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清羽是哪部重生小說的女主人公
㈠ 好看的耽美同人小說
~~~~~~~作為一個資深而又純潔的腐女~~腫么可能木有藏品
現代的推薦:
莫心傷《路人甲愛情故事》辦公室戀情的,通篇幽默。
顏涼雨《媳婦兒難當》一個小業務員和大老闆的,開頭幾段好笑死了。
硯小七《淺吻》我想說這也是辦公室戀情,可是我又不想劇透,這個其實挺虐。
大姨媽《向我開炮》京味文,前半本笑死人,可惜後半本完全跑題了。
微笑的貓《大城小事》 律師的文,師兄和師弟的,笑貓的文我就喜歡這篇和不瘋魔。
不能發芽的種子《見鬼》這個不算太搞笑,但很溫馨可愛,結局出我意料了。
緒慈《草莓觀察日記》《草莓戀愛日記》 受精神分類,很算可愛的,小攻對他很好,不過也有點虐。
黯然銷魂蛋《今夜有鬼系列》第一部,好笑遠大於恐怖的文,可惜後面太多部太亂七八糟。
花弦九《浪漫滿屋》,小小一篇靈異文,算溫馨吧,結局很不錯。
古代的推薦:
江州菱角《我是儒商》,古代版不瘋魔,我不喜歡這作者債是這樣欠下的。
十方《和番系列》,由《和番》《宋氏番邦聞見錄》《為望城》和一堆番外組成,一群很有性格的人,從名字開始就很逗樂。
桃符《獵戶鄭三》《江湖債》《一個魔教教主,又一個魔教教主》《封侯蕭山》,桃符的文真是笑死人,主角們都太可愛了,本來我很討厭農民攻或農民受的,桃符對語言的把握太到位了。
大風刮過《又一春》,我見過的把搞笑和虐結合的最好的文。
地府笨犬《螳螂君》,這個其實也小白,但我覺得好得多,因為總結了許多bl小說的俗套,很有反諷的效果。
笛花《英雄慢走》,江湖文,腹黑的正道弟子和很二的魔教教主,第一部很搞笑,第二部很無聊。
白日夢《蟒緣》,不搞笑,但很溫馨的文,人蛇戀的。
荷尖角《歸溪十二里之南柯巷》,也是不搞笑但溫馨系的,別扭受的性格很好玩。
我就喜歡搞笑的·~~~~~~~~~~~
㈡ 電視劇《大丫鬟》中的『清羽』是個什麼樣的人
是個既有才情又有性情的人,為人正直切執著,不但詩書畫樂四絕,而且很聰明,經商方面也很精通。
2樓
【蕭聲無暇——才智勇】
{才}
蕭清羽,在青城乃至省城都是響當當的大才子,堪稱詩書畫樂四絕。
蕭清羽的才華,是有目共睹的,因為很多的細節需要重新去看視頻,所以,我就不細說了。
第一次見識清羽的才華,是他的蕭聲和作的蕭曲。(我對樂曲不懂,無法來評價,但懂樂曲的方少陵對兩人的誇贊,便知一二了。)
第二次,是采青奉沈流雲之命以三道題考清羽。這是劇中最集中也是最直接體現清羽作為青城才子的才華之處。
第三次,是那幅方少陵花了五千大洋買來的梅花圖,用方心怡的話來講,「氣質風骨渾然一體」。而單憑這一幅畫,便令心高氣傲的方心怡對蕭清羽心生愛慕,爾後又千里迢迢慕名來到青城見清羽一面。
{智}
蕭清羽不僅才華橫溢,而且足智多謀。
顧瑞雪因顧父嗜賭如命,被顧父賣進了蕭家作蕭家大少爺蕭鴻羽的妾室。
因瑞雪逃婚在先,蕭父便將瑞雪交與蕭家大少奶奶調教,蕭家大少奶奶在人前佯裝與瑞雪互稱姐妹,背地裡卻借機凌虐瑞雪,卻被清羽撞見。
清羽幾句清描淡寫,既令瑞雪免受皮肉之苦,又未因此開罪自家大嫂。
同樣還是瑞雪,一日,顧父又找瑞雪要錢,卻嫌瑞雪給的太少,於是便要搶蕭鴻羽送給瑞雪的簪子。
清羽幾句道理,幾句威懾,便令顧父狼狽而逃,再不敢輕易來向瑞雪要錢了。
還是與瑞雪有關。采青和清羽兩人的誤會剛消除,瑞雪這又起硝煙。為了幫瑞雪,采青急中生智,承認是自己「偷」了蕭家大少爺和瑞雪的東西。
對於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蕭清羽卻看得真切。
他既知道,采青為了救自己的姐妹頂了「罪名」,也知道自己的父親關心的不僅僅是這一樁失竊案,還會因此關聯到先前的家中古董失竊案,而這一切,都是皆由自己的大嫂,蕭家大少奶奶而起。
要想救采青,必須找回被盜的幾件古董。於是,清羽找到了蕭家大少奶奶。
開門見山的幾句清描淡寫的話,讓蕭家大少奶奶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事後,不僅順利地贖回了被當掉的古董,因答應跟父親從商,蕭汝章也便不再追究此事了。
在做生意方面,清羽也頗有經商頭腦。
在他得知父親蕭妝章為了讓自己如願娶到沈流雲的所作所為後,他隻身來到沈府,告訴沈淵實情,並當場書寫了一張橡膠賣家清單給沈淵。
如沈流年所說,「蕭清羽提供的這一張清單太好了,我們沈家得救了」。
而清羽跟隨父親從商後,獨立打理貿易行,日見起色。對於收購永慈葯房,清羽見采青說得頭頭是道,有章有法,便讓她全權負責。
這一決定,既是清羽給采青快速賺錢贖身的機會,也是清羽眼光獨道、用人有方的見證。采青說,「這半年來,我所學會的一切,都是你教給我的」,這一句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采青做生意了得,而真正教會采青做生意的清羽,做生意更是了不得。
{勇}
雖然一些觀眾對清羽和采青的這段感情「不看好」,認為犧牲了太多的人的性命,但在我看來,這何嘗不是一種勇氣,勇敢?
而令觀眾感動地淚如雨下的,又何嘗不是清羽的這份為愛堅貞的勇敢,那份在身上在心上流淌的鮮紅的勇氣?
知子莫如父,蕭父為了讓清羽娶心怡,將清羽軟禁了起來。這日,方少陵前來蕭府,要求與清羽單獨談談,蕭父對方少陵說,「清羽看起來溫和,骨子裡卻倔得很」。
有謀無勇是懦夫,有勇無謀是莽夫。
面對方少陵的槍指,清羽面不改色,誓死如歸。這膽識,這氣魄,非有勇有謀者能也。
為了流雲,為了正義,他被父親踢斷了一根肋骨;為了成全流雲,他把祝福送給流雲,把痛苦留給自己;為了救流雲,他不惜「娶」采青為妾,用自己守住采青的方式來守護所愛的人的幸福。
為了采青,他可以接受父親的一切責備和懲罰;為了采青,他願意放采青遠走,用自己的再次孤獨和失去,用自己的痛,成全她的自由,她的幸福;為了采青,他願意用赤手空空來應戰方少陵;為了采青,他不惜冒著生命的危險,逃出蕭家;為了采青,他在省城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和貧寒的煎熬;為了采青,大病初癒的他,又身遭鞭凌。
他承受了太多的身體和心靈的痛苦。阿列的死去,父親的死去,母親的死去,最難過的莫過於蕭清羽。他一面要承受接連失去親人、失去朋友的痛,一面要承受自責之痛。這痛,能比方少陵一槍打死他,來得痛快嗎?
而與此同時,心怡又因為自己昏迷不醒。
他冒著生命的危險,去看望心怡,希望能喚醒心怡。他承受著與愛人分離的痛苦,去往省城陪伴失去心智的心怡,直到她康復。
清羽,為我們詮釋了一個全新的完整的有情有義的真男人、好男人的形象。
而這份書生筆墨,心比鋼堅的勇氣,莫不是因為,他心中執著的道和義。
【清如玉——君子比德溫良如玉】
蕭清羽對待生活,是至清的。
蕭清羽飽讀聖賢之書,苛己修身,善惡分明,愛憎分明,善君子之道。
他愛學喜習,修身養性,書詞畫樂,樣樣精通。
他不好紅顏,不論出身不論容貌,只愛能達心與心的默契的知己知音。
他不愛錢財,為知音可舍珍貴琴譜和古琴;為愛人,寧舍富貴榮華。
他不懼強權,敢直面父親的威嚴和方少陵的威懾甚至是死的威脅。
他同情弱者,三番五次救潤雪於困境。
……
雖然劇中表現他對待朋友的方面表現得不多,但卻從幾個側面表現了出來。
其中最突出的兩處:
一處,采青來到蕭家做粗使丫鬟,因勞累受寒病倒,盡管此時的清羽恨著采青,卻還是給采青送來了葯。
另一處,心怡隨哥哥方少陵來到青城,遂由方少陵引見來到蕭府。盡管清羽對家中安排與心怡的婚事有一百個不願意,也是被迫心不在焉地陪心怡遊玩,可是當心怡被蛇咬傷時,清羽頓時緊張不已,焦急萬分,他忘記了心怡是誰,他只想到的,是如何盡快地把心怡送到林越林大夫那裡去。
……
本性善良的清羽,其實無心去傷害任何人。
在蕭府,他是一個絕對的另類。他不似蕭父蕭汝章,更不似蕭大少爺蕭鴻羽,他與父親價值觀的相左,他與大哥同父異母的道不同,使得他對這個家又愛又恨。
但是作為蕭家的一員,長期以來,他只能無奈地選擇沉默,潔身自好。
他清高孤傲,寬容善良,如一灣清泉,更似一枚美玉,「光澤,高潔,溫暖,內斂,善良,寬容,俊朗,飄逸,堅定,靜默,忍耐。。。不經修飾,渾然天成。」
「美玉有君子之德,君子有美玉之質。怎樣的男子,才會被人形容為玉?我正以為一個優秀的男人,正該有這樣的特質,他須有雲淡風清的微笑,清澈善良的眼神,博古通今的學識,卓爾不群的才智,真誠堅忍的性格,正義善良的內心。雖生於泥淖,尚潔身自好,雖立於亂世,猶處變不驚。《大丫鬟》里的蕭清羽正是這樣一塊美玉,」
——我突然想,也許,清羽在回青城的途中,參加了革命,也不一定。
【潔似羽——六段感情】
在整部劇中,與清羽有感情戲的主要有6個。一個是蕭父,一個是蕭母,一個是大哥,一個是采青,一個是瑞雪,一個是心怡。
而對這六段感情的充分詮釋,使得清羽這個人物更加飽滿,有血有肉。
無母何來子,必須得先說一說蕭母。
蕭母是蕭父的結發夫妻,品性醇良,性格溫和,在蕭家一直相夫教子,自白羽死後,將清羽視為命根子。
蕭母算是蕭家唯一一個能成為清羽榜樣的人,再加上清羽自幼飽讀聖賢之書,慢慢地,清羽的性格便與父親有別,有兄長有別,後來與母親也有別。
原本對於蕭母來說,有一個長進的兒子,有一個結發的丈夫,也是幸福美滿的了。
但蕭母作為一個女人,有著所有女人共同的兩個心結。一個是自己的丈夫,一個是自己的兒子。而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卻不能真正走到一起去,是她最揪心的痛。
蕭母是一個很傳統的女人,沒有什麼主見,作為結發夫妻,蕭母很了解蕭父;作為母親,她也深知清羽的為人。作為妻子,明明知道丈夫有錯,她也得聽從;作為母親,兒子有了難,她一定要去保護。於是,她便一直充當著和事佬的角色。
而清羽作為一個成年人,有他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張,在蕭家就只有自己的母親支持他,但畢竟有代溝,蕭母應該也沒有讀過什麼書,他的很多想法母親不能理解不能溝通,所以他也習慣了很多事情藏在心裡,不與人說。
由此看,清羽和蕭母的關系,似朋友,又非朋友。
其實我覺得,蕭母和清羽這樣的關系,是最正常最好的母子關系。
有趣的是,在《大丫鬟》劇中蕭母和清羽、沈母和流年、方母和方少陵這三對母子之間的關系,各有不同。
如沈母與流年,母親過於強勢精明,兒子便不成熟容易沖動。
如方母和方少陵,母親對外深明大義,但對子女過於溺愛,不論子女犯什麼樣的錯,都予以庇護,容易造成像方少陵那樣任意妄為、目中無人的個性。
而像蕭母這樣,既有做母親的分寸,又給兒子足夠的成長空間,這樣的母親培養出來的男人,才會有足夠健康的健全的人格。
也便是蕭母如此的態度,必然會在清羽和采青的感情問題上,向蕭父傾斜。
她沒有沈母的算計、方母的權勢為自己的兒子保駕護航,她只能相信自己的丈夫,她只能為了替兒子避開方少陵,從兒子手中騙來了轉讓采青的協議。
可是,當她看到在省城中槍身亡的丈夫的屍體時,性格溫和的她一下子變得堅強變得強大了,她要保護自己的兒子啊。
當蕭母終於接受了采青,並為了替蕭父守護蕭家的產業堅持留在蕭家時,清羽才真正感受到了母親的堅強和偉大。
這時我在想,如何做一個讓孩子敬愛的母親呢?我想,既需要認可孩子的世界,也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心,還需要從旁協助孩子做孩子的另一雙眼睛。方母做到了第一點和第二點,沈母做到了第二點,蕭母最後全做到了。
可是這時的蕭母卻越發思念蕭父,她感到一種無助,一種黃昏的凄涼。
這時,方少陵來到了蕭家。
蕭母的死,既成全了自己希望隨蕭父而去的心願,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鮮血,阻止方少陵再傷害清羽和采青。
可是,蕭母的死雖令方少陵心有不安,卻未能喚醒他被愛魔吞噬的心……
血濃於水。
蕭父愛清羽,清羽愛蕭父,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蕭父的心中,一直有一個願望,希望清羽能繼承蕭家的產業,把蕭家發揚光大。蕭家,只有清羽有這個本事。
在清羽的心中,也一直有一個心願,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堂堂正正地做人,做生意。
蕭父想改變清羽,不成,清羽想改變蕭父,也不成,這也是事實。
於是,兩個人便「你奈何不了我,我也奈何不了你」地乾耗了十幾二十年。
直到清羽有了心愛的人,父子之間的平靜終於被打破。
在我看來,孩子在父母面前的任性,是一種撒嬌。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嚴,是一種疼愛。
清羽和蕭父,便是用這樣一種家庭大鬧劇的方式,表現了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
其實在蕭父的心裡,他很希望能夠在自己兒子的眼裡,是一個好父親,是一個值得兒子驕傲的好父親。正是這種希望,令他既氣清羽,又怕清羽。
其實在清羽的心裡,他深知父親是多麼地看重自己,疼愛自己,正是蕭父的這種疼愛,助長了清羽內心的倔強。
蕭清羽的人生,高風亮節,無欲無貪,唯一隻求的,是和一個有著心與心的默契的女子,相愛相守一輩子。可唯獨這一點,成了清羽父子最大的隔閡。
這場家庭鬧劇,因為非家庭人員的參與,無端地變成了一場血戰。
白發人送黑發人,是作為父母心中最大的痛。
為此,蕭父蕭母千方百計想折散清羽和采青,把采青送給方少陵,求清羽一個平安。
為此,蕭父蕭母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為此,清羽帶著父母重重的愛,卻滿是愧疚。
正所謂,「前世的冤家,今生的父子」。
從為人父母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自己開始還債的人生。
從為人子女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欠下了一生的債。
親情可以戰勝金錢,也可能被利益打敗。
尤其像蕭清羽和蕭鴻羽這樣的,同父異母、品行天壤之別的兩兄弟。
蕭鴻羽可謂是蕭父和其母的綜合體,為人狡詐,又貪生怕死,雖說比清羽年紀大,卻因為是庶子,又不得蕭父器重,一直對清羽對家產虎視耽耽,一有機會便在蕭父面前告清羽的黑狀。
清羽對於這一切,心知肚明,卻未曾放在心上,畢竟他倆是同出一父的親兄弟,也是清羽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兄弟。也因為不同母,又是自己的大哥,所以清羽也不便對大哥的事情指手畫腳。
誰也沒有想到,有一天,蕭老爺會客死異鄉。
這時的蕭鴻羽不再有任何的顧忌,借弟弟清羽不肯放棄采青,逼得清羽受了家法,還趁機讓清羽做苦力,受盡欺辱,狼子野心,招然若市。
直到清羽寫下放棄繼承蕭家財產的承諾書,作為哥哥的蕭鴻羽才肯放了弟弟清羽。
爾後,方少陵闖進蕭家,栽贓陷害,蕭母自盡。
清羽為救家人冒死回到蕭家,劫持了方少陵,本可順利救蕭家人離開青城,可是蕭鴻羽卻不肯放棄蕭家的產業,為了那份產業,不惜搭上清羽的性命。
當落入方少陵手的清羽用既憤怒又痛苦的眼神看著蕭鴻羽,問出那一句「為什麼」時,那種痛,也許是一種醒悟,也許更是一種執迷。
潤雪這個人物,沒有太多的戲份,卻給很多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想,除了演員出色的演繹之外,更因為我們觀眾對於言情劇/苦情劇的模式化定義吧。
也有很多人說,劇中最可憐的,是流雲。
其實我覺得,這部劇中,最令人嘆息的是潤雪。
潤雪曾經也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因為父親嗜賭如命,最後被賣到蕭家做了大少爺的妾室。
因大少爺蕭鴻羽在青樓與人打架受了重傷,蕭父為了蕭家的臉面便讓清羽代哥哥迎娶潤雪。
潤雪是一個很傳統的女人,或許是因為錯認為清羽就是自己未來的丈夫,所以對清羽有了最初的情愫吧。
潤雪初來蕭家後,孤立無援,因為清羽三番五次的出手相助,又長得一表人才,品行端正,才華橫溢,潤雪的心中對清羽的感情,由感激變成了一種愛慕。
在若大的蕭府,她唯一的樂趣,便是能看到清羽,能和他呆在一起,哪怕只是學習畫畫。那或許,是潤雪一生中最美麗也最短暫的幸福吧。
可是,這個女人,從始至終,都沒有讓清羽知道,她喜歡過他。
愛上一個令自己感覺到自己的卑微的人,是一種難以言語的痛苦。
而潤雪又是一個這樣的女人,有一些喜和有一些悲,她都會深深地放在心裡,默默地去承受。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三個人,一個是自己的父親,一個是自己的丈夫,一個是自己的兒子。
潤雪的父親把她當成是搖錢樹,從不關心她的死活;她的丈夫,雖然對她還算不錯,卻是一個花花公子,而她又是作妾的,婚姻對她來說,既無感情基礎,又無任何保障;而至於她的兒子,一個女人最大的希望,卻到大結局時也未曾有過。
經歷坎坷的潤雪看上去很柔弱,卻異常地堅強。她的這種堅強,沒有采青的那種反抗,有的是像小草一樣默默的頑強。
她的內心是溫還是涼,便是采青,也不曾真的了解。
作為采青和清羽的朋友,她幫助兩人消除了誤會。作為他們共同的朋友,她又鼓勵采青把握這段來之不易的感情,作為朋友,她為他們的快樂而快樂,為他們的痛苦而痛苦。
她已然,把對清羽的愛,化作了親情,和默默的祝福。
或許,這是人生中,最最平凡中的最最偉大的愛情。
……
這一切,都很符合傳統的言情劇/悲情劇人物的特點。
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人物,卻最能觸及我們心靈最脆弱的地方。
心怡對清羽的感情,是清羽永生無法報答的。
因為,清羽不會愛上心怡。
我記得曾經有人問,如果清羽認識心怡在先,認識采青於後,清羽會不會愛上心怡,我覺得99%不會。
因為,這是電視劇,而非生活。
劇中的心怡很清純,很可愛,也有思想,但是,她和清羽的性格不同。
而采青和清羽卻有太多的相似。同樣的出色,同樣的孤傲,同樣的在束縛中掙扎著渴望自我……
我不願意說,清羽愛采青,采青愛清羽,是彼此在愛另一個自己,這樣會褻瀆這份珍貴的感情。可是,在我看來,是如此的。只不過,他們愛的方式,是把所以應該用來愛自己的,給了對方。
對自己不會愛上的人太好,是一種溫柔的殘忍。如果要我說,清羽這個人物有什麼缺點的話,我認為,這算一個吧。
可是,這一切又是註定的。
當初心怡來到蕭府時,清羽本來對心怡是不理不睬的。
可是誰料卻,心怡卻會被毒蛇咬到。
心急若焚的清羽,嫌車夫跑得太慢,自己拉起了黃包車,送心怡去醫治。
半醒半迷的心怡看著汗流夾背的清羽的背影,這個可愛的傻姑娘,又是感動,又是甜蜜。
為了讓心怡保持清楚,清羽告訴她,等她病好了以後,把他畫的四君子圖中的另外三張也送給她,昏昏欲睡的心怡立刻欣喜若狂。
沒有辦法,心怡已經愛清羽愛得死心踏地了,康復後在省城一心等著清羽來娶她。
心怡為救清羽被哥哥方少陵的子彈誤傷後,清羽放心不下,冒著生命危險去看望心怡,希望能喚醒心怡。
能夠對一個愛自己但自己不愛的人如此情至意盡,卻又恰恰說明,清羽是一個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的人,是一個有擔當、負責任的人。
這樣的男人,也值得心怡如此對他。
被清羽這樣的男人愛上的女人,無疑是最幸福的女人。
我卻只想用這一句話,來概括清羽對采青的感情。
他像一個天使,給了所有愛他和他愛的人們一個最美麗的夢,卻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那對用來飛翔的羽翼。
如果有一天,你抬頭望著天空,發現天邊有一抹紅霞,請你相信,那是天使飛過的痕跡。。
㈢ 大丫鬟劇情介紹,結局怎麼樣了
《大丫鬟》是由於正出品,請來了《還珠格格》的導演何澍培指導的一部民國言情劇。當時主演是馬雅舒、陳思成、吳卓羲、何晟銘、李彩樺等。這是一版比較奇妙的演員配搭!
眾所周知,於正早期的劇集大多都以狗血著稱,這部里其實也不例外。是一部非常錯綜復雜的愛情迷局。
大結局嚴格意義上來說是開放式的,男女主是否真的相逢並不清晰明朗。因為在後來身邊的敘述中,因為蕭清羽在回去尋找采青,沒有人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在一起了。也許是大家的想像,更多的是來自觀眾美好的心願。導演和編劇也許就是希望這樣引起大家的一些討論吧,總之是個謎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