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小說現代文
❶ 《西遊記》文言文版全集怎麼翻譯成現代文
在遙遠的古代,東勝神洲海外傲來國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一塊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
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這只石猴同一群猴子在山中避暑,無意之間發現了一股飛瀑從山頂流下。眾猴說:「誰能從這瀑布中鑽進去看個究竟,我們拜他為王。」石猴自告奮勇,鑽入飛瀑,發現裡面竟然是一個寬敞、幽靜的石洞,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眾猴拜石猴為王,稱他美猴王。
過了很多年,美猴王為能夠長生不死,遠離花果山去尋仙訪盜。在海上漂泊了幾日來到南贍部洲地界,他參訪仙道,但是無緣得遇,這樣過了八、九年,一日,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又飄過西海,直西牛賀洲地界,在一位樵夫的指引下他來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須菩提祖師收他為徒弟,賜名孫悟空。須菩提祖師認為他有靈性教授悟空七十二種變化和一個跟頭可以翻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功夫學成,孫悟空回到了花果山。為操練群猴,悟空使起法術,將傲來國的兵器攝上了花果山,山中的妖、獸全拜在了悟空足下。後來,悟空入東海龍宮借寶,討得了天河定底神珍鐵,即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不久,又大鬧地府,在生死簿上塗掉了所有猴子的名字。東海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
玉帝採納太白金星的建議,召孫悟空上天宮當了專管養馬的弼馬溫。當時猴王歡歡喜喜,與木德星官徑去到任。事後,悟空發現這是個不入流的官職,知道受了愚弄,氣憤地返回了花果山水簾洞,樹立了「齊天大聖」的旗幟。玉帝命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帶著天兵天將來捉悟空,結果被悟空打得大敗。玉帝無奈,只好承認「齊天大聖」的名號,命令孫悟空到天宮管理蟠桃園。
在蟠桃園中,悟空聽說蟠桃是仙桃,六千年一熟,吃了會體健身輕,長生不老。孫悟空知道後大喜,便偷吃光了園中大桃。過後不久,悟空得知王母娘娘要開蟠桃會,但沒有請他,心中十分惱恨。到蟠桃會這天,他騙走了赤腳大仙,自己冒充成赤腳大仙,進開會的地方喝光了宴會用的仙酒,還闖入太上老君的丹房,吃盡了葫蘆內的金丹,然後回到了水簾洞。玉帝對孫悟空擾亂蟠桃會甚為痛恨,命令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去捉悟空,10萬天兵被悟空打敗。玉帝又派二郎神來戰孫悟空。經過多次交手,在二郎神同悟空大戰之際,太上老君拋下金剛圈擊中悟空,方才將他捉拿。
玉帝傳旨處死孫悟空,但因悟空吃過太上老君的仙丹,任憑刀砍斧剁,雷打火燒,皆豪發無傷。太上老君見狀,稟告玉帝道:「這猴子吃了我的仙丹,不如讓我領去,將他放在八卦爐中用文武火燒煉,既可煉出丹來,又可將他化為灰燼。」玉帝應允,於是太上老君將悟空放進了八卦爐中,經過49天燒煉,太上老君以為悟空已死,誰知悟空不僅活著,反而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悟空跳出丹爐,揮動金箍棒不分上下,東打西敵,無一神可擋。只打到通明殿里,靈霄殿外,大亂天宮。玉帝束手無策,求助西天如來。悟空對如來說:「玉帝不把天宮讓與我,定叫他永不太平!」但孫悟空終究敵不過佛法無邊的如來,一路筋斗雲卻翻不出佛掌。如來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飢吃鐵丸,渴飲銅汁,苦度了500年。
五百年後,正是大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如來為勸化東土眾人為善,令他的高徒金蟬子投生陳狀元家,但他尚未出世時,父親就被人害死,母親也遭人霸佔。他生下後,母親把他放入木盆拋入江中,後被金山寺和尚救下,做了和尚,法名玄奘。玄奘成年後,德行高尚,被唐太宗請入長安宣講佛法。這時,觀音菩薩奉了如來佛的法旨,帶著袈裟等五件寶貝,跟惠岸行者一塊兒來到東土大唐,尋找去西天求取三藏真經的人。觀音變成一個癩頭和尚,將袈裟、錫杖賜與玄奘,說道:東土皆是小乘佛法,還無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苦人脫苦,功德最大。指點玄奘去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如來處取大乘佛經三藏經。玄奘得觀音開導之後,決定往西天取經。唐太宗親自排駕送行,口稱玄奘為御弟,賜尊號為三藏,一直送到長安城外。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亦不例外。 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西遊記》「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又說:「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確如此。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態度也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於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葯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不過孫猴子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不入流的馬夫,其統治之昏暗,虛弱,不言而喻。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而《西遊記》一路上妖魔鬼怪,多與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騎,金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獅駝嶺三魔王均與文殊,普賢菩薩甚至如來佛祖有關系,這反映封建社會官官相護的黑暗情景。
對這些形象的刻畫,即使是信手拈來,也無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西遊記》不僅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 《西遊記》藝術宮殿。《西遊記》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創造了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點。大英雄的不凡氣度,對師父師弟有情有義,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是為人性,毛臉雷公嘴,山大王則是猴性,而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則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大鬧天宮的桀驁不馴,與西天取經相比似乎改變許多,其實悟空的個性仍然沒有變,比如在騙取妖怪的二件寶物,讓玉帝派人裝天,威脅道:「若不從,即上靈霄寶殿動起刀兵。」在得知妖怪是觀世音菩薩所派,咒她「活該一世無夫」,對如來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稱呼」,孫悟空,這么一個不「聽話」,不為強勢屈服的硬漢子,躍然紙上。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 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畢竟他在西天一路上披荊斬棘,當開路先鋒,不辭辛苦污臭,所以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特別是他的很多小聰明比孫行者強,這也是孫行者做夢也不想不到他認為的獃子居然是這么一個「陰險」「狡詐」的傢伙,行者化緣的齋飯,八戒吃的最多,行者打敗妖怪,八戒撿便宜,沒事挑撥唐僧念緊箍咒「制裁」一下行者,可是在唐僧眼中,他還是一個老實人,是個好徒弟,這也是行者的聰明不如豬八戒的地方。但豬八戒還是一個好人,沒有害人之心,並且終於堅持到最後的勝利。寫一個弱點很多的人能討人喜歡,讓人記住,是很不容易的。
沙僧的形象寫得也不錯,但比起孫悟空、豬八戒來,則要遜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鮮明的性格特點,這不能不說是《西遊記》的缺憾。盡管如此,他仍是不可或缺的配角,當孫行者和豬八戒鬧矛盾的時候,須由他出來勸說調解,兩位師兄外出時,由他陪伴師傅。如果沒有這一個徒弟,唐僧就危險了,經也取不成。《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以來,西遊記被改編成了各種地方戲曲,及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亞洲國家也出現了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關於西遊記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明朝的吳承恩。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文學巨著!
❷ 10分 求西遊記全文現代文TXT下載 急
鏈接:
提取碼:wmh2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❸ 西遊記現代文
天竺國園中一個不明來歷女子的哭聲,引起了唐僧師徒的關注。天竺國公主騎象擇親,一箭射中唐僧之帽。國王為公主和唐僧舉行盛大婚禮。園中的女子在喜慶的樂聲中,欲投河自盡,被悟空暗中救起。悟空變作老奶奶,問明女子身世。她原是天竺國真公主,一年前在父王為他舉行的二十歲生日盛宴上,被黃風颳走。假公主正做著與唐僧結好的美夢,不期又一個公主前來爭婚。原來這是悟空所變,揭破了假公主的秘密。月宮嫦娥來到下界,收伏假公主——月宮搗葯的玉兔,真公主才得與父母團聚。
❹ 西遊記全文現代文
白話文全文
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s/fly_001.htm
❺ 《西遊記》十二回現代文
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陳玄奘大闡法師,聚
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那皇帝早朝已畢,帥文武多
官,乘鳳輦龍車,出離金鑾寶殿,徑上寺來拈香。怎見那鑾駕?真個是:
一天瑞氣,萬道祥光。仁風輕淡盪,化日麗非常。千官環佩分前後,五衛旌旗
列兩旁。執金瓜,擎斧鉞,雙雙對對;絳紗燭,御爐香,靄靄堂堂。龍飛鳳舞,鶚
薦鷹揚。聖明天子正,忠義大臣良。介福千年過舜禹,昇平萬代賽堯湯。又見那曲
柄傘,滾龍袍,輝光相射;玉連環,彩鳳扇,瑞靄飄揚。珠冠玉帶,紫綬金章。護
駕軍千隊,扶輿將兩行。這皇帝沐浴虔誠尊敬佛,皈依善果喜拈香。
唐王大駕,早到寺前。吩咐住了音樂響器。下了車輦,引著多官,拜佛拈香。三匝
已畢,抬頭觀看,果然好座道場。但見:
幢幡飄舞,寶蓋飛輝:幢幡飄舞,凝空道道彩霞搖;寶蓋飛輝,映日翩翩紅電
徹。世尊金像貌臻臻,羅漢玉容威烈烈。瓶插仙花,爐焚檀降:瓶插仙花,錦樹輝
輝漫寶剎;爐焚檀降,香雲靄靄透清霄。時新果品砌朱盤,奇樣糖酥堆彩案。高僧
羅列誦真經,願拔孤魂離苦難。
太宗文武俱各拈香,拜了佛祖金身,參了羅漢。又見那大闡都綱陳玄奘法師引眾僧
羅拜唐王。禮畢,分班各安禪位。法師獻上濟孤榜文與太宗看。榜曰:
至德渺茫,禪宗寂滅。清凈靈通,周流三界。千變萬化,統攝陰陽。體用真常,
無窮極矣。觀彼孤魂,深宜哀愍。此奉太宗聖命,選集諸僧,參禪講法。大開方便
門庭,廣運慈悲舟楫,普濟苦海群生,脫免沉痾六趣。引歸真路,普玩鴻蒙;動止
無為,混成純素。仗此良因,邀賞清都絳闕;乘吾勝會,脫離地獄凡籠,早登極樂
任逍遙,來往西方隨自在。
詩曰:
一爐永壽香,幾卷超生�。
無邊妙法宣,無際天恩沐。
冤孽盡消除,孤魂皆出獄。
願保我邦家,清平萬咸福。
太宗看了,滿心歡喜。對眾僧道:「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後功成完備,
各各福有所歸,朕當重賞,決不空勞。」那一千二百僧,一齊頓首稱謝。當日三齋
已畢,唐王駕回。待七日正會,復請拈香。時天色將晚,各官俱退。怎見得好晚?
你看那:
萬里長空淡落輝,歸鴉數點下棲遲。
滿城燈火人煙靜,正是禪僧入定時。
一宿晚景題過。次早,法師又升坐,聚眾誦經不題。
卻說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自領了如來佛旨,在長安城訪察取經的善人,日
久未逢真實有德行者。忽聞得太宗宣揚善果,選舉高僧,開建大會,又見得法師壇
主,乃是江流兒和尚,正是極樂中降來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長老,菩薩十
分歡喜,就將佛賜的寶貝,捧上長街,與木叉貨賣。你道他是何寶貝?有一件錦�
異寶袈裟、九環錫杖。還有那金、緊、禁三個箍兒,密密藏收,以俟後用。只將袈
裟、錫杖出賣。長安城裡,有那選不中的愚僧,倒有幾貫村鈔。見菩薩變化個疥癩
形容,身穿破衲,赤腳光頭,將袈裟捧定,艷艷生光,他上前問道:「那癩和尚,
你的袈裟要賣多少價錢?」菩薩道:「袈裟價值五千兩,錫杖價值二千兩。」那愚僧
笑道:「這兩個癩和尚是瘋子!是傻子!這兩件粗物,就賣得七千兩銀子,只是除非
穿上身長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這許多!拿了去!賣不成!」那菩薩更不
爭吵,與木叉往前又走。行勾多時,來到東華門前,正撞著宰相蕭�散朝而回,眾
頭踏喝開街道。那菩薩公然不避,當街上拿著袈裟,徑迎著宰相。宰相勒馬觀看,
見袈裟艷艷生光,著手下人問那賣袈裟的要價幾何。菩薩道:「袈裟要五千兩,錫
杖要二千兩。」蕭�道:「有何好處,值這般高價?」菩薩道:「袈裟有好處,有不好
❻ 西遊記第四十八回的現代文概括
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風飄大雪,僧思拜佛履層冰。
妖怪見童男膽大善辯,打算先吃童女,八戒慌了神,妖怪被八戒在廟里舉耙築下兩片魚鱗,逃回水宮。妖怪聽一妖婆之言,施法凍結河面。誘唐僧踏冰過河,使其落入水中。唐僧被藏於宮後石匣內。八戒、沙僧、白馬和悟空會齊,返回陳家莊。
(6)西遊記小說現代文擴展閱讀:
西遊記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❼ 西遊記第四回的現代文
這哪吒太子,甲胄齊整,跳出營盤,撞至水簾洞外。那悟空正來收兵,見哪吒來的勇猛。好太子——
總角才遮囟,披毛未苫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
誠為天上麒麟子,果是煙霞彩鳳仙。龍種自然非俗相,妙齡端不類塵凡。
身帶六般神器械,飛騰變化廣無邊。今受玉皇金口詔,敕封海會號三壇。
悟空迎近前來問曰:「你是誰家小哥?闖近吾門,有何事干?」哪吒喝道:「潑妖猴!豈不認得我?我乃托塔天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玉帝欽差,至此捉你。」悟空笑道:「小太子,你的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乾,怎敢說這般大話?我且留你的性命,不打你。你只看我旌旗上是什麼字型大小,拜上玉帝,是這般官銜,再也不須動眾,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靈霄寶殿。」哪吒抬頭看處,乃「齊天大聖」四字。哪吒道:「這妖猴能有多大神通,就敢稱此名號!不要怕,吃吾一劍!」悟空道:「我只站下不動,任你砍幾劍罷。」那哪吒奮怒,大喝一聲,叫:「變!」即變做三頭六臂,惡狠狠手持著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綉球兒、火輪兒,丫丫叉叉,撲面來打。悟空見了心驚道:「這小哥倒也會弄些手段!莫無禮,看我神通!」好大聖,喝聲:「變!」也變做三頭六臂,把金箍棒幌一幌,也變作三條,六隻手拿著三條棒架住。這場斗,真個是地動山搖,好殺也——
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對手,正遇本源流。那一個蒙差來下界,這一個欺心鬧鬥牛。斬妖寶劍鋒芒快,砍妖刀狠鬼神愁;縛妖索子如飛蟒,降妖大杵似狼頭;火輪掣電烘烘艷,往往來來滾綉球。大聖三條如意棒,前遮後擋運機謀。苦爭數合無高下,太子心中不肯休。把那六件兵器多教變,百千萬億照頭丟。猴王不懼呵呵笑,鐵棒翻騰自運籌。以一化千千化萬,滿空亂舞賽飛虯。唬得各洞妖王都閉戶,遍山鬼怪盡藏頭。神兵怒氣雲慘慘,金箍鐵棒響颼颼。那壁廂,天丁吶喊人人怕;這壁廂,猴怪搖旗個個憂。發狠兩家齊斗勇,不知那個剛強那個柔。
三太子與悟空各騁神威,鬥了個三十回合。那太子六般兵,變做千千萬萬;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半空中似雨點流星,不分勝負。原來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他拔下一根毫毛,叫聲:「變!」就變做他的本相,手挺著棒,演著哪吒。他的真身卻一縱,趕至哪吒腦後,著左膊上一棒打來。哪吒正使法間,聽得棒頭風響,急躲閃時,不能措手,被他著了一下,負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舊歸身,敗陣而回。
那陣上李天王早已看見,急欲提兵助戰,不覺太子倏至面前,戰兢兢報道:「父王,弼馬溫真個有本事!孩兒這般法力,也戰他不過,已被他打傷膊也。」天王大驚失色道:「這廝恁的神通,如何取勝?」太子道:「他洞門外豎一竿旗,上寫『齊天大聖』四字,親口誇稱,教玉帝就封他做齊天大聖,萬事俱休;若還不是此號,定要打上靈霄寶殿哩!」天王道:「既然如此,且不要與他相持,且去上界,將此言回奏,再多遣天兵,圍捉這廝,未為遲也。」太子負痛,不能復戰,故同天王回天啟奏不題。
你看那猴王得勝歸山,那七十二洞妖王與那六弟兄,俱來賀喜。在洞天福地,飲樂無比。他卻對六弟兄說:「小弟既稱齊天大聖,你們亦可以大聖稱之。」內有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賢弟言之有理,我即稱做個平天大聖。」蛟魔王道:「我稱做復海大聖。」鵬魔王道:「我稱混天大聖。」獅犭它王道:「我稱移山大聖。」獼猴王道:「我稱通風大聖。」犭禺狨王道:「我稱驅神大聖。」此時七大聖自作自為,自稱自號,耍樂一日,各散訖。
卻說那李天王與三太子領著眾將,直至靈霄寶殿,啟奏道:「臣等奉旨出師下界,收伏妖仙孫悟空,不期他神通廣大,不能取勝,仍望萬歲添兵剿除。」玉帝道:「諒一妖猴有多少本事,還要添兵?」太子又近前奏道:「望萬歲赦臣死罪!那妖猴使一條鐵棒,先敗了巨靈神,又打傷臣臂膊。洞門外立一竿旗,上書『齊天大聖』四字,道是封他這官職,即便休兵來投;若不是此官,還要打上靈霄寶殿也。」玉帝聞言,驚訝道:「這妖猴何敢這般狂妄!著眾將即刻誅之。」正說間,班部中又閃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斗,想一時不能收伏,反又勞師。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玉帝道:「怎麼喚做『有官無祿』?」金星道:「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玉帝聞言道:「依卿所奏。」即命降了詔書,仍著金星領去。
金星復出南天門,直至花果山水簾洞外觀看。這番比前不同,威風凜凜,殺氣森森,各樣妖精,無般不有。一個個都執劍拈槍,拿刀弄杖的,在那裡咆哮跳躍。一見金星,皆上前動手。金星道:「那眾頭目來!累你去報你大聖知之。吾乃上帝遣來天使,有聖旨在此請他。」眾妖即跑入報道:「外面有一老者,他說是上界天使,有旨意請你。」悟空道:「來得好,來得好!想是前番來的那太白金星。那次請我上界,雖是官爵不堪,卻也天上走了一次,認得那天門內外之路。今番又來,定有好意。」教眾頭目大開旗鼓,擺隊迎接。大聖即帶引群猴,頂冠貫甲,甲上罩了赭黃袍,足踏雲履,急出洞門,躬身施禮。高叫道:「老星請進,恕我失迎之罪。」金星趨步向前,徑入洞內,面南立著道:「今告大聖,前者因大聖嫌惡官小,躲離御馬監,當有本監中大小官員奏了玉帝。玉帝傳旨道:『凡授官職,皆由卑而尊,為何嫌小?』即有李天王領哪吒下界取戰。不知大聖神通,故遭敗北,回天奏道:『大聖立一竿旗,要做齊天大聖。眾武將還要支吾,是老漢力為大聖冒罪奏聞,免興師旅,請大王授籙。玉帝准奏,因此來請。」悟空笑道:「前番動勞,今又蒙愛,多謝,多謝!但不知上天可有此齊天大聖之官銜也?」金星道:「老漢以此銜奏准,方敢領旨而來。如有不遂,只坐罪老漢便是。」
悟空大喜,懇留飲宴不肯,遂與金星縱著祥雲,到南天門外。那些天丁天將,都拱手相迎,徑入靈霄殿下。金星拜奏道:「臣奉詔宣弼馬溫孫悟空已到。」玉帝道:「那孫悟空過來,今宣你做個齊天大聖,官品極矣,但切不可胡為。」這猴亦止朝上唱個喏,道聲謝恩。玉帝即命工干官張、魯二班,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聖府,府內設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賜御酒二瓶,金花十朵,著他安心定志,再勿胡為。那猴王信受奉行,即日與五斗星君到府,打開酒瓶,同眾盡飲。送星官回轉本宮,他才遂心滿意,喜地歡天,在於天宮快樂,無掛無礙。正是:仙名永注長生籙,不墮輪回萬古傳。畢竟不知向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❽ 西遊記 現代文版 孫悟空棒打白骨精 現代文
原文題目:《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現代文題目:《三打白骨精》
這可是我自己翻譯的。希望能給採納!
三打白骨精
師徒來到了一座高山前。唐僧說:「前面的山很險峻,大家仔細仔細。」孫悟空說:「師父放心。」悟空在前面領路,看見狼蟲虎豹,大喝一聲,虎豹奔逃。
三藏感覺飢餓,便說:「悟空,我這一天了,肚子里餓。你去給我化些齋飯吧。」悟空冷笑道:「師父不聰明啊!這里如此荒野,怎麼給你化齋?」唐僧生氣了,罵道:「你這猴子,在五行山下之時,可憐巴巴,虧了我救你,給你摩頂受戒,你為什麼那麼懶惰?」悟空說:「我也很殷勤,哪裡懶惰?」唐僧說:「你既然殷勤,就快給我化齋。」悟空說:「師父,我知道你很高傲。一點違慢了您,您就要念緊箍咒。你先等著,我去化齋。」
悟空跳上雲端,縱眼觀看。這座山嶺,渺無人煙,只是樹木多,上面結著桃。孫悟空跳了下來說:「師父,有食物吃了。」「什麼啊?」唐三藏問。悟空說:「這里雖然沒有人家,但是南山有桃。」唐僧笑道:「太好了!出家人有桃子吃就很享福了。快去。」悟空跳上祥雲,去摘桃去了。
常言道:「山高肯定有妖怪,山嶺險峻了也一定有妖精。」這山中有一個白骨精,悟空走了,白骨精不勝歡喜。妖精看見了唐僧,心裡想:「造化,造化!人家都說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哪!吃了他的一塊肉就可以長生不死。」它剛要下去捉唐僧,突然看見了豬八戒和沙和尚保護。他們的威氣逼人,白骨精感到害怕,於是它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村姑,跳了下來。
豬八戒肉眼凡胎,他看見了村姑,非常高興。八戒叫道:「女菩薩哪裡去?手裡拿的什麼呢?」妖精說:「父母都是善良人,他們讓我來齋僧。」八戒叫來了師父和沙僧。沙僧說:「師父,這一定是一個妖怪。荒山野嶺她怎麼獨自一人?還是等大師兄回來吧。」八戒說:「這明明是好人。」他搶過村姑手中的罐子,剛要吃饅頭。只聽見一聲喊叫:「八戒!」是孫悟空跳了下來。他認出了妖精,就迎著妖怪,舉棒就打。唐僧扯住悟空說:「悟空,你要打誰?」悟空笑道:「師父,這個村姑是一個妖精!它准備來蒙騙你,幸虧老孫認識它。」唐僧無言以對,悟空與妖怪戰了一兩回合,便被悟空一棒打翻。妖怪用了個解屍法,跳出元神,拋了個假屍首。
悟空掀開罐子,裡面是癩蛤蟆。豬八戒賭氣說:「這是師兄使得障眼法,怕你念緊箍咒。」唐僧就念起緊箍咒。悟空頭疼,哀告。唐僧說:「你回去吧。」悟空說:「你不要我,西天去不成!」唐僧說:「我被哪個妖怪蒸煮,也不管你孫悟空的事。」悟空說:「當初是觀音菩薩讓我保你取經,你怎麼反倒不要我?」唐僧無奈,只好饒了悟空。
妖怪不甘心,又變成了一個老婆婆,年過八旬,閃出山口,哭著大叫:「女兒,女兒,你在哪裡?」悟空見了,趕上去,也不說話,當頭一棒,妖怪又用解屍法脫了身。唐僧驚得從馬上摔下來,一口氣念了二十遍緊箍咒。悟空頭痛難忍,大叫道:「師傅別念,有話慢慢說!」唐僧說:「有什麼話說啊。出家人念念不離善良心,我一直勸告你,你為什麼不聽,打死母女?」「它是妖精啊!」悟空聲嘶力竭的喊道。唐僧喝道:「胡說!哪有那麼多的妖精?你有心作惡,卻無心向善,你回去吧!」悟空說:「師傅又要趕我走?除非把我的緊箍兒退去,這樣我才有臉見我的小猴兒們。」唐僧大驚道:「悟空,我只學過緊箍咒,哪有什麼松箍咒?」悟空說:「那我還跟著你。」唐僧無奈:「好吧。」悟空急忙扶起師父,在前面帶路。
妖怪仍然不甘心,又變成了一個白發老公公。悟空趕上去,抽出金箍棒,元神跳出,找到眾神,讓他們在空中作證。悟空現了原像,走上前去笑著說:「老頭兒,你為什麼在這里?你不用袖子里裝著鬼來哄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妖精啞口無言。悟空舉起金箍棒,打倒妖魔,斷絕了靈光。妖精化作一堆骷髏,脊樑上寫著白骨夫人。唐僧仍舊不相信悟空的本領,聽信豬八戒的讒言,趕走了悟空。
❾ 西遊記現代文好句
1、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2、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
3、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
4、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
5、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6、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這片天空。
7、人的惡,連佛都度不了。
8、求神問卜,不如自己做主。
9、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10、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11、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12、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13、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14、只要你心成志堅,回首處即是靈山。
15、禪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萬里天。
16、別有世間未曾見,一行一步一花新。
17、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18、尿泡雖大無斤兩,秤砣雖小壓千斤。
19、鞦韆鎖冷空留影,羌笛聲殘靜四方。
20、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21、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22、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23、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
24、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25、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26、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
27、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28、世間事常難遂人願,且看明月又有幾回圓。
❿ 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現代文
唐僧被妖怪白骨精發現了.白骨精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八戒嘴讒,奪過罐子就要動口。 悟空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脫了身,丟了具假屍首在路上。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師父,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雲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髏,脊樑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