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重生小說 » 武俠小說作品靈感

武俠小說作品靈感

發布時間: 2023-07-24 21:03:00

㈠ 金庸小說的靈感都來自哪裡

在烽火硝煙的抗戰時期,中國竟傳奇般地誕生了一部玄想超妙,光怪陸離的《蜀山》。這部中國神話巨著,「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直接影響了後世的金庸等新派武俠小說的光大發展。

《蜀山劍俠傳》是哪一年開始寫的,不甚確知,多半是在抗戰以前就開始出版第一集了,陸陸續續,至少寫到一九四八年,共出了五十五集,並沒有寫完。

《蜀山劍俠傳》之奇,是奇在全書充滿豐富的幻想力,古今中外,未曾有過任何一部小說,是充滿了如此奇妙不可思議的幻想力的。

在《亞洲周刊》評出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位列55。這部小說還有一個現代的文章所不可比擬的特點,就是其作者本是一個傳統的文人,又因其信奉呂祖的伍柳天仙法脈,所以在其筆觸下,總是帶有著這樣的痕跡,不管是描寫人物還是景色,都帶著傳統的古文的華麗風格,對於喜愛古文色彩的讀者,閱讀這部小說真可謂是一種享受

這部作品對後來以古龍、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新派武俠有很大的影響,像書中的小李飛刀,彈指神通,白發魔女,總之這部書絕對是武俠小說史上,值得大書一筆的巨著,白先勇先生就曾經反復的通讀此書,認為「沒有其他書讓我這么著迷過」。後來推出的著名的RPG游戲——仙劍奇俠傳中也借用了峨眉派的背景,其中李逍遙的師傅「酒劍仙」的原型就是書中的人物「醉道人」。

我們可以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影響巨大,如果單論一部武俠小說,沒有能比得上蜀山劍俠傳的,現代武俠作品,或直接或間接,都從其中汲取靈感。

台灣武俠小說評論家葉洪生先生寫過一本蜀山劍俠傳探秘,詳細的介紹了這部小說,認為這部小說是千古第一奇書

像《蜀山》所描寫的窮荒極地、山精海怪、靈禽異獸、瑤草琪花以及五金之精、上古神話,固多脫胎自《山海經》;而演敘降妖伏魔、玄功幻變亦近紹於《西遊記》與《封神榜》;引述飛劍跳丸、天府秘瘦、修仙過程、考驗道心則取法於《神仙傳》、《平妖傳》、《女仙外史》及《綠野仙蹤》至《野叟曝言》所造奇景與蠻荒異俗,更毋論矣。同時還珠樓主更兼采清末民初以來的武俠先驅作品如《七劍十三俠》、《江湖奇俠傳》、《江湖怪異傳》及《奇俠精忠傳》等志怪述異之素材,再參證《武術匯宗》所論道述、神通等奇談,取精用宏,共冶於一爐

我為什麼今天寫這個蜀山呢,是源自於多年前第一次接觸蜀山傳奇這個游戲,是騰訊的網頁游戲,我迷上後才開始注意到蜀山劍俠傳這本書,後查閱很多資料才知道原來蜀山劍俠傳這么牛。

㈡ 如何寫好武俠小說

一、咋開頭的?
武俠看太多了,回顧一下,多數作品的開頭普遍有幾多:描寫山、天氣的多,詞語還華美得很;站在石頭上、樹底下的多,不是下棋就是對眼兒,劍拔弩張;遠遠地從道上走來的多,男女老少、騎驢、坐轎的都有;配角第一個出現的多;以主角出生前的事作引子的多;從牆外、草磕子里竄出人影的多;上來就打就殺就搶的多……文學小說的開頭哪能如此千篇一律乏味呢?換個新寫法又不是什麼難事兒,一開始就給讀者耳目一新、有文學味兒的感覺不是很好嗎。比如就從主角寫起,開頭就寫,瞎編一段,『王山葯恨他的師傅,他是他畏懼的神,又是他一直想擺脫的惡魔,』然後簡單寫原因,道出師徒間的大體關系,接著寫『此刻,他坐在大義門後院兒的牆頭上,望著天邊的晚霞,怔怔地出著神,……』就是這個意思,既能讓讀者的心神一下子就靠近主角的世界,又交待了一個門派中最主要的人際關系基調和主角的基本生存狀態,我覺得是有力的開頭。類似這樣的嘗試都可以去做,寫出有新意的武俠應該從起頭就顯露端倪。
二、情節展開中對話和打殺的動作別太多了。
主角也是人,他也要觀察,也有安靜地坐在那兒沉思的時候,多寫寫這些會增強小說的節湊感,對整體上表現人物也完全必要。我看過一些作品,對話太多太長,一兩句就能推動情節往下走的,他非要抻成十句二十幾句,還多是冷笑說的、暴怒說的、陰險說的你嗆我我探你的話,過於淺露和機械了,也不真實,在江湖裡混的人,見了面也不可能總是斜眉瞪眼說話,人性是豐富的,江湖裡的人物更是絢麗多姿的,要敢於寫他們平靜、感悟的時候,立體多層次地描繪他們。
情節設計也是如此,不要總是沖突和矛盾,也要有和風細雨,就是寫矛盾,我建議大家也要多去嘗試不露痕跡或者是若隱若現的地去寫,讓讀者去品味,讓你的作品有嚼頭。
三、是不是還在為某某道、某某怎麼道的重復又無奈而發愁呢?
許多作者都會犯這個難,尤其是說話時的表情,不寫就覺著乾巴,寫吧不是笑道就是驚道,這個也好辦,你就不寫『某某道:』,先把話寫出來,後面綴一句他的動作或心態就行了,再瞎編兩句:
「那可是師傅的劍,劉四兒眼獨,認出來傳到師傅那兒,我可咋辦?」看王山葯的表情,就好象師傅怒火中燒的大馬眼已經貼到了他的臉上。
「你比劃得快點兒,光泛濫閃的誰瞧得出來,贏了,怎麼著都行。」翠花不聽他的,輕輕抽出師傅的劍,又插進了另一個劍鞘里。
「你拿菜刀去比試去,握在手裡多踏實,又不怕誰眼獨。」翠花還笑得出來,王山葯腦門子都冒汗了。
「…….」翠花會心一笑,轉身走了。
「哎喲……」翠花盯著那把磕掉渣的劍,歪主意和著壞笑便爬上了兩腮。
一定要發散思維,要有意識地磨練自己靈活把握情節描述的能力,偏執點兒都不怕。特別是,要多看近代和當代一些大作家的作品,如張艾玲、鐵凝、格菲等等,看人家是怎麼把握人物對話和情緒變化的,自己再多寫多試就好了,這個不會太難,主要是避免語言的重復就行了。
四、轉呈起和還是要精一點兒。
我覺得不能總是『那日,到了**山已是**時分』『這一日清晨怎麼怎麼樣』『某某酒樓華燈初上,角落裡坐了什麼什麼人』,有的小說很長很長一段全是以主角為中心,這一日到了哪兒,那一日又發生了什麼,都是老套路,一點兒文學作品應有的轉呈變化都沒有。咱們試試變一變,看行不行。比如這一日師傅開始教基礎心法,完全可以這么寫『身體里怎麼會有氣在游動?當上清道長第一次告訴張三的時候,張三根本就不信,可是看著上清一本正經的表情又不象在逗弄他,似乎是為證明給他看,上清擺起兩條長胳膊反一下正一下地劃了幾個圈,眼睛還一瞪一瞪地,張三心裡就以為他要變戲法了……..』
轉筆到另一個重要配角或時空事件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從這個配角本身切入,比如『王二今天非常的郁悶,尤四嬸找來的郎中說他老婆的病再托就沒的治了,而辛苦攢得十兩銀子又因一時手癢在如意坊輸了精光……』,或者從另一個江湖幫派的現狀寫起,比如,『戶部的度牒發下來了,由於太後說了話,在滿寺二百一十五名僧人這個數上又多給了三十張,方丈海元自是歡喜不已,可想到眼下的另一樁煩心事兒,這份好心情很快就飄走了。俗家弟子張大功與古燈教的人爭狠被打成重傷的事已經被那些有心的人宣講得沸沸揚揚,海元覺得有一股暗涌的力量正在把一向低調斂默的少林一步步推向江湖斗爭的漩渦……』這樣簡單交待了背景,再引出下面的情節就自然多了,看著也吸引人,你可以先試一試,看看感覺如何。
五、行文敘述要撈乾的,直指關鍵。
看過一些朋友的作品,行文太啰嗦了。就是託孤一場戲,把個孩子送到深山秘派調教,先描寫山勢景觀、寫幾個人領著孩子,大人長得如何,娃娃清不清秀,然後敲門,出來人,長得咋樣,說兩句兒進去了,過一會兒又出來了,請到一個屋,又過一會兒進來一個僧人,長得啥樣,說兩句才知道這個還不是正主,又出去了,這邊兒泡了茶,什麼茶,過一會兒,那僧人回來又把這幾個請到了另一個屋子裡,這才看到了正主,哭著請求收下。推進太慢了,沒有張馳跳躍感,就是流水賬,其實很簡單,就直奔主題.
比如說這孩子叫張七,『那天大概也是這樣的天兒吧,陰得乎啦的,張七被老羅叔牽著手,甩動著小胳膊,戰戰驚驚地進了天一派寂靜的山門。他還記得恩師胡痴老道第一眼見到他時的神情,他裝出有些滑稽的驚訝樣子,彎下腰看了看他,又用臟稀稀的手指頭颳了刮他的小臉蛋兒,然後笑著問『你咋來啦?你多大啦?你走這么遠的路累不累啊?』他問得很輕很祥和,如一縷春風吹走了張七滿心的惶恐,那一年他才七歲。』就是要把你想告訴讀者的關於主角和配角的一些東西,盡可能直接而又不直白地寫出來,讓人看了打眼兒。
還有對話,很多作者寫起對話就收不住了,越扯越多,越扯離本情節核心的內容越遠,何必費力不討好呢,就適當地擴散幾句,然後把你想在這個情節透露給讀者的東西抖出來就行了。一定要撈乾的說,哪怕感覺上有點兒直白,只要簡潔,將來添色潤筆也好添。
六、千萬別急著往網上掛!
寫一點兒更新一點兒,這絕對不行。一件成熟的作品,必須要在寫完後認認真真地修坑補漏、添情加緒,自己覺得滿意了,才好拿出來讓大家看。這是文學創作,可不要把它變成一點兒一點兒地在網上積聚人氣的浮躁地追名逐利的過程,一部優秀的作品,起碼要憋上一兩年,甚至更長。寫完了改完了,攥在手裡,你還可以和網上其他作品作個比較參照,自己寫得行不行,能不能超過這個人寫的水平,萬一又來了靈感,還可以再改,甚至大改動。過早地拋頭露面,已經在讀者群中有了印象了,再想改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㈢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靈感來自哪裡

很多啦,
個人經歷(比如金庸年輕時迷戀夏夢,在小說中就有各種映射,如段譽痴迷神仙姐姐,晚年看的見的多了,便能寫出《鹿鼎記》)

前輩作品(早年作品《書劍恩仇錄》,陳家洛其實就和很多梁羽生手下的主角相似)
歷史傳說(太多了......)
時事政治(《笑傲江湖》的各種隱射暗喻)

㈣ 金庸的武俠作品傳達的是一種什麼思想哪些精神值得學習

我曾經讀過一句非常神奇的話,金庸的書中沒有真正的大俠精神。但你想想,他是有原因的。什麼是真正的大俠精神?是懲惡揚善,應該更貼近水滸英雄。但這一部分在金庸小說中較少出現。歸根結底,金庸本人是一位受過良好傳統教育的社會精英,其小說的核心應該是儒家思想。後來,一些佛教可能會混雜在一起。「俠為國,民為本」是一種非常明顯的儒家思想,而「憐我為世,憂我為世」則是一種非常明顯的佛教思想。

看完後,我總在想像自己在他們的環境里學習武術後做出的一個選擇。最後,我發現他們比我學識淵博,比我心胸開闊,正直而憤憤不平。讀完後,我總是掩面嘆息。當我回首當時的情景,我可以猜到他們寧死也不投降。

金庸小說帶給我的精神世界,就是教會我在內心堅持正確的道路,不被外界所感動,不被愛情所束縛。做自己世界的大俠,也可以做世界的大俠。

㈤ 請問要寫好一部武俠小說,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什麼必要的步驟

武俠小說,誰都會寫。但是要寫出金庸的水準,古龍的風格卻絕非易事。
寫好武俠小說,最關鍵,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呢?
我總結了幾條:

1.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里說的是靈感。一篇好的小說,靈感的來源佔有相當比例,這一點任何人都無可厚非。

2.斬奸鋤惡不愧武,為國為民方稱俠。這里說的是俠義。武俠武俠,俠義為先;義字當頭,豪言壯語,噴薄而出。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里說的是積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謅;有了積累,寫作也並不難了。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里說的是才氣。寫出好的小說,才氣相當重要:若將靈感比作點火裝置,將俠義比作助推器,將積累比作燃料,那麼才氣便相當於助燃物——由此,神州六號能夠一躍騰空,我們的文章也能夠天馬行空了。

5.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里說的是堅持。一篇文章,不是僅有思路就能稱之為好文;一個人,不是成功了一篇文章就能成為優秀作家。只有堅持:對於一部作品來說不斷修改,對於一個人來說不斷創作,才能與預想的完美境界靠近。

由於時間倉促,環境擾亂,行文較為潦草,見解也未見透徹。勿怪。

最後,用王靜安的「境界說」作結:古今之稱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重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祝大家創作出優秀的武俠小說,成為繼金古之後的又一武俠名家!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