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排行 » 中國現代文學史問題小說名詞解釋

中國現代文學史問題小說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 2023-05-27 07:37:13

⑴ 求以下中國現代文學史名詞的解釋。。。

1、十七年文學:十七年文學是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1966年)開始,這一階段的中國文學歷程簡晌,屬於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個時期。

2、樣板戲:文革時期被樹立為「革命樣板戲」的以戲劇為主的二十幾個舞台藝術作品的俗稱。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五個劇目。

3、尋根文學:尋根文學,以「文化尋根」為主題的文學形式。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國文壇上興起了一股"文化尋根"的熱潮,作家們開始致力於對傳統意識、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們的創作被稱為"尋根文學"。1985年韓少功率先在一篇綱領性的論文《文學的"根"》中聲明:"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於民族傳統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應該"在立足現實的同時又對現實世界進行超越,去揭示一些決定民族發展和人類生存的迷。"在這樣的理論之下作家開始進行創作,理論界便將他們稱之為"尋根派"。

4、反思文學: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從政治、社會層面上還原「文革」的荒謬本質,並追溯到此前的歷史,從一般地揭示社會謬誤上升到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上,和傷痕文學相比,其目光更為深邃、清醒,主題更為深刻,帶有更強的理性色彩,被稱為「反思小說」。

5、傷痕文學:傷痕文學是本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文壇占據主導地位的一種文學現象。它得名於盧新華以「文革」中知青生活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傷痕》。十年文革期間,無數知識青年被捲入了上山下鄉運動中。「傷痕文學」的出現直接起因於上山下鄉,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識分子,受迫害官員及城鄉普通民眾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劇性的遭遇。

6、先鋒文學:先鋒文學,是現代主義文攔滑鋒學的一個重要流派。一小群自我意識十分強烈的藝術家和作家,根據「不斷創新」的原則,打破公認的規范和傳統,不斷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引進被忽略的、遭禁忌題材。先鋒派的藝術家們經讓慶常自我表現出「離異」既定的秩序,從中宣布自己的「主體性」,他們的目標是震撼感傳統影響的讀者的感受能力,向傳統文化的教條和信念發起挑戰。

7、新寫實主義:新寫實主義是當代一個重要文藝理論,從總體上講,它還是屬於現實主義文學的大范疇,但相比傳統的現實主義無疑更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特別是在題材的選擇和對「現實生活」的處理方式上,其創作特點則顯示出鮮明的個性。它以寫實為主要特徵,並特別注意現實生活還原形態,真誠直面現實和人生,放逐理想,解構崇高。在題材上注重對凡俗生活的表現,大量平淡瑣碎的生活場景與操勞庸碌的小人物成為作品的中心。

8、新時期文學:新時期文學是我國當代文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指1976年以後的我國文學家創作活動,是指人們對「文革」後正在展開的文學的命名。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以後,尤其是從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起,開始全面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進而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中國文學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變化,從此被稱為「社會主義新時期文學」。

⑵ 中國現代文學史名詞解釋匯總


文學史的解釋

記載 論述各個歷史時代文學的發展演變及作家作品的 著作 。 金一 《文學觀》:「吾讀五千年祖國文學史,而嘆古之所謂著書者,著他人之書而已。」 魯迅 《書信集·致王冶秋》:「史總須以時代為經,一般的文學史,則 大抵 以 文章 的形升搜式為緯。」

詞語分吵信歷解

文的解釋 文 é 事物錯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燦若 文錦 。 刺畫花紋:文身。 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文盲。以文害辭。 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文憑。文藝。文體。文典。文坦掘苑。文獻(指有歷史 價值 和參考價值的圖書資

⑶ 中國現代文學史名詞解釋是什麼

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中國文學發展歷史的學科。

中國現代文學常被稱為新文學(相對「五四」運動以前的舊文學而言),其實質是指符合於中國人民的革命利益、反帝反封建、具有社會主義的因素,而且是隨著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不斷地向著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方向前進的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史擔負的任務

1、研究現謹腔代文豎前學的主流如何從反封建舊文學開始,始終為創造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文學而奮斗,並向著社會主義文藝的方向發展。

2、研究現代余晌清文學如何作為時代的鏡子,肩負著反映現代中國社會面貌的重任。

3、研究現代文學為了建立現代民族新文學,如何創造著民族新形式。

4、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指出其優點和缺點,說明他們之間的繼承和革新的關系,以幫助今天的社會主義文學得到借鑒和滋養。

⑷ 中國現代文學史名詞解釋匯總有哪些

中國現代文學史名詞解釋匯總有:

1、雙簧戲:1918年錢玄同和劉半農的雙簧戲,正式拉開了這場「文學革命」、「封建復古主義」思潮斗爭的序幕。錢玄同把社會上的各種反對意見歸納起來,化名「王敬軒」寫給《新青年》編者一封信,再由劉半農寫答信王敬軒的信予以批駁,兩信同時發表名為《文學革命之反響》,藉以擴大文學革命的影響。

2、文學研究會被稱為「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流派:1921年成立於北京,是文學革命後出現的第一個新文學社團。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葉聖陶、許地山、朱自青、冰心等。重要刊物:《小說月報》、《文學旬刊》。

理論主張:積極提倡「為人生」的文學主張和現實主義文學思想。主要貢獻:它承接了「五四」文學革命的現實主義傳統,使之發展成為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佔主流地位的文學思潮。

3、創造社:1921年在日本東京成立,發起人有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創造季刊》《創造周刊》《創造日》理論主張:尊重自我,注重主觀,強調藝術是自我表現、內心自然流露;強調文學的本質是感情;強調靈感在創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浪漫主義特徵。

4、語絲社:得名於《語絲》周刊。《語絲》創刊於1924年11月,1930年3月停刊,語絲社隨之消散。《語絲》主要撰稿人有孫伏園、周作人、魯迅、林語堂等。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以散文創作為主的刊物,主要發表雜感、短評、小品等。

5、革命文學論爭:指1928-1929年魯迅、茅盾與創造社、太陽社關於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論爭。起因是創造社、太陽社在倡導革命文學時,由於受到國內外革命陣營內左傾思潮影響及自身世界觀原因,在理論主張方面存在嚴重的機械論錯誤傾向,批判清算魯迅、茅盾、郁達夫等,全盤否定五四新文學傳統。

⑸ 五四時期問題小說的理論主張,文學實績及影響

可以以魯迅為代表來談,問題小說,顧名思義,發現社會的病症,並揭露、批判甚至給出辦法。狹隘點說,就是文學救國論。可以參見《中國現代文學史》

問題小說:為提出某種社會問題而創作的小說。它與問題劇一樣,都是「五四」時期開始出現的文學現象。當時以民主主義、社會主義兩大思潮的傳播為背景,形成了文學必須接觸現實人生問題的啟蒙主義主張。俄國文學、東歐文學、北歐文學特別是易卜生密切關心社會現實問題的進步傾向,也影響並促成了中國問題小說的興盛。周作人說;「問題小說,是近代平民文學的出產物。這種著作,照名目所表示,就是論及人生諸問題的小說。」(《中國小說里的男女問題》)陳陵吵蘆望道﹑沈雁冰等認為:問題小說就是「以勞工問題、子女問題以及倫理﹑宗教等等問題中或一問題為中心的小說」(《問題小說》)。魯迅從《狂人日記》開始的短篇小說,如他自己所說,「原意其實只不過想將這示給讀者,提出一些問題而已」(《英譯本短篇小說選集自序》)。《每周評論》上胡適的小說《一個問題》,《新潮》上的小說象汪敬熙的《誰使為之﹖》,羅家倫的《是愛情還是苦痛﹖》,葉紹鈞的《這也是一個人﹖》,《晨報》上冰心的《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去國》等,都是較早出現的問題小說,有的連題目都帶著問號,由於作者思想傾向不同,初期問題小說中有一部分作品專以「美」和「愛」作為解決問題的鑰匙,大部分則並不提供答案,是所謂「只問病源,不開葯方」;而「不開葯方」本身,也正是問題小說的特點之一。
問題小說在「五四」時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識青年的覺醒。它是當時思想啟蒙運動的一種需要,又是當時思想啟蒙運\動的一種結果,後來,問題小說也體現著作家密切關心現實這一優良的傳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趙樹理就把自己的小說也叫做「問題小說」。他說:「我寫的小說﹐都是我下鄉工作時在工作中所碰到的問題﹐感到那個問題不解決會妨礙我們工作的進展﹐應該把它提出來。」(《當前創作中的幾個問題》)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的新時期﹐許多作家解放思想﹐通過自己筆下的藝術形像﹐對以往的歷史經驗進行嚴肅的探索和總結﹐作品往往以其強烈的哲理性而引人深思。因而也被稱之為「問題小說」。

「問題小說」的興盛,是新的文學思潮的產物。這是借鑒外國問題文學的結果(如俄國的問題小說,泰戈爾的哲理小說,尺帶易卜生的「問題劇」等),同時也與周作人、胡適的理論倡導有關。五四時期的問題小說強調對人生意義的探索,比較理論,比較哲學,相對忽視了寫作技巧,文學性不強。

問題小說最早出現於1919年,羅家倫的《是愛情還是苦痛》、俞平伯的《花匠》、葉聖陶的《這也是一個人?》等可謂問題小說的發端之作。到1919年下半年,冰心發表在《晨報副刊》上的《斯人獨憔悴》等作品則將問題小說創作引向了高潮。其實,問題小說的概念非常寬泛,只要有社會價值和社會反響的作品都或多或少會提出一些社會問題,因而廣義上的「問題小說」包括一切思想性強和有社會針對性的小說。但五四時期的「問題小說」有著獨特的內涵,「它是五四啟蒙主義精神和初步入世的學生青年的社會熱情和人生思考相結合的產物,是流派競起之前的特殊形式的『為人生的文學'」。

創作成因:問題小說的出現有著時代和作家的雙重原因。理論上,1918年周作人在題為《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的講演中,評介了日本近代文學中的「問題小說」的地位,並由此肯定「為人生」的文學。創作上,1918年《新青年》的「易卜生」專號,使這位挪威作家的社會碰返問題劇流行開來,誠如茅盾在《近代文學體系的研究》中所說,「文學中討論社會上種種問題,實是易卜生開始」的。這些都起到了觸發的作用。「五四」的思想啟蒙運動開啟了一個覺醒的時代,造就了「思考的的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思想「漸漸的轉移,趨重於哲學方面,人生觀方面。也象俄國新思想運動中的煩悶時代似的,『煩悶究竟是什麼?不知道』」。他們從封建主義文化的堡壘中沖決出來,憧憬和希望著新的未來,可是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又使他們感到深深的失望與悲哀,當他們理性而冷靜地審視這個社會時,壓抑、苦悶、懷疑、問題紛至沓來。黑暗無邊的社會,受壓迫和被損害者的災難和痛苦,群眾的愚昧和落後,青年的苦悶與彷徨,新生力量和腐朽勢力的尖銳矛盾,這些都成為了當時突出的社會問題。而主張「為人生的藝術」,強調藝術與人生的關系,受歐洲、俄國表現社會人生為主的現實主義作品的影響的文學研究會作家們在時代的召喚下,從社會現實出發,探討包括民主自由、個性解放、戀愛婚姻、倫理道德、命運前途等社會問題、人生問題,以睿智的理性和蓬勃的熱情去透視、剖析這些問題,以引起人們的關注與改進,從而形成了一股「問題小說」的創作潮流。

創作主題: 文學研究會諸作家問題小說的一個突出主題就是探求人生的意義。葉紹鈞的《隔膜》,寫主人公與朋友見面,盡管在形式上相互寒暄、應酬,但精神上是相互隔絕、疏遠、冷淡乃至隔膜的,生活如死水般寂靜無聊,人人不明白活著究竟在做些什麼,又為什麼會這樣?《一個朋友》記述「我」的朋友為兒子舉辦婚禮,就像是例行公事一樣,生養兒子,讓他成親並託付家業,這就算完成了人生的責任,顯然作者是在譏評醉生夢死的灰色人生。以問題小說走上文壇的冰心,在她頗有影響的作品《超人》里明顯提出了人生意義是什麼,人與人之間應該是「互相牽連」還是互相遺棄,支配人生的是「愛」還是「憎」等一系列問題。王統照的問題小說更加突出了「愛」與「美」,探討著人生的「煩悶與混擾」,《微笑》讓一個小偷從女犯人「慈祥的微笑」中得到感化和超度,從此變成「有些知識的工人」,人生之路途陡然轉變;《沉思》則抒寫一個裸體模特兒美麗的人生理想不能被人理解和接受以至最終幻滅的悲哀。

青年知識分子問題是五四時期突出的社會問題,「問題小說」對人生意義的探討更多地反映在對青年前途和出路等方面的描寫上。跟隨時代潮流向前奔跑的知識分子,面對殘酷的現實常常不能如其所願,傳統思想的重負和現實社會的阻礙是那樣難以突破,人生於是艱難而虛幻。廬隱的《海濱故人》、《或人的悲哀》等就是描寫知識青年對「人生是什麼」所發出的焦灼而苦悶的呼問。《海濱故人》寫五個女青年從學校踏入社會,各自經歷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終的結局是熱情消退,上進心喪失,甚至自我毀滅。《或人的悲哀》則更為明顯,亞俠在愛情與人生的大海中沉浮,苦苦思索人生的意義,可是找不到出路,只有焦慮、悲愁和失敗。這些人肩負著時代的沉重包袱,熱情地尋求理想人生,卻落得個矛盾而彷徨的空洞結局。

婦女問題也是問題小說的主要內容之一、它們往往通過對被壓在社會底層的被侮辱被損害的婦女不幸遭遇的描寫,提出了尖銳的婦女解放問題。葉紹鈞的《這也是一個人?》(《一生》)寫一個沒有姓氏的農家婦女,十五歲嫁到夫家是去充當能抵半頭牛的幫工,丈夫死後又當作一條牛一樣被賣掉,為丈夫換得殮葬費,實際上她連做人的起碼資格和尊嚴都沒有。許地山《綴網勞蛛》的主人公尚潔被丈夫誤會而離棄,過著凄苦孤獨的生活。她把人生看成為不斷在「綴網」的「勞蛛」,所有的網,或完或缺,只能聽其自然。《商人婦》則寫一個被丈夫典賣的婦女的悲慘人生,作者對受盡欺凌、歷盡慘境的婦女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冰心《最後的安息》中的童養媳翠兒被蠻橫無理的婆婆虐待而死,鞭撻了愚昧的封建思想對婦女的迫害。

⑹ 現代文學史名詞解釋是什麼

現代文學史的名詞解釋:中國現代文學發端於五四運動時期,但以鴉片戰爭後的近代文學為其先導。現代文學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現實土壤上的新的產物,同時又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文學的一個發展。廣義上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是指1917年到1997年。

每個時期文學都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在這其中,現代文學史上出現以魯迅、茅盾、郭沫若、巴念敏顫金、老舍、曹禺、沈從文等問代表的文學大家。

歷史影響

「五四」至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創作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和弱點。當時文藝領域內的主要活動力量乃是小資產階級作家,他們受有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嚴重拿悔羈絆。

社會主義理想和新興階仔敗級的英勇戰斗精神雖已在一部分作品中有所表現,而無產階級文學整個說來尚處於萌生幼芽的階段。就這個時期的一般作品來說,除在藝術上表現出稚氣外,創作方法和思想傾向也極為復雜紊亂。

許多人分不清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之間、積極浪漫主義與消極浪漫主義之間的界限,甚至西歐一些國家的頹廢派、象徵派、未來派等亦都無批判地被一部分文藝社團和作家所介紹,所肯定。多數作家生活狹窄,只限於表現知識青年的某些要求,帶有較重的感傷情調。有些作家的作品則有嚴重的頹廢色彩。

⑺ 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詞解釋是什麼

現當代文學是指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文學,其中出現了許多文學流派。

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新時期文學、80年代文學、90年代文學、新世紀文學。另外,文學漏攜雜志《當代文學》於2001年9月23日在香港正式創刊。

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返燃伏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時期的文學稱為中國現代文學,從新中國成立段鋒到當今的文學稱為中國當代文學。

相關信息:

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走向世界」社會思潮,更引起本領域有識之士的學理自覺,他們紛紛從西方學術思潮中找尋學理依據,進行新的理論體系建構探索。

如傅璇琮對丹納《藝術哲學》「三要素」理論的採用、袁行霈用意象意境概念分析中國詩歌藝術的嘗試、羅宗強對文人心態中介作用和文學思想內涵的解析等,逐漸推動形成了古代文學與其他學科如歷史學、心理學、美學、文藝學、社會學等交叉融通的局面,其影響直至今日。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