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重生小說 » 台版武俠小說譯文

台版武俠小說譯文

發布時間: 2023-08-23 18:28:06

㈠ 關於武俠小說

那就是著名的神州劍氣升海上了。發不全,樓主去播客里看
簡述台港武俠小說的興起、沿革與出版

一、追本溯源,一脈相承

編印「台港新派武俠小說精品大展」系列叢書,是中國文壇的大事,也是盛事。
受命主編這套書,是榮幸,也是責任。帶著喜悅,也帶著惶恐,說明一下我的想法
和做
法。
「小說」,在過去被視作「雕蟲小技」的「道」,而「武俠小說」就更是「小道中
的小
道」了。由於時代的改變,今天的武俠小說已有了它一定的地位。
香港、台灣、大陸乃至海外,有相當多的學者、專家們像「治學」、「治史」一樣
庄嚴
地在研究它。他們中有人以西方的文藝理論、文藝心理、美學來剖析、批評它;有人則
像金
聖嘆批「才子書」那樣來解讀它。
我是一個主編報紙副刊近三十年的新聞工作者,我的職責就是負責替讀者「找好稿
子、
好作品」。我國有句俗話:「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調。」看了三十年的稿
,多
多少少會看「門道」了,在這套系列叢書的「導讀」里,我沒有什麼「高深」和「高明
」的
學問和卓見,只是如何找出「熱鬧」和「門道」來與讀者共享。
這套「台港新派武俠小說精品大展」標榜的是「新」。
「新」,必然是由「舊」孕育、蛻化而來。武俠小說自然也不能例外。換「新」就
不能
棄「舊」。綜合學者、專家的考據,為武俠小說清理出一支簡略的「話系」:
它應當是起源於太史公的《游俠列傳》,歷經唐人傳奇、宋人評話、清人俠義與公
案說
部,降至民國,有海上漱石生、平江不肖生及趙煥亭等人輩出,並逐漸發揚光大,武俠
小說
於焉成型,並成為大眾文學的主流。
到了三、四十年代,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王度廬、朱貞木等北派諸大家與南
方的
顧明道、姚民哀、文公直等崛起武林,開家立派,奠定了武林霸業。
到了一九四九年,近三百萬軍民湧入台灣,數十萬人涌進彈丸小島的香港。這批萬
里投
荒的遊子,在客鄉草建家園,生活雖日趨安定,但精神食量仍極貧乏,於是,一些藏在

底、渡海而來的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等,就被人當做奇貨般的搜求出來,加以翻印出售

一時台、港兩地的書攤以及剛興起的小說出租店都擺滿這些翻印版本的武俠小說。
這批
寄旅天涯的遊子,就全靠這些俠義恩仇、才子佳人的故事,來排遣那滿懷鄉思、無盡離
愁。
隨後有一段時用,台灣當局為了「安內」、為了防止「思鄉毒素」影響「民心士氣
」,
在戒嚴法令下,對凡屬身在大陸的作家的作品,一律予以查禁;稍後,連香港版的新舊

說,也在「暴雨專案」之下遭到全面封殺。
台灣的武俠文壇,正因為有那些新、舊版本的「以身為道」,像浴火歷劫重生的鳳
凰,
像蟲蛹蛻化成的彩蝶,像蠶蛹的破繭而出,孕育出延續的種子,為台灣武俠小說締造出
以後
燦爛、鼎盛的新機和黃金歲月。

二、興起。數台、港英雄霸主

到了一九五二年,台灣局面趨於穩定。政府當局實施地方自治,提高民權,開始重
視新
聞輿論;民營報紙也在此時相繼問世。
民營報紙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首須充實內容,而競爭最具威力的利器就是副刊
,於
是,《大華晚報》第一家刊出了郎紅浣的長篇武俠小說《古瑟哀弦》,開了風氣之先。
新聞、出版較為開放的香港,也於一九五五年前後,升起兩道沖霄劍氣,那就是梁
羽生
和金庸兩位先生的崛起武林。
當時,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連載於香港《大公報》,行後,《新晚報》刊出金
庸的
《書劍恩仇錄》。由於反應奇佳,其他報刊群起效尤,紛紛尋訪「武林高手」。原本服
務文
化界的如張夢還、牟松庭、倪匡等人,立即棄文從「武」,先後紛騎策馬,躍上武俠文
壇。
此時台灣《大華晚報》上郎紅浣的三代英雄故事,才不過寫到第二代。
在此期間,同屬民營的《自立晚報》和《民族晚報》,雖曾連載過太瘦生、龍井天
等人
的武俠小說,唯時有時輟,自難與郎先生論劍爭雄。
一九五七年,台灣又崛起兩位武俠名家。一位是伴霞樓主,他以《八荒英雄傳》及
《紫
府迷蹤》雄據《聯合報》副刊。另一位就是名滿海內外的卧龍生。
卧龍生,本名牛鶴亭,河南人。河南為中華文化發祥之地;豫省流行的河南梆子,
以其
特有的民俗色彩,不但通俗,更蘊藏了豐富的民族幽默。卧龍生少小離家,未能接受完
整的
教育,但他能在梆子戲、大鼓書以及《彭公案》、《七俠五義》等俠義小說里汲取到精
華,
加上他得天獨厚的才情,從軍中退役後,蟄居台中時,為玉書出版社試寫了第一部小說
《驚
虹一劍震江猢》。
哪知「牛」刀小試即「名動江湖」,於是《風塵俠隱》很快便在台中《民聲日報》
與讀
者見面。
挾《驚虹》、《俠隱》的聲威北上,一九五八年他又以《飛燕驚龍》一書進據《大
華晚
報》副刊,與郎紅浣先生「老少雙俠」平分天下。
此時,諸葛青雲、司馬翎也應運並出,雙雙躍馬揮戈,逐鹿爭鼎。
諸葛青雲出身將門,幼時隨父戎馬天涯,今日燕趙,明天蘇杭,年未及冠,游屐已
遍及
大半個中國,加以博聞強記,對還珠樓生更是心儀私淑,是以他的小說走的完全是還珠
的路
子,其後雖思突破,卻終未能跳出還珠掌心。
是時,他正以《一劍光寒十四州》在《徵信新聞報》副刊圖霸王業。
司馬翎,又署吳樓居士,也是一位出身將門的少年俠士,此時正負笈政治大學,並

《關洛風雲錄》一書雄峙《民族晚報》,也有待機主盟武林的雄圖。
這三位便是當時武俠小說界譽稱的「三劍客」;加上已享盛名的伴霞樓主,合稱「
四霸
天」。
這譽滿台、港的四支健筆,在名編輯王潛石的擘劃下,合辦了台灣第一本大型武俠
雜志
《藝與文》。只可惜世事瞬變,不久,這本獨一無二的武俠雜志,就因伴霞樓主一劍下
香江
而風流雲散。

三、黃金歲月

台灣的《藝與文》停刊不久,一九五九年,香港卻出現了兩本武俠雜志。一本是《
武俠
小說周報》,另一本便是壽命最長、至今仍在發行的《武俠世界》。
《武俠世界》是以「廣派」作家蹄風、金鋒、江一明等為台柱,《武俠小說周報》
則由
張夢還掛帥。
是時的梁羽生正在埋首創作他的《七劍下天山》,而金庸也正以《射鵰英雄傳》力
拼張
夢還的《沉劍飛龍記》,「戰況」之激烈,被傳播界稱之為「龍雕之戰」。
由於武俠小說廣受歡迎,報紙發行量大增。報老闆自然財源滾滾,大發利市。
金庸真不愧是天縱英才,他聰明絕頂,一看香港行情,自不甘為人作嫁,遂於一九
六○
年毅然創辦《明報》。次年又創辦了香港第三本武俠雜志——《武俠與歷史》。
香港出版業中原本一枝獨秀的偉青出版社也因「武林」、「三育」的繼起,形成三
足鼎
立的局面。
在這三數年中,台灣雖沒有出現過任何武俠雜志,但出版武俠小說的出版社,卻先
後成
立了幾十家,而小說出租店更蓬勃發展到三千餘家。
台灣這種畸型的發展,完全由於市場大量的需要。
此期間,台灣的報紙,家家競載武俠小說。幾位當代名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司

翎,每人每天至少有兩篇小說在報刊連載;卧龍生全盛期有四五篇。他們不但收入豐厚
,而
且「社會地位」也身價百倍。
流風所至,引得各行各業的人士,個個摩拳擦掌,拍刀躍馬,想闖進武俠天地碰碰

氣。
這不僅是武林的戰國時代,也正是武俠小說所僅見的一段黃金歲月,而台灣武俠文
壇在
這風雲際會的盛時,的確也人才輩出。
原有的名家,除郎紅浣先生因年高退出江湖、頤養天年,伴霞樓主遠走香江、俠蹤
杳杳
外,卧龍生的《玉釵盟》、《無名蕭》、《降雪玄霜》、《素手劫》、《風雨燕歸來》
等,
都在這時期完成。
司馬翎也寫出了《掛劍還情記》、《八表雄風》、《劍神傳》等名著。諸葛青雲的
《紫
電青霜》、《奪魂旗》、《折劍為盟》、《玉女黃衫》、《半劍一鈴》等,也陸續問世

其他如柳殘陽的《玉面修羅》、東方玉的《北山驚龍》、武陵樵子的《十年孤劍滄

盟》、南湘野叟的《碧血丹心》、丁劍霞的《八方風雨會中州》、獨抱樓主的《碧玉弓
》、
蕭逸的《鐵雁霜翎》、古如風的《古佛心燈》、慕容美的《英雄淚》、秦紅的《無雙劍
》、
孫玉鑫的《萬里雲羅一雁飛》、墨餘生的《海天情侶》、上官鼎的《烽原豪俠傳》、陸
魚的
《少年行》、高庸的《天龍卷》等等,都是膾炙人口、名噪一時的作品。
這時,古龍已俠影初現。他早期的作品《孤星劍》、《劍毒梅香》、《游俠錄》等
也都
在此一時期完成。
至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年間,台灣武俠文壇又亮起三道星光——
易容,因替卧龍生續完《天香飆》,並完成第一部署名「易容」的處女作《血海行
舟》,立時名揚武林,又繼續寫出《王者之劍》、《大俠魂》、《河嶽點將錄》。雖然
就此
封劍,但這幾部佳作至今仍暢銷不衰。
另一位是接寫諸葛青雲《血掌龍幡》一炮而紅的獨孤紅。他因此而自立門戶,先後
寫出
《雍乾飛龍傳》、《大明英烈傳》、《滿江紅》、《丹心錄》、《玉翎雕》等名篇,而
躋身
名家行列。
再一位也是以接寫諸葛青雲《江湖夜雨十年燈》而震撼武林的司馬紫煙。他連筆名
都和
諸葛青雲成了有趣的對偶。
司馬紫煙著作甚豐,其中三部尤其出色。第一部就是代諸葛執筆的《江湖夜雨十年
燈》;第二部是《圓月彎刀》,卻又早成了古龍名下的作品(古龍定書名,並寫了前十
章,
稿約太多,無暇繼續,即請司馬紫煙續完,最後仍由古龍修改定稿,著作權屬於古龍)
;第
三部是在《大華晚報》連載長達五年、一百五十萬字的《紫玉釵》。此書在漢麟出版社
出版
時,分成了《上林春》、《長干行》、《玉釵寒》三大部,雖然書名典雅,並精心排印
,卻
「叫好不叫座」,因為讀者不承認它是武俠小說,只承認它是「歷史小說」。
這一段繁華錦銹的黃金歲月,維持了五年之久。所謂「盛極必衰」。當時的台灣,
有不
少政治迷信、政治禁忌。一些無聊的官僚、政客,對武俠小說、電視劇、京劇,制訂了
不少
無聊的框框,包括:不能罵「老不死」、不能談「剪除貪官污吏」、不能提「朝代興亡
」、
不能「引起思家、思鄉」等。像京劇的《如王別姬》、《四郎探母》就是這樣被禁演的

這時,武俠小說里的俠客,既無貪官可除,當然毋庸「替天行道」,只好一個個去

「秘笈」、挖「寶藏」了。
所以,台灣武俠小說被人詬病為「武而不俠」,實在其來有自。
這些無聊的框框,當然也扼殺了武俠小說的生機。

四、古龍之前無「新派」

天下事沒有一成不變的。近年來,因武俠小說已受到一定的肯定,遂有了「新派」

說。
許多論者咸認為金庸、梁羽生二位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
這種說法筆者不能苟同。我敬佩金、梁二位的成就,但那隻是「變」而不能算「新
」。
這就像傳一詳。《詩》三百篇是詩,到了「太康體」、「元嘉體」還是詩,再到了「徐

體」、「齊梁詩」、「玉台體」、「元和體」、「長慶體」、「西昆體」,它還是詩。
對這
些,學者、論者僅能將千年以來的詩區分為「古詩」、「近體詩」或「今體詩」,而不
敢稱
它是「新詩」。只是到了「五四」,胡適之、徐志摩出,他們的詩才算是「新」詩。
同理,武俠小說只有到了古龍才算是「新」,才堪稱之為「新派」。也正因為古龍

「脫胎換骨」、「重臨江湖」,才又為武俠小說締造出另一高峰。
古龍,彷彿他天生就是個浪子。有家,卻享受不到家的溫馨;喜好西洋文學,環境
又使
他無法在「淡江英專」深造下去。自動休學後,就仗著一支代劍的筆,闖盪江湖,四海

家。
一九六○年前後,他曾和如日中天的「三劍客」訂交,過從甚密。但卧龍的梟雄、
諸葛
的霸氣、司馬的深沉,使他感受到「三大」的壓力,也使他悟出要想和「三大」並駕齊
驅、
一較身手,就必須求變、求新的道理。
於是,他伴著一位具「田園美質」的小家碧玉,遠避塵囂,在一處青山碧水的小鎮
,過
著半隱的生活。
浪子和田園,是無法諧和的色調。不到三年,他就痛苦地離開了小鎮,也揮別了那
位相
伴三年的「她」,帶著無邊的迷惘與落寞,重又投入浩瀚江湖。
三年的山林生涯,對他的創作確有相當大的啟迪。《絕代雙驕》和《楚留香傳奇》
中的
《血海飄香》都是在重入江湖後完成的。
這兩部作品問世後,古龍的名氣越來越大,鈔票越來越多,交遊也越來越廣。
相識滿天下,古龍身邊沒有斷過朋友,但知己又有幾人?
秦樓舞榭,千金買笑,依紅偎翠,名劍風流。古龍身邊從未斷過女人,然而,他究
竟真
愛過誰?誰又真愛過他?酒醒人散後,依然是一片寂寞,無邊蕭瑟。
這些悲、歡、離、合,點綴了他的浪子生涯,也走進了他的小說。
於是,他寫出了《風雲第一刀》。上半部一九六八年連載於香港《武俠世界》,下
部易
名《鐵膽大俠魂)連載於一九六九年創刊的香港第四本武俠雜志——《武俠春秋》,一
九六
○年出單行本時將上下部兩部合並,改名為《多情到客無情劍》。(此名雖有詩意,但
將第
一主角「小李飛刀」換成「劍客」卻不夠妥當,故上海學林出版社將其恢復原名。)
此時,香港梁羽生的巔峰之作《萍蹤俠影錄》、《白發魔女傳》以及《雲海玉弓緣
》均
已完成。金庸的《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果真是笑傲江湖,睥視武林,嚴然有主盟
武林
天下的雄姿。
而張夢還卻於此時退出武林去做專業騎師,牟松庭也因故退隱,蹄風移居加拿大,

「天下第一快筆」的倪匡忽然興趣大變,改寫起現代動作和科幻小說。
香港武俠文壇的「青黃不接」,只有靠台灣作家的供稿,古龍當然成了第一人選。
就在這一年,他攜帶一位「東洋美女」搬進了台北市牯嶺街的「三福公寓」,過著
神仙
美眷般的生活。這段日子,是古龍一生最快樂、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
為了靜靜品嘗、享受這在美好的生活,古龍屏絕了那些交遊,但有三個人是僅有的

外:一個是「新派」武俠名家高庸,一個是曾多次為各武俠名家捉刀、號稱「天下第一

手」的於東樓,還有一個便是正以科幻小說享譽香港的倪匡。
在「三福」這段幸福的日子裡,他每天都和高庸、於東樓同進同出,一起談故事、

稿,夜晚則一起去喝酒。他那幾部名著如《風雲第一刀》,《蕭十一郎》,《流星·蝴
蝶·
劍》,《歡樂英雄》,《天涯·明月·刀》,《大人物》,《驚魂六記》第一部的《血

鵡》,《江湖人》第一部的《三少爺的劍》,《楚留香傳奇》續集的《鬼戀傳奇》、《
蝙蝠
傳奇》、《桃花傳奇》、《七種武器》的前五部《長生劍》、《碧玉刀》、《孔雀翎》

《多情環》、《霸王槍》,還有金庸親自向他約稿的《陸小風傳奇》等等,幾乎都是在
這里
完稿的。
「三福公寓」似乎是塊「福」地,古龍就在這里不知不覺中已登上「新派」掌門人
的寶
座。高庸也因寫《紙刀》和《禍水雙侶》等佳作,而逐漸受到電視界的重視,終於成了
台灣
最負盛名的編劇人之一;而於東樓也在此時創辦了漢麟出版社,社址就在「三福公寓」

下。
一九七二年,古龍離開了那位日本美女,又開始了他的浪子生涯。
香港的武俠小說業,此時受到電視台紛紛搶拍武俠劇的影響,市場一蹶不振。金庸
寫完
《鹿鼎記》之後,將《明報》副刊的地盤讓給了古龍,宣告封筆。香江的武林天下,靠
梁羽
生一人就獨木難支了。
台灣武俠小說業也因日本漫畫(動畫片)和武俠片的涌進,生意一落千丈,無復當
年盛
況。
盡管古龍魅力十足,但他的作品越來越少,自然無法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幾位成名的作家,為了生存,也為了迎合讀者的口味,紛紛改變風格,競相仿效古
龍,
希望寫出更新、更好的作品。
在此風尚下,司馬翎的《玉鉤斜》、《飛羽天關》,慕容美的《燭影搖紅》、《天

星》,柳殘陽的《梟中雄》、《拂曉刺殺》、《明月不再》等也風光一時。
「新派」統一了武林,古龍當然成了實至名歸的「武林至尊」。(按:OK!至尊武俠掃
校)
正所謂「譽,謗亦隨之」,此時有人批評古龍武功招式寫得太少,不像武俠小說。
陳曉
林先生在他的《奇與正》一文中就說過:「武俠小說發展到古龍時,已經沒有辦法用武
功或
招式來討好、吸引讀者,因為讀者所要看的武俠小說內涵,恐怕不再是一招一式的問題
。」
也有人說古龍缺乏「舊的學養」,少了詩情畫意的味道。
也有人批評他行文和排列的方式。
但我卻認為,這些地方正是他的「變」和「新」的所在。在此試舉《風雲第一刀》
第四
十五章《千鈞一發》中的一段:

他也希望郭嵩陽還沒有遇到荊無命和上官金虹。
他只希望自己現在趕去還不太遲。
現在的確還不太遲。
秋日仍未落到山後,泉水在陽光里閃爍如金。
金黃色的泉水中,忽然飄來一片楓葉。接著是
兩片,三片,七片,八片……無數片。
楓葉紅如血,泉水也被染紅了。
秋尚未殘,楓葉怎會凋落?

這種寫法,已冶情景於化境。你能說他沒有「詩意」嗎?
這樣的排列,又有什麼不好?
而除了古龍,誰有如此匠心妙筆?誰又作過如此的嘗試?

五、武俠風雲似乎落幕了。

一九七三年,台灣武俠出版業似乎沉入谷底;原本三千多家武俠小說出租店,剩下
的不
到一半,且多半改以出租漫畫和娃娃書為主。
武俠出版業的「龍頭」真善美出版社改印「仙道叢書」,春秋出版社正計劃移民美
國,
「海光」、「新台」早已先後轉行,「大美」、」四維」、「明祥」和「新生」,都因
老闆
去世而停業,僅剩下「光大」、「南琪」等支撐殘局。
香港的《武俠小說周報》、《武俠與歷史》早已停刊,《武俠世界》和《武俠春秋
》也
全賴台灣作家的作品才得以支撐。
至於專出武俠書的那幾家出版社,早已轉了方向,唯有《武俠世界》所屬的環球圖
書公
司和《武俠春秋》所屬的鶴鳴出版公司還偶爾將雜志上刊用的名著,集印出一些單行本
,其
他如「毅力」等出版社,只能靠翻印台灣的作品苟延殘喘。
在此期間,古龍的名著如《風雲第一刀》、《流星·蝴蝶·劍》、《蕭十一郎》、
《楚
留香傳奇》和《陸小鳳》等,都被香港邵氏影業公司以大手筆的氣魂一一拍成電影,台
、港
兩地的電視台也把他的小說搶拍成連續劇。一時街頭巷尾所看到的都是他的電影海報,
聽到
的都是影、視中的主題曲,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古龍旋風。」
漢麟出版社和桂冠出版社送乘機把古龍的小說改變版式精版精印,大受歡迎,為市
場掀
起再一次高潮。為了配合這種版本,租書店不得不改制書架。過去不屑銷售武俠小說的
各大
書局,甚至連鐵路、公路車站的小賣部和機場的書廊都爭相銷售。這實在是武俠小說式
微中
的異數。
風氣一開,也帶動了武俠小說版本的革新。
「漢麟」一戰成功,創下輝煌成果。武俠名家繼古龍之後,卧龍生、柳殘陽、獨孤
紅、
慕容美、司馬紫煙、秦紅等盡歸「漢鱗」旗下,大有一統武林之勢。
只是這些名家大多已過中年,創作力日衰,武俠文壇隱呈欲振乏力的傾向,就在此
際,
幸有新星溫瑞安之崛起。
溫瑞安正值英年,筆疾如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連續推出了《神州奇俠》

《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系列作品。
一九八一年他因「政治」問題被迫離台,去香港另闖天下。一九八二年後,他除了
續寫
《神州奇俠》、《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等系列作品外,又創出「神相李布衣」

「七大寇」系列,開始創出「後武俠時代」這個名詞。
姑不論「後武俠時代」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武俠,也不知他能否像金庸、古龍一樣
創造
一個更新的武俠時代,但他勇於求變、求新的精神,還是值得稱許和鼓勵的。
這時,香港除了溫瑞安之外,以接寫古龍《驚魂六記》脫穎而出的黃鷹(本名王明
)也
日漸走紅,他仿效古龍手法,寫出了《天蠶變》、《名劍》、《大俠沈勝衣》等故事;
青年
作家龍乘風(本名陳劍光)也摹仿古龍筆法,寫出以龍城璧為主角的《快刀浪子》系列

說,均深受年輕讀者的喜愛。
台灣再度綻放的「武俠美景」,轉眼就又凋謝,古龍和梅寶珠女士結婚,但婚姻生
活並
沒有給他帶來創作靈感,這個浪子的酒反而越喝越多,體能也越來越差,稿子也越寫越
少。
而漢麟出版社也把發行的權利和義務轉給了以發行見長的萬盛出版公司。於東樓放

「鐵算盤」。也沒有拿起筆,卻一襲征衫、雲游四海去了。
一九八七年,古龍再做新郎,與第二位太太於秀玲女士結婚,不久便英年遽逝,結
束了
短短四十八年、卻多采多姿而又殘破、寂寞的一生。
慕容美、司馬翎、孫玉鑫、司馬紫煙也相繼謝世。台灣武俠的黃金歲月、風雲時代
,似
乎已開始落幕了。

六、江河萬古,仁俠千秋

在蒙蒙陰霾中,香港武俠電影再度興起,卧龍生受邀重新修訂《仙鶴神針》,是名
《新
仙鶴神針》;「逃禪」的於東樓也在友好的鼓舞下,重新拿起那支沉重的筆,一九八八
至一
九九三年,他先後完成了《鐵劍流星》、《魔手飛環》(《碧血黃金》系列作)、《短

行》和《俠者》。
他的作品故事明快,用筆簡潔,寫英雄不神化,寫紅顏各具風情,較赤裸裸的古龍
更含
蘊有致。
在一片凋零中,於東樓重返江湖,而開始創作他自己的武俠小說,他能不能人力回
天、
挽此武林浩劫?誰也不敢保證。但「繼往開來」的事總是需要人來做,有人做才有希望
,武
俠小說也一樣。
同時,我堅信:世上只要有人類,就會有紛爭和恩怨;只要有人類,就會有惻隱和

情。
惻隱就是「仁」,同情就是「俠」。
江河萬古不滅,仁俠也必與人類永存天地;而彰顯、歌頌仁、俠精神的武俠小說,
也當
然會日新又新,萬古長存,永遠不致成為「走進歷史」的歷史名詞。

㈡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沒有比較受認可的英譯本

關於金庸小說的英文版 如下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寫於1955年的第一部武俠小說
其英文版的書名為《The Book & The Sword》(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譯者Graham Earnshaw為英文雜志的主編
他花了十年時間翻譯此書,最後由知名漢學家閔福德(John Minford)夫婦加以審訂。
閔福德曾與他的老師霍克斯(David Hawks)一起翻譯過全套124回《紅樓夢》,被視為有關《紅樓夢》英譯的最佳版本。

閔福德早年也曾與霍克斯合譯過《鹿鼎記》兩個章節(為配合查先生1994年赴澳洲參加作家節而出版的),其後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翻譯學系教授兼翻譯研究中文主任。

在這期間,他組織翻譯三卷本的英譯本《鹿鼎記》(中文版為五卷本,英譯本是縮譯本),於1999年出版第一卷,2002年出齊。

現下,金庸武俠小說的英譯本不多,較早有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1993年出版的《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
《The Book and the Sword》(《書劍恩仇錄》,全一冊)
牛津大學出版社,譯:恩沙(Graham Earn Shaw);
監修:閔福德(John Minford)、Rachel May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鹿鼎記》,3冊))
牛津大學出版社,譯:閔福德(John Minford)

《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射鵰英雄傳》)已停止。

《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雪山飛狐》,全一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譯:莫錦屏(Olivia Mok)

㈢ 找武俠小說··

《雙面美俠傳 (大結局)》文 / 留情知心姐姐
在趙玉最孤苦無助時趙鈴兒救了他,使他沒有流落街頭,奈何天意弄人,師傅臨死前令他服下易容丹使他面目全非,擁有了一幅比厲鬼還有令人恐怖的容貌,不得已只有長年頭戴斗笠遮蓋其面,趙玉萬萬沒有想到那個一天到晚跟在他身後喊哥哥的女孩突然有一天,竟然逼他以男兒身裝扮成新娘代替她出嫁。陰錯陽差之下使他恢復俊美無雙的容貌,並練成兩大絕世武功,並莫名其妙的成了全是美女的飄雨宮宮主,因同時身懷升龍決與細雨飄香一陰一陽兩大神功,使他無論男裝或女裝渾身都散發出一種令人神魂顛倒,奪魄攝魂的無窮魅力,一時間江湖為君而狂這真是:
原本世家貴公子,
奈何流落在街頭。
原本生的潘安貌,
一夜之間面目非。
代妹出嫁男扮女,
雌雄難辨一奇俠。
陰錯陽差神功成,
統領東宮震九洲。

《冥王劍 【全本已解禁】》文 / 水靜泓
成長在冰山絕頂的少年,也許註定要承受著孤獨與落寞吧……
當兒時的竹馬青梅倒在身邊,他第一次學會了什麼叫做無情!可悲的是命運使他愛上了這個留在他記憶中,卻早已死去的人.
寂寞的他想要尋找屬於他自己的路,尋找愛他的人,尋找他愛的人!
他是那樣渴望得到人們的理解與友情,可是當他那預示著死亡的寶劍,看似無情得奪去那些生命時,他已經成為了人們眼中的「人屠」.所有的殺戮,他顯得那樣的無可奈何……
重情重義卻我行我素的他,終究用他個人的魅力征服了很多人.他們可為他或生或死,而他也可以為他們萬劫不復!四方魔君之首,金國大貝子與他生死與共.蛇蠍大美女,俏皮小叫化,溫柔小仙子,巾幗賽諸葛,究竟哪一個才是他的歸宿?
那個心愛的女子為他瞎了雙眼,然後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他是否將她還找回?
龐大的勢力,他足以坐擁天下;祖上的遺訓,他無法逍遙坐視.是與心愛之人浪跡天涯,還是振臂一呼,爭鋒天下?
兄弟的不幸,愛人的慘死,一個又一個的驚天陰謀……這個絕美而堅毅的少年究竟是否會從此倒下?
當他靠著他的智慧和超凡的武功將一切的真相揭開,幕後操控一切的人竟然是……

《五雷神鉗(完全版)》文 / 風雪刀客
自小聰明機靈,但父母在張獻忠屠刀下雙亡的流浪孤兒,卻在高手林立的江湖武林中依靠一招半式稱霸,他依靠的是奇遇,友情,愛情,還是機靈的頭腦?在亂世之中,一對少年男女最終又是怎樣為民眾除害的呢?一場浩盪的武林風潮,一場波瀾起伏的情感糾葛,一場為宗族命脈奮爭的惡斗,在巴山夜雨中演繹……
《五雷神鉗(一把火鉗闖天下)》人物大系
主人公:
風雪兒——洞村村保馮維道之子,師從斧鉗俠蕭無聲、嘉陵江漁隱曹隱、水貂童黃老二。絕技:五雷鉗法、焉命神功、輕功。
文萱兒——大明開國功臣陸文飛之後,文崇德之女,師從水貂童黃老二、索命火狐呂盛蘭。絕技:魚翎劍法、焉命神功、指風點穴手、輕功。特技:易容術。
主要人物:
曹隱——曹宇德之子,江湖隱士,綽號嘉陵江漁隱,風雪兒的啟蒙老師,師從江上一陣風黃三公。絕技:魚鷂爪、輕功。
蕭無聲——蕭承宗之子,人稱斧鉗俠,風雪兒的武功啟蒙師父,武功乃是家傳。絕技:斧頭功、火鉗功。
蕭金珠——蕭無聲之女,師從黑蜻蜓周靈芝。絕技:幻影劍、輕功。
花子柳——江湖浪子,師從川西老丐英竹年。絕技:棍術、輕功。
黃老二——人稱水貂童,風雪兒與文萱兒的師父。絕技:龜息功、輕功。
黃三公——人稱江上一陣風,曹隱的師父。絕技:魚鷂爪、輕功。
呂盛蘭——托雲散人義女,人稱索命火狐,文萱兒師父。絕技:指風點穴手、輕功。
秦良玉——石柱土家土司馬千乘的妻子,明末著名女將軍,「白稈兵」的領頭人,人稱白稈女俠。絕技:白桿神槍法、輕功。
張獻忠(1)——明末起義領袖,號敬軒主人。絕技:淆亂乾坤掌、輕功。
張獻忠(2)——托雲散人義子,人稱採花大盜,花面書生郎文的師父。絕技:指風點穴手、鐵扇功。
郎文——採花大盜張獻忠徒弟,人稱花面書生。絕技:鐵扇功、輕功。
夏金元——敦煌富商夏震西的兒子,人稱西北老怪,大內高手。絕技:西域陀迷功。
聶文——河北一霸聶武的弟弟,此人陰險毒辣,善於心計。絕技:陰陽手。
曹炳仁——錦衣衛都統,絕技:軟劍。
蔡岳——錦衣衛副都統,人稱飛天鶴,絕技:鶴拳、輕功。
……

《一劍江湖(完本)》文 / aotiyan
西域之地,風雪迷茫,正邪兩立,紛爭不休。
雪域里,有正義的趙家堡、丐幫,有邪惡的星月教,還有亦正亦邪的西域少林。碧水玉、雲天劍里隱藏的秘密竟是存在的,一場奪寶大戰既將上演。
最終是尋寶派還是守寶派得到勝利?
程閔,他是如何獲得重生的?
眼前,兩個女子,一個婉約若水,一個古靈精怪,難以取捨?
爭斗不休的武林恩怨,迷團重重的朝廷陰謀。

《幻劍之三世情緣〖全本已出版〗》文 / 寂月皎皎
劍破長空,縱肆天下,
終不敵美人一笑,瀲灧若霞。
棄了手中劍,從了心中意,做我自在仙,
盼從此攜手看夕陽,逍遙山水間。
可驀然回首,
夢已坎坷,
支離破碎在無邊無際離恨天。
是誰驚散鴛鴦一夢,縹緲如霧,流散若煙?
伊人含恨,
借問天涯芳草,碧落黃泉,
可還記得那執手相對的誓約與笑顏?
風雨未歇,年輕的弟子再出江湖。
幾多豪情,幾許俠義,
如何去消融兩代人的銘心寂寞,刻骨相思?
劍客無語。
而玉劍精魂,
已喚起前世的纏綿。
回眸凝睇處,
劍如虹飛,袖似雲卷,
繾綣出一曲幻劍之三世情緣!

這是我在紅袖添香看的武俠小說,很不錯吖。樓主可以試讀看看。

㈣ 任何評價港台的武俠小說

[對參加人員的要求] 附 :
關於武俠幾大家:梁羽生小說的人物是粗線條的,很容易便認出,但表達很不細膩。配角幾乎無一點光輝。金庸的人物包容萬相,各具特色,達到了傳統的高峰。但由於其持論過於中庸,所以未出現精神特異的人物,大致被框在儒家倫理范疇之內。而古龍的出現,使一大批平時未受重視之人浮出水面,如阿飛、傅紅雪,包括中原一點紅,我也非常喜歡,他們論證了人性在某一種方向的頑強伸張。到溫瑞安,人物的復雜達到極至,這可能反而是讀者不喜歡他的原因。因為一兩個人復雜,是可以接受的,而如果出來的每個人物都幾乎高深莫測,那就從另一個方向脫離了現實。他的作品,確實人人有特色,但也可說人人都不能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不過,我還是很喜歡某些人物,紅袖一刀蘇夢枕,三指彈天白愁飛,柔弱而領袖一方的雷純,天生反骨的雷媚,這些人物是我所樂於欣賞的。奇怪的是,溫最近的<<說英雄道英雄>>中,有意識將各路英雄對比,但其得出的結論,卻是很難讓人心服的。如王小石被他有意無意作為最高的代表,但此人實在令人無法喜歡。而他追求的那個所謂漂亮大方的溫柔,對我來說簡直是惡夢,我曾經很討厭小龍女、王語嫣,但對她們的討厭比起溫柔來,簡直十不及一,我如果娶到這樣的女子,肯定跳樓自殺。因為她雖然天生麗質,出身名門,但跟一個白痴也沒什麼差別。不僅老壞事,而且死不悔改,依然故我,還要自我臭美。對朋友為她的犧牲,根本談不上有深層次的感動,簡直一冷血動物。中國俠義故事,包括戲曲作品中,常有一類人物作為傻呵呵而心地善良的配角,但將此角賦予女主角,無論如何是大失敗。

關於評判的標准:看作品刻畫人性和表現情感的程度如何。不過人性和情感並不是一個空洞的標准,應該看具體情況。如果從追求或方向看,我可能更喜歡古龍,因為他觸及到人性更深刻的另一面。但問題是,古龍並沒有把這種追求完美地展示出來,他的作品中的人性只向一個方向發展,而且非常多雷同的毛病,這點他顯然不如金庸。所以,我們應該說,以刻畫成功的人性為標准。至於情感,如果人物塑造或場景描繪不成功,那根本就不可能打動人。不能說,你想表達深層次的人性,你的作品就一定好。那隻是你的構思,尚未成為現實。象溫瑞安的東西也許是有不少特異的想法的,但他過於喜歡賣弄個人的才華,這樣反而使作品感動人的程度大大降低
梁羽生小說的幾個毛病:1、場子鋪得大,波浪卷得小。2、重復羅嗦。邪肯定不能勝正,但邪的武功只是練得快,而且老是用「天魔解體大法」。在不同的小說中面對類似的行動,主人公甚至連說的話都一模一樣。3、很少突出的人物形象,基本上都是臉譜式的,所以我們只能記住畫得最早的或者是畫得最誇張的那張,其他就忘光了。4、語言很糟糕。大學時重看《七劍下天山》,感覺語言慘不忍睹,除了情節吸引人就沒什麼了。他的古典文學功底不錯,但跟白話好象結合不到一塊。是各走各的路。平時用比較糟的白話敘述,而到緊要關頭卻能吟出幾首好詩
關於《鹿鼎記》:關於金庸的作品,有幾部的水準是差不多的。比如《射鵰》如果跟《書劍》比,幾乎所有的人會認為《射鵰》強,但如果跟《鹿鼎記》比,那就會有爭議。金庸小說素有「七上八下」之說,這七上我全部排在前十一位,中間加了古龍和溫瑞安各兩部。但是在這七上之中,《鹿鼎記》和《神鵰》是我個人覺得稍差一些的,《鹿鼎記》我覺得次要人物的刻畫不夠鮮明,《神鵰俠侶》則是主要人物我不太喜歡。當然,這只是個人看法。我記得有個回貼曾說:《鹿鼎記》要麼不排,要麼排第一。其實這種說法我覺得也挺有道理的。《鹿鼎記》的寫法確實跟別的武俠不一樣,不過既然一般人把它算作武俠,我就把它排進去,但我個人又實在不想把它排在第一,這里頭有個人興趣的關系。
此外還有一點,我以為如果把《鹿鼎記》跟一般的武俠故事比吧,它似乎缺乏武俠的味道。但如果真把它看作類似於純文學的歷史小說吧,它又缺少了一點冷雋的描寫,人物的言談舉止過於誇張,人工操作的痕跡比較明顯,故而也不能給人帶來更深層次的思考。綜合這些因素,我把《鹿》排在前十位中比較靠後的位置。當時的想法是不能跌出前十。至於具體第幾位,那多少有些隨意了,畢竟是一時的游戲之作,不可能有個確切的評判。

關於《連城訣》:金庸小說中,我個人最喜歡<<連城訣>>,如果說到刻畫人性,這部書是很深刻的。金庸的小說看得太多,以至有時候已經沒有感覺,而且我也過了遇風流淚的年紀。但每次看到丁典只是為了每天望一眼心上人而主動地坐牢時,我還是很感動。而且最後,兩個人都死得很慘,金庸本人是極中正和平的,所以有些人性中的陰暗面他不敢涉及,但這部書寫得很好。而且,這書的構思也極佳,只是由於局面稍小,我才把名次往後挪的。如果完全按個人心意我恐怕會排第一。關於《溫柔一刀》:

武俠世界的英雄,我最喜歡的,一直沒有表白的,是蘇夢枕。出手如夢的蘇夢枕。霸氣縱橫的蘇夢枕。只差一口斷氣但總也死不了的蘇夢枕。終於被結伴兄弟出賣的蘇夢枕。殺了未婚妻父親的蘇夢枕。終於消失的蘇夢枕。他咳著嗽,流著淚,坐在轎中,站不起身,然後出手一刀,滿樓紅袖招,那一刀中,蘊含著多少風情。然後他收刀,咳著嗽,流著淚,縮回到轎中。想起那清寒徹骨的女子,是否正在倚著一角梅花。他倦倦地,象做了一個大夢。浪盪江湖心已老,憔悴枯蘇舊竹,不忍與人聽。人生真象是一場大夢。當蘇夢枕消失後,溫瑞安《說英雄道英雄》系列在我看來也已經結束,英雄死了,哪還有英雄?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戚少商在《逆水寒》中,本也是個令人敬佩的英雄,但插到英雄系列中,我真不知道溫瑞安這傢伙的腦袋是不是壞掉了,完全地壞掉了。《傷心小箭》以後幾部,無聊到這種地步,居然能用一本書的篇幅寫一場戰斗,他的如意算盤打得真是好

與蘇夢枕相對的,是雷純。美如仙菊的雷純。經霜愈艷的雷純。為了保護溫柔自甘被白愁飛姦汙的雷純。一點武功不會的雷純。誓取未婚夫項上人頭的雷純。為了大局又不殺蘇夢枕的雷純。成為一幫之主的雷純。他們外表的柔弱何其相似,他們內心的凄艷何其相似。他們的領袖風范何其相似。從沒見過武俠中有這樣一個女子。手無縛雞之力,可以令天下英雄折腰。她並不純潔,身體上不純潔,被白愁飛姦汙後,白想要挾她,她笑笑說,我只當被狗咬了一口,何等的氣魄。她的心理上也不純潔,白愁飛背叛蘇夢枕後,她救了蘇夢枕,但溫瑞安沒有把這個本來很容易發生愛情的段子處理成愛情,她救蘇夢枕,是為了奪回六分半堂的勢力。她幫助蘇奪回金風細雨樓,但又在蘇的身上下毒,企圖以此控制他。這么地歹毒。但是我就是喜歡她。我一直在猜想她和蘇夢枕之間到底有沒有愛情。他們從不曾表白過。他們見面的時候,總是刀光劍影。然後互相利用。勾心鬥角。最後,蘇死在雷的手裡了。然而勝利者是蘇夢枕。他自殺了,雷的奸計沒有得逞。兩個隔世的仇人,一對薄情的龍鳳。雷純依舊孤單地站著,仰臉看那角紅樓,想如果父親當初不把她許配給這個男人,想如果這個男人不殺死父親,想如果沒有江湖,是不是就沒有爭斗,是不是兩個人就可以快快樂樂在一塊。不,她或許什麼也沒想。她只是倚著梅花,聽著蘇夢枕最後的咳嗽,這一次真的見血。她報仇了,心中卻沒有絲毫的快感。她的身後,是一個低頭沉思的男人,永不抬頭的男人,狄飛驚。
金古梁溫黃,武俠萬年長——武俠小說十大經典
展夢白

孤枕側畔,一燈如豆,看盡萬千紅塵舊事
刀槍入夢,劍氣漫天,重溫多少江湖恩仇

一說起武俠小說,每個像我這么大的男性或是比我小一些的男性都會眉飛色舞的侃上半天,彷彿每個人都是此中高手,但是武俠小說浩如煙海,能稱得上作家的也多如牛毛,故高手或是低手之分並不在於看得多少,而在於精的程度。我之所以談起這些來就不由得總是有些洋洋自得,便是因為我覺得自己看武俠小說既精又多,稱得上此中高手,所以不吝獨美,編排出這個「武俠小說十大經典」來,以便讓更多的人走進或是真正走進我們的江湖!

那位看官說了,都是看武俠小說,你說你看得多也就算了,憑什麼你看的就精了?說到這個問題,咳,倒的確是在下一直引以為傲的。到目前為止,我只看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黃易的作品,其他人,管他什麼陳青雲、諸葛青雲、上官青雲、司馬青雲……即便當年名頭不小的卧龍生和正經火了一陣子的蕭逸我也從來不看,總覺得他們不夠段位,原本武功就有三六九等之分,有了一流高手,還有一等一的牛人,想來他們即便天賦再高、練功再刻苦,也就是個裘千仞的水準,斷斷上不了華山,何況大多數都是裘千丈那伙的,書寫了不少,都是瞎吹的。

從看第一本武俠小說到現在,大概也有15年的時間了,佔去了我現在年齡的一半多,基本上心智和肉體都尚未發育時就迷入此道。印象中第一部書,便是《神鵰俠侶》,還是比較早的版本,淡青色的封皮,乳白色線條勾勒的人物在上面,讀的模模糊糊似懂非懂,金庸的文字小學生看起來總有些吃力,所以沒看明白多少。不過說來也奇怪,以我這般純潔善良之人,當時還身為班長兼校大隊委員,四大本文字,我竟然就記住了尹志平同學最光輝的事跡,以至於若干年後上了初中,准備重溫神鵰時,還臉紅心跳興奮異常,覺得《神鵰俠侶》有點黃。現在想來,八成我也有王朔師傅那樣的特異功能吧。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看得多了,我就琢磨這四大牛人的名字竟然都相互對應,該著人家四個能成名立萬了——「金(今)」對「古」,「梁(涼)」對「溫」,還都是年紀大的為諧音;「庸」以自謙對「龍」以自耀,也頗符合兩位大師的自身脾性;「羽生」對「瑞安」雖然說不出什麼,但好歹也都是兩個字啊!自忖之下對四位高手的崇敬之情不由得又多了幾分。

四個人中,數金庸的書看的最全,單只未看過《鴛鴦刀》和《越女劍》,但也不再打算看。古龍的書應該說看得最多,畢竟人家名下號稱70多部,看得少了也說不過去,起先凡是看到寫著「古龍」的便悉數拿來,後來知道熊大哥比較講義氣,經常把自己的名字署在他弟兄們的作品上,所以便挑著公認是他親筆寫的看,連給丁情批改的也不算。梁羽生的看的最少,恕我不敬,我以為梁羽生的作品是四個人中寫的最差的!我完整地看過他的《萍蹤俠影》和《白發魔女傳》,《雲海玉弓緣》和《彈指驚雷》咬著牙看到一半實在看不下去,當時已經上了高中,應該說鑒賞力不算低;更不是沒有毅力,都是整套整套的租書,不看完也得給人家整套的錢,我實在是盡力了,太難看了!要情節沒情節,要語言沒語言,要人物沒人物,要個性沒個性,按說這四套都算得上樑羽生的名著了,當然,這種比較是建立在和其他三人的比較上,肯定比其他那些作家強。溫瑞安的看過「神州奇俠系列」「四大名捕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和一些短篇,至於後來的「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四大名捕前傳」也都看了看,但感覺很濫!什麼「金針細雨樓」、王小石、蘇夢枕,純粹亂寫一氣!看到諸葛先生竟然可以胸口出一個大洞以躲避暗器,然後自動癒合!我才知道,這位當年親眼目睹蕭秋水力抗燕狂徒、後來的六扇門第一高手,原是T1000!遂不忍再看,深恐他被「舒華辛力加」搞死,加之動輒滿紙的「劍!」「刀!」……唉,武俠小說寫到這種地步足以反映出馬來西亞以及東南亞經濟之不景氣啊!黃易的只看過《尋秦記》,其時本科已經讀完,12大卷每天一本,如飢似渴,當於項少龍驚聞項羽是他兒子時,掩卷長嘆,一時驚為天人!後來又聽說了大名鼎鼎的《大唐雙龍傳》,實在不敢看,怕耽誤時間。不過這正說明我相信黃易,相信一定很好看,會讓我手不釋卷的,但是那樣的話,我導師便會「手不釋學位」了,遂作罷。金古二人的地位毋庸置疑,超然領先其他人,但是私下裡以為金庸更高些。金庸的作品都是標準的小說,人物眾多、性格各異、情節曲折、結構龐大……一部好小說相關的特點總是能夠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而古龍則偏重立人物,但卻很難大面積的塑造群像,舉例來說,楚香帥堪稱古龍筆下第一名人,與名動天下的小李飛刀也是伯仲之間,但是其浩浩幾大本文字彷彿是他的個人傳記,除了若有若無的胡鐵花,其他人形象都不夠鮮明,如果熊大哥擺明了說要寫中國古代的福爾摩斯,那我沒什麼好說,但是就武俠小說而言,就略顯單薄,盡管其缺點基本上都被古龍的天才妙筆遮掩住了,說的再進一步,古龍風格獨到,但人物失之臉譜化——我們可以輕易的區分出蕭峰、郭靖、張無忌、令狐沖的品性,但同樣是主角,我就比較混淆楚留香、陸小鳳、葉開,分不清荊無命、阿飛甚至傅紅雪,也許有人說多看就分清了,可是這不恰好反映出人物塑造的功力差別了嗎?梁羽生的小說沒有資格進入前十。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同樣過於突出人物,犯的和古龍一個毛病,有稱得上名人的「成崖余、鐵游夏、崔略商、冷凌棄」,卻沒有單獨的、能立得住的故事。倒是一部「神州奇俠系列」,雖是溫的早期著作,毫無成熟期的冷絕之感,但其中無論人物情節,抑或結構文筆都很到位,無處不宣揚的年輕、志氣、友情、毅力、愛國乃至背叛、嗜殺、飈血、速度,無不令人血脈賁張,盪氣回腸,堪稱溫最好的一套書!而且和金庸古龍比較習慣在晚期著作中提及早期著作中的高手類似,溫瑞安著作中第一高手蕭秋水就是這部書的主角,而後來堪稱「小母牛坐火箭」的諸葛先生小花,在本書中不過是一個二三流武功的**頭目,只能跑跑龍套,估計給「八大天王」提鞋還差些火候!而且本書還是我所看到的唯一一部全面描寫「蜀中唐門」的小說,以至於我大一入學那天還傻傻的特意問了下我們班自貢的男生「你們那裡真的有一特牛的唐家嗎?」還記得在《天下有雪》的最後,當「君臨天下」李沉舟懷抱著趙師蓉的遺體自絕經脈,寂寞的死於漫天風雪中時,那種無可抑制的悲痛壓得我幾乎喘不過氣來……這種感覺最近一次擊倒我,是在去年的寒假。所以如果說金梁同門、溫古一派,那麼這套書可以看出溫瑞安出道時還是以金庸為樣本的。金庸的入圍作品:《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鹿鼎記》《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這七套(其中《飛狐外傳》《雪山飛狐》算做一套)。
古龍的入圍作品:《多情劍客無情劍》《歡樂英雄》《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絕代雙驕》《武林外史》。

金庸雖號稱15部著作,可是真的稱得上經典的,也就是無人能說出「不」字的,不過這七部。《碧血劍》相形之下就遜色不少,《俠客行》尚遜於《碧血劍》,《白馬嘯西風》雖筆觸溫暖,但在經典武俠的范疇里,中篇就決定了它就根本沒有資格參與這件事。至於《連城訣》,當年看的時候還嚇了一跳,要不是金庸老先生親口認下的,還以為是「全庸」先生寫的,水平之低甚至不如我看過的兩本偽古龍著作,一個是《長干行》,一個是《快刀浪子》,當時看的時候都以為是古龍作品。尤其是後者水平尚可加上對古龍的盲目崇拜,很長一段時間里,「雪刀浪子」龍城璧都算是我的偶像之一,直到發現它們是假冒偽劣,遂棄之。楚留香,前文說過了,有些高大全;傅紅雪也是。其實《流星蝴蝶劍》也不錯,水平絕對在《書劍恩仇錄》和《碧血劍》之上,可與《飛狐外傳》相比,但是坦率地講,《飛狐外傳》是排不進十大的。至於《白玉老虎》《圓月彎刀》什麼的都是和《俠客行》一個水平線上,盡管後者曾以「小樓一夜聽春雨」引出了《三少爺的劍》這一部不錯的小說,但丁情的執筆就決定了他們的地位。出身,絕對重要!

《鹿鼎記》:鐵定入選。大學時候,總有宿舍不定期的借回來看,每次無論從哪本看起,都會一直看完,那種慾望如何形容?就像是看星爺的電影,其時,中央六台不知道怎麼回事,一個學期放了五、六遍《九品芝麻官》,大家幾乎都背得下台詞了,但每次演的時候,仍然傻呵呵的圍在電視機下面,面帶笑容等待情節按部就班的發展,然後我們按部就班的發自肺腑的大笑,間或真誠的恭維一句:這個禽獸!能讓人有這種慾望閱讀的書當之無愧的入選。至於其歷史意義、社會意義、人性意義等檯面上的話更是無需多言。而且其另類風格是《尋秦記》的導師。《天龍八部》:堪稱武俠小說的典範之作!多主人公、多線索,結構嚴謹、布局龐大,跨越年代久遠,包容國家、種族矛盾,人物塑造極其成功!幾乎所有主要角色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雖說其中被倪匡這個外星作家亂寫了不少,但無損其經典光芒!
《射鵰英雄傳》:有人反對嗎?我倒要看看那個不怕死的敢站出來!
《倚天屠龍記》:某種程度上,此書類似《天龍八部》,畢竟一根線上下來的。同樣人物眾多且塑造得很成功,活動地域廣博,牽扯國家民族。除張無忌的優柔寡斷人所盡知外,四個女性也都栩栩如生,令各色人等皆心有所許。
《笑傲江湖》:很多人都說這是金庸最好的作品,我卻不以為然。當然,我的意思是排不到第一,前五名還是有的。尤其金庸筆下幾個經典感情段落都在裡面。

以上五部作品當入選十大。而《神鵰俠侶》則落選。原因和評古龍的類似,四本大書,人物形象只有楊過小龍女,其他都是拜《射鵰英雄傳》所賜,楊過固然痴情,小龍女固然冰雪天人,但未免都過於心地偏執,難比上述五部,且敵不過古龍的入選佳作。

《多情劍客無情劍》:古龍筆下,不會再有人比「例不虛發」的小李飛刀更有名了!且本書在塑造一個牛人的同時,還敘述了一個完整的愛情故事,一段完整的江湖恩怨,此為古龍其他著作所少見也是缺乏的。何況,單單一個百曉生,只憑《兵器譜》便名動武林,全憑於此。
《陸小鳳系列》:你可以不喜歡陸小鳳,可以厭惡楚留香,但是你無法拒絕西門吹雪,無法不接受花滿樓,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比他們的人和名字更酷更帥的人和事物了,金庸筆下萬千過客也沒有此等人物,單憑此一點便可入選十大。
《歡樂英雄》:有人反對嗎?其實《七種武器》也不錯,但是因為獨立成篇,難免高低相錯,影響整體水平,其中《離別鉤》為第一檔,《孔雀翎》和臨時拉來的《拳頭》為第二檔,《長生劍》《霸王槍》《碧玉刀》《多情環》底之。有很多人喜歡《絕代雙驕》,但是公平的講,此書筆法尚顯稚嫩,無論人物、故事還是最基本的震撼力都不如溫瑞安的《神州奇俠系列》。《武林外史》其實很應該入選,但是既然是十大,無論從哪方面看,它都不如已經入選的十部,倒是不如作等外推薦篇:)

隆重推出,華語武俠十大經典小說——

傳統篇
1. 天龍八部
2. 射鵰英雄傳
3. 倚天屠龍記
4. 笑傲江湖
5. 多情劍客無情劍
6. 陸小鳳系列
7. 歡樂英雄
8. 神州奇俠系列
另類篇
1. 鹿鼎記
2. 尋秦記還有1本 司馬翎的 <<劍海鷹揚>> 絕對的好看

怎麼個好看法呢?
舉了例子大家看看吧
《劍海鷹揚》的確是在下所看過的武俠小說里,除了金梁古溫
之外,寫得最好的一部。好到什麼程度呢?說件具體的事吧。當年廈大校園內外先
後有過六個租書的攤子,在下常去光顧的有兩個。從其中較靠近的一個攤子租來的
《劍海鷹揚》,厚厚四大本,第一本的中間,第四本將近結尾處,各被撕了一頁。
大家知道,書攤上租來的書,若有被撕之處,肯定都是描寫「那個」的,這是撕書
者在訓練後來人的想像力。可在下想像力再豐富,也想不出這被撕掉的兩頁上能有
什麼苟且,因為上下文乃至整部書全都是一本正經的,根本不著痕跡。於是迫不及
待地闖到另一個攤子上,一問得知《劍海鷹揚》已租出去了。在下並不氣餒,繼續
跋涉搜尋,終於在一個偏遠的書攤上覓到了版本不同但同樣是四本的《劍海鷹揚》
,迅速翻到地方,細細一看,各位看官,您猜那兩處寫的是啥?
第一處是寫男女一號主角第一次(也是全書唯一的一次)擁抱接吻;第二處嘛
,是寫兩個女主角一起答應嫁給男主角。能想像嗎?在其他武俠小說里最普通不過
的情節,放在這部小說里,就是那樣的感人肺腑,那樣的動人心弦。在整個風雲激
盪的大氛圍里突然跳出這麼一兩絲兒女情懷,如今回想起來,心頭也會一陣溫馨。
這樣的情節都給撕了,足以說明整部小說寫得有多好了。
當然撕書人的潛意識里可能還有一種意外。在一般人印象里,司馬翎的名聲別
說比四大名家,就算比卧龍諸葛都頗有不如,很多不看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有個卧
龍生,但未必知道有個司馬翎。設想一下,一個武俠迷,以前已看過不少的武俠小
說,順手借了本聞所未聞的《劍海鷹揚》,只為打發無聊,並不期待什麼震撼,在
這種情況下,突然得到了一份意料之外的震撼,那種心情是難以名狀的。怎樣抒發
這種心情呢?撕下震撼里最動人的部分,永久保存。在下一貫對撕書行為深惡痛絕
的,但一看到被撕的這兩頁,立即原諒了撕書的那位老兄。
就給你粘這么多吧,剩下的自己去看
http://tieba..com/p/1290980683?pn=1

㈤ 關於武俠小說

那就是著名的神州劍氣升海上了。

發不全,樓主去播客里看

簡述台港武俠小說的興起、沿革與出版

一、追本溯源,一脈相承

編印「台港新派武俠小說精品大展」系列叢書,是中國文壇的大事,也是盛事。

受命主編這套書,是榮幸,也是責任。

帶著喜悅,也帶著惶恐,說明一下我的想法

和做

法。

「小說」,在過去被視作「雕蟲小技」的「道」,而「武俠小說」就更是「小道中

的小

道」了。

由於時代的改變,今天的武俠小說已有了它一定的地位。

香港、台灣、大陸乃至海外,有相當多的學者、專家們像「治學」、「治史」一樣

庄嚴

地在研究它。

他們中有人以西方的文藝理論、文藝心理、美學來剖析、批評它;有人則

像金

聖嘆批「才子書」那樣來解讀它。

我是一個主編報紙副刊近三十年的新聞工作者,我的職責就是負責替讀者「找好稿

子、

好作品」。

我國有句俗話:「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調。

」看了三十年的稿

,多

多少少會看「門道」了,在這套系列叢書的「導讀」里,我沒有什麼「高深」和「高明

」的

學問和卓見,只是如何找出「熱鬧」和「門道」來與讀者共享。

這套「台港新派武俠小說精品大展」標榜的是「新」。

「新」,必然是由「舊」孕育、蛻化而來。

武俠小說自然也不能例外。

換「新」就

不能

棄「舊」。

綜合學者、專家的考據,為武俠小說清理出一支簡略的「話系」:

它應當是起源於太史公的《游俠列傳》,歷經唐人傳奇、宋人評話、清人俠義與公

案說

部,降至民國,有海上漱石生、平江不肖生及趙煥亭等人輩出,並逐漸發揚光大,武俠

小說

於焉成型,並成為大眾文學的主流。

到了三、四十年代,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王度廬、朱貞木等北派諸大家與南

方的

顧明道、姚民哀、文公直等崛起武林,開家立派,奠定了武林霸業。

到了一九四九年,近三百萬軍民湧入台灣,數十萬人涌進彈丸小島的香港。

這批萬

里投

荒的遊子,在客鄉草建家園,生活雖日趨安定,但精神食量仍極貧乏,於是,一些藏在



底、渡海而來的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等,就被人當做奇貨般的搜求出來,加以翻印出售



一時台、港兩地的書攤以及剛興起的小說出租店都擺滿這些翻印版本的武俠小說。

這批

寄旅天涯的遊子,就全靠這些俠義恩仇、才子佳人的故事,來排遣那滿懷鄉思、無盡離

愁。

隨後有一段時用,台灣當局為了「安內」、為了防止「思鄉毒素」影響「民心士氣

」,

在 *** 法令下,對凡屬身在大陸的作家的作品,一律予以查禁;稍後,連香港版的新舊



說,也在「暴雨專案」之下遭到全面封殺。

台灣的武俠文壇,正因為有那些新、舊版本的「以身為道」,像浴火歷劫重生的鳳

凰,

像蟲蛹蛻化成的彩蝶,像蠶蛹的破繭而出,孕育出延續的種子,為台灣武俠小說締造出

以後

燦爛、鼎盛的新機和黃金歲月。

二、興起。

數台、港英雄霸主

到了一九五二年,台灣局面趨於穩定。

*** 當局實施地方自治,提高民權,開始重

視新

聞輿論;民營報紙也在此時相繼問世。

民營報紙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首須充實內容,而競爭最具威力的利器就是副刊

,於

是,《大華晚報》第一家刊出了郎紅浣的長篇武俠小說《古瑟哀弦》,開了風氣之先。

新聞、出版較為開放的香港,也於一九五五年前後,升起兩道沖霄劍氣,那就是梁

羽生

和金庸兩位先生的崛起武林。

當時,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連載於香港《大公報》,行後,《新晚報》刊出金

庸的

《書劍恩仇錄》。

由於反應奇佳,其他報刊群起效尤,紛紛尋訪「武林高手」。

原本服

務文

化界的如張夢還、牟松庭、倪匡等人,立即棄文從「武」,先後紛騎策馬,躍上武俠文

壇。

此時台灣《大華晚報》上郎紅浣的三代英雄故事,才不過寫到第二代。

在此期間,同屬民營的《自立晚報》和《民族晚報》,雖曾連載過太瘦生、龍井天

等人

的武俠小說,唯時有時輟,自難與郎先生論劍爭雄。

一九五七年,台灣又崛起兩位武俠名家。

一位是伴霞樓主,他以《八荒英雄傳》及

《紫

府迷蹤》雄據《聯合報》副刊。

另一位就是名滿海內外的卧龍生。

卧龍生,本名牛鶴亭,河南人。

河南為中華文化發祥之地;豫省流行的河南梆子,

以其

特有的民俗色彩,不但通俗,更蘊藏了豐富的民族幽默。

卧龍生少小離家,未能接受完

整的

教育,但他能在梆子戲、大鼓書以及《彭公案》、《七俠五義》等俠義小說里汲取到精

華,

加上他得天獨厚的才情,從軍中退役後,蟄居台中時,為玉書出版社試寫了第一部小說

《驚

虹一劍震江猢》。

哪知「牛」刀小試即「名動江湖」,於是《風塵俠隱》很快便在台中《民聲日報》

與讀

者見面。

挾《驚虹》、《俠隱》的聲威北上,一九五八年他又以《飛燕驚龍》一書進據《大

華晚

報》副刊,與郎紅浣先生「老少雙俠」平分天下。

此時,諸葛青雲、司馬翎也應運並出,雙雙躍馬揮戈,逐鹿爭鼎。

諸葛青雲出身將門,幼時隨父戎馬天涯,今日燕趙,明天蘇杭,年未及冠,游屐已

遍及

大半個中國,加以博聞強記,對還珠樓生更是心儀私淑,是以他的小說走的完全是還珠

的路

子,其後雖思突破,卻終未能跳出還珠掌心。

是時,他正以《一劍光寒十四州》在《徵信新聞報》副刊圖霸王業。

司馬翎,又署吳樓居士,也是一位出身將門的少年俠士,此時正負笈政治大學,並



《關洛風雲錄》一書雄峙《民族晚報》,也有待機主盟武林的雄圖。

這三位便是當時武俠小說界譽稱的「三劍客」;加上已享盛名的伴霞樓主,合稱「

四霸

天」。

這譽滿台、港的四支健筆,在名編輯王潛石的擘劃下,合辦了台灣第一本大型武俠

雜志

《藝與文》。

只可惜世事瞬變,不久,這本獨一無二的武俠雜志,就因伴霞樓主一劍下

香江

而風流雲散。

三、黃金歲月

台灣的《藝與文》停刊不久,一九五九年,香港卻出現了兩本武俠雜志。

一本是《

武俠

小說周報》,另一本便是壽命最長、至今仍在發行的《武俠世界》。

《武俠世界》是以「廣派」作家蹄風、金鋒、江一明等為台柱,《武俠小說周報》

則由

張夢還掛帥。

是時的梁羽生正在埋首創作他的《七劍下天山》,而金庸也正以《射鵰英雄傳》力

拼張

夢還的《沉劍飛龍記》,「戰況」之激烈,被傳播界稱之為「龍雕之戰」。

由於武俠小說廣受歡迎,報紙發行量大增。

報老闆自然財源滾滾,大發利市。

金庸真不愧是天縱英才,他聰明絕頂,一看香港行情,自不甘為人作嫁,遂於一九

六○

年毅然創辦《明報》。

次年又創辦了香港第三本武俠雜志——《武俠與歷史》。

香港出版業中原本一枝獨秀的偉青出版社也因「武林」、「三育」的繼起,形成三

足鼎

立的局面。

在這三數年中,台灣雖沒有出現過任何武俠雜志,但出版武俠小說的出版社,卻先

後成

立了幾十家,而小說出租店更蓬勃發展到三千餘家。

台灣這種畸型的發展,完全由於市場大量的需要。

此期間,台灣的報紙,家家競載武俠小說。

幾位當代名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司



翎,每人每天至少有兩篇小說在報刊連載;卧龍生全盛期有四五篇。

他們不但收入豐厚

,而

且「社會地位」也身價百倍。

流風所至,引得各行各業的人士,個個摩拳擦掌,拍刀躍馬,想闖進武俠天地碰碰



氣。

這不僅是武林的戰國時代,也正是武俠小說所僅見的一段黃金歲月,而台灣武俠文

壇在

這風雲際會的盛時,的確也人才輩出。

原有的名家,除郎紅浣先生因年高退出江湖、頤養天年,伴霞樓主遠走香江、俠蹤

杳杳

外,卧龍生的《玉釵盟》、《無名蕭》、《降雪玄霜》、《素手劫》、《風雨燕歸來》

等,

都在這時期完成。

司馬翎也寫出了《掛劍還情記》、《八表雄風》、《劍神傳》等名著。

諸葛青雲的

《紫

電青霜》、《奪魂旗》、《折劍為盟》、《玉女黃衫》、《半劍一鈴》等,也陸續問世



其他如柳殘陽的《玉面修羅》、東方玉的《北山驚龍》、武陵樵子的《十年孤劍滄



盟》、南湘野叟的《碧血丹心》、丁劍霞的《八方風雨會中州》、獨抱樓主的《碧玉弓

》、

蕭逸的《鐵雁霜翎》、古如風的《古佛心燈》、慕容美的《英雄淚》、秦紅的《無雙劍

》、

孫玉鑫的《萬里雲羅一雁飛》、墨餘生的《海天情侶》、上官鼎的《烽原豪俠傳》、陸

魚的

《少年行》、高庸的《天龍卷》等等,都是膾炙人口、名噪一時的作品。

這時,古龍已俠影初現。

他早期的作品《孤星劍》、《劍毒梅香》、《游俠錄》等

也都

在此一時期完成。

至一九 *** 、一九六五年間,台灣武俠文壇又亮起三道星光——

易容,因替卧龍生續完《天香飆》,並完成第一部署名「易容」的處女作《血海行

舟》,立時名揚武林,又繼續寫出《王者之劍》、《大俠魂》、《河嶽點將錄》。

雖然

就此

封劍,但這幾部佳作至今仍暢銷不衰。

另一位是接寫諸葛青雲《血掌龍幡》一炮而紅的獨孤紅。

他因此而自立門戶,先後

寫出

《雍乾飛龍傳》、《大明英烈傳》、《滿江紅》、《丹心錄》、《玉翎雕》等名篇,而

躋身

名家行列。

再一位也是以接寫諸葛青雲《江湖夜雨十年燈》而震撼武林的司馬紫煙。

他連筆名

都和

諸葛青雲成了有趣的對偶。

司馬紫煙著作甚豐,其中三部尤其出色。

第一部就是代諸葛執筆的《江湖夜雨十年

燈》;第二部是《圓月彎刀》,卻又早成了古龍名下的作品(古龍定書名,並寫了前十

章,

稿約太多,無暇繼續,即請司馬紫煙續完,最後仍由古龍修改定稿,著作權屬於古龍)

;第

三部是在《大華晚報》連載長達五年、一百五十萬字的《紫玉釵》。

此書在漢麟出版社

出版

時,分成了《上林春》、《長干行》、《玉釵寒》三大部,雖然書名典雅,並精心排印

,卻

「叫好不叫座」,因為讀者不承認它是武俠小說,只承認它是「歷史小說」。

這一段繁華錦銹的黃金歲月,維持了五年之久。

所謂「盛極必衰」。

當時的台灣,

有不

少政治迷信、政治禁忌。

一些無聊的官僚、政客,對武俠小說、電視劇、京劇,制訂了

不少

無聊的框框,包括:不能罵「老不死」、不能談「剪除貪官污吏」、不能提「朝代興亡

」、

不能「引起思家、思鄉」等。

像京劇的《如王別姬》、《四郎探母》就是這樣被禁演的



這時,武俠小說里的俠客,既無貪官可除,當然毋庸「替天行道」,只好一個個去



「秘笈」、挖「寶藏」了。

所以,台灣武俠小說被人詬病為「武而不俠」,實在其來有自。

這些無聊的框框,當然也扼殺了武俠小說的生機。

四、古龍之前無「新派」

天下事沒有一成不變的。

近年來,因武俠小說已受到一定的肯定,遂有了「新派」



說。

許多論者咸認為金庸、梁羽生二位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

這種說法筆者不能苟同。

我敬佩金、梁二位的成就,但那隻是「變」而不能算「新

」。

這就像傳一詳。

《詩》三百篇是詩,到了「太康體」、「元嘉體」還是詩,再到了「徐



體」、「齊梁詩」、「玉台體」、「元和體」、「長慶體」、「西昆體」,它還是詩。

對這

些,學者、論者僅能將千年以來的詩區分為「古詩」、「近體詩」或「今體詩」,而不

敢稱

它是「新詩」。

只是到了「五四」,胡適之、徐志摩出,他們的詩才算是「新」詩。

同理,武俠小說只有到了古龍才算是「新」,才堪稱之為「新派」。

也正因為古龍



「脫胎換骨」、「重臨江湖」,才又為武俠小說締造出另一高峰。

古龍,彷彿他天生就是個浪子。

有家,卻享受不到家的溫馨;喜好西洋文學,環境

又使

他無法在「淡江英專」深造下去。

自動休學後,就仗著一支代劍的筆,闖盪江湖,四海



家。

一九六○年前後,他曾和如日中天的「三劍客」訂交,過從甚密。

但卧龍的梟雄、

諸葛

的霸氣、司馬的深沉,使他感受到「三大」的壓力,也使他悟出要想和「三大」並駕齊

驅、

一較身手,就必須求變、求新的道理。

於是,他伴著一位具「田園美質」的小家碧玉,遠避塵囂,在一處青山碧水的小鎮

,過

著半隱的生活。

浪子和田園,是無法諧和的色調。

不到三年,他就痛苦地離開了小鎮,也揮別了那

位相

伴三年的「她」,帶著無邊的迷惘與落寞,重又投入浩瀚江湖。

三年的山林生涯,對他的創作確有相當大的啟迪。

《絕代雙驕》和《楚留香傳奇》

中的

《血海飄香》都是在重入江湖後完成的。

這兩部作品問世後,古龍的名氣越來越大,鈔票越來越多,交遊也越來越廣。

相識滿天下,古龍身邊沒有斷過朋友,但知己又有幾人?

秦樓舞榭,千金買笑,依紅偎翠,名劍風流。

古龍身邊從未斷過女人,然而,他究

竟真

愛過誰?誰又真愛過他?酒醒人散後,依然是一片寂寞,無邊蕭瑟。

這些悲、歡、離、合,點綴了他的浪子生涯,也走進了他的小說。

於是,他寫出了《風雲第一刀》。

上半部一九六八年連載於香港《武俠世界》,下

部易

名《鐵膽大俠魂)連載於一九六九年創刊的香港第四本武俠雜志——《武俠春秋》,一

九六

○年出單行本時將上下部兩部合並,改名為《多情到客無情劍》。

(此名雖有詩意,但

將第

一主角「小李飛刀」換成「劍客」卻不夠妥當,故上海學林出版社將其恢復原名。



此時,香港梁羽生的巔峰之作《萍蹤俠影錄》、《白發魔女傳》以及《雲海玉弓緣

》均

已完成。

金庸的《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果真是笑傲江湖,睥視武林,嚴然有主盟

武林

天下的雄姿。

而張夢還卻於此時退出武林去做專業騎師,牟松庭也因故退隱,蹄風移居加拿大,



「天下第一快筆」的倪匡忽然興趣大變,改寫起現代動作和科幻小說。

香港武俠文壇的「青黃不接」,只有靠台灣作家的供稿,古龍當然成了第一人選。

就在這一年,他攜帶一位「東洋美女」搬進了台北市牯嶺街的「三福公寓」,過著

神仙

美眷般的生活。

這段日子,是古龍一生最快樂、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

為了靜靜品嘗、享受這在美好的生活,古龍屏絕了那些交遊,但有三個人是僅有的



外:一個是「新派」武俠名家高庸,一個是曾多次為各武俠名家捉刀、號稱「天下第一



手」的於東樓,還有一個便是正以科幻小說享譽香港的倪匡。

在「三福」這段幸福的日子裡,他每天都和高庸、於東樓同進同出,一起談故事、



稿,夜晚則一起去喝酒。

他那幾部名著如《風雲第一刀》,《蕭十一郎》,《流星·蝴

蝶·

劍》,《歡樂英雄》,《天涯·明月·刀》,《大人物》,《驚魂六記》第一部的《血



鵡》,《江湖人》第一部的《三少爺的劍》,《楚留香傳奇》續集的《鬼戀傳奇》、《

蝙蝠

傳奇》、《桃花傳奇》、《七種武器》的前五部《長生劍》、《碧玉刀》、《孔雀翎》



《多情環》、《霸王槍》,還有金庸親自向他約稿的《陸小風傳奇》等等,幾乎都是在

這里

完稿的。

「三福公寓」似乎是塊「福」地,古龍就在這里不知不覺中已登上「新派」掌門人

的寶

座。

高庸也因寫《紙刀》和《禍水雙侶》等佳作,而逐漸受到電視界的重視,終於成了

台灣

最負盛名的編劇人之一;而於東樓也在此時創辦了漢麟出版社,社址就在「三福公寓」



下。

一九七二年,古龍離開了那位日本美女,又開始了他的浪子生涯。

香港的武俠小說業,此時受到電視台紛紛搶拍武俠劇的影響,市場一蹶不振。

金庸

寫完

《鹿鼎記》之後,將《明報》副刊的地盤讓給了古龍,宣告封筆。

香江的武林天下,靠

梁羽

生一人就獨木難支了。

台灣武俠小說業也因日本漫畫(動畫片)和武俠片的涌進,生意一落千丈,無復當

年盛

況。

盡管古龍魅力十足,但他的作品越來越少,自然無法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幾位成名的作家,為了生存,也為了迎合讀者的口味,紛紛改變風格,競相仿效古

龍,

希望寫出更新、更好的作品。

在此風尚下,司馬翎的《玉鉤斜》、《飛羽天關》,慕容美的《燭影搖紅》、《天



星》,柳殘陽的《梟中雄》、《拂曉刺殺》、《明月不再》等也風光一時。

「新派」統一了武林,古龍當然成了實至名歸的「武林至尊」。

(按:OK!至尊武俠掃

校)

正所謂「譽,謗亦隨之」,此時有人批評古龍武功招式寫得太少,不像武俠小說。

陳曉

林先生在他的《奇與正》一文中就說過:「武俠小說發展到古龍時,已經沒有辦法用武

功或

招式來討好、吸引讀者,因為讀者所要看的武俠小說內涵,恐怕不再是一招一式的問題

。」

也有人說古龍缺乏「舊的學養」,少了詩情畫意的味道。

也有人批評他行文和排列的方式。

但我卻認為,這些地方正是他的「變」和「新」的所在。

在此試舉《風雲第一刀》

第四

十五章《千鈞一發》中的一段:

他也希望郭嵩陽還沒有遇到荊無命和上官金虹。

他只希望自己現在趕去還不太遲。

現在的確還不太遲。

秋日仍未落到山後,泉水在陽光里閃爍如金。

金黃色的泉水中,忽然飄來一片楓葉。

接著是

兩片,三片,七片,八片……無數片。

楓葉紅如血,泉水也被染紅了。

秋尚未殘,楓葉怎會凋落?

這種寫法,已冶情景於化境。

你能說他沒有「詩意」嗎?

這樣的排列,又有什麼不好?

而除了古龍,誰有如此匠心妙筆?誰又作過如此的嘗試?

五、武俠風雲似乎落幕了。

一九七三年,台灣武俠出版業似乎沉入谷底;原本三千多家武俠小說出租店,剩下

的不

到一半,且多半改以出租漫畫和娃娃書為主。

武俠出版業的「龍頭」真善美出版社改印「仙道叢書」,春秋出版社正計劃移民美

國,

「海光」、「新台」早已先後轉行,「大美」、」四維」、「明祥」和「新生」,都因

老闆

去世而停業,僅剩下「光大」、「南琪」等支撐殘局。

香港的《武俠小說周報》、《武俠與歷史》早已停刊,《武俠世界》和《武俠春秋

》也

全賴台灣作家的作品才得以支撐。

至於專出武俠書的那幾家出版社,早已轉了方向,唯有《武俠世界》所屬的環球圖

書公

司和《武俠春秋》所屬的鶴鳴出版公司還偶爾將雜志上刊用的名著,集印出一些單行本

,其

他如「毅力」等出版社,只能靠翻印台灣的作品苟延殘喘。

在此期間,古龍的名著如《風雲第一刀》、《流星·蝴蝶·劍》、《蕭十一郎》、

《楚

留香傳奇》和《陸小鳳》等,都被香港邵氏影業公司以大手筆的氣魂一一拍成電影,台

、港

兩地的電視台也把他的小說搶拍成連續劇。

一時街頭巷尾所看到的都是他的電影海報,

聽到

的都是影、視中的主題曲,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古龍旋風。」

漢麟出版社和桂冠出版社送乘機把古龍的小說改變版式精版精印,大受歡迎,為市

場掀

起再一次 *** 。

為了配合這種版本,租書店不得不改制書架。

過去不屑銷售武俠小說的

各大

書局,甚至連鐵路、公路車站的小賣部和機場的書廊都爭相銷售。

這實在是武俠小說式

微中

的異數。

風氣一開,也帶動了武俠小說版本的革新。

「漢麟」一戰成功,創下輝煌成果。

武俠名家繼古龍之後,卧龍生、柳殘陽、獨孤

紅、

慕容美、司馬紫煙、秦紅等盡歸「漢鱗」旗下,大有一統武林之勢。

只是這些名家大多已過中年,創作力日衰,武俠文壇隱呈欲振乏力的傾向,就在此

際,

幸有新星溫瑞安之崛起。

溫瑞安正值英年,筆疾如風。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連續推出了《神州奇俠》



《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系列作品。

一九八一年他因「政治」問題被迫離台,去香港另闖天下。

一九八二年後,他除了

續寫

《神州奇俠》、《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等系列作品外,又創出「神相李布衣」



「七大寇」系列,開始創出「後武俠時代」這個名詞。

姑不論「後武俠時代」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武俠,也不知他能否像金庸、古龍一樣

創造

一個更新的武俠時代,但他勇於求變、求新的精神,還是值得稱許和鼓勵的。

這時,香港除了溫瑞安之外,以接寫古龍《驚魂六記》脫穎而出的黃鷹(本名王明

)也

日漸走紅,他仿效古龍手法,寫出了《天蠶變》、《名劍》、《大俠沈勝衣》等故事;

青年

作家龍乘風(本名陳劍光)也摹仿古龍筆法,寫出以龍城璧為主角的《快刀浪子》系列



說,均深受年輕讀者的喜愛。

台灣再度綻放的「武俠美景」,轉眼就又凋謝,古龍和梅寶珠女士結婚,但婚姻生

活並

沒有給他帶來創作靈感,這個浪子的酒反而越喝越多,體能也越來越差,稿子也越寫越

少。

而漢麟出版社也把發行的權利和義務轉給了以發行見長的萬盛出版公司。

於東樓放



「鐵算盤」。

也沒有拿起筆,卻一襲征衫、雲游四海去了。

一九八七年,古龍再做新郎,與第二位太太於秀玲女士結婚,不久便英年遽逝,結

束了

短短四十八年、卻多采多姿而又殘破、寂寞的一生。

慕容美、司馬翎、孫玉鑫、司馬紫煙也相繼謝世。

台灣武俠的黃金歲月、風雲時代

,似

乎已開始落幕了。

六、江河萬古,仁俠千秋

在蒙蒙陰霾中,香港武俠電影再度興起,卧龍生受邀重新修訂《仙鶴神針》,是名

《新

仙鶴神針》;「逃禪」的於東樓也在友好的鼓舞下,重新拿起那支沉重的筆,一九八八

至一

九九三年,他先後完成了《鐵劍流星》、《魔手飛環》(《碧血黃金》系列作)、《短



行》和《俠者》。

他的作品故事明快,用筆簡潔,寫英雄不神化,寫紅顏各具風情,較 *** 裸的古龍

更含

蘊有致。

在一片凋零中,於東樓重返江湖,而開始創作他自己的武俠小說,他能不能人力回

天、

挽此武林浩劫?誰也不敢保證。

但「繼往開來」的事總是需要人來做,有人做才有希望

,武

俠小說也一樣。

同時,我堅信:世上只要有人類,就會有紛爭和恩怨;只要有人類,就會有惻隱和



情。

惻隱就是「仁」,同情就是「俠」。

江河萬古不滅,仁俠也必與人類永存天地;而彰顯、歌頌仁、俠精神的武俠小說,

也當

然會日新又新,萬古長存,永遠不致成為「走進歷史」的歷史名詞。

㈥ 求金庸各小說的主要內容

《金庸作品集》收錄了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共15部。分別是: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該書以少年游俠胡斐的經歷為線索,講述了一段精彩的武林故事。遼東大俠胡一刀死後,其子胡斐按家傳拳譜與刀譜習得上乘武功,在山東武定商家堡,遇胡一刀所殺八卦刀商劍鳴之妻,遂與商老太及商劍鳴之師兄弟王劍英、王劍傑交手,大逞雄威。此時巧遇紅花會三當家千手如來趙半山,並承其助,胡斐的武功亦得趙欣賞。不意,趙、胡等人均遭商老太暗算,被困於她家鐵廳之中,商老太以火燒廳,欲烤死趙、胡等人。胡斐冒險自狗洞爬出,大戰商老太等人,終於解救出鐵廳中人,並與趙半山結義。 三聯書店版 胡斐到廣東佛山鎮,遇當地惡霸、五虎派掌門人鳳天南欲霸佔鍾阿四處菜田,誣其子偷吃鳳天南家鵝,逼鍾妻於祖廟北帝前將其子剖腹以證明清白,鍾妻為此瘋癲。胡斐怒而大鬧佛山鎮,逼出鳳氏父子,亦在祖廟北帝前欲殺其父子為鍾家報仇,卻遭袁紫衣阻攔,又中調虎離山之計,遂使鳳氏父子又殺鍾阿四全家後逃走。胡斐在追趕鳳天南的路上,又遇武藝高強的少女袁紫衣。袁騎趙半山的白馬,又知胡斐底細,與其若即若離,又常騷擾,又似含情,胡斐已情系紫衣。一風雨之夜,胡斐與袁紫衣夜宿於一古廟,巧遇鳳天南一行。胡斐欲殺之,紫衣力勸,不從,又被紫衣干擾,致鳳賊逃脫。是夜又有人慾謀害苗人鳳,胡斐敬佩苗人鳳故竭力保護為苗送信之人,無奈此人己受田歸農騙,將信交苗人鳳時,信中劇毒毒瞎了苗大俠雙眼。此毒只「毒手葯王」能解,胡斐遂下洞庭尋「毒手葯王」,即得已故「毒手葯王」之高足程靈素之助。程靈素對胡斐一見鍾情,遂攜葯北上為苗大俠醫眼,回到苗家正逢田歸農帶眾強人偷襲苗大俠,胡斐勇退田歸農等人,程靈素即為苗大俠治眼。飯後,苗人鳳讓胡斐看了家中所供胡一刀夫婦牌位,承認胡一刀系己所傷。胡斐帶程靈素沉痛而去。二人繼續追趕鳳天南,路上竟連遇陌生人的迎接,稱有朋友送胡斐大宅院。二人只得化妝而行。於一客店忽逢當年商家堡所遇飛馬鏢局馬行空鏢頭之女馬春花夫婦護鏢,恰遭眾多豪強圍劫。胡斐因當年被商老太吊打時曾承馬春花求情,欲報當年之恩而與古怪的豪強盜黨交手。後得知,馬姑娘當年與福康安公子有私情,現在的孿生二子即當時所為。福公子現已成大帥,權重當朝卻膝下無子。古怪的豪強盜黨即受福大帥之遣而來接馬姑娘與一雙兒子,並打死馬姑娘的丈夫。胡斐見馬春花仍念福公子舊情,遂與程靈素撒手趕路。二人來到京城,巧遇助馬春花時所識福大帥手下侍衛,他們欽佩胡斐武功,故在聚英樓請二人吃飯,席間聚賭,胡斐竟贏下宣武門內一座豪華宅院,頓覺蹊蹺。在新宅宴請侍衛們時,才知此為鳳天南之賄,當即與之交手。此時袁紫衣及時出現掩護,使其逃脫。紫衣終透內情,言鳳乃其父,當年將其母強奸生有紫衣,後又逼其母致死,故紫衣為報父女之情當救其三次,今後定當殺之。當夜馬春花自帥府派人請胡斐相見,向胡斐致謝,不巧遇福康安。福康安生疑,設計捕殺胡斐,幸脫。在府中聞老夫人害馬春花之計,相救時馬春花己將毒湯喝下。胡斐冒死救出馬春花,令程靈素救治。為救治,三人避至西嶽華山派推選掌門之處。救治馬春花需找一保持十二時辰安靜不動之所,胡斐上台爭得掌門人之位,遂找到了安靜之所。由於馬春華急於見到二子,情緒不穩,即有生命之危,胡斐又冒死進府搶出二子。福康安為攏絡江湖武人並使其互相殘殺不致危及朝廷,舉辦天下掌門人大會,胡斐以西嶽華山派掌門人身份,帶程靈素化妝前往。袁紫衣亦來京城,一路上搶來九個半掌門人之位,以九個半派總掌門身份來到大會,與胡、程二人巧妙配合,大鬧天下掌門人大會,揭露福康安與朝廷的陰謀,打碎了欽賜玉杯,並趁亂打死了鳳天南。之後,胡斐巧遇紅花會眾英雄來京,見到了趙半山打敗大內十八侍衛。團聚後卻與程靈素遭歹人暗算,胡斐為救程靈素而中劇毒,程靈素為救胡斐而喪生。胡斐十分悲痛,來到滄州父母的墳前,將程姑娘的骨灰埋在這里。在此見到了前來找她的袁紫衣,打退了圍殺他的田歸農。袁紫衣原叫圓性,自小已入佛門,雖然深愛胡斐卻不能留下,她雙手合什輕念偈語,悵然而去。
雪─《雪山飛狐》(1959年) 故事發生在清代乾隆時期的關外。飲馬川陶百歲、陶子安父子從雪山中挖出一件寶物,封於鐵盒之中。北京平通鏢局總鏢頭熊元獻帶一夥人來搶奪,卻被天龍門北宗阮士中、曹雲奇、田青文與南宗殷吉劫去。大家拼打之間,一個名叫寶樹的醜陋和尚趕到。寶樹強「請」眾人來到一高聳入雲的玉筆峰山莊做客。因山莊主杜希盂外出未歸,客人吃飯閑聊。原來莊主邀請武林高手在此會一位蓋世英雄——雪山飛狐胡斐。午前胡斐派二童子送信,稱午間踐約。玉筆峰上眾人重新爭奪鐵盒,寶樹倚強將鐵盒持在手中,令人打開,內裝一柄寶刀。寶樹談起寶刀的來歷,繼而,分別由寶樹、金面佛大俠苗人鳳之女苗若蘭、平阿四及陶百歲之口講述了與此相關的一段武林往事。此寶刀乃闖王李自成之遺物。闖王兵敗時,身邊有胡苗范田四大侍衛。闖王被困九宮山時,派苗范田三人去求救援,胡侍衛護衛闖王。但救援未到、敵兵先至,胡侍衛以一死卒充闖王獻於清兵,然後將闖王安置一隱秘廟中為僧。胡侍衛因得清兵信任陞官,苗范田三人卻以為胡出賣闖王,定計報仇。三人行刺吳三桂時巧遇胡,不及胡陳明原委即將胡殺死。以後胡之子以實情告知三人,三人當眾自刎。三人後代未知內情,苗范田遂與胡世代為仇。百餘年來,四家子孫怨怨相報,無一代能得善終。至胡一刀、苗人鳳一代仍繼先輩之仇。胡一刀護妻去南方生產,至唐官屯突然臨產,此時恰與來此尋仇之苗人鳳、田歸農等人相逢。胡一刀遣人將當年實情告苗,卻因田歸農從中做梗而未達。胡苗遂有一場苦戰。交戰幾日,二人仗義行俠之豪氣與各懷之絕藝使對方頓生欽佩,雖為仇家卻彼此視為知己。因田歸農在二人比武之兵器上暗塗毒葯,胡一刀以小傷斃命,胡夫人將幼子托與苗人鳳,隨夫自盡,田歸農欲加害幼子,幸為平阿四救下,撫養長大,取名胡斐,按胡一刀遺下之刀譜練成絕技,稱名武林,為雪山飛狐。 這日正午,胡斐如約至玉筆峰,峰上諸人因各懷鬼胎,懼怕胡斐,俱避內室。苗若蘭鎮定而出,接待胡斐,二人頓生愛戀。因莊主不在,胡斐暫避峰下。峰上之人談及寶刀為當年闖王獲明皇室寶之藏處指南,遂按寶刀所示,眾人於峰後尋巨寶藏處。行前寶樹將苗若蘭點穴、田青文脫去若蘭衣褲置其床上帳內。胡斐再至峰上,進內室,忽聞莊主約大內侍衛與武林高手來此圍捕自己與苗人風,急避帳內,遭遇只著內衣之若蘭。苗人鳳來至峰上,不意中奸人之計被綁,胡斐勇出殺敵救苗人鳳。但當苗人鳳又見胡斐所出之床上尚有隻著內衣的女兒時,認為胡斐乃奸惡小人,追擊胡斐。胡抱若蘭逃下峰去,巧見尋寶諸人於藏寶洞因貪婪彼此廝殺,遂將諸人關閉石門之內,使其永不見天日。二人傾訴愛意、私定永好,苗人鳳卻已趕到,約胡斐到一險處相鬥,數十回合不分上下。當二人落至一懸岩之上,懸岩已然松動,不能承二人之重量。此時苗人鳳進招現出弱點,胡斐趁機進招即可將其翻下懸崖,但對手乃戀人之父;若不下手,則對方進招自己當落得粉身碎骨。這一刀他是進是退?作者把答案留給了讀者。
連─《連城訣》(1963年) (又名《素心劍》)湘西農家子弟狄雲,自幼隨師父鐵鎖橫江戚長發和師妹戚芳習武務農。一天戚長發多年未見的師兄萬震山派弟子來請戚長發去作客。三人到了萬家。先是逢大盜呂通前來尋仇,狄雲拼著受傷打退了呂通,卻反而見疑於萬家。先是萬震山的八個弟子深夜尋釁,打了他一通。第二天他氣不過他們的奚落嘲笑,用從一個老乞丐處學來的幾招劍法回敬了其中幾人。萬震山疑心戚長發已學得師門不傳之秘連城劍法又教給狄雲,遂將戚長發誘入房中擊殺,卻又偽造現場反誣戚長發擊傷了他而逃走,而已意猶未盡,復又設下圈套將見義勇為前往捉賊的狄雲裁贓誣為強奸偷盜犯,打入死牢。萬震山的兒子萬圭假作好人,讓戚芳以為他出錢出力想讓狄雲盡早出獄,其實卻是買通官府將狄雲輕罪重辦。戚芳信以為真,又認定狄雲確有其罪,雖然感情仍在,但對狄雲也感到傷心和失望,終於嫁給了萬圭。狄雲悲憤傷心交加,在獄中自暴自棄。同室的一個瘋囚犯又以為他是奸細,對他拳腳相加。但在他呆了三年之後,萬念俱灰,上吊自盡時,那瘋漢卻救活了他,並告訴他自己名叫丁典,因為從戚長發、萬震山的師父手上得到了一部連城劍訣,為眾多武林人物所追逐,流落江湖,認識了一個叫做凌退思的知府的女兒凌霜華,兩人一見傾心。 知府卻以女兒為要脅逼他交出連城訣,不久後又將他打入大牢、這幾年他已練成了絕頂內功神照功。狄雲第一次聽說了自己師父是個陰險毒辣、城府極深的人,聽說他和自己的兩個師伯竟聯手殺了師祖,但也只是將信將疑。丁典要傳他神照功。他先是不願學,後來想到報仇便學了起來,又過兩年,他和丁典已是情如兄弟,倒覺外面人心險詐,呆在獄中反而平安。但丁典心系凌霜華,遂在一天晚上雙雙越獄而出,夜探凌知府家不料凌霜華已死,凌知府竟在女兒的棺上塗了無可救葯的金波旬花毒。丁典大慟之下撫棺痛哭,中毒極深。 狄雲助丁典擊退凌知府的人,逃至一廢園,萬震山的幾個弟子又追蹤而來丁典和狄雲拚死殲了來敵,丁典囑他將來把他和凌霜華合葬後即死去。狄雲慌亂中逃到戚芳家,見到戚芳帶著與他同樣小名「空心菜」的女兒,傷痛欲絕,神智昏迷,格鬥中與萬圭同時昏過去。醒來已在長江邊的一隻小船上,便飄流而下。不久在江邊一座破廟里碰上西藏血刀門下的一個凶僧寶象,寶象餓急了要吃他,卻被他無意中用兩只毒老鼠毒死。他因衣衫已破,便穿上寶象的僧袍,不料在長江邊一場魚販子的爭斗中被誤認為是血刀門的小淫僧。在他幫了中原武林南四奇門下鈴劍雙俠的忙後反為所仇,正要被擒,血刀門的掌門血刀老祖趕來救了他,並擄去水岱之女水笙。血刀老祖也誤認為他是自己的徒孫,帶了他和水笙一起逃走,水笙的父親水岱及另外陸、劉、花三奇率領眾多好手一路追來。雙方到了川藏邊界的一座大雪山中,適逢雪崩,都被堵在山裡。 經過一場拚鬥,血刀老祖殺了陸、劉、水三人,四奇中位居第二的花鐵干卻臨危屈膝,降了血刀老祖。待得血刀老祖發現狄雲並非徒孫且暗助敵人,要殺他時,狄雲因喉嚨被扼,氣塞之下神照功反而水到渠成,殺了血刀老祖。之後花鐵干兇相畢露,既想殺了狄雲和水笙滅口,又要吃幾位義兄義弟的屍體。狄雲拚死衛護水笙及她父親的屍體,並為水笙打鷹充飢,終於使水笙對他消除了誤會。 第二年春天雪化後,被堵在山外的許多中原高手又入山來。花鐵干怕水笙揭露真相,反誣水笙與狄雲苟且,使水笙的舊情人汪嘯風反情為仇。狄雲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為水笙的清白辯護,反使人更信其事。在水笙的哀求下,狄雲只得隻身離去。 他趕回家鄉尋找師父,卻正好遇上在那兒挖寶的二師伯言達平和大師伯萬震山為連城劍譜而火並,萬圭中毒,言達平受傷。狄雲救出言達平,問明他師門的種種真相,這才知道自己的師父確是個壞人,而這個當年曾扮成老乞丐於他有恩的二師怕也不是好人。他趕去江陵萬家,原想殺萬氏父子報仇,但經不住戚芳哀求,反而違心地救了萬圭。不料萬圭父子發現戚芳可疑,競反而要殺拿解葯救他們的戚芳。狄雲趕來救了戚芳,出門之後,戚芳借口又回去救了萬氏父子,終於為萬氏父於所殺。 狄雲將連城劍譜的秘密刻寫在江陵城牆上,想引出萬氏父子報仇,卻因此目睹了萬震山、言達平及死裡逃生的戚長發三人間的火並。他在危急關頭救了師父,師父卻反而要殺他。等到凌知府、花鐵干、汪嘯風等入一擁而入搶奪寶藏並因此一個個毒發瘋狂時,他最終看穿了世事人心。在將丁典和凌霜華合葬之後,他孤身單騎又回到了川邊的那座大雪山裡,打算在這永無機心和凶險的地方僻居終生,出乎他的意外,水笙正等在那兒,並說知道他一定會來的。 此書為金庸早期作品,是他為紀念小時候家裡一個被人冤枉終生不幸的老長工寫的。語言質朴生動,情節緊湊,故事感人,全書充滿了一股悲憤之氣,讀來令人如鯁在喉。雖然在文化底蘊上遠不及作者的其它一些長篇巨著,但寫世態,寫人心,寫至情至愛,動人心魄,遠遠超出了一般武俠小說的表現范疇,甚至亦非「性情」二字所能概括,可說是金庸作品中的奇特之作。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天龍八部》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所謂「天龍八部」是佛經用語,包括八種神道怪物,作者以此為書名,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小說敘雲南大理國武林世家鎮南王之子段譽,為逃避習武,來至無量山中,因種種機遇,學得一身古怪奇妙的武功,並先後結識少女鍾靈、木婉清,互相悅慕,豈料此二人是父親段正淳四處留情的私生女。四大惡人之首段延慶本該是大理國王位的真正繼承人,因宮中內亂流落江湖。為報復保定帝,他捉到段譽和木婉清,欲使之兄妹亂倫,敗壞段家清譽。大理國君臣鬥智斗勇,終於戰勝四大惡人,救出段譽。吐蕃國大輪明法王鳩摩智為搶大理國天龍寺武功絕學六脈神劍圖譜,與天龍寺眾高僧比武。段譽適逢其會,為救伯父保定帝,以深厚的內力為基礎,一人使出六脈神劍,大敗鳩摩智,後被鳩摩智用計擒住,帶至姑蘇武林世家、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享譽中原武林的慕容氏家中。在蘇州,他遇見苦戀表哥慕容復的王語嫣,對她一見鍾情,苦苦追求;後又在無錫松鶴樓與丐幫幫主、有中原武林「北喬峰」之譽的喬峰結為異姓兄弟。喬峰來姑蘇,本是找慕容復查清丐幫副幫主馬大元被他自己的成名絕技所殺一事,誰知幫內突生大變,他被指證為契丹人。為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他北上少室山,找自己的養父喬三槐和恩師玄苦,可二人已被害身亡,目擊之人皆認為是喬峰出手。他悲憤異常,百口莫辯,為救少女阿朱之命,大戰聚賢庄,與天下英雄為敵,後見殺戮太多,想自刎以求解脫,卻被一神秘的武林高手救走。在雁門關,他為自己的身世所苦惱、自卑,因見宋兵屠殺契丹百姓,如醍醐灌頂,立即頓悟,不再以契丹人自恥。為尋找仇人,他和阿朱往返千里,苦苦求索,途中情意互生,彼此愛戀。後其被馬大元之妻所騙,以致失手打死假扮父親段正淳的阿朱,悔恨終生。並答應阿朱,照料她的妹妹阿紫。阿紫是星宿老怪丁春秋的徒弟,滿身邪氣,不以他人之是非為是非。喬峰帶她至東北,從金人手中救出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結為兄弟,幫助消除叛亂,被封為南院大王。逍遙派掌門人無崖子為尋找一個色藝雙全、聰明伶俐的徒弟,設下珍瓏棋局,為少林寺虛字輩弟子虛竹誤撞解開。相貌不佳,為人愚直的小和尚成為逍遙派的掌門人後,又被靈鷲宮主天山童姥帶至西夏皇宮中,盡得逍遙派真傳。天山童姥與西夏王妃李秋水同歸於盡後,虛竹成為靈鷲宮主人,並與跟隨王語嫣而來的段譽結為兄弟。為向方丈懺悔自己的罪行,虛竹回到少林寺,適逢天下各路英雄齊至少林寺,有丐幫、星宿派、姑蘇慕容、鳩摩智、大理段氏、四大惡人等等。原來阿紫在喬峰處耐不住寂寞,跑出遊玩,被其師丁春秋毒瞎眼睛,幸虧已學得少林寺武學秘籍「易筋經」的聚賢庄公子游坦之對她熱戀不已,並將她帶至丐幫。游坦之受丐幫內奸全冠清利用,以武功奪得幫主之職,並向少林寺挑戰,欲爭奪武林盟主之位。喬峰為尋阿紫,也率燕雲十八騎趕來,受到群雄圍擊。段譽、虛竹挺身而出,幫助大哥共同御敵。一場龍爭虎鬥,喬峰用降龍十八掌(新修版改為降龍二十八掌)打倒游坦之,虛竹以生死符大敗丁春秋,段譽將六脈神劍發揮得淋漓盡致,大勝慕容復。慕容復失盡顏面,舉劍自刎,被一突然出現的灰衣老僧制止,並教訓他身為大燕子孫,不可輕生。灰衣老僧正要與喬峰比武,又趕來一黑衣僧人,也就是當年救喬峰之人,他們是詐死的慕容博和大難不死的蕭遠山。原來三十年前,慕容博為使中原武林與契丹結怨,假傳消息,說契丹武士要往少林寺搶奪武功圖譜,眾武林豪傑在少林寺玄慈方丈的帶領下前往雁門關伏擊,殺死無辜的契丹武林高手蕭遠山的妻子和手下之人,蕭遠山奮力反抗,後見愛妻身亡,傷心跳崖,將周歲的兒子扔在昏迷的丐幫幫主汪劍通身旁,這個孩子就是喬峰——應該叫蕭峰。蕭遠山跳崖後並沒有死,隱姓埋名,潛入少林寺偷學武功。慕容博假傳消息後,為免玄慈責難,詐言身死,也不時去少林寺偷閱武林秘籍。玄慈殺死蕭遠山妻子侍從後,意識到自己被人欺騙,便和汪劍通一同託人照料蕭峰。如今真相大白,蕭峰苦苦追尋的兇手正是自己的父親;而更叫人難以預料的是虛竹是玄慈與無惡不作葉二娘所生之子,玄慈受少林寺規之罰後自盡,葉二娘殉情,蕭遠山、慕容博被少林寺藏經閣一神秘老僧點化,皈依佛門。此時西夏國張榜招婿,眾人相繼趕來。慕容復為應招拒絕王語嫣的愛情;段譽救起傷心自殺的王語嫣,終於獲得她的芳心;鳩摩智貪練少林武功,走火入魔,幸被段譽吸去全身功力,保住性命,大徹大悟,成為一代高僧;陪同段譽而來的虛竹是唯一能夠回答西夏公主問題的人,原來公主是當初天山童姥偷來為虛竹破戒的夢姑,二人終於結為連理。段譽回大理的途中,誤入王語嫣的母親、段正淳的另一個情人設計捉拿段正淳的庄園之中;段延慶擒住段正淳和他的夫人、情人們,也趕來這里,以殺死段譽要脅段正淳以皇位相讓。正在危急時分,王妃刀白鳳告訴段延慶,段譽是當年她為報復段正淳感情不專而與叫花子段延慶所生之子。段延慶聞此,激動不已,一時不察,被慕容復下毒,內力全失。慕容復喪心病狂,欲拜段延慶為義父,竟殺死自己的部下和段正淳的四位情人,其中包括自己的舅媽王夫人,又舉劍向刀白鳳走去。段譽見母親危急,掙脫繩索,打跑慕容復。段正淳、刀白鳳自殺殉情;段延慶飄然遠逝;段譽回大理繼承皇位。這一年,遼國發兵進攻宋朝,蕭峰不願生靈塗炭,中毒被囚。已換上游坦之眼睛的阿紫逃出遼國,傳信中原,天下豪傑聞風而來,救出蕭峰,並捉住遼國皇帝耶律洪基,逼他答應有生之年不向宋朝發兵。兩軍陣前,蕭峰脅迫皇帝、愧對族人,自殺身亡;阿紫抱著心愛之人的屍體,挖出眼珠還給游坦之,跳下萬丈懸崖;游坦之也高呼「阿紫」的名字,緊跟跳下;慕容復一心想做皇帝,最後發了瘋。故事到此結束。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南宋寧宗慶元年間(1195~1200年)一個歲末,隱居臨安郊外牛家村的忠良之後郭嘯天、楊鐵心家遭橫禍,被與金國王子完顏洪烈勾結的南宋官府害死,已懷身孕的郭夫人李萍、楊夫人包惜弱也雙雙失蹤,噩耗傳來,郭、楊的好友全真教道士丘處機怒不可遏,對殺害郭、楊的兇手進行了追殺。他惦念失散的朋友家眷,在臨安一帶四處奔走打探未果;接著又因受奸人段天德蒙騙在嘉興與江南七怪發生沖突,兩敗俱傷。事後,丘處機與江南七怪識破奸人陰謀,釋兵言和,但比武未分勝負,丘處機相約江南七怪一同尋人,由自己去救助楊鐵心妻子包惜弱,江南七怪去救助郭嘯天妻子李萍,並各自將兩家的孩子教養成人,十八年後重會嘉興,由郭楊後人代為比武再分勝負。江南七怪義薄雲天,慨然應諾。郭妻李萍在丈夫遇難後,先受到南宋軍官段天德挾持,後又為金兵所俘,一路漂流到了蒙古大漠,懷胎十月後產下一子,李萍依丈夫遺言為孩子取名郭靖。光陰飛轉,轉眼郭靖已經六歲,這一年他因捨命保護草原英雄哲別受到蒙古大汗鐵木真賞識,被鐵木真帶回軍營,不久又與鐵木真的幼子拖雷結為「安答」(兄弟)。此時江南七怪也尋訪李萍母子到了蒙古,並終於在一次偶然機會中找到了郭靖,六年辛苦於一日之間得到報酬,七怪喜上眉梢,當即便對郭靖啟蒙,開始傳習各門武功。十年後,郭靖已長成為一個粗壯少年,他雖天資魯鈍,但由於六怪嚴督緊促,再加上自己勤奮努力,後又因得全真教掌教馬鈺傳授玄門內功,武功已經初成。這十年鐵木真東征西討,終於統一大漠,被尊為「成吉思汗」。郭靖因頗具戰功,被成吉思汗招為「金刀駙馬」。十八年之約將至,江南六怪帶郭靖南歸,為了讓郭靖歷練江湖經驗,六怪命郭靖先行,自己尾隨其後。郭靖趕到張家口,與女扮男裝的少年化子黃蓉邂逅,兩人一見如故,彼此傾心。郭靖一路南行至金國的中都北京,在城中他因不滿一個輕薄王子欺負賣藝弱女穆念慈與之發生惡戰,險遭王府爪牙毒手。這個下流王子正是郭靖未曾見過面的義弟楊鐵心與包惜弱之子楊康(當時叫完顏康),當年包惜弱與丈夫失散,被金國王子完顏洪烈騙到北京,包惜弱為撫養楊康,被迫忍辱做了完顏洪烈的王妃。郭靖、黃蓉相伴而行,在長江邊他們與一個舉止奇異的老丐相識,這個老丐便是與黃蓉之父桃花島主「東邪」黃葯師齊名的武學宗師丐幫幫主「北丐」洪七公,洪七公喜歡郭靖朴實忠厚,更喜黃蓉伶俐聰敏,遂將兩人收入門牆,並把平生傑作剛猛絕倫的降龍十八掌授與郭靖。靖、蓉辭別洪七公,繼續南行,在太湖歸雲庄兩人不期與被太湖群雄截獲的金國欽差楊康和殺害郭嘯天的南宋軍官段天德相遇。楊康殺死段天德,並從中得知郭楊兩家淵源和自己的身世,楊康答應與完顏洪烈決裂,並與郭靖結義,但與完顏洪烈終究難舍,並將郭靖北上行刺完顏洪烈的計劃泄漏出去。 新版 郭靖行刺不成,遂與黃蓉雇舟入海,趕往桃花島,在島上他巧遇武林奇人全真派高手周伯通,與這位嗜武成狂為老不尊的「老頑童」義結金蘭,並得周伯通傳授「左右互博、分心合擊」的絕技。洪七公遭「西毒」歐陽鋒暗算重傷後,黃蓉臨危受命,接替了洪七公的丐幫幫主之位,和郭靖一同趕往洞庭君山參加丐幫大會。與此同時結義兄弟楊康也來到岳州,他利用盜取來的丐幫打狗棒,企圖假冒丐幫新任幫主,驅使幫眾投降金國,靖、蓉及時趕到,揭穿了楊康的陰謀。數日後,靖、蓉為尋找岳飛的《武穆遺書》來到滬溪鐵掌幫重地,結果行蹤暴露,黃蓉被鐵掌幫幫主裘千仞打成重傷,幸得已經退位出家的「南帝」一燈大師救助才免一死。此間,歐陽鋒夥同楊康竄入桃花島,將在島上做客的江南七怪中的朱聰等五人殺害,並趁機嫁禍黃葯師,企圖在武林中掀起一場血腥風波,致使郭靖、黃蓉這一對有情人反目為仇。事後黃蓉機智地識破了歐陽鋒、楊康的陰謀,洗雪了這一冤獄,並將作惡多端的楊康除掉,但她自己卻落入了歐陽鋒的魔爪。郭靖聞聽事情真相,心中愧疚萬分,便四處奔走尋訪黃蓉下落,結果卻是音信皆無。半年以後,郭靖尋訪到了蒙古大漠,正趕上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為了擒殺殺父仇人完顏洪烈,郭靖請命出征,被成吉思汗任命為右軍統帥。不久黃蓉、歐陽鋒也先後來到西征軍中,郭靖為讓歐陽鋒不傷害黃蓉,答應抓到他後三次饒他不死。後靖、蓉聯手與歐陽鋒展開惡斗,數次將他擒獲,接著郭靖又依黃蓉之計,在攻打花剌子模都城撒麻爾罕的戰斗中立下巨功。成吉思汗西征成功,遂產生了南下攻宋的野心,郭靖不願與自己的父母之邦作戰,決心與母連夜逃離蒙古,不料卻被成吉思汗察覺,母子被擒,李萍為保兒子忠義,當場自盡,郭靖因哲別、拖雷相助才得以逃離蒙古。郭靖慘遭巨變後,心灰意冷,幸得丘處機啟發教導才得以重新振作。第二次華山論劍日期已到,東邪、西毒、北丐以及少年高手郭靖紛紛出手,最後「武功天下第一」被逆練九陰真經已經瘋癲的歐陽鋒奪得。在華山之巔,郭靖與因誤會出走的黃蓉再次相逢,和好如初,最終結為一對武林俠侶。

㈦ 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俠小說有多少部被翻譯成外文了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和「金庸作品集序」)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頂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金庸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並結集出版。
每一次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改變,引來不少回響。目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分別授權於廣州的廣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於2002年11月開始出版,代替原來的三聯書店)、台灣的遠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外文翻譯版本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寫於一九五五年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其英文版的書名為《The Book & The Sword》(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中文版為兩卷本,英文版節譯成一卷,譯者Graham Earnshaw為英文雜志的主編,他花了十年時間翻譯此書,最後由知名漢學家閔福德(John Minford)夫婦加以審訂。香港傳媒在報道這則消息時,對審訂者不予聞問,是一大缺失,因為這才是本書質量最大保證的關鍵。
閔福德曾與他的老師霍克斯(David Hawks)一起翻譯過全套一百二十四回《紅樓夢》,被視為有關《紅樓夢》英譯的最佳版本。閔福德早年也曾與霍克斯合譯過《鹿鼎記》兩個章節(為配合查先生一九九四年赴澳洲參加作家節而出版的),其後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翻譯學系教授兼翻譯研究中文主任。在這期間,他組織翻譯三卷本的英譯本《鹿鼎記》(中文版為五卷本,英譯本是縮譯本),於一九九九年出版第一卷,二〇〇二年出齊。現下,金庸武俠小說的英譯本不多,較早有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一九九三年出版的《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Mountain)。
武俠小說與東方文化較接近,所以在韓、日及東南亞特別受到歡迎。西方讀者對武俠小說有一個接受過程。但是,近年金庸小說已逐漸為西方讀者所接受。金庸的法譯本《射鵰英雄傳》於去年在巴黎出版,基本是全譯本,出版者為友豐書店。書店老闆潘立輝先生大約在十年前他已表示要出版一部規范的法文版金庸武俠小說。他早年在金邊讀到過法文版金庸武俠小說(因柬埔寨曾長期被法國統治,柬人懂法文很多),譯文粗鄙不堪,多不合語法。五年前潘先生特地跑來香港,要我介紹認識金庸先生,並且親自向金庸表達把其作品譯成法文的決心。由於法國人對金庸武俠小說認識不多,潘先生不敢貿然造次,他特地向法國文教部預先申請了一筆出版基金,然後請法國翻譯家翻譯,其間大抵花了五年時間,終於成功出版法文版《射鵰英雄傳》,書出版後,很快地獲得法國總統希拉克和法國文教部頒給的嘉獎狀,據說希拉克及法國政府的官員在拜讀後,無不稱許。
東南亞讀者,則遠在七十年代已為金庸作品所吸引,這個地區已先後出版越南文、泰文、印尼文、柬埔寨文、馬來文等文字,一九九五年出版了星、馬簡體字本,其餘文種均是盜譯,流傳廣泛。韓文版的金庸武俠小說在八十年代末已大行其道,共有十二家韓國出版社盜譯了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直到去年,金庸才正式授權韓國出版社出版他的外文版作品。
金庸小說日文版則是由日本最具規模的德間出版社出版。我於一九九六年四月陪金庸先生到日本簽合約。德間出版社的老闆德間康快先生擁有包括電影、出版、報紙等綜合大企業。他們當時決定斥巨資出版《金庸全集》,組織了日本一批漢學家進行翻譯。第一部《書劍恩仇錄》日文文庫版是於一九九六年出版的,其後陸續出版了金庸小說的日文版全集,並且已多次再版了。
以色列的漢學家夏維明,在一九九八年台北「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表示,自從以色列文版的金庸作品出版後,以色列的大學生都是很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的。
毋庸置疑,金庸武俠小說正走向世界,愈來愈受到外國讀者的歡迎。
日文版:
《書劍恩仇錄》(全4卷、原名:書劍恩仇錄、譯:岡崎由美)
《碧血剣》(全3卷、原名:碧血劍、監修:岡崎由美、譯:小島早依)
《秘曲 笑傲江湖》(全7卷、原名:笑傲江湖、監修:岡崎由美、譯:小島瑞紀)
《雪山飛狐》(全1卷、原名:雪山飛狐、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
《射鵰英雄伝》(全5卷、原名:射鵰英雄傳、監修:岡崎由美、譯:金海南)
《連城訣》(全2卷、原名:連城訣、監修:岡崎由美、譯:阿部敦子)
《神鵰劍俠》(全5卷、原名:神鵰俠侶、訳:岡崎由美・松田京子)
《倚天屠龍記》(全5卷、原名:倚天屠龍記、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阿部敦子)
《越女劍》(全1卷、原名: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越女劍、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伊藤未央)
《飛狐外伝》(全3卷、原名:飛狐外傳、監修:岡崎由美、譯:阿部敦子)
《天龍八部》(全8卷、原名:天龍八部、監修:岡崎由美、譯:土屋文子)最近金庸先生對天龍八部作了修改.
《鹿鼎記》(全8卷、原名:鹿鼎記、譯:岡崎由美・小島瑞紀)
英文版:
The Book and the Sword(《書劍恩仇錄》,全一冊)牛津大學出版社,譯:恩沙(Graham Earnshaw);監修:閔福德(John Minford)、Rachel May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鹿鼎記》,3冊))牛津大學出版社,譯:閔福德(John Minford)
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射鵰英雄傳》)已停止
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雪山飛狐》,全一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譯:莫錦屏(Olivia Mok)
被他人抄襲
20世紀80年代時,曾有人以「鏞公」為筆名著書《射鵰前傳》、《神鵰前傳》之類的作品,無論包裝和印製都與金庸的作品集極為相似。在香港部分租售舊小說的書店中仍然存在。在中國大陸,也有類似的抄襲的作品,不但書名類似,而且署名作者也和金庸很類似,如「全庸」、「金康」、「金庸新」「高庸」等。
[編輯本段]【其他作品】
《三劍樓隨筆》(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合著)
《袁崇煥評傳》(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學術性著作,收錄在《碧血劍》中)
《三十三劍客圖》(又名《卅三劍客圖》)
《金庸散文集》
《月雲》(略帶有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
約兩萬篇社論,如《寧要褲子,不要核彈》、《火速!救命!——請立刻組織搶救對上梧桐山》、《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自來皇帝不喜太子》等,在大陸未結集出版。
是《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另外,還有《韋小寶這小傢伙》、《一國兩制和自由人權》等諸多文學評論、散文、及由他人整理的演講稿。
[編輯本段]【金學研究】
由於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筆撰寫感想、書評,於是就有了「金學」一詞。不過金庸本身對這名稱有點抗拒,認為有高攀鑽研紅樓夢的紅學之嫌。現在大多統稱「金庸小說研究」。
而最先研究金庸小說,倪匡第一人。當台灣「遠景」取得金庸小說版權後,出版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編的「金學研究叢書」,由旗下著名作家分別評論金庸小說,分別有五集《諸子百家看金庸》(三毛、董千里、羅龍治、林燕妮、翁靈文、杜南發等)、楊興安的《漫談金庸筆下世界》及《續談金庸筆下世界》、溫瑞安的《談笑傲江湖》、《析雪山飛狐與鴛鴦刀》及《天龍八部欣賞舉隅》、《情之探索與神鵰俠侶》(陳沛然)、《讀金庸偶得》(舒國治)、《金庸的武俠世界》(蘇墱基)、《話說金庸》(潘國森)及《通宵達旦讀金庸》(薛興國)等,其中倪匡寫的《我看金庸小說》大受歡迎,一看再看直到五看才告一段落。期間「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談金庸的叢書,當時任職《明報》督印人的吳靄儀亦寫了《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及《金庸小說的情》,楊興安的《金庸筆下世界》。當金庸小說在內地正式授權出版後,「金庸小說研究」更為熱鬧,除小說內容、人物、歷史背景以至武功招式及飲食菜譜等,不一而足。其中比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更是研究的重點。現時只有陳墨和潘國森依然經常評論金庸小說。金庸
金學研究書目/篇目
學術類:
嚴家炎 《金庸小說論稿》
陳平原 《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俠小說的出路》
馮其庸 《讀金庸》
朱寧嘉 《金庸武俠小說對文化傳承的創意》
普及類:
孔慶東 《笑書神俠》、《醉眼看金庸》、《金庸俠語》、《孔慶東品讀金庸俠語》
倪匡 《我看金庸小說》《再看金庸小說》《三看金庸小說》《四看金庸小說》《五看金庸小說》(下半部為陳沛然所著)
《文學金庸》《人論金庸》
吳靄儀 《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金庸小說的情》
楊興安 《金庸筆下世界》、《金庸小說十談》
項庄 《金庸小說評彈》
合著 《諸子百家看金庸》(五輯)
閆大衛 《班門弄斧-給金庸小說挑點毛病》
林燕妮/倪匡/蔡瀾 《金庸筆下的男女》《金庸筆下的人生》
陳墨 《金庸小說情愛論》《金庸小說之謎》《金庸小說賞析》等系列
施愛東 《點評金庸》
王海鴻/張曉燕 《破譯金庸寓言》
曹正文 《金庸小說人物譜》
第一本金庸傳記
冷夏(香港) 《金庸傳》,95年內地出版時改名為《文壇俠聖-金庸傳》

㈧ 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的「江湖」用英文怎麼翻譯

江湖,
(舊時泛指四方各地)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五湖四海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