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寫的一部武俠小說叫什麼
⑴ 韓寒《長安亂》里的喜樂是怎麼死的
喜樂那次從馬上摔下來,給身體造成不小的傷害,也忘記帶喜樂去看病,喜樂也不提,病就給耽擱了。加上後來她又懷孕了,身體虛弱,生孩子更傷她身子了。她知道自己快生下孩子的時候,把釋然支開,釋然把劍留給喜樂讓她防身,她卻自己剖腹生下孩子,就死了。
《長安亂》是中國作家韓寒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選自《韓寒文集》,是韓寒所有長篇小說中最特殊的一部作品,是到2015年為止,韓寒所寫作的唯一一部「武俠小說」。
⑵ 韓寒各本小說簡介
2000年出版長篇小說《三重門》至今銷量200多萬冊,曾經為中國近二十年來銷量最大的文學類作品
《三重門》是一部由一個少年寫就,但卻不能簡單劃入兒童文學的一般意義上的小說,它恰恰是以成熟、老練,甚至以老到見長的。17歲的韓寒註定要扮演不安分且引人注目的角色。他以一篇《杯中窺人》問鼎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然而,他卻因期末考試的成績單高掛七盞紅燈而留級。在2000年還是用七門功課紅燈照亮前程。眼下的韓寒已經成為一個「話題」——「一個『高材』留級生引出的話題」。這個韓寒,何許人也?在本書中,你也許能發現……
· 2001年出版散文集《零下一度》至今銷量110萬冊,2001年全國圖書暢銷排行榜第一。
簡介(自序):
2000年2月22日,文集《零下一度》的所有文章終於塵埃落定。「塵埃落定」本是作家阿來一部長篇的名字,這詞語挺抽象,我至今還沒摸透這究竟表達個什麼意思。我只是將它理解為一堆灰塵落下來定住了的意思。文集里那些落定的文章可謂大長大短,長的萬把字都不止,短的百來個字就沒了,自由表達。
我曾想用和《三重門》一樣的文字來寫《零下一度》,不幸發現自己暫時失去了那種翻來覆去玩文字的能力。我敢說論玩文字,基本上沒有哪部小說回趕得上《三重門》,但《三重門》里玩過了頭,到最後自己在寫些什麼都不知道了。所以,《零下一度》更可能代表韓寒。
文集收錄了以前我的一些稚作(尤為有代表性的是後兩篇小說《傻子》與《夕陽依舊美麗》),這些發表過的文章大多是讀初二時寫的,後來越寫越幼稚,停筆一年。再用一年寫了個長篇,又停筆一年。然後,就有了《零下一度》。有人說我寫起文章來倚馬千言,那未免太大看我或太小看馬了。我寫作向來時拖拉機速度,左磨右磨磨得手酸了,就嘎然而止不寫了。出來的就是那些評論家常稱之為「欲言又止餘音裊裊引人遐思」的文章。
文集里還有一些我珍藏著捨不得給人的文章。這些乃時作日後維持聲譽用的。現在不是常有一些已經江郎才盡的人左一個擔心右一個憂慮,我會像他們一樣嗎?我就趁現在還沒才盡,偷偷藏一些好文章,待日後真的越寫越爛了,外邊有人說韓寒老矣時,再突然甩出去,讓那些人驚呼我枯木逢春,迴光返照。但既然有機會成書,為謝關心,無以報答,只好全獻出了。這樣老了就沒保障了。
文集的第一部分文章有點老奸巨猾的味道;第二部分一些評論性雜文開始變得小奸微猾,文字略有嚴肅;第三部分小說是我近期內筆法轉變最大的文體,本想板下臉玩深沉,不幸被深沉玩,越寫越膚淺。
上午去逛書店,發現又有一些平庸、俗氣、隨流的小毛孩子和老毛孩子出書了。於是,我信心大增----等著,韓寒來了,你們閃一邊去!
2002年出版小說《像少年啦飛馳》至今發行87萬冊,2002年全國圖書暢銷榜排名第一。
這本書是初涉社會,夢想變現實的嘗試,有失望、迷惘,但不斷追求。這部作品一出來就經受了盜版市場的沖擊,並在成都、重慶、合肥等地大行其道。是什麼東西促使這種情況的發生呢?是韓寒的名氣?還是與他年齡不相符的才氣?也許我們能在這部小說中找到答案……
2002年出版作品精選集《毒》、《毒2》至今發行80萬冊。
這本書其實是一個有點紀念意思的東西。其中後面大半部分都是我前三本書的摘錄。因為我覺得作為小說,故事是完全次要的東西,語言和情緒是極度重要的東西,思想是用來扯淡的東西,我所驕傲的是我留下了一些我喜歡的語言和片段,特地在這里摘錄下來,作為三年的一個紀念;裡面有幾篇新的文章,作為最近的一個紀念,一起放在裡面。買過《三重門》,《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飛馳》並且好好看過的可以放下這本書了,或者站在書店裡把前面一點點新的東西看完。
2003年出版雜文集《通稿2003》至今發行90萬冊,2003年全國文學類暢銷圖書排名第三。
中國的教育是比較失敗的教育。而且我不覺得這樣的失敗可以歸結在人口太多的原因上,這就完全是推卸,不知道俄羅斯的經濟衰退是不是人口太少的責任,或者美國的9·11事件發生是否歸罪於美國人口不多不少。中國這樣的教育,別說一對夫妻只能生一個了,哪怕一個區只能生一個,我想依然是失敗的。
到今年我發現轉眼已經四年過去,而在序言里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要說的都在正文里,只是四年來不管至今還是喜歡我的,或者痛恨我的,我覺得都很不容易。四年的執著是很大的執著,尤其是痛恨一個人四年我覺得比喜歡一個人四年更加厲害。喜歡只是一種慣性,痛恨卻需要不斷地鞭策自己才行。無論怎麼樣,我都謝謝大家能夠與我一起安靜或者飛馳。
——韓寒
· 2004年出版小說《長安亂》至今發行160萬冊,2004年全國圖書排行榜文學類暢銷書第一。
我出生未知,父母不詳,卻不知為何有一個師父。我從小受困,四面高牆,一樣不知為何。
我懂事的時候命運安排我目睹武林中最浩大的一場比武。
當時江湖中有兩個派系,便是少林和武當,少林的勢力比武當強大一點,因為大家都覺得長頭發很難打理。少林信仰佛教,拋去一切的表面或者深刻,年幼的我覺得它講究的是「忍」字,派中高手和普通人的區別就是「忍」的度,高手的出手總是那麼時機恰當,有的時候一樣的事情在不同的時間做會有不同的效果。
師父寫下:時,空,皆無法改變,而時空卻可以改變。這很難理解。我的早期理解是一個逗號可以改變一切,師父說:不,你仔細看。
我說,上句和下句就有一個逗號之差別。
師父說,你只看到表面,你仔細看,差別不只一個逗號。從日落到日出,我將手上捧的倆字看到快不認識了,師父將我叫入房中說:你看出差別了嗎?
我的師兄叫釋空,師父應該很不喜歡他。他的身世很特別。我們一起出去,最先動手的永遠是他,關鍵是他並不具備我佛精神,不光在我們中間他最先動手,甚至在敵我之間他都是第一個。我想,他是只記住了師父一萬多句話中的一句: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並且是後半句。
我說:其實任何人都能知道未來。未來不就是全死了嗎。師父說:不是,死是結果,不是未來,未來是死之前的結果。我說:外面有這么多人,已經死了差不多一半,反正都要死,救進來也得死,萬一把病傳進來,也是大家一起死,救活了,最後還是死,師父你就不要難過了。
· 2004年3月出版文集《韓寒五年文集》至今發行78萬冊。作品有法國、韓國、香港、新加坡、台灣、日本版本。其中法國版本獲得法國2004年10月法國最暢銷圖書。
· 2005年 出版賽車隨筆《就這么漂來漂去》(接力出版社),首印40萬冊。
「少年作家」韓寒的全新力作,記錄了他三年來一動一靜,賽車與寫作並重的非正常生活。「就這么漂來漂去」,源於羅大佑《未來主人翁》中的一句歌詞。韓寒在書中非常精彩地詮釋了對「漂來漂去」的感受:一方面來自於賽車,「先給我感覺,給我排氣管的聲音,讓我在半夜覺得自己彷彿是一個傳說」;另一方面,「漂來漂去」也表達了他對三年來特立獨行的生活的感悟。23歲的韓寒比成名之初更加堅定更加有勇氣,「我希望能堅持下去,也希望能做得更好。」
年輕人,誰都希望有速度。在街上,速度是一車決定的而不是人決定的,所以在還沒有擁有速度的時候,先給我感覺,給我排氣管的聲音,讓我在半夜,覺得自己彷彿是一個傳說……
· 2006年 出版長篇小說《一座城池》(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首印50萬冊。
這是韓寒迄今最滿意的作品,一部代表他文學創作最高水準的里程碑式著作。描寫「我」、「健叔」、「王超」等一群不羈青年在大學時光裏海闊天空的「光輝歲月」。從學校肄業的「我」因為一次群架事件,和朋友「健叔」從上海逃到了一個城鎮。健叔是高我一年的同學,我們住在長江旅館里,整日在這個城市裡閑晃。後來我們認識了新朋友王超,從此,王超和他的桑塔納就和我們混在了一起。我們跟著王超去他的學校看姑娘,無意中參與了一次行為藝術,這讓我憶起了自殺身亡的同桌和他短暫的愛情。 我們仍然在這個城市裡閑晃著。我不時做著我的奇特的夢,想著我曾經的女朋友。
2006年 出版文集和唱片《寒·十八禁》
2007年 出版長篇小說《光榮日》(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首印60萬冊。
韓寒首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一部諷刺意味很濃的小說。
七個青年人,大麥、王智、萬和平、石山、洪中、米旗、婁梯,大學畢業後主動放棄分配,不想進外企,不想當白領,而是學古代的竹林七賢,來到邊遠的一個叫「和平鳳凰」的小村中,他們自願到村小學支教,同時運用自己的特長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研究槍支炸葯,蓋房種菜,還收留了被稱為「精神病」的歌手哈蕾,三陪女麥片,還有年邁的植物學研究員劉小力以及他兩條腿的狗,這些看似不正常的一群人,建立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離奇世界,發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看似荒誕不經,卻有著種種思考。隨著故事的深入,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尋找未來……
《光榮日》繼承了韓寒作品一貫的叛逆、幽默,和以前的作品相比,故事和人物沖突都比較集中,而不像以往作品那樣分散, 是他在風格上的又一次創新和突破。
2007韓寒新作,韓粉絲們期待已久的作品。關於這部小說,已經炒作很久,韓寒本人打算在小說出版後再自己親自執導拍一部同名電影,這部電影將是投資在千萬元以內的小製作,路金波覺得,電影拍出來可能不會比《瘋狂的石頭》差,因為韓寒的語言本身就很幽默。
2008年3月 出版博客精選集《雜的文》(萬卷出版公司),首印30萬冊。
2009年1月 出版長篇小說《他的國》(萬卷出版公司),首印50萬冊。
在你年少時是否曾夢想成為國王?長大後的你是否還會繼續這個英雄夢?有些人的心裡沒有很多東西,哪怕是穿過內心的深處挖到肝里也沒有。有沒有比兄弟和女人更加重要的情誼?有沒有比飆車時凜冽的風更刺激的逃亡?縱身跳下,恍惚里終於看見一雙雙驚訝和肯定的眼神。畫面在人們面前晃過,你的青春是否也只是果園里一塊不和諧的石頭?這是一個關於他的國的故事。野草沖出土壤,它們一百三十五度仰望的天空在哪裡……
2009年6月 出版精選文集《草》
本書從《一座城池》《光榮日》《他的國》《雜的文》中選取經典段落和語句,這些段落發人深省、讓讀者印象深刻、並且津津樂道。
2009年7月 出版博文精選集《可愛的洪水猛獸》。
《可愛的洪水猛獸》集合了以韓寒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為基礎的雜文,評時事、人文、電影、藝術、賽車等,把最率性的品格,最出彩的觀點,最犀利的言語,最有趣的內容,一一奉獻給讀者。
還有韓寒的博客透露,最近他的雜志《獨唱團》終於開始印製了,大約7月1日能和讀者見面,我們一起期待吧。
⑶ 長安亂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長安亂》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antYStV4NXQLSpfE7uaESw
《長安亂》是中國作家韓寒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是韓寒所有長篇小說中最特殊的一部作品,是到2010年底為止,韓寒所寫作的唯一一部「武俠小說」,講述了一個俗家弟子釋然,和青梅竹馬的姑娘喜樂,騎著小馬遊走江湖的故事。
⑷ 韓寒有什麼代表作
韓寒的作品有很多,其中代表作為《三重門》、《毒》、《零下一度》、《就這么漂來漂去》、《後會無期》
⑸ 幫我分析一下韓寒的《長安亂》。
作品主題
《長安亂》用詼諧的筆法給讀者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武林,它顛覆了傳統武俠小說中的愛憎分明,讓人分不清什麼是俠,什麼是盜;少林和武當雖然還是武林正宗,但卻為一己之私,聚眾打毆,還會小偷小摸。武林中還有很多現代元素,比如當鋪也有密碼,解葯的一個主要作用是為了賺錢,等等。比如在《長安亂》中,處處都有韓寒的領悟,語言上也不再稚嫩,相反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性。比如,韓寒在書中寫到的「我」在下山時候之前就感覺到「任何一種自由都是另外一種安排的開始」,「似乎人對期待很久的人或者事情的最終到來都會顯得冷靜以及反思為什麼我會如此冷靜。原因是你選擇了新的必將失去舊的,而舊的似乎也很好」。而在失去喜樂的「我」又感觸到「人生漫長,樂在其中就可以」。這些思想都是韓寒在經歷了賽車的失敗之後對人生的感悟。而這些思想的確要比韓寒當初寫作《三重門》的時候更加成熟。[2] 《長安亂》所敘述的故事無非是真實世界的映照,所謂「古人」、「武俠」等等都是魔術師用來掩蓋真相的蓋頭。事實上,韓寒在敘述時早就不斷暗示著這一切,小說的語言中里充滿著大話風格的悖論。他的情節設置將讀者帶進一個荒誕的武俠世界,但是在修辭上又拉扯著讀者離開他所營造的背景,讀者就在這樣兩難的境地里,被動地尋找自己的位置。韓寒的《長安亂》里這樣寫道: 「日復一日都是這樣,可是我卻要過院外的日子。少林對我的看管很嚴,我去什麼地方都有人跟隨,而且都是很多人。其實他們做的任何事情出的任何招式我都看得一清二楚,我只是要出去玩一會罷了,自然會回來。」虛構的小和尚釋然有無憂無慮的童年,在密不透風的管教下長大。釋然在逃離少林寺的生活後,依舊沒有得到渴望中的「釋然」,這正如很多80後的生活,童年衣食無憂,在成長的過程中反復被告知要聽家長的話,老師的話,學校的話,好容易長大了,可以獨立生活卻依然無法擺脫看不見又無所不在的限制。人們管這些叫做生活的無奈,但還沒有學會向世界妥協的年輕人更喜歡用嘲諷、憤怒來對抗這些無奈。[5] 藝術特色 一部文學作品的語言是否可以用「好」來評價,需要從其內外兩方面加以分說。首先,《長安亂》語言內部的組織結構很連貫、通暢,故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都做得很好。其次,語言的外部形式美也很重要,《長安亂》的語言總體上採用的是不急不緩的節奏,具有一定的韻律感,因此讀起來很舒服。《長安亂》寫作的風格不再青澀,雖然貫穿始終的還是一貫的調侃諷刺,但是從以前的刻意為之變成了水到渠成信手拈來,境界大不同了,《長安亂》語言內部的組織結構很連貫、通暢,故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都做得很好。語言口語化《長安亂》的語言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口語化,作者用最為通俗直白的語言表達著內心真實的想法。《長安亂》是韓寒近年來的一部作品,有人給它定義為「新歷史小說」,而韓寒自己說「這只是一部普通的小說,只是安排它發生的時間比較早已」。這部長篇小說中的語言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韓寒個人的風格,他以意識語言制勝,其中的對話簡單乾脆又不失幽默風趣,也有模糊處理的地方,但其總體上是以口語化的語言表達了借古諷今的主旨。若粗讀這部小說時僅僅覺得語言很口語化、讀來輕松搞笑,細讀時才能明白了其中蘊涵的韓寒敏捷深刻的才思。其實他想說,愛情、願望、生活等這些看似美好的事物往往都不會有一個明朗的結局,正如小說末尾所描寫的,令人感到悵惘迷茫,或許只有現實的東西才會有屬於它的結果——讓人期待或者失望。語義轉移由於作者思維靈敏,有時語言的跳躍幅度較大。比如小說中曾多次出現「隱喻」或「暗喻」,以實現其語義的轉移。譬如前言中寫道「倘若你愛那麼多,就如同寫《三重門》那樣,想每一句話都精彩,除了讓人感覺這不是小說以外,自己也很累,談過戀愛的都知道」,作者用寫小說比擬談戀愛,讓人讀後別有一番情趣,這就使那句話在原有意義的基礎上新增加了意思。邏輯性強小說語言中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或者可以說蘊含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如,「江湖雖然是少數人的,但是江湖要多數人都看見」,「法號,是命里換來的,你不能與命換,除非你拿命換」,以及最經典的「不統一是外亂,統一是內亂」等等,這些表述都能讓讀者回味些許時候。有時僅僅一字之差,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會相去甚遠,這也是漢語獨特之處,不得不說韓寒的語感很強,對語言有著高超的掌控能力。修辭手法修辭手法的運用也給小說語言增色不少。如,「倘若你有一個暗器,和高手打是必然失敗;倘若你有一身暗器,高手打你一拳,說不定幸好打在暗器上,這樣你就贏」「退一寸不成忍,進一寸不成仁」都是運用的較為嚴謹的對仗、對偶格式。「一一那些恰好都不是註定嗎?一一命已註定,運不可改,恰好只是形容詞」這句巧妙斷取,將命運一詞一分為二;「不是偷,是偷偷,偷和偷偷是不一樣的」,這是用詼諧的方式造成語義上的逆變。因為文學作品需要注重內在節奏、順應必然趨向,所以往往依據慣性、順勢粘結,注入言外之意也是必然的。「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找一棵樹,因為如果就在路邊歇息,總覺得缺少依賴,空空盪盪,而寄託只能是樹。」這是寫於釋然和喜樂在前往少林寺途中的一句話,當時那隻名叫「小扁」的小馬走不動了,恰逢天色已晚,釋然對喜樂這樣說道。這句話看似是在說「找樹」,但如果融入語境中就會有另一種體會。「樹」是「家」的象徵,釋然要找的是家,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樹,「樹」在這里僅僅是個代號而已。[6] 結構散漫《長安亂》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結構散,直到結尾讀者也無法把握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沒有大悲也沒有大喜,沒有高潮也沒有結尾,沒有重點說明的人物也沒有細心描寫的場景,無法完整地概括出故事情節,就連「我」到底是誰,書中也沒有給出交代。在輕松幽默的語言中,故事就戛然而止了。這和韓寒一貫以來輕視小說結構有很大的關系,他曾多次嘲諷一些在故事情節上刻意安排的文學作品,並對一些模式化的情節感到厭惡。[2]⑹ 《長安亂》講什麼的
《長安亂》是中國作家韓寒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是韓寒所有長篇小說中最特殊的一部作品,是到2010年底為止,韓寒所寫作的唯一一部「武俠小說」,講述了一個俗家弟子釋然,和青梅竹馬的姑娘喜樂,騎著小馬遊走江湖的故事。
《長安亂》以武林為背景,「我」身為少林弟子,雖然沒有卓越的武功,但有特異的功能。在亂得近乎荒謬的世界,十八歲的釋然和尚握著據說可以號召天下的劍,帶著在大飢荒中僥幸被救的女孩喜樂,玩世不恭地闖盪江湖;
他茫然地走出了高高的晃晃悠悠地穿梭在亂糟糟的世界中演繹著他的命運。一場亂世廝殺,他奪取了盟主,但喜樂也因難產死了,亂世悲情,在他最終選擇歸隱山林時,故事戛然而止 。
作品主題
《長安亂》用詼諧的筆法給讀者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武林,它顛覆了傳統武俠小說中的愛憎分明,讓人分不清什麼是俠,什麼是盜;少林和武當雖然還是武林正宗,但卻為一己之私,聚眾打毆,還會小偷小摸。武林中還有很多現代元素,比如當鋪也有密碼,解葯的一個主要作用是為了賺錢,等等。
比如在《長安亂》中,處處都有韓寒的領悟,語言上也不再稚嫩,相反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性。比如,韓寒在書中寫到的「我」在下山時候之前就感覺到「任何一種自由都是另外一種安排的開始」,「似乎人對期待很久的人或者事情的最終到來都會顯得冷靜以及反思為什麼我會如此冷靜。
⑺ 韓寒的作品有哪些
韓寒的主要作品有:
(1)2000年:小說《三重門》
《三重門》是韓寒所著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通過少年林雨翔的視角,向讀者揭示了一個真實的高中生的生活,把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展現開來,體現了學生式的思考、困惑、夢想。
(2)2001年:文集《零下一度》
這是韓寒繼《三重門》之後推出的第二部作品。《零下一度》是韓寒的隨筆、雜文和短篇小說的合集。這些作品,有的回憶童年生活,有的記述校園生活,還有的是讀書筆記,反映了一個18歲青年的人生視野和感悟。韓寒的文風機智潑辣,語言幽默、詼諧,充滿奇特想像,真實地反映了韓寒的喜怒哀樂,展示了他的內心世界。
(3)2002年:小說《像少年啦飛馳》、精選集《毒》、精選集《毒2》
《像少年啦飛馳》以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講述了主人公「我」的生活,展示了一個頗具叛逆性的人物。該書文筆精妙,內容看似平凡,但頗含深意,令人沉思。
(4)2003年:雜文集《通稿2003》
《通稿2003》以其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詬病進行了批判;同時在《通稿2003》中,韓寒也將自己的個性行為發揮到極致,給讀者帶來了最大的韓寒風格展示。《通稿2003》通過十多篇針對現行教育體質及其附屬產物的批判,向讀者深刻地揭示了中國現行應試教育的弊端。
(5)2004年:小說《長安亂》、文集《韓寒五年文集》
《長安亂》是韓寒所有長篇小說中最特殊的一部作品,是到2010年底為止,韓寒所寫作的唯一一部「武俠小說」,講述了一個俗家弟子釋然,和青梅竹馬的姑娘喜樂,騎著小馬遊走江湖的故事。
(6)2005年:隨筆《就這么漂來漂去》
(7)2006年:小說《一座城池》
小說描寫了作者年輕不羈歲月的回顧,書名「一座城池」可視為主角們的烏托邦,在那座城裡,年輕就能瘋狂、目中無人、隨意撒謊、背叛與被背叛,都只是為了要活得更自由。故事中充斥著離奇的經歷和怪誕的思維。書中對話隨處可見韓寒風格的幽默與人生觀。
(8)2007年:小說《光榮日》
《光榮日》是作家韓寒創作的中篇小說。講述了七個大學畢業生的事。躁動的他們模仿「竹林七賢」到一個縣城支教。在那裡,他們蓋房種菜、研究槍支炸葯,遇到了精神病歌手、三陪女等同樣「不正常」的人,發生了「不正常」的事。
(9)2008年:雜文集《雜的文》
(10)2009年:小說《他的國》、精選集《可愛的洪水猛獸》
《他的國》以亭林鎮經濟在飛速發展中帶來的環境污染、文化衰竭等問題為主線,以左小龍的愛情為一條副線,其間多次穿插對當下社會現狀的思考與反諷。作者以幽默、犀利的語言,自信而張揚地調侃浮躁的社會現實。
(11)2010年:小說《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雜文集《草》 、文集《青春》
小說《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延續韓寒以往的風格,語言犀利而富有幽默,開創了韓寒「公路小說」的新概念,新品牌,較之之前作品有更鮮明的人性,更深的現實意義。
(12)2012年:雜文集《脫節的國度》
(13)2013年:雜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
(14)2014年:散文隨筆《告白與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