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中普通的內功
① 求武俠小說中出現的內功名稱,越多越好,比較出名的希望有個出處,可以的話有個大概的強弱劃分就好了
找了金庸里的武功名字
(天下武功出少林,嵩山為北少林,莆田寺是南少林,西少林見於《倚天》,仙霞山見於《射鵰》,是南少林的分支,渤海是北少林分支,韋陀門見於《飛狐》,無色創立,是北少林分支)
1.少林長拳2.少林羅漢拳3.少林擒拿十八打4.一指禪
5.易筋經6.大金剛掌7.袈裟伏魔功8.伏魔禪杖
9.多羅葉指10.無相劫指11擒龍功12.少林握石掌
13.達摩掌14.大韋陀杵15.少林降魔刀16.少林伏虎掌
17.袖裡乾坤18.少林攔雲手19.少林快掌20.千手如來掌
21.一拍二散22.天竺佛指23.劈空神拳24.慈悲刀
25.大智無定指26.神拳八打27.韋陀棍28.去煩惱指
29.大力金剛指30.般若掌31.摩訶指32.寂滅抓
33.羅漢伏魔神功34.達摩劍35.如影隨形腿36.韋陀拳
37.羅漢劍38.因陀羅抓39.拈花指40.大慈大悲千葉手
41.燃木刀42.日月鞭43少林九陽44金剛伏魔圈
45.普渡仗46.金剛護體神功47.大力魔爪功48.少林龍爪功
49.少林虎爪功50.金剛禪獅子吼51.躲剛拳52.斬蛟拳
53.韋陀伏魔劍54.大力金剛抓55.少林降魔掌56大韋陀掌
57.少林醉拳58.少林瘋魔杖59.夜叉棍60.取經棍
61.查拳62.潭腿63.花拳64.洪門拳
65.燕青拳66.魯智深醉跌67.中平槍68.六合刀
69.六合拳70.六合鞭71.六合槍72.赤尻連拳
73.變勢掌74.少林猴拳75.十八羅漢陣[陣]
二、武當山-太極門-上清宮
(武當為武林內家正宗,元末張三豐創立。雖然實際上太極門與武當沒什麼太大的聯系,當時在一般武俠小說中,太極門源出武當。上清宮見於《俠客行》,武當分支)
1.太極劍2.太極拳3.柔雲劍4.繞指柔劍
5.玄虛刀6.武當長拳7.武當綿掌8.武當推雲手
9.武當九陽10.倚天屠龍功11.純陽無極功12.太極神功
13.神門十三劍14.虎爪絕戶手15.武當兩儀劍16.羽衣刀
17.奇門三才刀18.四象六合刀19.靈寶拳20.上清拳
21.上清劍22.武當鶴嘴勁23.武當震山掌24.無極玄功拳
25.玄玄刀26.破金錘27.太極刀28.真武七截陣[陣]
29.梯雲縱[輕]30.狻冰功[輕]31.芙蓉金針[暗]
三、丐幫
(丐幫創立於唐朝,自古以來便是天下第一幫,在清朝改名字「興漢丐幫」,見於《雪山》)
1.降龍十八掌2.打狗棒3.逍遙拳4.鎖喉擒拿手
5.纏絲擒拿手6.龍爪擒拿手7.丐幫混元牌8.丐幫攝心術
9.蟹鉗功10.排雲雙掌11.打狗陣[陣]12.漫天灑金針[暗]
13.青竹鏢[暗]
四、逍遙-靈鷲宮-星宿海-函谷
(金庸小說中,武功絕頂高手出得最多的,肯定是少林,第二就是逍遙,逍遙在《天龍》內,已有超過少林之勢頭。靈鷲宮,天山童姥創立,逍遙分支。星宿海,丁春秋創立,逍遙派分支。函谷,蘇星河創立,逍遙主支。)
1.北冥神功2.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3.小無相功4.抽髓掌
5.化功大法6.天山六陽掌7.天山折梅手8.天山杖
9.三陰蜈蚣爪10.天羽奇劍11.如意刀12.逍遙龜息功
13.寒袖拂穴14.五斗米神功15.地火功16.白虹掌
17.周公劍18.傳音搜魂大法19.凌波微步[輕]20.月影舞步[輕]
21.采燕功[輕]22.憑虛臨風[輕]23.飛星術[暗]24.穿心釘[暗]
25.極樂刺[暗]26.三笑逍遙散[暗]27.無形粉[暗]28.碧磷粉[暗]
29.鑠心彈[暗]30.連珠腐屍毒[暗]
五、大理段氏-天龍寺
(大理皇家段氏,乃金庸最著名的武林世家,天龍寺更是皇家寺院)
1.段家劍2.六脈神劍3.一陽指4.枯榮禪功
5.天龍佛門獅子吼6.修羅刀7.五羅輕煙掌8.盤根錯節十八斧
9.哀牢山三十六劍
六、全真教-太乙門
(全真教,是中國著名道教流派,後來的武當便是全真派的。為南宋第一大武林門派,創始人王喆,號重陽。太乙為與全真並列的道教派系,兩派多有融合,今合在一起討論)
1.九陰真經2.先天氣功3.全真基劍4.左右雙手互搏
5.空明拳6.同歸劍7.金關玉鎖二十四決8.三花聚頂掌
9.全真收筋縮骨法10.太乙拳11.太乙神功12.太乙槍
13.全真排雲手14.全真出雲手15.全真鞭拳16.泥鰍功
17.太乙元筆18.昊天掌19.全真鴛鴦連環腿20.一劍化三清
21.沖天掌22.九陰神抓23.易筋鍛骨術24.大伏魔拳
25.陰寒箭掌26.羽衣刀27.天罡北斗陣[陣]28.七星聚會[陣]
29.金雁功[輕]30.飛絮功[輕]31.上天梯[輕]32.天罡北斗步[輕]
七、古墓派
(見於《神鵰》,創始人林朝英)
1.玉女心經2.玉女劍3.玉女素心劍4.古墓九陰
5.天羅地網掌6.手揮五弦7.赤練神掌8.金鈴銀索
9.五毒神掌10.三無三不手11.黯然銷魂掌12.拂塵功
13.美女拳14.美女劍15.天羅地網勢[輕]16.迎風拂柳步[輕]
17.玉蜂針[暗]18.冰魄銀針[暗]
八、桃花島
(黃葯師創立。)
1.彈指神通2.落英神劍3.落英神劍掌4.八卦劈空掌
5.碧海潮生曲6.蘭花拂穴手7.九陰白骨爪8.九陰摧心掌
9.毒龍銀鞭10.玉簫劍11.玉漏催銀劍11.旋風掃葉腿
12.靈鰲步[輕]13.桃花燕雙飛[輕]14.桃花附骨針[暗]
九、白駝山莊
(歐陽鋒創立)
1.蛤蟆功2.靈蛇拳3.靈蛇杖4.逆轉九陰
5.神駝雪山掌6.黃沙萬里鞭7.白駝天龍掌8.金剛穿掌
9.白駝瘋魔杖10.透骨打穴11.蚯蚓功12.合扇刀
13.瞬息千里[輕]
十、峨眉山
(元末明初,郭襄創立)
1.峨眉九陽2.回風拂柳劍3.回風拂柳刀4.金頂綿掌
5.飄雪穿雲掌6.滅劍7.絕劍8.四象掌
9.佛光普照掌10.亂披風劍11.大佛掌12.陰陽太極拳
13.鴨形掌
十一、昆侖山
(元末明初,何足道創立)
1.昆侖基劍2.昆侖兩儀劍3.無色無聲劍4.迅雷劍
5.玉碎昆岡劍6.雨打飛花劍7.天山雪飄掌8.清涼扇
9.混沌劍陣[陣]10.雲龍三折[輕]
十二、雪山-金烏派
(見於《俠客行》,金烏為雪山分支)
1.雪山入門十三式2.雪山基劍3.金烏刀4.神撲鬼跌三絕手
5.雪影擒拿手6.踏雪無痕[輕]
② 武俠小說中的內功.
首先我們要肯定內功是真的存在的 說內功之前,先說一些自然科學不能解釋的東西: 第一,人體的穴位和經絡。西方人大多不相信這些,中國人基本相信這個。從解剖學上解釋不出來,不過穴位和經絡的存在是確切無疑的。印度的瑜珈中也有類似穴位的理論。瑜珈認為人的脊柱上有14個生命能源點,瑜珈的修煉正是刺激這14個能源點,從而達到強身的功效。中國的穴位理論更加詳細,穴位不僅存在於脊柱,更存在於身體的其他部位。而經絡起到一種類似於綱領的作用。奇經八脈把人身的穴位貫穿起來。 第二,氣。氣這種東西,連很多中國人也不相信,主要是因為沒見過。當然,氣是看不見的東西,我也沒見過,不過親身體驗過。它的存在也是確切無疑的。連中醫里也有很多關於氣血的理論。 下面說說內功的理論。各家的內功理論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各家的內功心法不同。中國武術門派眾多。內家有太極、八極、形意、八卦等等。不論哪一門,都有一種所謂的「氣拳」,每一個招勢都要靜止很長時間,這就是內功的修煉。用行話來說叫「樁功」。初級的樁功只是為了體驗氣,比如某一個姿勢,你要感覺到有熱氣從腳下向上蔓延,直到腰間。有這種感覺說明練對了,沒有就說明練得不對。當你對於內力的行走很熟悉了,就練習更加高深的樁功,這時,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如何引導、控制你的內力,並使之在身體里如何運行。 內功的最高境界叫做「身知」,就是「身體本身知道氣的運行」的意思。再說得「武俠」一點,叫做「打通任督二脈」。這個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學中醫的人都學過穴位,同時有一首口訣,講的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順序和時間。子時運行到哪一個臟腑,午時運行到哪一個臟腑……一天12個時辰正好周身運行一遍。這就是一個周天(先天大周天)。這個周天是人生來就不停運行的。練內功的人,控制他的內力在身體內快速運行,把本來應該一天完成的運行用一個小時完成,他還可能和正常人一樣嗎?而這個周天(後天周天)又分兩種,一種是大周天,一種是小周天。小周天是指控制氣血只繞行於任督二脈(上起頭頂百匯穴,下止襠部會陰穴。身體前面中央線為任脈,身體後面中央線為督脈),速度快但是長功慢。大周天是指控制氣血繞行身體所有經絡,長功快但是速度慢。這種程度的內功修煉則是只有「身知」的人才能作到的。 達到「身知」的人真的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有一位太極名家(已故),身高1米6多,生前(當時已八十多歲高齡)坐於一把藤椅上,一個身高1米9的壯漢雙手壓住他的胳膊,全身用力壓住他。老人家只是大喝一聲,就用內力把壯漢彈出2米多遠,這就是「身知」的威力。 另外,還有一種不為打人的內功。武當派的老道有一種功夫叫「寒暑鐵布衣」,是張三豐創立的,練這種功夫,可使人不畏寒暑,四時只穿單衣蔽體而能雲游四海。這種內功不僅涉及到上面所說的理論,還要提到道家獨特的宇宙觀和養生理論。在此不贅述。不過還是那句話,內功也是有極限的。像我現在在長春,經常下雪,天氣較冷,但是我仍然只穿一件襯衣一件外套,不穿毛衣和羽絨服。寒暑鐵布衣比我還要狠,但是也絕不可能只穿一個小褲衩到南極科考去。 以上是關於內功的一些極淺顯的東西,因為理論中太多涉及到門戶的東西是不能說出來的,所以可能大家覺得不知所雲,這也沒有辦法,畢竟門戶之間還是很深的。
③ 武俠小說中有哪些武功求大神幫助
武俠武功分: 1、內功: 代表的有九陽神功亮纖等 2、輕功: 代表的有凌波微步等 3、外功(硬氣功): 代表的有金鍾罩、鐵布衫等 4、劍訣: 代表的有獨孤九劍等 5、掌法: 代表的有降龍十八掌等 6、指敬襲仿法: 代表的有一陽指、六脈神劍等 7、腿法: 代表的有譚腿等 8、拳法: 代表的有七傷拳、空明拳、少林禪卜長拳等 9、刀法: 代表的有鴛鴦刀法(夫妻刀法)等 10、點穴: 代表的有彈指神通等 11、毒功: 代表的有千蛛萬毒手等………
④ 武俠小說里的「內功」究竟是不是真的
武俠小說里的「內功」不是真的。
所有小說都誇張,內功沒有那麼神奇。練習傳統氣功可以提高專注度、反應速度,有益健康。其他外氣都不是。回到武術本身,如果分為演法、練法和打法,那麼內功可以納入練法,也就是無法直接提高對打能力,但可以提高身體素質。
傳統武術中的勁力要求不是強化,而是整合,改變日常的用力習慣,形成適合擊打的用力習慣,比如抓住手腕的時候不要較蠻力,而只需要肘部動作就可以化解掉,比如腰胯主動帶動手等等,這個很復雜,需要系統的練習。
但是,這個可以從形體上去訓練,也可以通過意識訓練,比如通臂拳搖胳膊的時候,在搖的時候要盡量伸展,但也可以想像手裡抓一個鐵球,當這種想像逼真的時候,會對肌肉形成某種調節。
於是,這種作用被擴大了,出拳的時候需要腰腹胸肋肩肘手的全面協調配合,就出現了,丹田一股熱流經任脈如何如何,等等的內功。
⑤ 求武俠小說中內功各種境界,和神通。如,千里傳音、獅吼功、身外化身等。寫小說用的,謝謝
武俠小說中的各種境界,大的一般是分三個: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返虛。
煉精化氣具體如下:煉精化氣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煉精化氣氣功內丹術術語。又稱為百目關、小周天。為內丹術築基功夫後的第一階段。內丹術認為,在煉丹葯物精、氣、神中,以精為基礎。但元精須與元氣合煉,化為輕清無質的精炁相合之物,始能隨河車運轉,煉成丹胎。
道家所謂「煉精化氣」的氣是什麼東西?中國醫學所謂的「氣血」的氣和「中風」的風,是否都同道家所講的這個「氣」字一樣?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問題。漢代以後的中國醫學,大都把氣流的風和人體呼吸的氣混而為一,這也是有問題的。不過這些問題都是個別的專論,現在從本題范圍會討論它,一時也講不完。前文曾經提到,暫且借用現代科學術語的「生命能」,作為解釋氣的概念。換言之,也就是要學習靜坐和修證健康長壽術的人們,不要把人體口鼻呼吸的氣,以及大氣中的空氣,就當作道家或密宗所謂的氣。否則,統統落在生理的感受范圍,錯把神經和肌肉的反應當作是「真氣」的流行,那是一個嚴重的誤解。 退而言之,如果只把肺部的呼吸和生理反應的作用,當作煉氣的成果,那麼綜羅道家、密宗、瑜伽術等的各種大同小異的煉氣方法,至少有幾十種甚至一百種之多。雖然無可否認的,人體生理上的口鼻呼吸,以及部份其他器官和皮膚呼吸的作用,是修煉的基本動作和工具,但不能誤認為這就是靜坐養生或道家丹法的真諦。 照道家養生的修煉方法,真正達到「煉精化氣」的程度,那是什麼景象呢?這便須要留意道家所流行的兩句術語,所謂「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三花」與「五氣」,都是比喻的代名詞。三花即是「精」「氣」「神」。「五氣」,便是心、肝、脾、肺、腎或另用五行的代號,即是金、木、水、火、土等;至於印度的瑜伽術中,卻以上行氣、下行氣、中行氣、左行氣、右行氣等叫做五氣。名詞不同,實際上都是共通的。聚頂的頂,當然是指頭頂的「宮會穴」,也就是道家所謂的「泥洹宮」,密宗所謂的「頂輪」和「梵穴輪」的連帶關系。不過朝元的「元」,卻有不同的說法:有些根據醫學經脈穴道的觀念,便說這個「元」是指「關元穴」的部位,也就是一般所謂的「下丹田」,有些人卻認為這個「元」是指「會陰穴」,也就是密宗和瑜伽術所謂的「海底」。誰是誰非,從來就無確證,除非真是修煉到家的神仙肯出來當場指證,或許可息此一爭端。不過,從學理和中國文字學的詮解,以及經驗的求證。我們認為這個「元」字與本源的源字通用。換言之,所謂「元」,便是指原來的本位現象而已,所謂「五氣朝元」,也就是說人體內部的腑臟之氣,各歸原來的本位,充滿、和諧、均衡而沒有窒塞。我們簡略地從學理上解釋過這兩句話的意義以後,再從實證的現象來作說明。 「三花聚頂」的景象:靜坐到達精化為氣的階段。奇經八脈的通暢情況,猶如以往所說,已一步步獲得了實證。從此漸漸到達忘去身體的感覺,周身如嬰兒似的柔和輕軟,非常安適妥貼,若存若亡。此時,唯一還有感覺的便是頭腦的反應。再漸漸的靜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現象。到此忽然會進入幾同完全忘我的境界,只有頭頂「泥洹宮」「百會穴」部分,感覺如天窗的開啟,如陽光的透射,豁然開朗而呈現無比的清涼之感。猶如乘虛而下的一股清虛之氣,下降而遍灑及於全身。道家丹經所謂的「醍醐灌頂」,便是形容這種境界。不過,到此程度,最怕的是學理不明,觀念不清,內心如果存有絲毫的幻想,或潛意識中存有強烈的宗教意識,可能便會心神出竅;如果再配合其他的幻覺;便有許多類似神秘性的景象出現了。對此種種境象,必須要一一掃除,不落筌蹄才為究竟。 「五氣朝元」的景象:由於以上所講「三花聚頂」景象的呈現,或者在同一時間,或在稍息之後,忽然感覺呼吸之氣自然地完全停止,周身綿軟,不藉後天的呼吸而溫暖怡適,平時所謂的內呼吸(丹田的呼吸這時也自然的停止了。只是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偶然的需要極其輕微的呼吸一次。此時有如在風和日麗的景象中,微風不動,水波不興,身心內外,天地人物,無一而非安於「中和」的本位,更不知道有我身的存在或無我身的存在,這些平時的感覺和思想,統統都自然地去得無影無蹤了。 靜坐或修道的實際工夫,如果真能做到如上所講「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情況。那麼,煉精化氣的基礎工作,可以說是告一段落。不過,這種基礎,可不能偶一而止的,必須要「持盈保泰」,恆常如此,而且可以自由作主的要如此便如此才算數。倘使在靜坐的過程中,偶然有過一次類似經驗、瞎貓撞到死老鼠、一見永不再見,那就不足為是。但從此要進到「煉氣化神」的境界,就必須和「道」的觀念結合,並非只屬於靜坐工夫的范圍了。 煉精化氣:氣功內丹術術語。又稱為百目關、小周天。為內丹術築基功夫後的第一階段。內丹術認為,在煉丹葯物精、氣、神中,以精為基礎。但元精須與元氣合煉,化為輕清無質的精炁相合之物,始能隨河車運轉,煉成丹胎。《還真集》卷上:「初關煉精化氣,抽坎中之陽也。」其具體功法,有采葯、封爐、煉葯、止火四訣要。但是在小說中煉精化氣通常是指將體內的精氣血氣化為內勁。
煉氣化神具體如下:氣功內丹術術語。亦稱十月關、大周天等。是在煉精化氣的基礎上,將氣與神合煉,使氣歸入神的煉修階段。其要點是用意識調整內氣之分布和運行,以增強元神。《還真集》卷上:「中關煉氣化神,補離中之陰而成乾也。」這一階段已屬內丹的高層次,古今修煉成就者已不多見,而所述法則也較為簡略。按明清以來流傳最廣的伍柳派丹法所說,這一階段可分為大葯過關服食和守中兩段功夫。並認為完成此功法即可返老還童,延年益壽。在小說中一般這樣就能進入先天境界,形成自己的大周天。由此也有了先天生生不息的說法。先天罡氣外放這些都是先天的主要手段。一般先天還分為虛丹、實丹、金丹。如果要寫修真界的話這個就不好用了。你可以將先天分為初入,穩固,大圓滿三個。
煉神返虛呢主要就是將與內勁相合的神融入天地之中以達到控制天地的說法。如果你是寫武俠類的話,這類人一般就無敵了。當然如果還想寫修真的話,這就可以當作是先天突破至修真的途徑。
其實還有一個煉虛合道,這個主要就是神融入天地後體悟天地大道,這個寫起來很好發揮,比如你可以將境界的提升與這個道聯系起來,要突破就必須悟道。然後主角在境界低的時候種種奇遇導致對天地大道的理解比一般人深,然後就牛b了。其實還可以由道引入領域,道越深,領域越強。等等。
⑥ 武俠小說中的內功,內力,在現實世界也存在嗎
我們看過中國傳統的武俠小說,幾乎都會接觸到這樣一個詞彙,內功或者說內勁就是用來描寫那些武功特別深厚的人,他們可以藉助內力打出更大威力的這些功法,甚至說可以通過特殊的功法把別人的內據為己有,然後也可以把自己的那件強行灌輸給別人,短時間之內提高那個人的戰鬥力,但是這個是武俠小說,現實生活中到底有沒有呢?
雖然說科學沒有發展之前確實是存在一些搏殺的技巧,就算是現在也存在一些,只不過關於內功或者修真之類的這些東西,它確實是不存在的,因為科學結合醫學,對待現代的人體進行了很深入的研究,那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電磁場就被理解成一種氣,但是通過機器檢測並沒有檢測出所謂的氣,只是說那些武術大師她們在某一個武器的運用或者某一些技巧方面的運用,確實是遠處常人的。
⑦ 武俠小說中所謂的內功,到底是誰最早提出來的
說起內功,很多人都想到了我國古代武俠人物里,運用內功可以做到許多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包括各種武林絕學以及各種輕功等等,讓70-90年代的人們無不沉迷其中,非常的嚮往。所以,說起內功是誰提出來的這一點,個人也查閱了一些相關的資料介紹,大致內容如下:
綜上來講的話,像參考資料內的介紹,趙煥亭應該是最早提出內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