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重生小說 » 金庸的武俠小說是我們的童話

金庸的武俠小說是我們的童話

發布時間: 2023-07-08 09:12:55

㈠ 喜歡閱讀討論金庸小說的人,都是些什麼素質和鑒賞水平呢

喜歡讀金庸武俠小說的人,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也是內心充滿正義與熱血的人,武俠小說就是成年人的童話,喜歡童話的成年人心態永遠年輕,在他們的世界沒有那麼多心機。有些人總拿純文學與通俗文學來作區別,如果我們的純文學也能寫到金庸武俠小說這樣的境界,我們的純文學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低靡,更用不著用血腥或色情去媚俗。

㈡ 金庸們寫的武俠童話,多年後才驚覺那是長大的夢遺

他們筆下的英雄,彈指驚雷,攪動天下,至尊武林,不戀美色;他們筆下的江湖,兒女柔情、針砭世事,風雲亂空,滄海桑田。一曲曲江湖童話激盪,稍縱間幾世恩仇鏘鏘。武俠世界從來不乏後來者,從平江不肖生到金庸梁羽生,國人的成人童話著述者眾,每每不同。

那是上世紀初的光景:書外世界,炮火紛飛,熱兵器摧枯拉朽得沒改伏有一絲想像力,再不見熱血男兒真性情;書內,刀光劍影,冷兵器縱橫無敵,愈是神奇,血肉橫飛方顯生命激情。前有「南向北趙」合力領風騷,開武俠小說一代潮流,後隨「北派五大家」橫空出世,引江湖烽煙鵲起。而1928年,上海明星公司出品[火燒紅蓮寺],票房熱賣,因其原著是為「南向」向愷然,即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更加刺激了武俠小說的發展,一時間競也可與新鴛鴦蝴蝶派之言情小說抗衡。

平江不肖生筆下既有浪漫的《江湖奇俠傳》,蜻蜓點水地開啟神魔亂舞的江湖,又有較寫實的《近代俠義英雄傳》,通過真實人物大刀王五與一代宗師霍元甲的傳奇,將內功與外功等諸般技擊實戰付諸文字,形成了為國為民、出乎天地正氣的俠義江湖。

「北派五大家」中,還珠樓主繼往開來,以平江不肖生的「神魔亂舞」為藍本,憑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塑造了一個奇詭多彩、氣度恢宏、仙魔共處又不失詩情畫意的超現實武林,前人評其筆下江湖「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天外還有天,陸底還有地……靈魂可以離體,身外可以化身,借屍可以復活……行路可縮萬里成尺寸,談笑可由地室送天庭……煉成各種兇殺利器,相生相剋,以攻以守,藏可納之於懷,發而威力大到不可思議……」(徐國楨《還珠樓主論》)。與其相比起來,同為「北派五大家」的白羽因受新文化影響,他的創作,「武」更為側重技擊實戰,不僅收納了存在於現實的武功招數,更憑想像開創了許多未有招式,而在武功招式的描述上,又極富詩意。更重要是,他選擇以現實生活為背景創作,江湖不再是架空的理想化存在,而是有如常態社會般辛酸苦辣萬生像,獨具社會反諷效果。

李安一部[卧虎藏龍]的成功,無形中使得銷聲匿跡許久的「北派五大家」之一的王度廬重歸視野。他筆下的江湖尤以悲情著稱,俠骨柔情勝過爭名斗艷,深入內心的義壓抑了切膚之情,由生而來的孤寂感,昭顯著人性深度。韓非子早以「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點出俠之本質,而王度廬卻塑造了一系列「俠不犯禁」的人物,不但未失偏頗,反倒更顯義薄雲天的氣概,以道家的無為拓寬了武俠寫作的局面,竟也暗合了李太白式的文人武俠夢。

所謂「江山待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武俠小說亦然。

江湖,每個人心中都有,而只有那些真正富有特色者才能經得起時間考驗。與掀起舊派高潮的平江不肖生本就身懷武功不同,開新派的梁羽生乃典型文人,師承名家,正是因此,他筆下的江湖俠義與歷史責任緊密相連,其虛構的名士型俠客亦背負強烈家國意識,武林故事正邪拿伏對立,所謂「亦史亦奇,以史傳奇,以奇補史」。他的武功招式效仿白羽,注重技擊實戰,避免消殲攜過於怪力亂神,加上其善於詩詞歌賦,使其刀劍無情的江湖平添了一份靜默的優美,浪漫怡人。而其著力構建豐富的人物形象,不惜將一個人從出生寫到死亡,貫穿多部小說,一舉改變了舊派注重情節而人物稍遜之風。「郎意難堅,儂情自熱,紅顏未老頭先雪」,如此性情的女子,鮮明生動,行走在梁的江湖中,令人深刻腦海中。然而,梁的江湖太過正統,故事、人物都難免落入簡單的二元對立體系。這到了金庸筆下,方才有所改善。

雖然金庸被梁羽生稱為洋學生,但是其心中江湖亦充滿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他的江湖進一步突出人的重要性,尤其到了中後期,此間俠客不光為國為民,對個人自由的追逐已經盪漾心中,這也是比起郭靖,令狐沖、楊過等人更為年輕人喜歡的原因。以儒墨始,漸入道佛的金庸,以亦正亦邪的江湖,撕裂了正統江湖的虛情假意,直面人性善惡相剋相生的復雜性,不僅更具可讀性,也更利於電影的改編再創造。而金庸這種對於俠義精神的理解,更多是以營造意境來描寫武功招式闡釋的。在他的江湖裡,幾乎所有俠客的武功修為都會經歷王國維所謂的人生三境界,優美之外更讓人看到了人生的境界。同梁羽生一樣,他的武也是講究局限的,不同的是,金庸更向前一步,使「武」性格化,何人用何武,是其江湖獨特的重要元素。金庸江湖重「人」的特點,尤其體現在他對愛情的描寫上,不僅能以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等正面角色的愛情感人,即使描寫諸如黑風雙煞、李莫愁等壞人的愛情亦能驚天地泣鬼神。這也為電影改編提供了多角度的空間。

適時,武俠小說因各種原因,在內地中斷,卻被台灣地區的小說家繼承起來,尤其是北派五大家對他們產生了深遠影響。雖然不似金梁開時代之新,但是郎紅浣等人的創作實在早於二人。後有伴霞樓主(與「三劍客」合稱「四霸天」)、卧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三人合成「三劍客」)等也是風靡一時。原名牛鶴亭的卧龍生,博採北派五大家之長於一身,仙劍神魔、現實意味、幫會組織,俠骨柔情、奇詭布局無所不包,構造了一個混亂的江湖,又以門派之爭、江湖一統、多角戀愛啟迪了後來者。與其同尊諸葛孔明的諸葛青雲,則更多的受還珠樓主影響,著力描寫仙劍奇俠,加上其在國學功底上有一定造詣,他筆下的江湖兒女遂以才子佳人為主,自然少不了詩詞歌賦,他更以《奪魂旗》一書無意間引出了鬼派武俠。稍後的司馬翎深得還珠樓主之神,在玄幻江湖的基礎上,與前輩諸家相比,尤其塑造了一個女性的武俠世界,他書中的女俠不僅有著旋轉乾坤的作用,更能一舉改變武林命運。

「語不驚人,不如不說;人不快活,死了算了」,古龍一語道破其筆下江湖之特點——風流,古龍以酒醉的姿態,干凈地顛覆了以往武俠小說的一貫風格,他的江湖褪去了歷史的沉重感,全靠激情構建理想社會;他的人物,盡是風流倜儻的浪子豪俠,武藝卓絕、嗜酒如命、不拘小節、智慧超群,義字當頭可拋一切;他的武功描寫,更是突破傳統限制,避實就虛,在於營造發招和落招之際的氛圍,更以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彰顯他瀟灑、風流、尚義的俠義精神。此外,懸念迭起亦是古龍武俠江湖的不二圖騰,其不拘結構限制,效仿西歐文學寫作技法,令筆下江湖盡是離奇故事,一派俠士名流不只要斗勇,更要鬥智,懸疑一環扣一環,撲朔迷離,引人入勝。之後,效仿古龍者不勝枚舉,唯有黃鷹一人,惟妙惟肖,幾乎能以假亂真,自然筆端江湖,紙上俠客皆幾近古龍,直至後來,因參與編劇[僵屍先生]大賣後,黃鷹遂將僵屍寫入小說,以此從古龍影子中脫離出來。

溫瑞安於武俠衰微之際出世,憑借旺盛的生命力鍛造了屬於自己的江湖,並以風格多變,令人一時難以一語形容其江湖,然而縱觀之,人物的鮮明個性,故事的懸疑推理依舊光彩凸顯,而且溫瑞安本人精通武術,才思敏捷,對武功的描述極富浪漫色彩。同處新一代的黃易,江湖性情大變,不僅增加了前人涉獵不多的戰爭場面,更玩起了時空穿梭。

時至今日,從1928年第一代導演張石川拍攝的無聲武俠[火燒紅蓮寺],到武俠也分分鍾3D化的如今,武俠片都無疑是香港電影,乃至華語電影的重要坐標之一,而由武俠小說改編而來的電影,更是在武俠片領域獨領風騷。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武俠小說中挑戰身體極限的武功招式,放諸電影皆可充滿藝術美感,正所謂武之舞;而其俠義精神蔭罩下的江湖,繼承了許多傳統文化,也讓武俠片有了更多的挖掘空間;同時,諸如令狐沖、練霓裳這般英雄俠士,更以其鮮明個性在銀幕上大放異彩,成一時偶像。從還珠樓主的神乎其神,白羽的社會反諷,王度廬的俠骨柔情,到梁羽生的「史」,金庸的「人」,古龍的「懸念」等,都為電影影像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空間。

武俠電影的一時興盛,催生了武俠小說的繁榮,反之,武俠小說又保證了武俠電影的源源不斷,乃至後來變種的功夫動作片,更使華語電影享譽世界。在一代宗師梁羽生仙逝的當下,江湖一片靜寂,久已未見少年俠客,仗劍匹馬,獨闖武林。又憶起[白發魔女傳]開篇之詞「風雷意氣崢嶸,輕拂了寒霜嫵媚生。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短栽花,長詩佐酒,詩劍年年總憶卿。天山上,看龍蛇筆走,墨潑南溟」,多少往事夢想,都付一字一詞,一劍一江湖。

㈢ 為什麼說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

  • 華羅庚對梁羽生說過的一句話: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武俠小說被稱為「成年人的童話」,就因為能力超群的武俠高手,能夠讓對現實生活不滿而又無可奈何的成人,看到夢想與希望。把武俠小說比作成人的童話確實是很恰當的,這差不多都已經成了武俠小說欽定的定義了。


【為什麼這么說呢?】

  • 個人意見,武俠小說主要是釋放了成年人壓抑已久的對自由嚮往——通過一種虛幻的方式,因此稱為童話。通常認為,少兒不宜,所以說是成人的童話。
    梁羽生說,武俠小說的關鍵是俠,沒有俠的武俠小說不能成為武俠小說。
    實際上,武俠小說更重要的可能是武。沒有武的小說可以有俠,但肯定不是武俠小說——比如亮劍。但如果有武而無俠,則仍可稱武俠小說——比如——太多了,好多的yy小說。也就是說,武在武俠小說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在武俠小說中,武功越高的人越是自由——絕頂高手幾乎沒有什麼約束。從來沒有哪個武林人物因為殺人受到法律的制裁或是眾人的鄙視。

  • 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既然是童話裡面的人物要麼就是人們思想中的最優者,要麼就是個大反派。最優者集中了各種的美德包括思想的、道德的、文化的,是令人望塵莫及、極力崇拜的。大反派相反就是集中各種惡劣的行徑,但又是各種矛盾的統一體,武俠小說中的反派的產生都是有深刻的合情合理的根源的,這說明武俠小說的作者都是相信人性本善的,沒有天大的原因或是深刻的仇恨不會把人的性格扭曲成那個樣子。反派的成功描寫更加烘託了主角的高大形象,對於形成人們對主角的崇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是矛盾的共同體,相互依存又相互促進。


【一個很奇怪的悖論】

--------------------------------這個悖論可以由上面的觀點得到一個恰當的解釋。

  •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統一幾乎是從不需要討論的主題。任何人一旦獲得對國家的統一的統治,那麼他的統治的正當性幾乎從不受到質疑——即使對少數民族亦是如此。比如說,滿族入關統一中原,所有到政府做官的漢人不會有任何道義上的障礙——只要他不曾為明政府效忠,他就不存在變節的指責。
    然而,在武俠小說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境遇——所有尋求武林統一的人都受到道義上的指責和眾人的反對,往往在事功上也身敗名裂。左冷禪,岳不群,東方不敗,上官金虹……。
    以左冷禪為例,統一的五嶽劍派會帶來什麼?如果說他會威脅少林武當的盟主地位而遭到後者的反對,他會損害原門派領導人的利益而受到門派掌門的抵制,這尚可理解,那些門派中的人呢?他們確實可以從合派中獲得利益。他們為什麼也要反對呢?
    理由是,對自由的嚮往。中國人在生活中受到的束縛太多,在武俠小說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釋放,哪怕一絲一毫的牽絆這種釋放的因素都讓人不舒服。這種釋放藉助的因素就是從來不存在的因素——武。武在武俠小說中的地位就像是以太在經典物理中的地位一樣——盡管從不存在,但沒有它,所有的問題都得不到解決。
    所以我們看到,武俠小說中的正面人物往往都是一個像朋友一樣的人,很少是一個領導者。他們對武學的追求往往達到了以身相許的高度,因為這是他們獲取自由的保障。
    水滸傳中武松林沖等人上了梁山就不再英氣勃發,西遊記中孫悟空從五指山出來就循規蹈矩,遇到困難就向上級請示,都是因為失去了這種天馬行空的自由。也失去了他們的光澤。


【少林寺,堪稱中國人的集體童話】

  • 在1982年《少林寺》這部電影出來之前,少林武術其實早被武俠作家寫了很多,梁羽生、金庸、古龍等人,均在各自小說中將少林武術作為名門正派的代表。但電影的影響力確實巨大大。何況那是一個精神生活相對貧乏的年代,看慣了革命樣板戲的中國觀眾,猛然見到用成熟的香港商業電影語言演繹的如此剛烈與勇猛的武術,怎麼不心醉神迷?更何況,這部電影迎合了當時的民族情緒。

  • 在剛剛走向改革開放的年代,中國人從長久的封閉中走出來,驀然發現中國與世界的差距如此之大,巨大的失落感與進取心交織在一起。卓然獨立的中國武術,無疑讓當時的中國人如獲至寶。這種心態,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看待奧運金牌的情緒完全契合,拿了金牌,一夜間成為國家英雄,丟了金牌,轉眼間又成為全民公敵。

  • 近年來,國力增強,奧運金牌不再像當年那般牽動萬人心,但這種「輸不起」的心態,還是頑強地綿延至今,從《少林第一武僧被美特警KO》引起這么強烈反響,便可見一斑。而中國功夫與泰拳的較量,也為眾多國人所關注,其原因就是因為「戰無不勝」的中國功夫,有時遇上泰拳,也會吃虧。

  • 中國功夫怎麼能輸呢?這是不少人至今頑強的情結。


【夢想照進現實】

  • 童話也會有落地的情節。且看童話落到現實里是何番景象。郭靖誤解黃老邪殺害了「江南六怪」中的五位師父,而黃老邪作為武林尊長又不願意解釋,郭靖對黃蓉的態度真叫女性讀者感嘆萬千。一場混戰,黑暗裡黃蓉擔心郭靖的安危,,焦急的喊著「靖哥哥」,半天才聽見站在黃蓉身邊的郭靖的回應:你叫我干什麼,以後別再叫我了……當「孝」和「愛」兩種情感在現實中碰撞,郭靖的形象一下子在讀者的心裡矮了下去,似乎之前的愛情宣言都成了謊言,郭靖此為在愛情堅貞的名冊里也毫不含糊的成了偽君子。


【武俠代表人---金庸】

  • 以金庸為主要代表的新派武俠小說,在全世界各地暢銷近半個世紀,到了如今網路時代,互聯網上關於金庸和武俠小說的網站浩如煙海,金庸儼然成為了中國人的共同語言。

  • 金庸(1924年3月10日-),原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是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榮銜「大紫荊勛章」 獲得者、華人作家首富、原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金庸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報》創辦人。金庸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及《越女劍》等15部武俠小說。作品膾炙人口,亦被改編成影視劇集、游戲、漫畫等產品。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壇才子和讀者都提筆撰寫書評,形成「金學」研究的風潮。1999~2005年,金庸曾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2013年6月被爆89歲的金庸在北京大學讀博士。


參考資料&參考鏈接:

豆瓣網:http://www.douban.com/note/175157711/

soso:http://sobar.soso.com/tie/72780662&pid=0

新浪BLOG: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69695f0100075v.html

星語:http://blog.zze.net.cn/user1/caiweiyiyi/archives/2013/584491.html

網路:http://ke..com/view/2619.htm

嵩山少林:http://www.shaolinsiyuan.com/article/20101231122714.html

㈣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人物在歷史上也是切實存在的

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可以說是一代人,不,是幾代人心目中最深的回憶,甚至曾經流傳過一段話,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就是寫給我們成人的童話,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之所以受到當時那個年代,所有人的追捧其實有很多原因,但是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金庸老先生武俠小說的構架和時代感是別的作者無法替代的,在金庸的武俠世界當中,所創造出來的人物,其實都是在歷史的真實年代中出現的,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些人物所生活的年代,在歷史中是真實的,而且所發生的一些事件,還有小說中所存在的一些人物也是確實存在的,下面就給大家來舉幾個最有名例子。

丘處機

全真教派掌教丘處機,沒錯,這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個人,但是丘處機究竟有沒有教過楊康武功這件事情不可考,因為楊康是金庸老先生創造出來的人物,但是丘處機道長,確實曾經見過成吉思汗,並與成吉思汗有過很深的交往,這也是歷史事實。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