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重生小說 » 武俠鹿鼎小說

武俠鹿鼎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6-18 14:40:29

A. 鹿鼎記內容簡介

鹿鼎記內容簡介如下:

清朝初年,天下始亂未定。揚州妓女之子韋小寶機敏狡黠,不學無術。他偶然救助江洋大盜茅十八,遂得以上京,更混入宮中成為老太監海大富身邊的一名用來打探消息的「小太監」。宮中暗潮洶涌,斗爭不斷。

小寶巧妙與各方勢力周旋,憑借純真與仗義取得康熙的信任,進而拿下居功自傲的元老大臣鰲拜從此成為康熙身邊的紅人。但鰲拜只是眾多野心家中的一位,西南有吳三桂蠢蠢欲動、台灣有前朝的鄭家勢力尋找時機、北有俄羅斯羅剎國擴張疆土、遼東有神龍教興風作浪。

此外,小寶的師傅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高舉反清復明大旗,誓取康熙項上人頭。小寶游刃有餘、八面玲瓏,不僅習得一身武功,還娶回七位美艷嬌妻,在亂世之中書寫著一個小人物的傳奇……

(1)武俠鹿鼎小說擴展閱讀

《鹿鼎記》中韋小寶這一反俠形象,集中地反映了中國國民性的特點,傾注著金庸對中國國民性批判;康熙的形象作為韋小寶形象的補充,概括了中國文化中的另外一面。

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認為,《鹿鼎記》在思想深度上,也許還趕不上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但因為它是長篇小說,篇幅廣大,在廣度上是有過之的。從文化價值上看,韋小寶是中國20世紀僅次於阿Q的最光輝的文學形象,他的價值是可以跟阿Q相比的。

韋小寶這個形象非常具有諷刺意味。在小說的後半部分,金庸又一次把歷史與藝術銜接起來。他寫到中國歷史上幾個真實的大學者,有顧炎武、黃宗羲等人,這幾個人居然要擁戴韋小寶做皇帝。這個情節可以跟《書劍恩仇錄》中紅花會要策反乾隆一比。

紅花會之所以策反乾隆,是因為他們認為乾隆是漢人,漢族人不能做他們的皇帝,乾隆應該為漢人效勞,和漢人團結在一起,推翻滿清統治。

《鹿鼎記》與這部書有異曲同工之妙。顧炎武這些人之所以擁戴韋小寶做皇帝,也是因為他們覺得韋小寶是個漢人(他們連韋小寶是不是漢人還沒有搞清楚),他們覺得只要是漢人,就比滿人統治得好。《鹿鼎記》中,韋小寶和康熙相比,誰做皇帝更好,這是明擺著的。

金庸在這里狠狠地諷刺了中國漢族的大知識分子,這些人如此有學問,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卻做出這樣的決定,做出這樣荒唐的事情來。這個情節當然是虛構的,但其本質是真實的。在中國的歷史上,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有一大群知識分子擁戴一個流氓人物做皇帝。

《鹿鼎記》借韋小寶的言行淡化了傳統武俠小說對民族問題的界定,完善與發展了中華傳統的「民族大同」觀念。

B. 鹿鼎記小說結局是什麼 鹿鼎記小說結局是怎樣的

1、鹿鼎記的小說結,經過了三次修改。

2、第一次修改,韋小寶練成42章經。在最原始的版本當中,韋小寶在結局的時候是練成了42章經的,而且武功據說還不是很弱,可以說是一個武林高手了,這一點有點像張衛健版本的鹿鼎記,我們都知道張衛健版本的鹿鼎記在最後是練成了絕世武學的,可以輕松打敗一劍無血馮錫范,而且使用的武功簡直可以說是匪夷所思,在這一段打鬥當中,我們會看到韋小寶可以輕松的轉移身體的各個部位用來躲避招式,而且只要看準機會發力的話,幾乎可以達到一擊斃命的效果。

3、第二次修改,韋小寶什麼都不會。在第2次修改的時候,就是我們大家所看到的大部分版本了,在這個版本裡面韋小寶結局什麼都不會可以說,除了忽悠人的功夫比較厲害,剩下的真的是一無是處了,當然我們不可以否認,韋小寶個人的情商還是非常高的,他的7個老婆也都跟著他得到了一個美好的結局,拿著自己家裡得到的財寶隱居。

4、第三次修改,韋小寶窮困潦倒。據說這是金庸先生打算在第3次修改鹿鼎記時給韋小寶的結局,在結局當中韋小寶沒有了官訣,但是暫時擁有著大量的財寶和七個老婆,不過韋小寶天性頑劣,而且慢慢的染上了很多惡習,所以很快就把家裡的這些財富給敗光了,7個老婆也逐漸離他而去,最後他窮困潦倒,但是這個結局剛剛傳出一點消息,就被很多讀者強烈反對,最後金庸老先生只得作罷。

5、《鹿鼎記》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至1972年間,故事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講述成長於揚州妓院的少年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俄羅斯之故事,塑造了一個與傳統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舊思想,表現了各族和諧相處、國家民族統一的思想。

C. 鹿鼎記是誰的著作

《鹿鼎記》,長篇武俠小說,當代著名作家金庸著,作於1969—1972年。現收錄於
《金庸作品集》中。本書是金庸的封筆之作,代表了金庸武俠小說的最高成就。
小說名字的含義為:「逐鹿中原、問鼎中原」(見小說第一章)。
小說以清代康熙年間的社會歷史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出身於社會最底層的少年韋小寶的傳奇經歷。

D. 為什麼普遍都認為鹿鼎記是金庸的巔峰之作

說《鹿鼎記》是金庸武俠小說的最高峰,這是有切實根據的。

1.封筆之作
剛才已經提及,封筆之作的地位不言而喻。

為何不是在《笑傲江湖》封筆?《笑傲江湖》寫於《鹿鼎記》之前,從「笑傲江湖」的書名及書中的主題來看,金庸已經有獨孤求敗的感覺(獨孤九劍自神鵰之後再未出現,直到笑傲。東方不敗人物也有深意。)。開篇的劉正風金盆洗手就有此隱喻。

文章圖片2

然而金庸還是繼續寫下《鹿鼎記》,讓韋爵爺攜美歸隱江南之後,他才正式封筆。

原因無他,圓滿了。

記得《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留下的話: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敗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青光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至無劍勝有劍之境。

金庸借獨孤求敗之言,所說不止武功之境,小說創作亦是如此。

他之前的作品,是利劍,是軟劍,是重劍,是草木竹石皆可為劍,雖然足以橫行天下,但還不夠。

文章圖片3

直到《鹿鼎記》,才真正達到"無劍勝有劍"的境界。

只要用劍就有招式,有招式就有破綻。倘若無劍呢?

很多人說《鹿鼎記》並不是武俠小說,更像是一部歷史小說。其實它是武俠,正如武學境界的遞增,它正是金庸邁入無劍之境後創作的不是武俠勝過武俠的巔峰之作。

2.人物
眾所周知,金庸筆下的英雄人物眾多,書中的主角個個身懷絕世武功,行俠仗義,然而到了《鹿鼎記》似乎一切反著來。

正是這個反著來,才是最高明之處。

文章圖片4

因為金庸把韋小寶寫「活」了。

韋小寶是一個有血有肉,實實在在的人。他有人的大部分缺點:貪財好色,膽小怕死,姦猾無賴,偷搶拐騙什麼都干,只要能生存就行。但就是這樣一個出生在社會最底層的人,他遭受了大部分人不曾遭受的苦,他一路艱難掙紮起來,到最後取得成功,大家也不覺得可恨。因為合情合理,貼合現實。

文章圖片5

他也有優點,他極其看重感情,絕不會出賣朋友,甚至因此拋棄得來不易的富貴。

正是這樣一個「反」人,卻與那些臉上戴著面具,或者心裡套著枷鎖滿口仁義道德的人不同。他不虛偽,敢愛敢恨,將一個人的真性情展露無遺。

文章圖片6

E. 金庸鹿鼎記txt下載(小說)

《鹿鼎記》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rd1HHtjVTlrVMKSHEnYn4Q

提取碼:1dv7

《鹿鼎記》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

F. 《鹿鼎記》原著結局是什麼

韋小寶剃度後,在寺外遇到來少林寺挑釁的阿珂,深深為其美貌傾倒。韋小寶後來轉往清涼寺當住持,大批喇嘛再次圍攻清涼寺,小寶施計帶領眾人逃出,剛好遇上康熙率眾前來。眾喇嘛被擒,而康熙父子得以相認。

康熙到達清涼寺,白衣尼九難前來行刺,韋小寶藉寶衣替他擋了一劍,自己卻被擄走。小寶花言巧語取得了九難信任,與九難潛入皇宮,得悉九難竟是前明長平公主。九難揭穿了太後原來是毛東珠假扮,真太後被她藏了起來。

二人出宮,韋小寶發現阿珂竟是九難的徒弟,無奈阿珂卻傾情於台灣延平郡王鄭經的次子鄭克塽。

韋小寶回宮後,將假太後的秘密告知康熙,兩人救出了真太後。韋小寶奉旨送建寧公主到雲南嫁給平西王世子吳應熊,途中卻被建寧誘惑而與其私通。

抵達雲南後,建寧更將吳應熊弄成太監。此時九難派阿珂行刺吳三桂,失手被擒,而韋小寶從陳圓圓口中得知阿珂是她與李自成的女兒。最後吳三桂為九難所制,眾人終於脅持著吳應熊離開了雲南。

返京後,康熙再派韋小寶出海剿滅神龍教,反被教主洪安通施計擒住。韋小寶得雙兒暗中救走,二人向北逃遁,竟闖至羅剎國在鹿鼎山建築的雅克薩城,更隨蘇菲亞公主同赴莫斯科,並助其發動政變奪權。最後韋小寶帶回羅剎國特使與清朝修好。

康熙讓韋小寶衣錦還鄉,得以回揚州與母親韋春花重聚。韋小寶此行又成功替康熙攏落了西藏桑結和蒙古葛爾丹,更在麗春院與阿珂、雙兒、曾柔、方怡、沐劍屏、蘇荃等六女大被同眠。

回京途中遇到打算入宮行刺康熙的歸辛樹一家,韋小寶在天地會面前把皇宮布局告訴了歸家,背後卻通報康熙加緊防衛,最後歸家三人力盡為宮中侍衛所殺。此時,康熙突然點破韋小寶在天地會的身份,並准備炮轟韋府,以殺天地會與沐家眾人。韋小寶藉建寧公主之助,逃脫並救出了眾人。

韋小寶再次被神龍教擒住,押回神龍島,豈料洪安通發現妻子蘇荃懷了韋小寶的孩子,為了掩飾,與神龍教中人互相殘殺致同歸於盡,祇得蘇荃倖免。大變後眾人轉往通吃島,台灣鄭家、天地會及施琅所領的大清水師先後追至。清廷水師被擊退後,陳近南為鄭克塽暗算身亡。

韋小寶在通吃島上過了數年無憂無慮的逍遙日子,清廷相繼平定三藩之亂與台灣鄭氏政權,康熙三番兩次派人召回韋小寶。因韋小寶有去過羅剎國並幫助過蘇菲亞公主政變奪權,令其到東北出征羅剎國,以簽訂有利條約。

事成後,知道小寶為天地會卧底的康熙開始用計逼小寶效忠,故意在聖旨中宣稱韋小寶殺害陳近南,引來天地會的會眾誤會,而小寶獲恩准回揚州探母,途中顧炎武等人來勸韋小寶率領起義反清。

由於康熙與天地會已經鬧到都要逼韋小寶公開表態的地步,心煩意亂的韋小寶一怒之下決定將這些鳥事拋諸腦後,於是假裝全家遭到劫殺,攜了妻兒和母親到大理城隱居,兩不相幫不問世事。康熙不相信韋小寶輕易遇害,無奈屢次查訪均未果。

韋小寶向母親詢問自己父親是誰,韋春花說年輕時恩客頗多,漢滿蒙回藏都有,是標準的父不詳。

《鹿鼎記》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至1972年間,故事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講述成長於揚州妓院的少年韋小寶;

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俄羅斯之故事,塑造了一個與傳統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舊思想,表現了各族和諧相處、國家民族統一的思想。

(6)武俠鹿鼎小說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鹿鼎記》這部小說從1969年10月到1972年9月連載在金庸主辦的《明報》上,連載時間長達兩年零十一個月。

《鹿鼎記》是金庸創作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小說名字中有「鹿」和「鼎」二字,「鹿」是「逐鹿中原」的「鹿」,「鼎」是「問鼎」的「鼎」,因此,從名字上看,《鹿鼎記》就和政治、權力斗爭是緊密相連的。可見,金庸在這部小說中仍然深深地關心著政治。

《金庸作品集「三聯版」序》中說:「我初期所寫的小說,漢人皇朝的正統觀念很強。到了後期,中華民族各族一視同仁的觀念成為基調,那是我的歷史觀比較有了些進步之故。這在《天龍八部》《白馬嘯西風》《鹿鼎記》中特別明顯。」

《鹿鼎記》書後又特地附有《康熙朝的機密奏摺》,他說道:「我認為過去的歷史家都說蠻夷戎狄、五胡亂華、蒙古人、滿洲人侵略中華,大好山河淪亡於異族等等,這個觀念要改一改。

我想寫幾篇歷史文章,說少數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數派執政,談不上中華亡於異族,只是『輪流做莊』滿洲人建立清朝執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這些觀念我在小說中發揮得很多。希望將來寫成學術性文字。」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