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恩仇錄同人小說
1. 求好看的武俠小說
名家的我就不推薦了,你應該都知道,說說新人的吧!
鳳歌《滄海》《昆侖》
時未寒《偷天弓》《換日劍》《絕頂》(是一個系列的,按順序看)
小椴的所有小說(我個人最喜歡中篇《石榴記》)
方白羽的千門系列
金尋者《大唐乘風錄》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還有很多,可以交流。
沒有介紹網路上很多帶玄幻色彩的小說,一是我喜歡看純正的武俠,二來那些小說故事不錯但文筆欠佳。跟你推薦的都是我任務文筆故事都很豐滿的。
2. 主角叫四虎是什麼小說
《書劍恩仇錄》作者:金庸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科幻、公案、傳奇、武俠、言情、同人、官宦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
3. 書劍恩仇錄的同人小說
(書劍恩仇錄同人)蒼鷹情緣
4. 求正統三國小說!!近代的穿越就免了,最好是像明朝羅貫中《三國演義》那一類的書!金庸那一代人的也可以
《三國志平話》這是一本很正統的小說,寫於宋代,作者不詳,這本書對《三國演義》產生了深淵的影響,嘿,不知樓主是不是找這書
雖然樓主不要穿越的,但我不得不建議樓主去看一下司馬的《一統三國》比較復古,語言也是文白夾雜的,非常好的三國小說
還有一本 《反三國演義》
《反三國演義》又名《反三國志》,為民國文人周大荒所撰寫的白話文章回體小說。該書據信始作於1919年,1924年起在《民德報》上連載,1930年結集,由上海卿雲書局出版。該書從徐庶進曹營一節開始改寫了《三國演義》的劇情,褒劉,抑孫,貶曹。並且加大了趙雲與馬超的戲分,讓此二人成為劉備的頂樑柱,並最終攻陷許昌,助蜀漢統一全國。文中的劉備手下謀士眾多:諸葛亮同樣足智多謀;而徐庶則識破曹操誆徐母手書的把戲,在趙雲的協助下將母親救出許昌,自己亦留在蜀漢。龐統逃出落鳳坡之難,得以繼續輔佐劉備。周瑜則脫離心胸狹隘的形象,變的很正義。孫尚香就是由他力主嫁給劉備的。諸葛亮為趙雲做媒,迎娶了馬超智勇雙全的妹妹馬雲綠,令其雙雙建功立業。
《反三國演義》 作者:周大荒
簡介
反三國演義(中國古典小說新刊)是一本與《三國演義》大唱反調的小說。所謂「反調」,不在於三國分裂的原因,而在三國紛爭的結局;也不在於反駁《三國演義》,而在另設情節,給予歷史發展另一種想像。
全書共六十回,主旨在擁劉貶曹抑孫,而天下終歸於劉;各回並有作者的「異史氏曰」,交代其翻案緣由,並評判三國史實和《三國演義》,是一本翻案小說。全書雖悖於史實,但作發抒胸臆,憤世疾邪,乃施展韜略於紙上,使人讀起來有大快人心之感,故本書不失為別出心裁的歷史小說。
作者周大荒(1886-1951),名天球,字大荒,號書生,湖南祁東人。民國初年曾在軍隊里任幕僚,1924年寓居北京,任《民德報》副刊主筆,《反三國演義》就是在這時發表的,到了1930年,上海卿雲書局把它結集出版,平裝八冊,每回都有插圖,總共是六十回。
在五虎將里,作者特別看中的一個是馬超、一個是趙雲。馬超被曹操殺了一家人,投奔劉備後不久又亡故,一生不得志,《反三國演義》特別同情馬超,替他出氣,寫他南征北戰,無堅不催,最後攻克許昌,將曹操七十二疑冢盡皆發掘,並生啖仇人華歆,報了父仇,吐盡了平生怨氣。趙雲歷史上排在五虎將之末,有才而沒被重用,《三國演義》把他排到關、張之後,馬、黃之前,著墨作了些描寫,但還是沒被劉備、諸葛亮重用,在《反三國演義》里,作者讓他大顯身手,一些關鍵時刻都有趙雲的身影出現,而且總是馬到成功。他身邊還有個武藝出眾的妻子,叫馬文鷺,是馬超的妹妹,助他攻戰,更顯神威。這是劉備取得益州後為他們撮合成親的。劉備方面其他一些人物,如龐統,本是入川攻取雒城時陣亡的,作者寫他逃出落鳳坡之難,也建立了很大功勞。孔明原來與司馬懿多次交手,未能如願,到作者筆下,司馬懿處處被孔明鉗制,最後被地雷炸死。對於劉備著墨不多,沒寫他親臨前線,躬冒矢石,攻取益州相當順利,又回荊州,北上洛陽,後就病故於洛陽。阿斗因在江陵遇剌身亡,繼承帝位的是阿斗的兒子北地王劉湛。寫曹操、孫權方面,也大反其道。歷史上未曾代漢自立的曹操,竟然篡漢稱帝,還命華歆將山陽公即已廢的漢獻帝刺死;曹丕則未稱帝,兵敗後投奔遼東,被逼自殺;曹植反對廢漢自立,在曹操稱帝時出逃到了北方,留下了曹家一脈,表示出作者對他的一點同情。東吳的周瑜,在作者筆下是正面人物,並未被孔明氣死,而且孫夫人是由他建議嫁給劉備的;那個襲取荊州的呂蒙,成了作者著力鞭韃的人物,不僅荊州沒有襲取成功,最後戰死沙場。
這是《反三國演義》鏈接地址
http://www.xiaoshuo.com/readindex/index_00153807.html
希望樓主喜歡
5. 金庸同人小說
金庸小說評論金庸作為武俠小說這一「項目」的「奧運冠軍」,其超凡的功力在於他通過浪漫敘事構造的俠譜。武俠小說作為「寫夢的文學」本不以寫實見長,其人物創造主要來自作者想像和寫作傳統,寫作傳統中的程序化因素是另一回事,作者的想像主要偏重寓言化和象徵化,它不直接來源於現實。而金庸小說作為一種經典就恰恰在於它通過傳統中的程序化形式把象徵性、寓言性以及含蓄不盡的言外之意、耐人咀嚼的韻外之致等本屬於中國古典文化要求的東西表現了出來,並藉助獨特的武俠語言文化的天空讓我們作了一次堪稱壯舉的烏托邦飛翔。於是,我們才無法忘記令狐沖、楊過、郭靖、小龍女、喬峰、韋小寶甚至是李莫愁、岳不群、歐陽峰、滅絕等等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因此,金庸塑造的「俠譜」才會比那首「笑傲江湖曲」更令人盪氣回腸、不知肉味,才會比那些在地下深藏百年甚至千年的佳釀更醇香無比。而他的這種歷史處理也使得武俠世界中的人物和事件全出虛構,「真實」的歷史不過是江湖武林的背景襯托,而人物的性格卻呼之欲出了。
傑出的武俠小說家,寫武俠,寫出的是人世的眾生相;敏銳的讀者,讀武俠,讀出的是人間的滄桑和百態。到如今,金庸小說的流播已經沖出華人世界,走得更遠。但是,研討金庸小說的藝術特色時,要一時說清卻是很難的,在這里,我無意談論金庸小說的所有藝術特色。前輩說書人常說「花開兩朵,先表一枝」,我覺得用這一想法作為指導思想來切入金庸作品涵蓋乾坤的殿堂無疑是有效的。
一
在杜南發的訪談錄《長風萬里撼江湖——與金庸一席談》里有幾段被人引用過多次的對話,金庸在里邊提到了兩個很耐人咀嚼的話題:「中國近代新文學的小說,其實是和中國的文學傳統相當脫節的,無論是巴金、茅盾或是魯迅寫的,其實都是用中文寫的外國小說……中國的藝術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有人常問我,為什麼武俠小說會那麼受歡迎?當然其中原因很多,不過,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武俠小說是中國形式的小說,而中國人當然喜歡看中國形式的小說。」「不管是武俠小說還是愛情小說、偵探小說或什麼小說,只要是好的小說就是好的小說,它是用什麼形式表現那完全沒有關系。武俠小說寫得好的,有文學意義的,就是好的小說,其它小說也如此。畢竟,武俠小說中的武俠,只是它的形式而已。」①這是兩個多麼矛盾的話題,但卻同時存在於一個對話錄里,還被許多大師級的人物當成文藝理論一般引用!於是,文學的形式問題便成為了一個焦點,到底該如何看待文學的形式?又該如何理解這兩個話題所傳達的意思呢?
文學形式在某種意義上即寫作傳統,通常包括文學創作中常規手法的體系和與此相連的讀者的視野期待。目前通俗文學作品中的文學形式問題的解決者中的集大成者,恰恰不是別人,而是金庸。
首先,金庸小說作為武俠小說,它承襲了武俠小說這一文類的特點,即金庸在創作過程中保持了武俠小說復雜的文學、文化、社會、歷史內涵,典型的創作了繁復多變的武俠文學。武俠小說在舊中國小說里是文學流派的一個大的分支,它與傳統小說一樣也是由評話、彈詞、說書等演變而來的。在內容方面,與武俠有關聯的單四大名著中就牽扯到三部;在形式方面,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並沒有多大區別,江湖恩怨、門派斗爭、武林紛爭、男女愛恨、兄弟情義照例還是新派武俠常用的模式和顯揚的主題,它的復雜變化反映在小說的思想上。正如金庸所說:「武俠小說所繼承的,是中國傳統小說的表現形式,就內容而言,武俠小說和《水滸傳》差不了多少,當然寫的好不好是一回事,但形式是中國的形式,是繼承了中國小說的傳統。」②所以,魯迅在寫《中國小說史略》時也得提到《七俠五義》和《兒女英雄傳》,而魯迅若再生,他也必須得提到金庸小說、古龍小說、梁羽生小說。一個真正的思想的巨人在評價文學作品時是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
其次,金庸小說襲用了舊小說在行文時夾用詩詞、歌賦、聯句,在回目中使用對聯、詩詞,在語言上使用白話、夾用韻文等特點。金庸在行文時很會玩「花樣」,像元好問的《摸魚兒》、丘處機的《無俗念》、岳飛的《滿江紅》、李白的《俠客行》等都運用得渾然天成,毫無斧鑿之痕。金庸在回目上為了小說的古典意境所做的裝潢更是心機用盡,他在1978年10月《天龍八部》修訂本的後記中寫道:「曾學柏梁體而寫了四十句古體詩,作為《倚天屠龍記》的回目,在本書中學填了五首詞作回目。」③他還頗費周章的在先祖查慎行的七律中選了五十行對句作為《鹿鼎記》的回目。不過,金庸也在幾本書中沒有堅持這種通俗文學固有的思維慣性,殊為恨事。盡管如此,金庸在回目上的成就還是鶴立雞群,試看《天龍八部》四十一——五十回的回目:「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老鷹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王霸雄圖/血海深仇/盡歸塵土/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枯井底/污泥處/酒罷問君三語/為誰開/茶花滿路/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霞/敝履榮華/浮雲生死/此身何懼/教單於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這一曲氣吞萬里如虎的《水龍吟》於細微處峰迴路轉,英雄俠義與兒女情長互為映襯,真是「虎嘯龍吟,挽巢鸞鳳,劍氣碧煙橫!」④
再次,金庸小說潛移默化的借鑒了一些中國式的傳統手法,如說書藝術、插科打諢角色的引入、全知敘述和次知敘述的運用、戲劇舞台的架設、假全知狀態下的視覺與心覺的堂皇運用等。如在人物的塑造上,金庸依靠視覺與心覺的運用,半明半暗地描寫人物和事件在客觀視覺中留下的意味深長的空白點,輕易地迷惑住了讀者,加上精細的心理刻畫,終使岳不群成為武俠小說史上最成功的「虛偽家」。又如周伯通、桃谷六仙、岳老三、華山二老等插科打諢一類角色的引入,更令金庸小說錦上添花,對於減低小說的沉悶氣氛大有裨益。李漁的《閑情偶寄》就說了「插科打諢、填詞之末技也。然欲雅俗同歡、智愚共賞,則當全在此處留神。文字佳、情節佳,而科諢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韻士,亦有瞌睡之時。作傳奇者,全要善驅睡魔,睡魔一至,則後乎此者雖有《均天》之樂,《霓裳羽衣》之舞,皆付之不見不聞,如對尼人作揖,土佛談經矣。」⑤但即使是如此「末技」,也是多少文人夢寐難求的啊!
到了這里,真相才清晰起來:中國形式的寫作傳統處於作品中整體藝術構架中較符合傳統欣賞習慣,較易為大眾所感知的位置,它們較早地隨著說書、評話、彈詞等藝術形式深入民間,成為影響讀者審美心理的重要因素。類型化或程式化的寫作傳統也並不意味著貶義,還有可能是某些藝術形式的重要特徵的中性表述,只有「胸中大有丘壑」的「裝載家」才是最後的贏家。優秀的作家總是會想方設法去豐富作品的內涵和藝術表現手法,如錘煉語言、增添新的類型或亞類型、將中西相形式結合等等。而金庸小說的成功也就在於它大俗大雅,至幻至真,超越俗雅,充分的繼承了中國傳統形式的衣缽,發揚了其武俠小說的特質,成為了20世紀最中國形式的小說。金庸是矛盾的,但這並不一定是缺陷,一個真正意義的作家總是生活在矛盾中並探索著人間百態。
二
王朔先生在《我看金庸》里曾引言道:「金庸小說的文字有一種速度感。」又說「老金從語言到立意基本沒脫舊白話小說的俗套。」⑥這是比較中肯的說法,金庸的語言的確有速度感,是白話小說,很俗,而這也恰恰是金庸語言的長處。只是,王朔用金庸的優點或長處去批評金庸,孔門賣文之際未免有點貽笑方家的味道。
金庸的語言可以用「行雲流水,平中見奇」一言以蔽之。金庸在行文時常會引用一些古典詩詞,並運用的極富韻味,但其語言的主要魅力不在於此。金庸的語言通俗,淺顯,流暢,靈活生動,沒有難認的字,難懂的詞和艱澀的句子,語言的動作性強,極善構築戲劇性場面,具有一種令讀者忘記或忽略文字的速度感。讀金庸小說時,迎面而來的是古樸、蒼勁的感覺,初看似乎語不驚人,但愈展開愈魅力無窮。金庸總是試圖在作品中不說而又說點什麼,那意境的升華令人如飲佳釀,讀者於微醉之間已無形之中進行了一場靈魂的「加冕」。毋庸置疑,金庸的筆是靈動而又厚重的,但也誠如陳墨所言:「金庸小說的語言,之所以看起來沒有什麼突出的特殊,那是因為作者並不追求風格的單一性,而是進行不同方式的敘述探索,不斷改進和創造自己的敘述方式及語言風格,同時不斷地拓展語言的疆域,豐富小說的形式美感。」⑦如其為郭芙設計的一系列語言就不僅把她的尖酸、刻薄、嬌氣表現了出來,還把她對楊過既愛且恨的女人心態體現得淋漓盡致。試看《神鵰俠侶》三十九回《大戰襄陽》里對郭芙的描寫:「郭芙一呆,兒時的種種往事,霎時之間如電光石火般在心頭一閃而過:『我難道討厭他么?武氏兄弟一直拚命來討我的喜歡,可是他卻從來不理我。只要他稍為順著我一點兒,我便為他死了,也所甘願。我為甚麼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只因我暗暗想著他,念著他,但他竟沒半點將我放在心上?』……二十年來,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事,每一念及楊過,總是將他當作了對頭,實則內心深處,對他的眷念關注,固非言語所能形容。可是不但楊過絲毫沒明白她的心事,連她自己也不明白。此刻障在心頭的恨惡一去,她才突然體會到,原來自己對他的關心竟是如此深切。」可以這么說,郭芙這個人物的刻畫在金庸小說中是極具里程碑意義的,她的意義絕對不下於小龍女,李莫愁以及黃蓉,而大多數的讀者卻總是先入為主的把自己當成了楊過,而把郭芙當成了對頭並對之無比痛恨,殊不知此舉乃是入寶山而空回,買櫝而還珠了。金庸小說就是這樣:語言升華成性格,性格升華成命運,而命運反過來又影響語言,如此循循導之,步步深入。
金庸語言不僅藉助白描和心理刻畫,還常隨心所欲地運用各種修飾手法。記憶猶新的是《雪山飛狐》中描寫胡一刀夫婦的那句話:「這一男一女啊,打個比方,那就是貂蟬嫁給了張飛……」在這里,人物形象藉助語言的勾勒而顯得如魚得水,它喚起的想像與聯想讓讀者再也抹不去對這一對夫妻的記憶。金庸的語言還很幽默詼諧。從「老頑童」到「桃谷六仙」再到「韋小寶」,這些令人捧腹的人物使得小說此起彼伏,有滋有味。他們或是成為一種意義或思維的化身,或是成為小說重要情節或線索充實小說內容,或是與敘事角度和評點相結合,不但為金庸小說吸引了無數的讀者,也為這個快節奏的世界注入了一股活力。
在故事創作中,幾個事件可以同時發生,但是話語卻必須把它們一件一件地敘述出來,即使是《天龍八部》這么一部氣勢恢宏、多頭並進的作品也得如此。這就要提及語式中的講述與描述。講述與描述的區別體現在敘事角度、人稱轉換、敘事與故事的距離以及敘事態度上,「講述是歷時性的敘述,提供故事的來龍去脈,交代人物的過去以及有關信息」;而描述則「比較含蓄,多用客觀或『中性』的語調」,是「給定了場面的戲劇性的現時性的敘述型語式」⑧。講述與描述的靈活運用在金庸小說中隨處可見,如《倚天屠龍記》第二章《武當山頂松柏長》的最後一段寫道:「張君寶其時年歲尚輕,也不敢斷定自己的推測必對。他得覺遠傳授甚久,於這部九陽真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餘年間竟然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間閑游,仰望浮雲,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這是描述性的,後面又接著道:「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後來北游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雲海,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張三豐。」這又是講述了。在這段話里,描述轉換成講述是不著痕跡的,細心的讀者在閱讀《袁崇煥評傳》時肯定更會有這種感覺。
金庸對語言是花了不少工夫的,他的風格是「經過了大量刻苦鍛煉而長期用功操練出來的風格」,他還說:「寫小說內容求『雅俗共賞』,文字能『清簡流暢』,此吾之願也。」⑨王安石的詩說得好:「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金庸曾多次修改自己的小說,其「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一肩挑」的良苦用心比起「批閱十載,增刪數次」的曹公雪芹來也毫不遜色。例如,金庸在回目上就將《書劍恩仇錄》的第一二回由「古道駿馬驚白發,險俠神駝飛翠翎」改成了「古道騰駒驚白發,危巒快劍識青翎」,這使得這兩回回目在意境、平仄等方面都更切合文本。又如在《射鵰英雄傳》的開頭,金庸增加了張十五說書的故事。這種說書藝術將敘述者、聽者、讀者等自由結合,作者自由出入其間,以生動逼真的臨場感,滿足了讀者理清來龍去脈的願望,喚醒了讀者心目中潛藏的人物形象。而這種藝術與別的語言藝術的完美結合,在《鹿鼎記》中更是得到了最佳的展示,為這部20世紀與眾不同的武俠小說的增加了不少藝術價值。
金庸以他的生花妙筆沖破了小說形式的限制,超越了俗雅之界,對語言的傳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對英國政府在香港施行的重英輕中的殖民教育做出了無聲的抗議。
三
金庸懂得挖掘現實,更懂得挖掘遠離現實生活的「真實」(人的情感、性格、道德、信仰等)。然而,夢回江湖後,在金庸用小說特有的形式和語言引領讀者想像並把握歷史的脈搏的同時,理想卻只能一點一滴地積淀現實,因為理想只能永遠走在現實的前面引導與提升現實,卻永遠不能完全代替現實,所以,無論當年多麼叱吒風雲的金庸小說主人公,最終還是以各種方式離開了江湖這一「母體」。如郭靖與黃蓉。他們的愛情以犧牲黃蓉的代價來對郭靖做出一種虛幻的補償,令一個活潑、輕柔、聰慧、靈敏的女子來向木訥、剛毅、質實、樸拙的男性做出一種超乎生死的承諾,這本來就是浪漫主義的產物,但是我們卻無法不看到郭靖在許多時候都可以拋棄黃蓉,所謂「巧妻常伴拙夫眠」本就是儒教文化中類似「書中自有顏如玉」一般的「仁中自有顏如玉」的麻醉劑和興奮劑而已。又如「自由之神」令狐沖,他生性率直、興味隨意、活的瀟灑,是金庸小說中最灑脫之人;但他又是最遵守中國傳統文化之人,他依戀師門,極力維護師傅、師弟,他交友只認情義,不分正邪,他受到委屈從來是反躬自問,不責怪他人。個性的張揚與道德的完善在他身上得到最完美的結合。不過,令狐沖也毫無振奮的勇氣和信念,倘若不是作者及時安排任我行之死,他必定也死了;倘若不是安排岳靈珊對令狐沖的背叛,令狐沖的愛情也必將在岳靈珊和任盈盈的無所取捨中霜冷長河。這就意味著令狐沖的結局實際上是一種「虛假性的結局」,他的歸隱和喬峰意義上的死毫無區別。
金庸小說的藝術價值又恰恰在此,他以武俠小說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筆有效地掩蓋了現實處境的嚴峻,完美地連綴了來自現實的矛盾的裂縫,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種理想化、和諧化的世界的可能性,並防止歷史文化語境的印痕和創傷的暴露,充滿激情地言說著這個世紀所交託給文人的俠客夢。陳平原說:「不敢說沒有江湖就不存在俠客;可武俠小說中倘若沒有一個虛擬的『江湖世界』,俠客就不可能縱橫馳騁大顯神威。」正如《西遊記》寫的最好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樣,金庸小說的美在那浪漫主義建構的藝術畫廊里,是喬峰大戰少林、聚義庄之時;是郭靖華山論劍之日;是令狐沖揮舞獨孤九劍之間;是楊過攜手小龍女的剎那;是李莫愁引吭高歌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瞬間;是韋小寶腳底抹油的頃刻……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金庸武俠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正在於此。
6. 有沒有穿越細說乾隆的小說
1《翠羽戲乾隆》作者:水紅袖
穿越《書劍恩仇錄》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顛覆之作!
見到陳家洛,繞道走!
見到和胖子,宰一口!
見到紀學士,謙謙虛!
見到乾隆爺,呃,調戲一把總無妨吧?!
這就是翠羽黃衫,從天山被拐到紫禁城裡的故事……
Action!!!
2 《還珠之乾隆通寶》作者:背著殼的蝸牛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部乾隆進化史,由NC龍進化成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而奮斗的好龍龍。
這也是一部是乾隆奮斗史,從名門嫡女的奶媽奮斗到王府側福晉的奶媽奮斗到妃子的奶媽再奮斗到皇後的奶媽再……
「朕是愛新覺羅•弘歷,膽敢阻擋朕流芳百世的,朕一個都不會放過!」滿臉褶子、表情肅穆的容嬤嬤昂首挺胸朗聲道。
3《還珠之乾隆二大爺》作者:雲上打滾
文案
乾隆:朕很忙!朕已經答應了皇瑪法和皇阿瑪,要做個好皇帝,要當明君!(叉腰)
皇 後:容嬤嬤,你有沒有覺得,皇上最近……好像變得怪怪的?
五阿哥:皇阿瑪,最最仁慈英明神武的皇阿瑪啊啊啊,放過小燕子吧
紫 薇:皇上,您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
小燕子:皇阿瑪!你不是說我是你的開心果嗎?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令 妃:皇上,皇上,您不要臣妾了嗎?
乾隆:為了大清江山,為了朕的子嗣,皇後,朕,朕就勉為其難和你……(眼一閉,英勇就義狀的撲了過去)
乾隆:永琪你腫么變成這樣了?!(驚)
乾隆:啥?大明湖畔?夏雨荷?誰啊?朕不認識!
乾隆:的確是開心果,可是朕現在不開心了(呲牙)
乾隆:若不是為了朕的子嗣,朕早就把你全家誅滅九族了!(冷笑)
一句話簡介:正史上的乾隆在地府里被強化培訓了幾天以後被列祖列宗一腳踹到了還珠世界重新做個好皇帝的故事
感謝您對派派小說論壇的支持,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
7. 求俠客行同人小說
《俠客行》,金庸著,著於1965年,現收錄於《金庸作品集》中。書名取自李白詩《俠客行》,主要敘述一個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經歷。同人小說還有:
越女劍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
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笑傲江湖
書劍恩仇錄
神鵰俠侶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鴛鴦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