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百科 » 江月池崢小說百度雲

江月池崢小說百度雲

發布時間: 2023-05-12 19:55:55

Ⅰ 驚蟄詩句

關於驚蟄詩句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詩句吧,詩句具有語言節奏鮮明的特點。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詩句嗎?下面是我精心唯檔整理的.關於驚蟄詩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慎野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驚蟄詩句1

1、輕雷隱隱初驚蟄(宋·范成大·《秦樓月/憶秦娥》)

2、初驚蟄(宋·范成大·《秦樓月/憶秦娥》)

3、一雷驚蟄始(唐·韋應物·《觀田家》)

4、深慮驚蟄蟲(宋·彭龜年·《燕居十六首》)

5、早雷驚蟄戶(南北朝·庾信·《奉和法筵應詔詩》)

6、恰似春雷未驚蟄(明·唐寅·《清溪松陰圖》)

7、何得龍蛇已驚蟄(宋·黃庭堅·《李君貺借示其祖西台學士草聖並書帖一編二軸》)

8、春雷驚蟄余(唐·賈島·《義雀行和朱評事》)

9、雷動風行驚蟄戶(宋·陸游·《春晴泛舟》)

10、春雷驚蟄戶(宋·陸游·《市飲》)

11、雨催驚蟄候(宋·陳棣·《春日雜興五首》)

12、雷雨還驚蟄(宋·宋無·《蕃厘觀感瓊花》)

13、新春甫驚蟄(宋·蘇轍·《游景仁東園》)

14、新雷驚蟄龍(宋·張栻·《寒食前三日野步烏龍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擷》)

15、蒼龍驚蟄背磨空(宋·杜德源·《安濟橋》)

16、百蟲誤驚蟄(宋·楊時·《冬至日聞雷》)

17、驚蟄已數日(宋·趙蕃·《聞蛙》)

18、春雷已驚蟄(宋·方回·《修石山》)

19、只恐揮毫驚蟄龍(宋·王炎·《魏倅同杜仲高游黃龍洞次韻》)

20、是日乃書驚蟄節(宋·朱翌·《游玉泉》)

21、安得如今便驚蟄(宋·吳可·《夜聞警》)

22、堪笑不能驚蟄戶(宋·趙時韶·《蚊雷》)

23、劃若震雷驚蟄戶(宋·孔武仲·《次韻酬昌秋俠見貺之句》)

24、君壯雷驚蟄(宋·劉克庄·《答陳珽主簿》)

25、已過驚蟄日(宋·陸文圭·《驟雨》)

26、冷泉二月雷驚蟄(宋·釋紹曇·《賀洪錦溪出世雁山能仁2》)

27、連皷將驚蟄(宋·楊億·《奉和御制中和》)

28、初驚蟄龍蛇(明·邵寶·《冬夜觀樹影》)

29、雷霆未驚蟄(元·謝應芳·《盧□□尹宜興秩滿以兵亂久寓無錫今知崑山州》)

30、杏花驚蟄寒(宋·蕭漢傑·《菩薩蠻》)

31、數聲驚蟄雷(宋·陳允平·《山房》)

32、一鼓輕雷驚蟄後(宋·舒岳祥·《有懷正仲還雁峰詩》)

驚蟄詩句2

1、驚 蟄

麥苗蔥綠日融融,柳醒桃萌吐煦風。

細雨潤滋蟲蚓動,紫燕歸返舊巢逢。

始雷驚蟄催農事,田陌機聲震碧空。

築夢小康新景象,人勤春早兆年豐。

2、擬古·其三

魏晉·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3、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余。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指孝亂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4、秦樓月

宋·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濕。

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5、菩薩蠻·春雨 宋·蕭漢傑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6、聞雷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餘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7、春雨早雷

作者:張說 朝代:唐

東北春風至,飄飄帶雨來。

拂黃先變柳,點素早驚梅。

樹藹懸書閣,煙含作賦台。

河魚未上凍,江蟄已聞雷。

美人宵夢著,金屏曙不開。

無緣一啟齒,空酌萬年杯。

8、觀田家

作者: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9、驚蟄家人子輩為易疏簾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二分春色到窮閻,兒女祈翁出滯淹。

幽蟄夜驚雷奮地,小窗朝爽日篩簾。

惠風全解墨池凍,清晝勝翻雲笈簽。

親友莫嗔情話少,向來屏息似龜蟾。

10、觀田家

作者:韋應物 朝代:唐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11、水龍吟、驚蟄

(元)吳存

今朝蟄戶初開,一聲雷喚蒼龍起。

吾宗仙猛,當年乘此,遨遊人世。

玉頰銀須,胡麻飯飽,九霞觴醉。

愛青青門外,萬絲楊柳,都捻作,長生縷。

七十三年閑眼,閱人間幾多興廢。

酸鹼嚼破,如今翻覺,淡中有味。

總把余年,載松長竹,種蘭培桂。

待與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霽。

12、驚蟄日雷

作者:仇遠 朝代:宋

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

野闊風高吹燭滅,電明雨急打窗來。

頓然草木精神別,自是寒暄氣候催。

惟有石龜並木雁,守株不動任春回。

13、 驚蟄後雪作未已陰之湖庄

作者:曹彥約 朝代:宋

甲拆多應滿葯欄,跨縲心已拂輕鞍。

正疑陰因仍飛雪,豈有春中卻沍寒。

啟蟄候蟲猶自閉,向陽梅子自能酸。

誤成嚴冷非天意,說與人心作好看。

14、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

作者:張元干 朝代:宋

老去何堪節物催,放燈中夜忽奔雷。

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

15、 人日驚蟄前數日大雪寄孫奇父韓叔夏

作者:胡寅 朝代:宋

臘雪不溉旱,天公念嘉生。稚春乃祁寒,號令如冬行。

栗烈鼓噫氣,碎訇動霆聲。初疑雨翻盆,旋覺霰灑甍。

暫止俄並集,中宵遽開明。衾裯起稜角,屏幌同戶楹。

淅淅紙窗戰,鐺鐺銅漏驚。雞寒罷曉唱,雅凍猶晨鳴。

驚戒臧獲起,吹噓燎爐頳。開關醉魂醒,倚杖詩思清。

便欲披鶴氅,豈思飲銀鐺。空濛勢轉盛,飛舞祥爭呈。

月池方漫汗,潮山天崢嶸。詎應柳皆絮,卻訝梅始英。

荊璞羞處獻,藍田遣誰耕。塵埃爭受洗,糞壤叨蒙榮。

幸已陴巘崿,若為投澗坑。分功雨露澤,絢彩冰霜精。

良足潤麥麰,未能浹粱粳。經旬苦料峭,三日觀熒晶。

恍憶游汴洛,都忘在湘衡。瑤林鄙王衍,冠玉懷陳平。

亦念袁邵公,長安門自撐。更奇李侍中,淮蔡功先成。

漸喜雲解駁,頻瞻日舒晴。昂然秀松出,倏爾危檐傾。

牆角僅委積,瓦溝好持盈。朝暾破凝沍,淑氣蘇鰥煢。

斷決岡隴色,斬余白蛇橫。泮流溪谷響,擊碎珊瑚琤。

瓶去蚌珠餐,庭空獅子獰。粉圖記姿態,不屑供使令。

陡覺時序正,不令寒溫爭。冰泥就涸澀,卉木紛勾萌。

蒨蒨弄池柳,煌煌然山櫻。了無半面妝,強學六齣霙。

二老久不覿,千篇諒難評。羔醪忍獨酌,鳳茗宜同烹。

或且放筆快,敢言當敵勍。木桃得瓊玖,耳屬長謠賡。

16、驚蟄

吳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滿前莫問名。

驚蟄未聞雷出地,豐收有望看春耕。

17、春晴泛舟

作者:陸游 朝代:宋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18、郊廟歌辭·五郊樂章·青郊迎神

作者:不詳 朝代:無

緹幕移候,青郊啟蟄。淑景遲遲,和風習習。

璧玉宵備,旌旄曙立。張樂以迎,帝神其入。

19、游景仁東園

作者:蘇轍 朝代:宋

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高人靜無事,頗怪春來遲。

肩輿出東郊,輕裘試朝曦。百草招生意,喬松解寒姿,

尺書招友生,冠蓋溢通逵。人生瞬息間,幸此休暇時。

濁酒論浮蟻,嘉蔬薦柔荑。春來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松筠自擁蔽,里巷得游嬉。

鄰家並侯伯,朱門掩芳菲。畦花被錦綉,庭檜森旌旗。

華堂絢金碧,疊觀凝煙霏。彷彿象宮禁,蕭條遠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異已有之。都城閉門早,眾客紛將歸。

垂楊返照下,歸騎紅塵飛。但卜永日歡,未與清夜期。

人散眾囂絕,庭空星斗垂。安眠萬物外,高世良在茲。

20、 驚蟄後雪訪徐孟堅不遇坐待甚久

作者:曹彥約 朝代:宋

忽忽弄明珠,紛紛擁塞酥。

都忘春老大,復作冷工夫。

甲拆遲先達,芳菲約後圖。

興來還興盡,呵手復須臾。

驚蟄詩句3

1、驚蟄已數日,聞蛙初此時。

2、新春一聲雷未聞,何得龍蛇已驚蟄。

3、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

4、雨催驚蟄候,風作勒花開。

5、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

6、春柳卧生根,早雷驚蟄戶。

7、恰似春雷未驚蟄,髯龍頭角暫皤泥。

8、堪笑不能驚蟄戶,空將胡蝶夢魂驚。

9、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

10、冬月不啟壁,深慮驚蟄蟲。

11、冷泉二月雷驚蟄,燒尾金鱗化作龍。

12、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13、杏花驚蟄寒,唾壺敲欲破。

14、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余。

15、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

16、春雷驚蟄戶,海日浴鯨波。

17、州人歲入貢,雷霆未驚蟄。

18、是日乃書驚蟄節,鳴蛙已傍小池歸。

19、為聞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驚蟄。

20、百蟲誤驚蟄,生理亦已虧。

21、連皷將驚蟄,高枝已變鶯。

22、駕石飛梁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

23、春雷已驚蟄,猶以寒自疑。

24、劃若震雷驚蟄戶,爛如奎宿照雲端。

25、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26、又如春雷動,初驚蟄龍蛇。

27、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

28、雷雨還驚蟄,潛藏重發牙。

29、只恐揮毫驚蟄龍,金相玉質音玲瓏。

30、遲日照高嶺,新雷驚蟄龍。

31、君壯雷驚蟄,吾衰月闕團。

32、已過驚蟄日,未聽候蟲聲。

Ⅱ 關於描寫安徽的詩歌詩句

1. 關於安徽的古詩詞四首

1、獨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譯文:山中群鳥一隻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後一片白雲也悠然飄走。

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了。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

3、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

4、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唐代: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采秀辭五嶽,攀岩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譯文

黃山高聳四千仞,蓮花攢簇三十二峰。丹崖對峙夾石柱,有的像蓮花苞,有的像金芙蓉。憶往昔,我曾登臨絕頂,放眼遠眺天目山上的老松。仙人煉玉的遺跡尚在,羽化升仙處還留有遺蹤。我知道今天你要獨往黃山,也許可以和溫伯雪相逢。

為采擷精華辭別五嶽,攀岩臨穴,經歷艱險千萬重。歸來閑居白鵝嶺上,渴了飲丹砂井中水。鳳凰叫時我即來,你要准備雲霓車駕一起游覽天宮。來往陵陽仙山東,行走在芬芳的桂樹叢中。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培並立晴空。以後我還會時常來訪問,乘著弓橋步入彩虹中。(黃山:古稱黟山,唐改黃山。在安徽省南部。)

5、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天門山:位於安徽配肢跡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

2. 關於贊美安徽的詩句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唐 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崔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俯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遺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采秀辭五嶽,攀岩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風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渡,碧嶂盡睛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贈黃山胡公暉求白鷳並序

(唐 李白)

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鷳。

白鷳白如錦,白雪恥容顏。

照影玉潭裡,刷毛琪樹間。

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閑。

我願得此鳥,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輒贈,籠寄野人還。

山中問答

(唐 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湯泉

(唐 杜荀鶴)

聞有靈湯獨去尋,一瓶一缽一兼金。

不愁亂世兵相害,卻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祭壇鴉噪廟,獵人沖雪鹿驚林。

幻身若是逢飢培僧者,水洗皮膚語洗心。

題小華山

(唐 李敬方)

峰簇蓮花小,分明似華山。

魚符何入罷?深處掩松關。

3. 關於安徽的古詩詞四首

1、獨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譯文:山中群鳥一隻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後一片白雲也悠然飄走。

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了。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

3、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 4、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唐代: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采秀辭五嶽,攀岩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譯文 黃山高聳四千仞,蓮花攢簇三十二峰。丹崖對峙夾石柱,有的像蓮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憶往昔,我曾登臨絕頂,放眼遠眺天目山上的老松。仙人煉玉的遺跡尚在,羽化升仙處還留有遺蹤。

我知道今天你要獨往黃山,也許可以和溫伯雪相逢。 為采擷精華辭別五嶽,攀岩臨穴,經歷艱險千萬重。

歸來閑居白鵝嶺上,渴了飲丹砂井中水。鳳凰叫時我即來,你要准備雲霓車駕一起游覽天宮。

來往陵陽仙山東,行走在芬芳的桂樹叢中。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以後我還會時常來訪問,乘著弓橋步入彩虹中。(黃山:古稱黟山,唐改黃山。

在安徽省南部。) 5、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

4. 關於安徽的詩句

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

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歷來的許多注本由於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詩的前幅即從「江」與「山」的關系著筆。

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盪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一段)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

由於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嶽雲台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

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彷彿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

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向北。

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

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

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

它似乎包含著這樣的潛台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呵,我這乘一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今天終於看見了你。 由於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

如果要正題,詩題應該叫「舟行望天門山」。 2.贈汪倫 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 2.踏歌: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簡析] 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

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一邊走,一邊唱。

「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將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時;「忽聞」,說明出於意料之外。

也許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現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群村民一起來送行,怎麼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

(《唐詩別裁》)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乾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倫,一村人耳,何親於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

太白於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絕千古。」這一評論是恰當的。

5. 有關描寫安徽黃山風景的詩句

1、石猴萬載坐高崖,盼客歸來手托腮;待到明年春日暖,漫山遍野故人來。——《猴子觀海》

2、山盟海誓長生殿,玉殞嵬坡痛斷腸;魂寄蓬萊仙境地,明皇親手畫晨妝。——《蓬萊三島遐想曲》

3、紅艷春花簇簇開,黃山美景盼人來;輕舒巨臂邀諸客,再上天都眺遠台。——《黃山盼客松》

4、望客殷勤上雨台,才逢君面又離開;熱情揮手由茲去,恭請明年又再來。——《黃山望客松》

5、玉蕊向天開,觀音下界來;東歸陀島去,留下佛蓮台。——《蓮花峰傳說》

6、開在黃山上,無人識得伊;深紅蒹淺紫,唯獨有春知。——《黃山迎春花》

7、摩天接日雲台渺,飛瀑揮毫忒有神;寫出豐姿遒勁字,頂天立地一完人。——《觀人字瀑》

8、千姿百態皮蓬境,變化無窮巧石奇;才見登梅鴉鵲跳,阿傾指路一仙耆。——《皮蓬仙境》

9、光明頂上彩雲飛,忽見仙桃石已歸;石去天涯無歇處,仍回松嶺伴朝輝。——《飛來石》

10、松翁挺立玉屏峰,頷首相邀似重逢;笑迎東西南北客,黃山深處覓仙蹤。——《黃山迎客松》

11、玉筍峰前四翠虯,蔭涼蓋下涌人流;千年陪客情不悔,任爾狂風暴雨稠。——《黃山陪客松》

12、試膽崖邊壁與松,相擁而立弟和兄;同生共死情難悔,齊度春秋又夏冬。——《黃山貼壁松》

13、黃山有四絕,親至見真魂;松似虯螭午,岩如虎豹奔;雲滔東海浪,泉滌華清溫;歸去不登岳,名山君獨尊。——《黃山四絕》

14、飛懸索道半雲巔,頭頂丹霞欲觸天;下界九龍齊鬧海,上方小翠戲諸仙。——《太平索道》

15、萬樹桃花漫翠嶺,霞光艷影映龍川;粉凝脂蓄三春後,紅謝溪頭染碧泉。——《黃山桃花溪》

16、峭壑陰森,雲氣洶洶;松影翻飛,勢如游龍。披霜傲雪,屹立蒼穹;蜿蜒其脊,橫空長虹。——《黃山松》

17、峭壁懸岩欲斷魂,崖邊停立有情人;虔心鎖上連心鎖,祈禱來生更眷親。——《連心鎖》

18、立馬青鸞眺壁端,龍飛鳳午意猶酣;鐫工書法堪雙絕,裝點黃山更耐看。——《立馬橋畔眺石刻》

19、黃山絕妙神奇境,縈繞經年夢幻真;始信峰巔橫宇外,渡仙橋下亂雲湮;雙連松臂風姿秀,獨飲琴台濁酒醇;人世靈應無此景,九霄日月可為鄰。——《登始信峰》

20、蜿蜒盤繞上蒼穹,逶迤遊人興浹融;止步雲梯嘆鬼斧,行經棧道贊神功;天都飄緲浮雲際,蓮蕊迷濛隱霧中;百里黃山皆畫卷,更兼古道萬松蔥。——《黃山古道》

21、半山寺外抬頭見,展翅金雞叫道衢;登上龍蟠回首睹,扶肩五老上天都。——《天都怪石》

22、夢幻如仙境,雙橋可上天;群峰浮霧里,百獸藏雲端。——《過步仙橋》

23、氣貫長虹開遠勢,直沖宵漢矗岩門;千尋絕壁掛松柏,萬丈深淵藏鱉鯤;雨罩青鸞添滴翠,霞飛佛掌盪馨溫;詩情畫意沁心醉,煞愛天都洞按雲。——《清涼世界》

24、虯枝蒼勁臂雙伸,燦爛容顏面帶春;好客黃山松老子,殷勤作揖送遊人。——《黃山送客松》

25、漫步清涼霧海濃,麒麟婀娜巨獅洶;阿羅十八朝南海,回首驚呼始信峰。——《清涼台》

26、蓮花峰上覓香砂,井底波光映彩霞。泉眼無痕源碧漢,春來秋去永無涯。——《月池》

6. 關於贊美安徽的詩句,主持人開場白用

1. 華東西北,兼跨長江。

毓秀鍾靈,物阜民康。地靈人傑,世人景仰。

四季佳絕,負陰抱陽。2. 安徽這里有美麗的風景。

著名的黃山名揚中外,那兒有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境內崇山峻嶺、連綿起伏,遼闊平原沃土無邊。

3. 安徽四面環山,一年四季綠水長流。這幾年退耕還林政策的落實,山野更加濃綠了。

家鄉山形狀各異,有的像青龜,有的像駱駝,還有的像天鵝撲水。4. 我的家鄉在一個美麗而安靜的地方——安徽。

那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沒有了城市的喧囂,沒有了尾氣的排放,沒有了遍地的工廠,有的只是那春天的花鳥,夏天的蟲鳴,秋天的稻香,還有那冬天的白雪。

5. 驕傲和光榮已成為歷史,新世紀已經打開希望之門,如今的安徽黃梅戲又涌現出如馬蘭、黃新德等為代表的眾多新人。希望新一代黃梅戲傳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用青春、美麗和智慧,創造新的燦爛……6.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源於湖北黃梅地區。

黃梅戲用安慶語言念唱,唱腔淳樸流暢,明快抒情,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朴細致,真實活潑;黃梅戲來自於民間,雅俗共賞、怡情悅性。7. 有一個美麗而又充滿神聖的地方,它非常純潔,善良,它用心哺育著幾千萬人民。

他就是我的家鄉——美麗的安徽。8. 九華山寺內的大雄寶殿,古色古香。

頂樓的琉璃瓦,寬深各五間。殿前院落寬敞,由門至頂共四層。

遊客可以在古樹下停留眺望,一覽山色。9. 宏村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崇山峻嶺的懷抱之中。

一下車,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樓院吸引了我。我們漫步在曲徑通幽的小巷,觸摸著兩邊的青磚碧瓦,聆聽著房前屋後潺潺的山泉聲,我們彷彿看到了兩百年前的小橋、流水、人家。

10. 黃山的石真美!由於地質變化,一些山峰巨石不斷地被腐蝕,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而飛來石便是其典範之一。11. 安」寓意著安康與和諧,「徽」蘊含著善良與美好。

誠如斯名,安徽山川與文脈齊秀,地靈與人傑競輝,造化之美與人文之盛相得益彰。12. 黃山的松樹真多啊,連綿起伏的山巒中,比比皆松,每棵都獨具美麗;黃山的松樹真綠呀,松針粗短,蒼翠濃密,多像一顆顆綠寶石在山間閃亮,顯得虎虎有生氣。

1.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2. 巢湖好比硯中波,手把孤山當墨磨。

3.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4.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5.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7.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8.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9. 秀出雲霄一杖探,諸峰高下護晴嵐。10. 霧開虎豹文姿出,松隱龍蛇怪狀孤。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唐 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崔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俯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遺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采秀辭五嶽,攀岩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風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渡,碧嶂盡睛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贈黃山胡公暉求白鷳並序 (唐 李白) 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鷳。

白鷳白如錦,白雪恥容顏。 照影玉潭裡,刷毛琪樹間。

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閑。 我願得此鳥,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輒贈,籠寄野人還。 山中問答 (唐 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湯泉 (唐 杜荀鶴) 聞有靈湯獨去尋,一瓶一缽一兼金。

不愁亂世兵相害,卻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祭壇鴉噪廟,獵人沖雪鹿驚林。

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膚語洗心。 題小華山 (唐 李敬方) 峰簇蓮花小,分明似華山。

魚符何入罷?深處掩松關。

7. 描寫安徽名勝的古詩文有那些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唐 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崔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俯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遺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采秀辭五嶽,攀岩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風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渡,碧嶂盡睛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贈黃山胡公暉求白鷳並序

(唐 李白)

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鷳。

白鷳白如錦,白雪恥容顏。

照影玉潭裡,刷毛琪樹間。

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閑。

我願得此鳥,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輒贈,籠寄野人還。

山中問答

(唐 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湯泉

(唐 杜荀鶴)

聞有靈湯獨去尋,一瓶一缽一兼金。

不愁亂世兵相害,卻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祭壇鴉噪廟,獵人沖雪鹿驚林。

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膚語洗心。

題小華山

(唐 李敬方)

峰簇蓮花小,分明似華山。

魚符何入罷?深處掩松關。

8. 描寫安徽安慶的古詩詞哪些古詩詞是描寫安徽安慶的

@ 七律:丁亥年「穀雨詩會」即席吟詠 花三月舞新晴,彩練光塔影橫. 潑墨揮毫飛絕句,泛舟攬勝萃群英. 盤根樹結千山景,合璧珠聯四海. 皓首嬌鶯琴瑟和,長江疊濤聲. 註:安慶今年的「穀雨詩會」在位於長江邊的「皖江文化園」舉行,那裡緊臨安慶迎江寺、振風塔和安慶長江大橋等諸多名勝,會場下層即是該園的大型「根雕館」和「玉雕石畫館」.本詩中即有這些景境的描寫.@ 安慶九賦系列之一·【安慶賦】 昔皖古郡,安徽故治.今宜新府,安慶新市.歲在金秋,徵文作賦. 金風颯爽,丹桂飄香;菊滿東籬,海晏河清;青鳥高翔,天鵬舉翮;天光惠照,民富國強. /viewthread.php?tid=408219。

9. 有哪些描寫安徽黃山風景的詩句

徐霞客: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望黃山諸峰 唐 釋島雲 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峭拔雖傳三十六,參差何啻一千餘.浮丘處處留丹灶,黃帝層層隱玉書.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雲車.因公檄按游黃山 宋 吳黯 倏忽雲煙化杳冥,峰巒隨水入丹青.地連葯鼎湯泉沸,山帶龍須草樹腥.半壁絳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湫靈.霓旌去後無消息,猶有仙韶動俗聽.游黃山留題 宋 張冠卿 路盡清溪逼畫圖,亂雲深處插天都.霧開虎豹文姿出,松隱龍蛇怪狀孤.吐焰看砂奴火齊,凌虛精舍礙靈烏.我來為訪容成侶,試問丹丘果有無.游黃山 宋 朱彥 三十六峰高插天,瑤台瓊宇貯神仙.嵩陽若與黃山並,猶欠靈砂一道泉.游黃山 宋 焦炳炎 秀出雲霄一杖探,諸峰高下護晴嵐.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見龍津月在潭.洞暖有花因七七,雲深無語住三三.粥魚敲動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結庵.。

Ⅲ 莆田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導語:說起莆田,大家想到的都是高仿製造的歷史,但其實莆田也有好玩好看的旅遊景點。莆田市位於太平洋西岸的中國東海之濱。那麼,莆田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讓我們來看看邊肖。簡介莆田位於福建沿海。全市有250多處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有24處風景秀麗的莆田名景。此外,莆田還是世界媽祖中心,保存了以媽祖、莆仙戲、南少林、三清殿為代表的文化遺產,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此外,九里湖、古言木蘭坡、三清殿、南少林等都是福建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和旅遊景點。最佳旅遊時間最佳夏季莆田景區攻略九里湖景區九里湖景區位於仙游縣中山鎮,距縣城31公里,海拔590米。它以湖、洞、塘、石四大奇觀而聞名於世,尤其是譚飛,自古就有「鯉魚湖飛塘天下奇觀」之稱。九里湖最著名的景色是九瀑,因各形而得名。九里湖景區人文如山仔景觀眾多,有摩崖石刻、道教觀念、藝術建築等20餘處文物古跡。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湄洲島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度假區,擁有獨特的濱海風光和自然資源。藍天渣汪、碧海、陽光、沙灘構成了浪漫迷人的濱海風光。島上有「南方蓬萊」之稱,是國家級旅遊景區,有扣人心弦的潮聲、「東方夏威夷」藍金沙灘、「小石林唯滑」鵝尾岩、擁有2億媽祖信眾的媽祖廟等30多個景點。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期間,朝覲盛況空前,素有。日南島日南島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的東南部。它是日南群島的主島,福建省第三大島,莆田市第一大島。與湄洲島並稱姐妹島。日南島地理位置獨特,是擴大對台和對外貿易的窗口。它一直是一個軍事據點,其日南水道是一個主要的海上交通樞紐。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尖山王源、龍頭山烈士祠和日南島烈士紀念碑,這里出產日南鮑魚,是中國主要鮑魚產地之一。金沙灘金沙灘位於湄洲島的西南端,是島上一處迷人的沙灘。它北有綠林,南有碧海,東有三灣海灘,西有3000噸級的台灣客運碼頭。海灘綿延3000米,深度300-500米,坡度5%。它以波浪形緩緩傾斜入海,是避暑休閑的理想場所。被英國旅行家曼頓譽為「東方的夏威夷」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