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獲獎小說
1. 世界上比較著名的文學獎項有哪些
國際文學獎項
諾貝爾文學獎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權威、最有影響的文學獎項,在全球文學界享有盛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許許多多作家一生夢寐以求的嚮往和追求,對於一個作家來說,能夠獲得這一獎項,是非常榮幸的事情。
諾貝爾文學獎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他在遺囑中說獎金的一部分應頒給「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文學獎的頒獎單位是瑞典文學院。
首屆文學獎於1901年頒發,得主是法國詩人普律多姆(Sully Prudhomme)。歷史上羅曼-羅蘭、蕭伯納、海明威等著名作家均獲得過此獎。在96名獲獎作家中,歐洲作家佔了73人、美國作家佔了10人、中南美洲作家佔了5人、亞洲作家佔了4人、非洲作家佔了3人、澳洲作家佔了1人。1999年,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獲得文學獎後,他的《鐵皮鼓》等作品也因此在中國銷量大增。
諾貝爾獎科學方面的獎項越發顯示出其權威性,很少導致爭論,但文學獎和和平獎由於其本身性質特殊,容易導致意見分歧。在諸獎項中,或許文學獎最受中國人關注,李敖、巴金、王蒙被提名之事曾經被炒得沸沸揚揚,但國外媒體選出的熱門名單中沒有出現人們預期的情況。使得諾貝爾獎稱為中國知識界抹不掉的遺憾。亞洲曾經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只有印度人泰戈爾、日本人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以色列人阿格農。
國外文學獎項
美國國家圖書獎
該獎由非營利機構的國家圖書基金會主辦,每年一度。設最佳小說獎、最佳非小說獎、最佳詩歌獎和最佳少年文學獎四大獎項,並且設特別榮譽獎章。它是美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頒獎典禮是美國文壇的年度盛事。
美國普利策獎
「普利策獎」1917年由美國報紙發行人普利策在哥倫比亞大學創辦,獎勵為美國的新聞、文學、戲劇和音樂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該獎的文學獎中包括小說獎、表演劇本獎、美國歷史獎、傳記與自傳獎、詩歌與大眾非小說獎。每年春季頒發。
英國布克獎
「布克獎」是英國的主要文學獎之一,每年評選一次,授予當年出版的最佳長篇小說。
法國龔古爾文學獎
「龔古爾文學獎」是1903年在法國設立的。早在1874年,法國作家埃德蒙·德·龔古爾(1822-1896)為了紀念他早逝的弟弟於勒·德·龔古爾(1830-1870),在遺囑中規定用他們的遺產作為基金,成立龔古爾學院,由10位著名作家擔任院士,每年評選出一本當年出版的最佳小說,頒布龔古爾文學獎。它在法國文學界的影響非同小可,只要是獲得龔古爾獎的小說,法國人都情願閉著眼睛掏腰包。
日本芥川獎、直木獎
自1935年起,日本為紀念兩位知名作家芥川龍之介和直木三十五,由文藝春秋出版公司創設「芥川獎」和「直木獎」,這兩個獎項均為日本重要文學獎,主要頒給日本文壇的新人。
中國目前主要文學獎項
魯迅文學獎
魯迅文學獎是為鼓勵中國優秀的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和評論作品的創作,鼓勵優秀的中外文學作品的翻譯而設立的,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魯迅文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
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是根據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而於1981年設立的,是中國文學界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
老舍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是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主辦的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用於獎勵京籍作者的創作和北京出版、發表的優秀作品。獎勵項目包括長篇小說、中篇小說、戲劇劇本、電影電視劇和廣播劇。
馮牧文學獎
以鼓勵新人為主,每年評選一次,下設三個獎項:1.青年批評家獎;2.文學新人獎;3.軍旅文學創作獎。三個獎項把重點放在了中青年作家、評論家上。
春天文學獎
2000年1月,著名作家王蒙將其在首屆「《當代》文學拉力賽」上獲得的10萬元大獎捐給人民文學出版社,倡議設立30歲以下的文學新人獎,這便是春天文學獎。該獎項每年獎勵一位30歲以下的文學創作成就顯著的青年作者。
莊重文文學獎
莊重文文學獎是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於1987年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
2. 世界十大經典小說
1.堂吉柯德
塞萬提斯
2.戰爭與和平
列夫·托爾斯泰
3.巴黎聖母院
雨果
4.童年
高爾基
4.在人間
高爾基
4.我的大學
高爾基
5.呼嘯山莊
艾米莉·勃朗特
6.大衛·科波菲爾
狄更斯
7.紅與黑
司湯達
8.悲慘世界
雨果
9.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爾斯泰
10.呼嘯山莊
艾米莉·勃朗特
3. 國際大獎小說有哪些
《動物大逃亡》、《夢幻飛翔島》、《綠拇指男孩》、《喜樂與我》、《外公是顆櫻桃樹》、《企鵝的故事》、《黑珍珠》、《貝絲丫頭》、《神秘的公寓》、《洋蔥頭歷險記》、《馬提與父親》
4. 所有諾貝爾文學獎全部獲獎作品
百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個個都是大咖:加繆、海明威、馬爾克斯、川端康成、莫言、石黑一雄……他們是知識分子、文藝青年「一生必讀清單」的頭號人選。我整理了所有諾貝爾文學獎全部獲獎作品,歡迎借鑒參考。
↓↓↓點擊獲取「諾貝爾獎」相關內容↓↓↓
★ 2020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
★ 2021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
★ 諾貝爾獎為什麼沒有數學獎 ★
★★ 諾貝爾獎有哪些獎項 ★★
1901-2021諾貝爾文學獎全部獲獎作品:2004年-2021年
2021年
得主:坦尚尼亞作家Ablrazak Gurnah(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獲)
代表作:《天堂》、《在海邊》、《來世》
獲獎理由:因為他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對難民在 文化 和大陸之間的鴻溝中的命運毫不妥協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2020年
得主:露易絲·格麗克作品
代表作:《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
獲獎理由:以帶有樸素美感、准確無疑的詩歌語言將個人的存在普遍化。
2019年
2019年瑞典文學院頒發了兩屆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獲獎者分別為:波蘭女作家Olga Tokarczuk(奧爾嘉·朵卡萩)、奧地利作者Peter Handke(彼得·漢德克)。
奧爾嘉·朵卡萩
代表作:《鏡子里的城市》、《書中人物旅行記》、《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彼得·漢德克
代表作:《卡斯帕》、劇本《罵觀眾》、小說《痛苦的中國人》《守門員對點球的焦慮》和維姆·文德斯電影《歧路》、《柏林蒼穹下》
2018年
瑞典文學院因捲入性丑聞等事件陷入信任危機,取消頒發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
2017年
得主:石黑一雄
代表作:《群山淡景》、《浮世畫家》、《長日將盡》
獲獎理由:他的小說帶有強大的情感力量,揭開了我們與世界連接的虛幻的深淵。
2016年
得主:鮑勃·迪倫
代表作:《隨風飄盪》
獲獎理由: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2015年
得主:斯韋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女)
代表作:《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
獲獎理由:多樣聲音的作品,一座記錄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碑。
2014年
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代表作:《暗店街》《星形廣場》《青春咖啡館》
獲獎理由:他用記憶的藝術展現了德國佔領時期最難把握的人類的命運以及人們生活的世界。
2013年
得主:艾麗斯·芒羅(女)
代表作:《快樂影子舞》《逃離》
獲獎理由: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2012年
得主:莫言
代表作:《紅高粱》《豐乳肥臀》《蛙》
獲獎理由:用幻覺現實主義寫作手法將 民間 故事 、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011年
得主: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
代表作:《十七首詩》《途中的秘密》
獲獎理由:通過凝煉、透徹的意象,為我們提供了通向現實的新途徑。
2010年
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代表作:《綠房子》《世界末日之戰》《城市與狗》
獲獎理由: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敘述。
2009年
得主:赫塔·米勒(女)
代表作:《呼吸鍾擺》《河水奔流》《行走界線》《狐狸那時已是獵人》
獲獎理由:兼具詩歌的凝練和 散文 的率直,描寫了一無所有、無所寄託者的境況。
2008年
得主:勒·克萊齊奧
代表作:《戰爭》
獲獎理由:展現了新的起點、詩意的冒險和感官狂喜;作為探險者,發掘了隱藏於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
2007年
得主:多麗絲·萊辛(女)
代表作:《金色筆記》
獲獎理由: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 經驗 的史詩。
2006年
得主:奧爾罕·帕慕克
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
獲獎理由:在尋找故鄉的憂郁靈魂時,發現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徵。
下一頁「 1983-2005年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 」>>>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5. 2019年獲獎長篇小說都有哪些作品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
《牽風記》徐懷中
《牽風記》是現代作家徐懷中創作的長篇小說,2018年發表於《人民文學》,2019年8月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該小說以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為歷史背景,講述女主角汪可逾入伍投奔光明卻在19歲不幸犧牲的壯烈故事。小說圍繞著三個人和一匹馬的故事,以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方式描寫戰爭,以特別的膽略探尋戰火中的愛戀與人性,為大眾展示了犧牲者的平凡和格局的偉大,描繪出了普通人豐富的精神世界。
6. 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有哪些
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有這十部:《戰爭與和平》《巴黎聖母院》、《童年》、《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紅與黑》《悲慘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約翰·克利斯朵夫》《飄》。
第一名:《戰爭與和平》
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是第一部具有全歐洲意義的小說。他們衍生出來的影視作品也同樣了不起。1956年上映的電影版本《戰爭與和平》,獲得第14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1968年,前蘇聯將《戰爭與和平》巨著拍成長達六個半小時的鴻篇巨制,影片獲得莫斯科電影節金獎、第26屆金球獎最佳外國片和第4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72年,英國BBC拍攝長達20集的電視劇《戰爭與和平》。2007年,義大利、俄羅斯、德國、法國、波蘭、西班牙合拍電視劇《戰爭與和平》,被中國央視引進後剪為9集播出。2016年1月14日,英國BBC重新製作6集《戰爭與和平》。蘇聯音樂巨匠普羅科菲耶夫創作史詩劇作《戰爭與和平》。
7. 獲得過世界性獎的耽美小說,是耽美的哦!
《阿基里斯之歌》,外國的,獲英國xx文學獎(蠻出名的,字不會打,你搜下就知道了)講古羅馬的,我覺得還行,各大書店都有賣
8. 世界科幻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世界科幻小說排行榜前十名如下:
1、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
2、劉慈欣的《三體》。
3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4、喬治·奧威爾的《1984》。
5、威廉·吉布森的《神經喚術士》。
6、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
7、奧爾道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
8、 羅伯特·海因萊因的《陌生土地上的陌生人》。
9、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會夢見電羊嗎》。
10、厄休拉·K·勒金的《黑暗的左手》。
《黑暗的左手》是由美國作家厄休拉·勒奎恩於1969年所發表的科幻小說,為伊庫盟系列小說之一,獲得1969年的星雲獎與1970年的雨果獎。故事敘述星際聯盟使者金力·艾來到終年嚴寒的格森星,試圖說服星球上的國家加入聯盟。
書中描寫出一種沒有性別的獨特異性文化,並藉此而對性別、社會、生命等議題有深入探討。在寒冷的冬星上,生活著一群無性人,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性別。在每月的一個特別日子,他們自由成為男人或女人。
一名星際聯盟特使,被派往冬星完成一個秘密使命。然而,冬星上的一切——怪異的風俗、古老的傳說、混亂的政局,無不沖擊著特使固有的觀念。
面對陌生的一切,孰是孰非,他該如何面對?在宇宙盡頭的陌生人身上,看到了另一個自己。《黑暗的左手》是首批屬於女權主義科幻小說的書籍之一,也無疑是科幻小說史上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