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百科 » 外國小說選虛構百度文庫

外國小說選虛構百度文庫

發布時間: 2023-08-19 13:58:43

❶ 馬原《虛構》

馬原是當代先鋒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發表於1986年的小說《虛構》不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文學創作核心理念——「小說即虛構」的最好闡釋。《虛構》敘述了一個漢族人進入西藏某麻風病人禁區,在與世隔絕的「瑪曲村」與麻風病人朝夕相處的七個日夜的奇特經歷。馬原在《現實的虛構》中坦言:他的《虛構》既是現實又是幻覺並在時間上不存在。這種作者本人在其文本和其他批評理論中一再強調的元小說敘事模式,讓批評家們對《虛構》的解讀一直停留在馬原文學藝術形式方面做的大膽探索上,而忽視了文本所透露出的深層意蘊——對被遺忘在「瑪曲村」弱勢他者的人文關懷。
《虛構》文本本身最大的特色的確是它「小說的小說」敘事模式。從作者、隱含作者的區分來看,作者馬原是多文本的創作綜合體,它不僅創作了《虛構》,還有其他的眾多小說,他是他所有作品的復合體。作為《虛構》作者的馬原即隱含作者,只是作者馬原這個三維立體物的一維,他只「在」《虛構》這一文本中,而在其他文本中則是「不在」和缺失的。世界上所有存在都是相對出現的,有隱含作者必有隱含讀者的存在,《虛構》作者所期待的隱含讀者是擺脫傳統小說接受視野的讀者,這個讀者應該接受隱含作者的創作意圖——即小說創作就是虛構,隱含作者期待的隱含讀者是能將小說創作與現實明確區分的理想接受者。作者在中國文學創作的形式方面的先鋒探索是很引人注目的。但是作者如果只停留在藝術形式的特異性追求上,為「元小說」的建構而建構,最終必將解構自身。故而筆者認為馬原的《虛構》能至今都讓人駐讀的原因還在於其文本所帶給讀者的人文反思。
《虛構》的敘述者「我」是隱含作者的代言人,他並不等於作者馬原,也不等同於現實生活中的某個人,他只是隱含作者在創作小說時虛構的人物,並借他的視野和話語來闡發自己的故事。可以說,《虛構》隱含作者借敘述者的敘述製造了一個多重的「他者」世界。作者馬原在「他者」世界的框架建構中以人文的精神關懷使其文本豐潤厚重起來,這使得文本形式的軀殼不顯得干癟空洞,從而使文本獲得直擊人類心靈的震撼力。
馬原虛構的被遺忘的他者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意識形態的錯誤的認知。當主流意識形態將我們的存在和居住的世界奉為存在的一個中心的負責的自由的代表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培養一種幻覺,有主流意識形態創造的主流世界實際上也是一個虛幻的存在,如果意識形態受到反駁或反對,他的神秘的自我與信賴就會瓦解暴露。馬原在《虛構》中也想通過這種形式的革命來對主流社會虛設的等級制度進行解構。這種虛構是對本身就是虛設的主流與非主流、自我與他者、男性與女性、多民族與少數民族、年輕與年老間眾多二元對立的消解,由此消解我們也能體味出作者馬原對二元對立世界的挑戰和對弱勢他者的人文關懷。

❷ 如何評價馬原的小說《虛構》

馬原的《虛構》,已經成為中國先鋒小說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對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從敘事技巧和「元小說」的小說創作理念入手,分析這部小說的過人之處。

馬原是中國先鋒小說的開拓者之一,對傳統小說的線形敘事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他在敘事技巧上進行了多種實驗,力圖打破讀者原有的閱讀習慣,開拓新的審美格局。作為一個先鋒小說作家,馬原關注更多的似乎是小說的形式,主要是小說的敘事。他的代表作品有《岡底斯的誘惑》、《窗口的孤獨》、《虛構》等。

《虛構》講述了一個正常人在西藏麻風村的經歷:「我」因偶然機緣進入了這個與世隔絕的村子,碰到和經歷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人與事,最後出了村子。故事的結尾處,「我」出來後詢問一個司機,「今天是幾號?」他說是「五月四號青年節」,而據「我」自己的估算,「我」是在五月三號到達麻瘋村的,並且已經在裡面過了好幾天了,然而出來之後,卻還是五月四號。這一結局充分暴露了小說的虛構本質。然而過於新奇的形式和眩目的技巧,會給一般讀者造成閱讀障礙,使他們對馬原的小說望而卻步。讓我們來看看馬原小說里都出現了哪些新奇的形式和眩目的敘事技巧。

一、元小說

元小說又稱超小說,是「有關小說的小說。」它關注小說的虛構本身及其創作過程,往往採用敘事人和想像的讀者對話的形式。作家主動承認小說的虛構性質,但是仍舊在自己的作品裡使用這一手法。

另外作家還主動揭示自己的小說的「編寫」手法,例如他的素材或靈感來自何處,他是如何組織安排自己的情節等,同時他還預料到了可能會遭到的批評,為自己進行辯解從而免遭詰問。「他們討好讀者,把他或她當作於自己水平相當的知識分子,老於世故,不會為作品所迷惑,因為他們會知道小說只是一個言語的結構體,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

元小說的另一特徵是敘事性語言和批評性話語交融,敘事人擺脫了敘事文本的束縛,打斷敘事的連續性,直接對敘事本身發言,對敘事進行思考和質疑,小說因此得以不斷反思和調整自身,彷彿是具有了一種能動的「自我意識」,並且小說的評論部分多數是離題發揮,與故事的情節基本上沒有邏輯關聯。

在《虛構》當中,馬原為了表現小說的虛構性,一開篇就寫道,「我就是那個叫馬原的漢人,我寫小說。我喜歡天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麼一點聳人聽聞。我用漢語講故事,漢字據說是所有語言中最難接近語言本身的文字,我為我用漢字寫作而得意。全世界的好作家都作不到這一點,只有我是個例外。」

他接著講述了自己的寫作經歷,包括是如何杜撰了《虛構》這篇小說。這一炫耀性的自白就構成了這部不長的中篇的第一部分,顯示了小說的虛構性。尤其是結尾的那個時間表明一切只是馬原的一個想像,真實被他徹底的解構掉了。因此馬原小說里的敘事者是具有「自我意識」的,他表現出他意識到了自己是在寫一部虛構的作品,卻又極力要讀者相信他所牽涉的各種問題,在敘事當中盡量突出故事的真實性,追求細節,煞有介事的將故事編造的像真的一樣,讀者往往落入了他的敘事圈套里。

這種敘事之前的題外話,敘事進程里插入分析評論也是毛姆所慣用的。在《月亮和六便士》里,小說主人公沒有直接出場,毛姆花了相當的筆墨來評述有關畫家的諸多傳記和評論文章,大談創作心得,評價前輩作家們的創作,他們是大名鼎鼎的布萊克,蒲柏等人,還有濟慈和雪萊。實際上,在毛姆的敘事里,除了故事人物的姓名是編造的以外,其他作為道具出現的人名地名都是當時真實存在的,這些細節給讀者造成一種錯覺,彷彿毛姆是在敘述真人真事,他所創造出來的畫家形象斯特里克蘭德就是他那個時代的一個真實存在。他還時常就自己的敘事和讀者進行探討,告訴讀者他的寫作計劃,並且對自己筆下的人物進行評論,比如在第八章,他這樣寫道,「回過頭來讀了讀我寫得斯特里克蘭德夫婦的故事,我感到這兩個人被我寫得太沒有血肉了。要使書中人物真實動人,需要把他們的性格特徵寫出來,而我卻沒有賦予他們任何特色。」

這些評論使得讀者從緊張的敘事里解脫出來,也讓敘事節奏有張有弛,控制的極有分寸。在《刀鋒》的開頭毛姆寫道,「我以往寫小說,在動筆之時,從來沒有過這么多的疑慮。我所以把這本書叫小說,是因為我給它起不來別的名稱。」

但是,同樣採用了「元小說」的敘事,馬原和毛姆的追求卻大向徑庭。馬原講究的是敘事的「虛構性」,他在作品裡對這一性質供認不諱,在他與讀者的對話里,他不斷強調的就是自己所敘事的其實全是他杜撰的,並且時常誇耀自己的虛構技巧。在《西海邊無帆船》的結尾處,他突出了作家所具備的虛構的權力,「為了寫這個故事的結尾,我似乎應該翻一翻有關的外科書籍……我決定省下這五元兩角五,憑想像杜撰,我想我也許能行。虛構是我的天分。」

毛姆曾聲稱自己的在麥爾維爾的巨著《白鯨》中發現了一種寫小說的最為方便有效的方法,「作者自己在講述故事,然而他並不是主角,他所講的也不是自己的故事。他是小說里的一個人物,同小說里的其他人物存在或多或少的聯系,他的作用不在於決定情節而是作為其他人物的知己者,仲裁者和觀察者……他把讀者當作知心人,把自己所知道的,所希望的或者害怕的都告訴讀者,即使他自己不知所措,他也同樣坦率的告訴讀者。」

毛姆認為這一方法有助於讀者對人物產生親切感,從而增強藝術真實性。有意思的是,馬原自己也多次提到《白鯨》這部作品,並將其列為對自己最有影響的三部小說之一,他自覺地運用了其中的對話模式,突出的是敘事的虛構,閱讀他的作品,讀者彷彿面對一個文字游戲。

馬原的「元小說」意識與中國古典傳統中出現的類似情結有著截然相反的趨向。《紅樓夢》的開頭就對小說來歷有所交待,而敘事過程中也出現了作者本人的名字,不過這種敘事方法在這樣的傳統小說中只是為了製造一個真實的幻象,讓讀者感到故事的真實可信。而馬原的敘事則是使敘事人和主人公產生游離感,以維持客觀化的效果,這也是他建構自己的「敘事迷宮」的方法之一——讓讀者迷失在作者、敘事者、以及主人公的錯位中。

二、敘事圈套

有的評論家指出:「他實在是一個玩弄敘事圈套的老手,一個小說中偏執的方法論者.。……馬原的小說主要意義不是講述了一個(或幾個片段的)故事,而是敘事了一個(或幾個片段的)故事」。

從某種角度來說,馬原的敘事方法很像「莫比烏斯帶」,一個可以描述無限循環的最原始的模型。對小說創作的大膽創新,以及敘事的「自覺」讓他的「敘事圈套」得以確立。

馬原通過這樣的方法主觀干預了敘事的正常進行,消解了故事的真實性,將讀者的注意

力從對故事的迷戀上往敘事者及其行為上吸引,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效果。這在小說的敘事藝術上是有重大意義的。

在長期的發展中,小說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對現實世界的模擬的嘗試。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很多作者開始自覺地抵制小說敘事中的主觀性。敘事主體開始往敘事後隱藏,使得故事顯得更為真實。而被敘事的事物則扮演了一個虛幻的主體。小說中的第一人稱成了背後的事物客觀性的傀儡。過去,虛實的個性特徵只能表現在一些外在的方面,主要是表現形式的異同上。而馬原的小說中終於出現了獨立的敘事人。並且有了獨立的意識,在吸引著讀者的注意力。馬原通過虛化敘事者的敘事,來追求敘事者的真實,亦即敘事者的客觀性。這可以看作現代小說敘事自覺的表現。

敘事自覺代表著一個可以被敘事的世界的誕生。這種世界的誕生本身就象徵著多樣性和無窮的可能性。而這樣的敘事也是追求著這樣的一個目標,即表述世界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它使得敘事更加自由,能夠在敘事者的層面上自由的改變敘事的面貌,提供了這個世界的另一種可能性。這也應證了馬原在《虛構》中的一句話:「我講的只是那裡的人,講那裡的環境,將那個環境里可能有的故事。」這是一種敘事技巧,用故意的虛構來反虛構。這就是所謂的「敘事圈套」。

而馬原的敘事技巧與他在小說文本中對時間的處理是密不可分的。他本人也曾說:「我大概是一個一直思考時間並利用時間來作我文章的作家。」

三、時間意識

「許多年以後,面對著行刑隊,奧雷連諾上校將會想起那久遠的一天下午,他父親帶他去見識了冰塊」 。在這里,馬爾克斯的敘事時間從現在走進將來,又從將來回到過去,「許多年以後」這個時間狀語超出的自然時間,與其說表達了一個時間長度,毋寧說它表明的是一種時間意識,它是一個意識到的時間跨度。故事在發生的時候帶有一種宿命感,其結局註定的不可逃避的。這種預敘手法,在戴衛·赫爾曼主編的《新敘事學》中又叫「預示敘事」,烏里·瑪戈琳給我們的解釋是「關於言說時尚未發生之事的敘事:預言、預測、預演、計劃、推測、願望、籌劃,等等」。同時,它還說:「這里的決定因素是時間和情態,而不是體式。」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的的這種經典預敘模式,在多年後為許多中國作家所承襲。因為母語的影響而自然形成的這種敘事風格,在「與世隔絕」多年的中國作家眼中極具一種奇特的魅力,許多先鋒作家把它改裝拼接到小說文本中。例如葉兆言的《棗樹的故事》,蘇童的《1934年的逃亡》,余華的《難逃劫數》,格非的《褐色鳥群》等等。

馬原有意掙脫馬爾克斯的束縛,他的預敘不露聲色。他在《虛構.》的第二、三節中,避開了「許多年之後」或「多少年之後」之類的敘事方式,直接讓本來該發生在第二天(以七天計算)的事情提前發生。在第二節中,馬原讓沉默了幾十年的「啞巴」說了個夠。為了讓故事中的其他人看明「啞巴」的「妄語」,又在小說的第十六節,也就是時間的第六天,讓發生在第二天的故事重演。

預敘手法用於小說創作中,使線性時間上明天發生的事或者說明天可能發生的事提前到今天來敘事,從而使單線時間變為復線時間,以求得敘事視點的多樣性,使敘事方法多元化,這當然是小說創作的一大進步。

馬原也沒能擺脫馬爾克斯的束縛。在《虛構》的第七節中,他對我們說:「那時我還不知道他第二天早上會和我一起爬山。」事實上,當馬原這么說的時候,事情已經發生了。當馬原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已經給我們交代過了事情的大致經過。在線性時間這條坐標上,事情已經先於時間出現在了讀者面前。故事不再成為依附於時間概念上的自然延續。敘事通過這一手法使故事得以轉換、錯位、中斷,得以重新組合,敘事時間改變了故事在小說中的自然流程。在這里,通過這句話,運用預敘的手法,馬原得以將小說開頭斷裂開來的時間連接起來。當馬原以馬爾克斯的那句母語的變種進行敘事時,故事時間已經顯得不重要了。一個同時站在過去、現在、將來三個時間維度上敘事的故事,已經不能在具體的時間河流中找到坐標。

馬爾克斯的幽靈無處不在,他的敘事聲音的回應也無處不在,馬原的「敘事圈套」,一部分也就是馬爾克斯對時間把握的一種變體或者說是變種。

馬爾克斯敘事的口吻是站在某個不明確的「現在」,講「許多年以後」的一個「將來」,然後又從這「將來」回顧到「那久遠的一天」的「過去」。而馬原的視點是「今天」,「明天」,是以今天為背景的預想,站在「今天」想像「明天」,由「明天」跳到「昨天」,然後轉回到「今天」的描述,最後,再一次回到對「明天」的預想之中。

在幻覺中的瑪曲度過四天後,馬原的昨天、今天的觀念似乎又開始復活,「……我首先否定了要搬出她家的想法,其次,我決定今天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到神樹去。第一件昨天就決定了的。我記得老啞巴的家在村子的西南角上。」

「昨天,今天,明天 」,這些在幻覺里的時間沒有存在的實際意義。馬原在《虛構》中的時間意識,是一種在「虛構」中下意識地對時間的模糊。他所謂的「敘事圈套」更接近於把時間打亂重組後在小說文本中的「西學為用」式的表現。

結語:

馬原的小說還有很多可供分析學習的地方,它的語言上的取向矛盾(海明威式的和博爾赫斯式的),它的體裁試驗,它的心理學技巧,等等。雖然馬原近年來已經沒有什麼有影響的小說出世了,或許不能在文學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但一定會憑借其獨特風格和良苦用心贏得許多讀者的心。

《虛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是馬原的寫作特色的集中體現。因為馬原在這部小說里運用的各種敘事技巧,包括對「元小說」創作理念的追求,對時間意識的混淆,對繁復的敘事迷宮的營造,以及「敘事圈套」對讀者的「誤導」,使得這部小說具有了獨特的「虛構氣質」。在虛構中追求虛構,反而使小說多了一份真實感、客觀感。這種氣質使得這部小說鶴立雞群,在80年代的先鋒小說潮流中獨占鰲頭。

❸ 西方現代小說中的"延遲式結構"指的是什麼

(1)延遲式結構。作者竭力給故事、人物、心理的緊張設置障礙,又不使讀者覺得希望完全破滅,在這種捉迷藏式的游戲中,一環扣一環,實現小說的結構張力。

(2)生活的橫斷面。將時空濃縮到一個小小的點上,在精巧的結構中展開漫長的時間和立體的無限空間。如《半張紙》。

(3)按照心理時序而展開的意識流結構。它打破了時間這一恆常的維度,讓人物的意識在超時間的空間里任意往來。如《牆上的斑點》。

小說中「搖擺」與「延遲」的幾點區別:

1、所出現的話題不同。「搖擺」多出現在「情節」話題里的情節運行方式中,是與情節運行的基本模式並列介紹的一種特殊模式;而「延遲」出現在「結構」話題里的結構的「常」與「變」中,是小說保持層層推進的結構時常常採用的辦法。

2、運用手法的不同。從運用的手法看,「搖擺」主要是設置巧合、偶然、生死矛盾和巨大的懸念等;而「延遲」運用的主要是重復手法。

3、在小說中的作用不同。在「搖擺」的情節運行方式下,小說沖突經常被激化,文章中的情節會顯得跌宕起伏;而在「延遲」技法的使用下,會使小說中原本激烈緊張的情節節奏舒緩下來。

❹ 馬原《虛構》的敘事模式

馬原的《虛構》,已經成為中國先鋒小說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對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從敘事技巧和「元小說」的小說創作理念入手,分析這部小說的過人之處。馬原是中國先鋒小說的開拓者之一,對傳統小說的線形敘事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他在敘事技巧上進行了多種實驗,力圖打破讀者原有的閱讀習慣,開拓新的審美格局。作為一個先鋒小說作家,馬原關注更多的似乎是小說的形式,主要是小說的敘事。他的代表作品有《岡底斯的誘惑》、《窗口的孤獨》、《虛構》等。 《虛構》講述了一個正常人在西藏麻風村的經歷:「我」因偶然機緣進入了這個與世隔絕的村子,碰到和經歷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人與事,最後出了村子。故事的結尾處,「我」出來後詢問一個司機,「今天是幾號?」他說是「五月四號青年節」,而據「我」自己的估算,「我」是在五月三號到達麻瘋村的,並且已經在裡面過了好幾天了,然而出來之後,卻還是五月四號。這一結局充分暴露了小說的虛構本質。然而過於新奇的形式和眩目的技巧,會給一般讀者造成閱讀障礙,使他們對馬原的小說望而卻步。讓我們來看看馬原小說里都出現了哪些新奇的形式和眩目的敘事技巧。 一、元小說 元小說又稱超小說,是「有關小說的小說。」它關注小說的虛構本身及其創作過程,往往採用敘事人和想像的讀者對話的形式。作家主動承認小說的虛構性質,但是仍舊在自己的作品裡使用這一手法。 另外作家還主動揭示自己的小說的「編寫」手法,例如他的素材或靈感來自何處,他是如何組織安排自己的情節等,同時他還預料到了可能會遭到的批評,為自己進行辯解從而免遭詰問。「他們討好讀者,把他或她當作於自己水平相當的知識分子,老於世故,不會為作品所迷惑,因為他們會知道小說只是一個言語的結構體,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 元小說的另一特徵是敘事性語言和批評性話語交融,敘事人擺脫了敘事文本的束縛,打斷敘事的連續性,直接對敘事本身發言,對敘事進行思考和質疑,小說因此得以不斷反思和調整自身,彷彿是具有了一種能動的「自我意識」,並且小說的評論部分多數是離題發揮,與故事的情節基本上沒有邏輯關聯。 在《虛構》當中,馬原為了表現小說的虛構性,一開篇就寫道,「我就是那個叫馬原的漢人,我寫小說。我喜歡天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麼一點聳人聽聞。我用漢語講故事,漢字據說是所有語言中最難接近語言本身的文字,我為我用漢字寫作而得意。全世界的好作家都作不到這一點,只有我是個例外。」 他接著講述了自己的寫作經歷,包括是如何杜撰了《虛構》這篇小說。這一炫耀性的自白就構成了這部不長的中篇的第一部分,顯示了小說的虛構性。尤其是結尾的那個時間表明一切只是馬原的一個想像,真實被他徹底的解構掉了。因此馬原小說里的敘事者是具有「自我意識」的,他表現出他意識到了自己是在寫一部虛構的作品,卻又極力要讀者相信他所牽涉的各種問題,在敘事當中盡量突出故事的真實性,追求細節,煞有介事的將故事編造的像真的一樣,讀者往往落入了他的敘事圈套里。 這種敘事之前的題外話,敘事進程里插入分析評論也是毛姆所慣用的。在《月亮和六便士》里,小說主人公沒有直接出場,毛姆花了相當的筆墨來評述有關畫家的諸多傳記和評論文章,大談創作心得,評價前輩作家們的創作,他們是大名鼎鼎的布萊克,蒲柏等人,還有濟慈和雪萊。實際上,在毛姆的敘事里,除了故事人物的姓名是編造的以外,其他作為道具出現的人名地名都是當時真實存在的,這些細節給讀者造成一種錯覺,彷彿毛姆是在敘述真人真事,他所創造出來的畫家形象斯特里克蘭德就是他那個時代的一個真實存在。他還時常就自己的敘事和讀者進行探討,告訴讀者他的寫作計劃,並且對自己筆下的人物進行評論,比如在第八章,他這樣寫道,「回過頭來讀了讀我寫得斯特里克蘭德夫婦的故事,我感到這兩個人被我寫得太沒有血肉了。要使書中人物真實動人,需要把他們的性格特徵寫出來,而我卻沒有賦予他們任何特色。」 這些評論使得讀者從緊張的敘事里解脫出來,也讓敘事節奏有張有弛,控制的極有分寸。在《刀鋒》的開頭毛姆寫道,「我以往寫小說,在動筆之時,從來沒有過這么多的疑慮。我所以把這本書叫小說,是因為我給它起不來別的名稱。」 但是,同樣採用了「元小說」的敘事,馬原和毛姆的追求卻大向徑庭。馬原講究的是敘事的「虛構性」,他在作品裡對這一性質供認不諱,在他與讀者的對話里,他不斷強調的就是自己所敘事的其實全是他杜撰的,並且時常誇耀自己的虛構技巧。在《西海邊無帆船》的結尾處,他突出了作家所具備的虛構的權力,「為了寫這個故事的結尾,我似乎應該翻一翻有關的外科書籍……我決定省下這五元兩角五,憑想像杜撰,我想我也許能行。虛構是我的天分。」 毛姆曾聲稱自己的在麥爾維爾的巨著《白鯨》中發現了一種寫小說的最為方便有效的方法,「作者自己在講述故事,然而他並不是主角,他所講的也不是自己的故事。他是小說里的一個人物,同小說里的其他人物存在或多或少的聯系,他的作用不在於決定情節而是作為其他人物的知己者,仲裁者和觀察者……他把讀者當作知心人,把自己所知道的,所希望的或者害怕的都告訴讀者,即使他自己不知所措,他也同樣坦率的告訴讀者。」 毛姆認為這一方法有助於讀者對人物產生親切感,從而增強藝術真實性。有意思的是,馬原自己也多次提到《白鯨》這部作品,並將其列為對自己最有影響的三部小說之一,他自覺地運用了其中的對話模式,突出的是敘事的虛構,閱讀他的作品,讀者彷彿面對一個文字游戲。 馬原的「元小說」意識與中國古典傳統中出現的類似情結有著截然相反的趨向。《紅樓夢》的開頭就對小說來歷有所交待,而敘事過程中也出現了作者本人的名字,不過這種敘事方法在這樣的傳統小說中只是為了製造一個真實的幻象,讓讀者感到故事的真實可信。而馬原的敘事則是使敘事人和主人公產生游離感,以維持客觀化的效果,這也是他建構自己的「敘事迷宮」的方法之一——讓讀者迷失在作者、敘事者、以及主人公的錯位中。 二、敘事圈套 有的評論家指出:「他實在是一個玩弄敘事圈套的老手,一個小說中偏執的方法論者.。……馬原的小說主要意義不是講述了一個(或幾個片段的)故事,而是敘事了一個(或幾個片段的)故事」。 從某種角度來說,馬原的敘事方法很像「莫比烏斯帶」,一個可以描述無限循環的最原始的模型。對小說創作的大膽創新,以及敘事的「自覺」讓他的「敘事圈套」得以確立。 馬原通過這樣的方法主觀干預了敘事的正常進行,消解了故事的真實性,將讀者的注意 力從對故事的迷戀上往敘事者及其行為上吸引,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效果。這在小說的敘事藝術上是有重大意義的。 在長期的發展中,小說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對現實世界的模擬的嘗試。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很多作者開始自覺地抵制小說敘事中的主觀性。敘事主體開始往敘事後隱藏,使得故事顯得更為真實。而被敘事的事物則扮演了一個虛幻的主體。小說中的第一人稱成了背後的事物客觀性的傀儡。過去,虛實的個性特徵只能表現在一些外在的方面,主要是表現形式的異同上。而馬原的小說中終於出現了獨立的敘事人。並且有了獨立的意識,在吸引著讀者的注意力。馬原通過虛化敘事者的敘事,來追求敘事者的真實,亦即敘事者的客觀性。這可以看作現代小說敘事自覺的表現。 敘事自覺代表著一個可以被敘事的世界的誕生。這種世界的誕生本身就象徵著多樣性和無窮的可能性。而這樣的敘事也是追求著這樣的一個目標,即表述世界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它使得敘事更加自由,能夠在敘事者的層面上自由的改變敘事的面貌,提供了這個世界的另一種可能性。這也應證了馬原在《虛構》中的一句話:「我講的只是那裡的人,講那裡的環境,將那個環境里可能有的故事。」這是一種敘事技巧,用故意的虛構來反虛構。這就是所謂的「敘事圈套」。 而馬原的敘事技巧與他在小說文本中對時間的處理是密不可分的。他本人也曾說:「我大概是一個一直思考時間並利用時間來作我文章的作家。」 三、時間意識 「許多年以後,面對著行刑隊,奧雷連諾上校將會想起那久遠的一天下午,他父親帶他去見識了冰塊」 。在這里,馬爾克斯的敘事時間從現在走進將來,又從將來回到過去,「許多年以後」這個時間狀語超出的自然時間,與其說表達了一個時間長度,毋寧說它表明的是一種時間意識,它是一個意識到的時間跨度。故事在發生的時候帶有一種宿命感,其結局註定的不可逃避的。這種預敘手法,在戴衛·赫爾曼主編的《新敘事學》中又叫「預示敘事」,烏里·瑪戈琳給我們的解釋是「關於言說時尚未發生之事的敘事:預言、預測、預演、計劃、推測、願望、籌劃,等等」。同時,它還說:「這里的決定因素是時間和情態,而不是體式。」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的的這種經典預敘模式,在多年後為許多中國作家所承襲。因為母語的影響而自然形成的這種敘事風格,在「與世隔絕」多年的中國作家眼中極具一種奇特的魅力,許多先鋒作家把它改裝拼接到小說文本中。例如葉兆言的《棗樹的故事》,蘇童的《1934年的逃亡》,余華的《難逃劫數》,格非的《褐色鳥群》等等。 馬原有意掙脫馬爾克斯的束縛,他的預敘不露聲色。他在《虛構.》的第二、三節中,避開了「許多年之後」或「多少年之後」之類的敘事方式,直接讓本來該發生在第二天(以七天計算)的事情提前發生。在第二節中,馬原讓沉默了幾十年的「啞巴」說了個夠。為了讓故事中的其他人看明「啞巴」的「妄語」,又在小說的第十六節,也就是時間的第六天,讓發生在第二天的故事重演。 預敘手法用於小說創作中,使線性時間上明天發生的事或者說明天可能發生的事提前到今天來敘事,從而使單線時間變為復線時間,以求得敘事視點的多樣性,使敘事方法多元化,這當然是小說創作的一大進步。 馬原也沒能擺脫馬爾克斯的束縛。在《虛構》的第七節中,他對我們說:「那時我還不知道他第二天早上會和我一起爬山。」事實上,當馬原這么說的時候,事情已經發生了。當馬原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已經給我們交代過了事情的大致經過。在線性時間這條坐標上,事情已經先於時間出現在了讀者面前。故事不再成為依附於時間概念上的自然延續。敘事通過這一手法使故事得以轉換、錯位、中斷,得以重新組合,敘事時間改變了故事在小說中的自然流程。在這里,通過這句話,運用預敘的手法,馬原得以將小說開頭斷裂開來的時間連接起來。當馬原以馬爾克斯的那句母語的變種進行敘事時,故事時間已經顯得不重要了。一個同時站在過去、現在、將來三個時間維度上敘事的故事,已經不能在具體的時間河流中找到坐標。 馬爾克斯的幽靈無處不在,他的敘事聲音的回應也無處不在,馬原的「敘事圈套」,一部分也就是馬爾克斯對時間把握的一種變體或者說是變種。 馬爾克斯敘事的口吻是站在某個不明確的「現在」,講「許多年以後」的一個「將來」,然後又從這「將來」回顧到「那久遠的一天」的「過去」。而馬原的視點是「今天」,「明天」,是以今天為背景的預想,站在「今天」想像「明天」,由「明天」跳到「昨天」,然後轉回到「今天」的描述,最後,再一次回到對「明天」的預想之中。 在幻覺中的瑪曲度過四天後,馬原的昨天、今天的觀念似乎又開始復活,「……我首先否定了要搬出她家的想法,其次,我決定今天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到神樹去。第一件昨天就決定了的。我記得老啞巴的家在村子的西南角上。」 「昨天,今天,明天 」,這些在幻覺里的時間沒有存在的實際意義。馬原在《虛構》中的時間意識,是一種在「虛構」中下意識地對時間的模糊。他所謂的「敘事圈套」更接近於把時間打亂重組後在小說文本中的「西學為用」式的表現。 結語: 馬原的小說還有很多可供分析學習的地方,它的語言上的取向矛盾(海明威式的和博爾赫斯式的),它的體裁試驗,它的心理學技巧,等等。雖然馬原近年來已經沒有什麼有影響的小說出世了,或許不能在文學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但一定會憑借其獨特風格和良苦用心贏得許多讀者的心。 《虛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是馬原的寫作特色的集中體現。因為馬原在這部小說里運用的各種敘事技巧,包括對「元小說」創作理念的追求,對時間意識的混淆,對繁復的敘事迷宮的營造,以及「敘事圈套」對讀者的「誤導」,使得這部小說具有了獨特的「虛構氣質」。在虛構中追求虛構,反而使小說多了一份真實感、客觀感。這種氣質使得這部小說鶴立雞群,在80年代的先鋒小說潮流中獨占鰲頭。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