這也是身處新舊之間的張恨水他筆下營造的家族小說。
Ⅱ 張恨水被評為民國第一寫手,他都有哪些我們熟知的作品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張恨水開創了中國章回體小說的新紀元,他的名字因此而享譽中國文壇。當時,報紙和雜志以刊登張恨水的小說為榮,哪家刊物能連載到張恨水的小說,哪家刊物必定大火,從目不識丁之人到學富五車之士,人們無不對張恨水的小說津津樂道。
改革開放之後,文化市場百花齊放,張恨水的作品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並掀起了一場不小的熱潮,他的代表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姻緣》更是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廣為流傳。
由於張恨水的作品以言情小說為主,因此,很多人把張恨水說成是「鴛鴦蝴蝶派」的掌門人。也的確如此,他的《丹鳳街》、《夜深沉》、《如此江山》、《藝術之宮》、《北雁南飛》、《秦淮世家》和《紙醉金迷》等作品都是以才子佳人為寫作模式,充滿脂粉氣。
張恨水的一生創作了110多部中長篇小說,總字數達到了3000多萬字,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
Ⅲ 1924年,張恨水憑借哪部章回小說一舉成名呢
張恨水(1895年-1967年),原名張心遠,安徽安慶潛山市人,中國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
1911年,張恨水開始發表作品;1924年,張恨水憑借九十萬字的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此後,長篇小說《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的問世更是讓張恨水的聲望在民國年間達到了頂峰。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社會里,在上海市和北平市出現了通俗小說熱潮,這是當時文壇獨特的文學風景。通俗小說興起於清末民初,是應城市市民的閱讀需求而生的。同時也由於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舊的封建文學受到沖擊,通俗文學憑借現代化都市的紛紛出現,且報紙、雜志、廣播等現代媒體迅速發展,得到了廣泛的流傳。
1924年4月,張恨水在《世界晚報》副刊《夜光》開始連載九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說《春明外史》,連載長達57個月,小說曲折引人入勝,頓時轟動古城。
近五年時間里,無論寒暑風雪,每天下午兩三點,便有大批讀者,排在報館門口,等待當日晚報發售。連載到第十三回時,由《世界日報》出版單行本,甫一出版,即告售馨。接連再版,仍被搶購一空。1927年將一集、二集合並出版,也很快脫銷。
1930年,上海世界書局出版《春明外史》,分上下兩函十二冊。讀者爭相搶購,轟動大上海。
讀者讀到頤和園崐明湖畔發現冷清秋丟失的鞋子,預感不妙,信函如雪片紛紛飛到張恨水那裡,都不讓張恨水寫冷清秋殞命。當時北平著名畫家許君武,也寫信給張恨水,語氣頗為不敬地指責他「筆下無情"。
Ⅳ 張恨水的作品集有哪些
張恨水的作品集:《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水滸新傳》。
基本介紹: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Ⅳ 《啼笑因緣》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啼笑因緣》(張恨水)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CrDhrYEyZvKrSky8BlIBnQ
書名:啼笑因緣
作者:張恨水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21-10
頁數:432
內容簡介:
愛情像眼睛一樣,容不得一粒沙子
● 鴛鴦蝴蝶派標桿作家張恨水代表作
● 中國現代通俗小說里程碑之作
● 《啼笑因緣》+《〈啼笑因緣〉續》全收錄
● 入選《亞洲周刊》「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
他,樊家樹,北京求學的杭州青年,偶遇純真聰慧的鼓書女孩兒鳳喜,對她一見鍾情,鳳喜亦對他怦然心動,然而鳳喜的原生家庭卻將他視為「錢袋子」;
不久,他又認識了正直有俠義之心的關秀姑,秀姑心悅他,卻因為知道他有喜歡的人,從來不向他表白;
後來,與鳳喜長得一模一樣的何麗娜出現了,她是富家千金,父親是財政部長,她美麗善良,她說她喜歡他,卻被他拒絕了……
再後來,鳳喜與他決裂,這場四角戀愛又出現了新的局面,究竟,誰才是他的命中因緣呢?
-
【編輯推薦】
● 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巨匠。
在中國現代通俗小說中,張恨水是一位極其重要的作家:名氣大、作品多、水平高。他創作了中長篇小說120多部,比巴爾扎克還多;他的讀者中既有周恩來、張學良這樣的大政治家,也有章士釗、陳寅恪、夏濟安這樣的大學者,還有茅盾、老舍、張愛玲、王安憶這樣的大作家;他將中國的通俗小說推向時代的高峰,有人將他比作大仲馬、狄更斯,有作家稱其是「真正的文人」。
● 張恨水「名片」式作品。
張恨水小說極多,但《啼笑因緣》是其「婦孺皆知的代表作」。該書融言情、武俠、社會於一體,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反映了飄搖時代的中國社會、生活全景,表現了張恨水小說里中國的現代都市生活與傳統道德心理相互沖突的主題。
● 全新裝幀,隨書附贈復古書簽。
作者簡介: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安徽潛山市人。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贊譽為「中國大仲馬」「通俗文學大師」。「恨水」這一筆名,取自詞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其著作等身,創作了一百多部中、長篇小說以及大量的詩歌、散文,對中國通俗文學的發展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代表作有《春明外史》《啼笑因緣》《金粉世家》《紙醉金迷》《夜深沉》《似水流年》等。
Ⅵ 張恨水的主要作品
1.張恨水主要作品列表:
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八十一夢》《白蛇傳》《啼笑姻緣》(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秋江》《孔雀東南飛》《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陳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太平花》《燕歸來》《夜深沉》(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北雁南飛》《歡喜冤家》《滿江紅》(已改編為電視劇紅粉世家)《水滸新傳》《斯人記》《落霞孤鶩》《丹鳳街》《傲霜花》《偶像》《紙醉金迷》(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美人恩》《楊柳青青》《大江東去》《現代青年》(已改編成電視劇夢幻天堂)《秦淮世家》《藝術之宮》等。
2.作者簡介: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1] ,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3.成就及評價:
張恨水一生創作了120多部小說和大量散文、詩詞、游記等,共近4000萬字,現代作家中無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等。他不僅是當時最多產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暢銷的作家,有「中國大仲馬」、「民國第一寫手」之稱。1924年,張恨水因九十萬言的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長篇小說《金粉世家》、《啼笑因緣》更將其聲望推到最高峰。其作品上承章回小說,下啟通俗小說,雅俗共賞,成功對舊章回小說進行革新,促進了新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交融。茅盾贊曰:「運用章回體而善為揚棄,使章回體延續了新生命的,應當首推張恨水先生。」老舍則稱他「是國內唯一的婦孺皆知的老作家。」
上世紀30年代的北平,有五六家報紙同時連載張恨水的數篇長篇小說。其小說懸念叢生,人物命運跌宕起伏。每天下午兩三點,就有很多讀者在報館門前排隊,欲先睹為快。小說中一女主人公積勞成疾,命在旦夕,讀者來信竟如雪片般飛涌報館,異口同聲地為其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