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誰的武功最厲害
A.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哪個人物的武功最高
金庸小說中武功高強的人物眾多,要想將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做一個總的排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里我們將採用分層法對所有人物武功進行排名。本排名榜將在金庸每部武俠小說中提出其中武功最高的人,其中包括書中隱藏的高手,如獨孤求敗,達摩等等。分層法將把所有高手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排名,三個層次分別為絕頂高手,一流高手和二流高手。
一、絕頂高手(入圍七人):佛家代表人物2人:達摩祖師,少林無名老僧——出自《天龍八部》;道家代表人物3人:逍遙派祖師(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三人的師傅)——出自《天龍八部》,黃裳(九陰真經作者)——出自《射鵰英雄傳》,獨孤求敗(楊過、令狐沖及風清揚的祖師爺)——出自《神鵰》《笑傲江湖》迅氏;太監文化代表人物1人:《葵花寶典》原作者那位前朝太監——出自《笑傲江湖》;歷史傳說代表人物1人:越女阿青——出自《越女劍》。
絕頂高手入圍理由如下:
1、達摩祖師:《九陽真經》、《易筋經》的撰寫者,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創造者,將佛教帶入中國的佈道者,擁有諸多神奇傳說的人物,中國佛教的開山祖師爺。
2、少林無名老僧:還用多說嗎?如果不了解的話,請詳細閱讀《天龍八部》四十三章「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二十遍。
3、逍遙派祖師:一位擁有北冥神功、小無相功、凌波微步、八荒六合唯我獨尊神功、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等如此諸多絕學的高人我們還能夠要求他些什麼呢?
4、黃裳:武林至尊典籍《九陰真經》的撰寫者。
5、獨孤求敗:看看這個名字就能夠想像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了。從神鵰和笑傲中的片斷描寫可以想像這位大俠的絕代豐姿。
6、前朝太監:《葵花寶典》的原創者,東方不敗僅僅練了12年一小部分《葵花寶典》的殘本,武功就已達到如此境界,這位公公的武功之高實難想像!
7、阿青:憑一根竹枝就能夠打敗三千越國甲士的奇女子!這樣的人還能夠找出第二個嗎?
絕頂高手入圍人選最終排名:
1、達摩祖師:之所以將達摩祖師排第一名,不光僅僅因為他撰寫了《九陽真經》、《易筋經》等奇書,也不在於他創造了少林72般絕技,而在於他本身就是一位神佛,請問神佛與人有可比性嗎?達摩祖師排名第一當之無愧!
2、無名老僧:可以彈爛銅鎖的無相劫指和慕容家的斗轉星移神功確根本奈何不了老僧厚達三尺的護身氣牆,能一掌就讓慕容播假死,可以潛運神功心到力至的只有這位無物衡名老僧,能讓喬峰自認武功高出自己許多許多的也只有這無名老僧了。如果不是被蕭大俠那一掌打的吐血,我也要以為他是佛陀轉世了...無名老僧當之無愧排名第二。
註:其實以金庸對佛家文化的推崇就不難想像佛家高手的地位,恭喜兩位少林高僧榮獲一二名!
3、逍遙派祖師爺:一位擁有北冥神功、小無相功、凌畝螞散波微步、八荒六合唯我獨尊神功、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等如此諸多絕學的高人我們還能夠要求他些什麼呢?更何況就僅僅看看他三個弟子的武功就可以想像師父的厲害了,何況逍遙派門人都是絕頂聰明之人,從薛神醫等八大弟子不難看出聰辯先生擁有何等智慧,而聰辯先生對他師傅又敬佩不已,以薛神醫等各學一門技能就在這個領域內稱雄就不難推斷出無崖子先生聰明到何等程度,而他的師父呢?難以想像!!而且在金庸小說中也可以看出金庸本人對道家文化的推崇程度僅次於對佛家文化的推崇程度,那麼多高人都是出自道家或者擁有道家思想,所以作為逍遙派的祖師爺絕對能夠勝任第三這個位置!
4、越女阿青:一個憑借一根竹枝就能夠打敗三千越國甲士的奇女子,她的武功及其富有傳奇色彩,同樣相信金迷裡面有很多阿青的FANS。比比還剩下的三人就可以知道阿青是絕對不辱於第四的排名的,獨孤求敗先生在四十歲後才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而阿青在十六七歲之齡便已經達到了這一境界,而且是一根竹枝打敗一千甲士,一千劍士,武功之高殊難想像,不難看出阿青排名應在獨孤劍俠之上,而從越女劍看來,阿青的武功是快,准,狠,而那位撰寫《葵花寶典》的前朝太監的武功也是如此,這從它的後輩傳人東方不敗身上就可以看出一二,難而這位公公以阿青年齡要達到阿青的境界恐怕仍然是力有未逮。至於為什麼將阿青排名第四,而不是象一些阿青FANS那樣將阿青的地位無限拔高排到第一的位置那是因為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虛竹和段譽也是赤手空拳直闖萬名遼兵陣中活捉遼王,這不禁讓我對阿青的武功打了個折扣。
5、前朝太監:看看僅僅學了12年小部分殘本《葵花寶典》的東方不敗的武功就不難想像這位公公的武功之高,一小部分,那也就是頂多隻有三分之一那麼多,而學了12年三分之一葵花寶典的東方不敗就有如此厲害,獨戰四大高手而大占贏面,而這位武功至少比東方不敗厲害3倍的公公大人武功之高你能夠想像嗎?東方不敗使用的是一根綉花針,而這位公公呢?恐怕也是達到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境地了吧。從笑傲江湖中的片斷描述看來同樣僅僅學了一部分武功的令狐沖斗不過僅僅學了一小部分武功的東方不敗,我想獨孤前輩可能遇見這位太監公公名字也得改改了。
6、獨孤求敗:對於它只能夠通過片斷得描寫來想像這位高人得絕代豐姿了。
7、黃裳:相比於前面六位高手,將他排在第七,大家有什麼異議嗎
一流高手:
絕頂高手之後便是一流高手的排名了,但是金庸小說可以入選一流高手的人物較多,我們也只好採取再次分層法將一流高手分為三個檔次,分別是超一流高手,一流高手和准一流高手,而這三個檔次之間的分層以前一檔次排名中間人物的武功起碼要比後面一檔次排名中間人物的武功高出一籌為准。而對於層次的劃分我們將採用參照系的方法,以誰為參照系呢?個人以為以射鵰三步曲的人物為准,因為該書高手眾多,便於劃分,在這里我們將把《射鵰英雄傳》中的四絕即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作為一流高手的標尺然後對眾多高手進行衡量!採用這一參照系的最大好處如前所述在與三步曲中高手人物眾多且年代相隔不久便於評比。
具體劃分為下:
一、超一流高手(入圍十二人):《天龍八部》入選7人:段譽、蕭峰、虛竹、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無崖子;《射鵰英雄傳》入選一人:王重陽;《倚天屠龍記》入選兩人:張三豐、空見神僧;《笑傲江湖》入選一人:東方不敗;《俠客行》入選一人:石破天。
入圍理由如下:
《天龍八部》中的武功明顯較金庸其他小說中的武功要高出一截,而作為該書中的頂尖高手,這7人的入選也是應當的,讓我們逐個看看:
1、段譽:金庸創造的最莫名其妙的也最厲害的三項武功居然被段公子一人獨享,不將他入選實在沒有道理。
2、蕭峰:還要多說嗎?看看聚賢庄一戰、少室山一戰你對他就會多少有些了解,而且在金庸書中蕭峰本來就是一個武學奇才!
3、虛竹:小無相功,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三大高手的內力,有這些足夠了。
4、蕭遠山:蕭峰的老子,一戰幾乎殺盡天龍一書中所有的正派一流高手,武功之高不用多說了吧?
5、慕容博:和蕭遠山武功相當,從天龍一些片斷描述中也可以看到他武功之高,不再多說。
6、鷲摩智:相比於其他幾人,他的入選較為牽強,但是看看天龍寺一戰,也可以看到這位大師絕非等閑之輩。
7、無崖子:絕頂聰明之人,逍遙派的掌門人,雖然書中對他的武功沒有過多描述,但是從天山童姥和李秋水身上及段譽在洞中奇遇一節不難想像這位高人的風采!
《射鵰英雄傳》中僅王重陽一人入選實在有點可惜,但是在這里我們本身就將射鵰四絕作為一個一流高手的參照系,而能夠比他們高出一籌的僅僅王重陽一人,入圍理由如下:
8、王重陽:全真教派的創始人,華山論劍天下第一人,周伯通的師兄!其實王重陽的武功真的不好說,從北丐和東邪的評論中似乎王重陽的武功並不高出多少(北丐想的是如果學全降龍十八掌,武功天下第一的名頭是他的,而黃葯師則想如果換做現在,王重陽也未必是他的對手),而從周伯通對他師兄的評論中王真人卻又比其他四人明顯高出一截,(周伯通對郭靖說他師兄如果是現在不消半日就可以將其他四人盡數折服,在神鵰中又對練成十成龍象般若功的金輪法王說若王重陽還在,金輪法王肯定在他手中走不出10招)在射鵰中對王重陽的功夫可以想像出他是超一流高手,而在神鵰中卻對他的武功有所貶低。(註:其實神鵰中武功是金庸所有小說中寫的最為混亂的,主要是作為唯一可以作為於眾多高手較量過的金輪法王的武功時高時低,無法論定,標尺武功的不確定也造成了該書整個武俠人物武功評定的混亂無章)其實衡量王重陽武功高低的最好辦法看兩點就可以了:一是他是絕對華山論劍的第一名,使其他四人都心服口服,那麼在這四人之上是必然的;二是在全書中西毒唯一怕的就是王重陽,為什麼怕?武功只高出半籌用的著怕嗎?我想不然,王重陽武功應比四絕高出一個檔次,否則絕不可能讓西毒怕到二十年不敢踏足中原的程度!
《倚天屠龍記》中入圍兩人進入超一流高手必然有所爭議,因為倚天和射鵰神鵰兩部書之間斷檔較大,無法做出較為精確的評定,然而將張三豐和空見兩人列入超一流高手本人自有一定道理,理由如下:
9、張三豐:武當派的開山祖師爺,能夠創建出一個和少林齊名的大派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武當較之少林的歷史要短的多,而武當的人才除了張山豐和武當七俠之外也並無其他人才了,憑什麼於少林鼎足而立,我想憑的就是張三豐一人!其實仔細閱讀倚天全書反而認為張三豐的武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強,然而一人獨創武當派,僅憑三分之一部《九陽真經》和幾個鐵羅漢就創建出一個如此大派,張三豐必然有其高人一籌的地方,在神鵰的後半段和倚天的前半段我們也可以看到張真人在武學上絕對是一個絕頂的奇才!或許張真人的武功並不見得比張無忌更高,然而就憑他的武功全部自創這一點,將他入選超一流高手也是絕對當之無愧的!
10、空見神僧:謝遜的武功有多深?遠強於武當七俠,與倚天中另外一個頂尖高手成昆並駕齊驅,然而他的13記七傷神拳對於空見神僧卻沒有一點作用,如果不是用計,能耐空見神僧何?其實大家仔細看看倚天就會發現謝遜回憶這一節純屬多餘,只不過是金庸對於佛家文化的崇拜,所以又要憑空寫出一個佛家高人出來!空見神僧的入選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他比起無名老僧的厚達三尺的氣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也就是為什麼不將他列為絕頂高手的原因!
《笑傲江湖》入選一人東方不敗,這時候才說東方不敗實在太晚了,而且絕頂高手居然沒有東方不敗必然也讓大量的東方迷大為不滿,東方不敗入選理由實在不用多說了,至於不入選絕頂高手的理由一是因為有個比他武功更高出許多而且武功同出一門的太監公公,二是其它七人武功實在太高,所以只好委屈東方不敗了。
《俠客行》入選僅為石破天,也許會有很多人認為石破天是金庸武功中的第一高手,原因只是石破天的武功在這本書中實在強出其他人太多,然而這畢竟是點上的比較,並沒有進行縱向的和面上的與金庸小說中其他人物進行比較,他在俠客行中最強強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在其他書中就真還有那麼強嗎?未必吧?我們在這里入選石破天的理由是根據他在俠客行中一些片斷的武功表現將其列入超一流高手這一欄的。
說完超一流高手之後也就是接下來一流高手的排名了
前面對於絕頂高手和超一流高手的排名榜已引來諸多非議,而人數更為眾多且主角佔大多數的一流高手人物排名榜,更是難免遭來不少磚頭,只是事已至此,騎虎難下,本人還是將冒槍林彈雨盡可能公正的作一個排名!
說到一流高手的排名,首先就得說說《笑傲江湖》這本書,個人以為就金大俠構築的整個武功體系而言,《笑傲江湖》絕對是個異數,它的出現推翻了金庸在以前小說中「唯內力論」的主導思想,內力決定武功深淺的格局被徹底推翻,代之以招數和悟性取勝,令狐沖和風清揚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然而這與排名有什麼關系呢?在下要說的正是這點,在網上看到很多網友就金庸的武功格局和《笑傲江湖》中的武功有以下兩點說法:一是金庸小說中的武功隨年代變遷而逐步變化,也就是越接近現在武功越低;二是《笑傲江湖》中基本無甚內力可言,甚至連其中的妖人級人物東方不敗的內力也不過爾爾。對於第一點說法,本人基本贊同,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笑傲江湖》中雖為明清年代的事,但是其武功相較於《射鵰三步曲》並未大幅度的減弱,反而呈現出迴光返照之勢,其中角色武功之深當不遜於射鵰三步曲,本人將在後面用具體例子說明,對於第二點意見,本人則持保留態度,個人以為《笑傲江湖》中對於內力的描寫絕不遜色於《射鵰三步曲》,其中東方不敗之內力更是高到令人無法想像!話題不能扯的太遠,還是言規正傳吧。
二、一流高手(入圍24人):《天龍八部》入選9人:天山童姥、李秋水、慕容復、丁春秋、游坦之、段延慶、段正明、黃眉老僧、枯榮大師;《射鵰英雄傳》入選5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周伯通;《神鵰俠侶》入選4人:郭靖、楊過、金輪法王、林朝英;《倚天屠龍記》入選一人:張無忌;《笑傲江湖》入選3人:令狐沖、方正大師、風清揚;《俠客行》入選2人:龍、木二島主。
B.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十大武功最高強的人
金庸武俠小說十大高人: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一部《越女劍》,金庸十五大部武俠小說,驚天地,泣鬼神,構造了極為豐富、廣博、生動的藝術世界,創造出一大批讓人難以忘懷的栩栩如生的藝術人物:蕭峰、令狐沖、郭靖、楊過、黃蓉、任盈盈、阿朱等等。讀過金庸小說的人,誰也不會忘記這些閃光而動人的名字。
武和俠是金庸小說的基本和重心,小說中人物武功的高下,當然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讀完金庸洋洋灑灑數百萬字的武俠小說,讀者在流連忘返之餘,往往一個問題會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這個問題就是在金庸這些如此眾多的人物中,誰的武功應該排在第一,是最厲害的呢?就這么一個自然而簡單的問題,乍一想,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金庸的這十五部小說,發生在不同的歷史朝代之中,時間、地點全然不同,所以各部小說中的人物,沒有一個恰當的參照體系來相比較,所以要真正挑出一個讓人服氣的第一高手來,還確實有些強人所難。
俗話說,文無第二,武無第一,看來這個第一高手之論,只能是一個懸疑。金庸的武俠小說中真正武功出神入化、高妙絕倫的,非《天龍八部》莫屬,要評選金庸武俠小說武功之最,也非在《天龍八部》中尋找不可。
排名第一
武功:
智商:
情商:
高人指數:
攻擊力:
《天龍八部》中誰的武功最厲害呢?「南喬峰,北慕容」,蕭峰是真正的大英雄,但他的武功卻不是最高的,別的不說,蕭峰對段譽的六脈神劍推崇有加,自知自己的降龍十八掌不敵六脈神劍,段譽的武學造化當在蕭峰和虛竹之上。段譽的武功在《天龍八部》中也不是最高,蕭峰和慕容復厲害,但二人之父蕭遠山和慕容博比他倆更厲害許多。蕭遠山和慕容復是《天龍八部》中武功最厲害人物嗎?也不是,且看少林寺灰衣掃地人,輕描淡寫,同時制服蕭遠山和慕容博,分解因緣,指點迷津,終使蕭遠山和慕容博放下屠刀,立地在佛。玄生、玄滅只覺一股柔和的力道在手臂下輕輕一托,身不由己的便站將起來,卻沒見那老僧伸手指袖,都是驚異不止,心想這般潛運神功,心到力至,莫非這位老僧竟是菩薩化身,否則怎能有如此廣大神通、無邊佛法?慕容復氣往上沖,喝道:「那我便接蕭兄的高招。」蕭峰更不搭話,呼的一掌,一招降龍十八掌中的「見龍在田」,向慕容復猛擊過去。那老僧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佛門善地,兩位施主不可妄動無明。」
他雙掌只這么一合,便似有一股力道化成一堵無形高牆,擋在蕭峰和慕容復之間。蕭峰排山倒海的掌力撞在這堵牆上,登時無影無蹤,消於無形。慕容博初時見那老僧走近,也不在意,待見他伸掌拍向自己天靈蓋,左手忙上抬相格,又恐對方武功太過厲害,一抬手後,身子跟著向後飄出。他姑蘇慕容氏家傳武學,本已非同小可,再鑽研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後,更是如虎添翼,這一抬頭,一飄身,看似平平無奇,卻是一掌擋盡天下諸般攻招,一退閃去世間任何追擊。守勢之嚴密飄逸,直可說至矣盡矣,蔑以加矣。閣中諸人個個都是武學高手,一見他使出這兩招來,都暗喝一聲彩,即令蕭遠山父子,都不禁欽佩。
豈知那老僧一掌輕輕拍落,波的一聲響,正好擊在慕容博腦門正中的「百會穴」上,慕容博的一格一退,竟沒半點效用。「百會穴」是人身最要緊的所在,即是給全然不會武功之人碰上了,也有受傷之虞,那老僧一擊而中,慕容博全身一震,登時氣絕,向後便倒。慕容復大驚,搶上扶住,叫道:「爹爹,爹爹!」但見父親嘴眼俱閉,鼻孔中已無出氣,忙伸手到他心口一摸,心跳亦已停止。慕容復悲怒交集,萬想不到這個滿口慈悲佛法的老僧居然會下此毒手,叫道:「你……你……你這老賊禿!」將父親的屍身往柱上一靠,飛身縱起,雙掌齊出,向那老僧猛擊過去。那老僧不聞不見,全不理睬。慕容復雙掌推到那老僧身前兩尺之處,突然間又如撞上了一堵無形氣牆,更似撞進了一張漁網之中,掌力雖猛,卻是無可施力,被那氣牆反彈出來,撞在一座書架之上。本來他來勢既猛,反彈之力也必十分凌厲,但他掌力似被那無形氣牆盡數化去,然後將他輕輕推開,是以他背脊撞上書架,書架固不倒塌,連架舊堆滿的經書也沒落下一冊。
蕭遠山全沒想到抵禦,眼見那老僧的右掌正要碰到他腦門,那老僧突然大喝一聲,右掌改向蕭峰擊去。蕭峰雙掌之力正要他左掌相持,突見他右掌轉而襲擊自己,當即抽出左掌抵擋,同時叫道:「爹爹,快走,快走!」不料那老僧右掌這一招中途變向,純真虛招,只是要引開蕭峰雙掌中的一掌之力,以減輕推向自身的力道。蕭峰左掌一回,那老僧的右掌立即圈轉,波的一聲輕響,已擊中了蕭遠山的頂門。灰衣僧不管對付慕容復、慕容博,還是對付蕭遠山、蕭峰,都不費吹灰之力,所以論武功境界,少林寺無名灰衣掃地人,才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功最高之人。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灰衣僧排名第一。
排名第二
武功:
智商:
情商:
高人指數:
攻擊力:
劍魔獨孤求敗的故事,不足百字描摹,天外高客,孤獨天才的形象活脫如畫。為獨孤求敗立傳,文字愈少,留白愈多,愈讓讀者神思馳盪,不能自已。「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此何等大境界!當世有幾人能當之?金大俠的小說,庶幾近之。讀獨孤求敗刻於洞壁上的三行文字,可以長歌,可以短嗟,可以滿飲三杯,痛澆我輩俗人心中抑鬱難消的塊磊。
楊過在獨孤求敗石墓前神往意馳,緬懷仰慕,不禁跪拜。好!對天才的血淚人生,撮土為香,頂禮膜拜,不亦宜乎?劍冢的寓言,又是一段上上文字,絕佳小品。弱冠前所用凌厲剛猛之劍,三十歲前用紫薇軟劍,四十歲前用大巧不工無鋒之重劍,此後漸進無劍惟有劍之境,此乃絕妙武學境界,也是絕妙學問境界。
此四層境界依稀有王國維所謂「昨夜西風凋碧樹」,「衣帶漸寬終不悔」,「驀然回首」三種學問境界之意,但更為細致精確,更能傳神,寫出了高手的心路歷程。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獨孤求敗排名第二。
排名第三
武功:
智商:
情商:
高人指數:
攻擊力:
金大俠在《倚天屠龍記》中,描寫張三豐在教張無忌劍法時,曾問張無忌,劍法還記得多少,張無忌回答說全忘了,劍法也就練成了。《笑傲江湖》中傳劍一段,金大俠對無招勝有招解釋的更為清楚明了。風清揚在山崖之上住了幾十年不願見人,但見令狐沖和自己一樣,是個至情至性之人,不忍見他被田伯光打倒,出來指點令狐沖,他對令狐沖道:「世上最厲害的招數,不在武功之中,而是陰謀詭計,機關陷阱。」
風清揚對令狐沖的武功教誨和岳不群對令狐沖的武功教誨是截然不同的,風清揚對令狐沖人生的教誨更為精妙,更合令狐沖的脾氣。這一回的傳劍是實實在在是的傳劍,風清揚的一劍中竟有三百六十種變化,這種武功是不是真是至高無上的呢?但風清揚傳劍術與令狐沖,卻有另一種高人境界,做學問方法。「劍術之道,講究如行雲流水,任意所至」,學問之道,其實亦是如此。就這么靈犀一點,福至心靈,令狐沖隨手一戳,就將名動江湖的「萬里獨行」田伯光輕易點翻在地。恭喜令狐師兄,學得無上法門。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風清揚排名第三。
排名第四
武功:
智商:
情商:
高人指數:
攻擊力:
全真教由王重陽首創,王重陽乃創教祖師。馬鈺等七子是他親傳弟子,為第二代。趙志敬、尹志平、程瑤迦等為七子門徒,屬第三代。楊過等一輩則是第四代了。王重陽的事跡,與《九陰真經》有緊密關系。《九陰真經》中所載的武功,奇幻奧秘,神妙之極。為了爭奪《九陰真經》這部經文而喪命的英雄好漢,前前後後已有一百多人。凡是到了手的,都想依著經中所載修習武功,但練不到一年半載,總是給人發覺,追蹤而來劫奪。搶來搶去,也不知死了多少人。得了書的千方百計躲避,但追奪的人有許許多多,總是不放過他。那陰謀詭計,硬搶軟騙的花招,也不知為這部經書使了多少。
天下的英雄豪傑都要搶奪《九陰真經》,後來事情越鬧越大,連全真教教主、桃花島主黃老邪、丐幫的洪幫主這些大高手也插上手了。他們五人約定在華山論劍,誰的武功天下第一,經書就歸誰所有。那經書最後終究落在天下武功第一的王重陽手裡了。王重陽得到經書之後,卻不練其中功夫,把經書放入了一隻石匣,壓在他打坐的蒲團下面的石板之下。王重陽的武功既已天下第一,他再練得更強,仍也不過是天下第一。當初他到華山論劍,也不是為了爭天下第一的名頭,而是要得到這部《九陰真經》。他要得到經書,也不是為了要練其中的功夫,卻是解救普天下的英雄豪傑,免得互相斫殺,大家不得好死。
王重陽把那部《九陰真經》壓在蒲團下面的石板底下,武林之中倒也真的安靜了一陣子。後來王重陽自知壽限已到,於是安排了教中大事之後,命其師弟將《九陰真經》取來,生了爐火,要將經書焚毀,但撫摸良久,長嘆一聲,說道:「前輩畢生心血,豈能毀於我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看後人如何善用此經了。只是凡我門下,決不可習練經中武功,以免旁人說我奪經是懷有私心。」
王重陽與林朝英均是武學奇才,原是一對天造地設的佳偶。二人之間,既無或男或女的第三者引起情海波瀾,亦無親友師弟間的仇怨糾葛。王重陽先前因專心起義抗金大事,無暇顧及兒女私情,但義師毀敗、枯居古墓,林朝英前來相慰,柔情高義,感人實深,其時已無好事不諧之理,卻仍是落得情天長恨,一個出家做了黃冠,一個在石墓中鬱郁以終。此中原由,丘處機等弟子固然不知,甚至王林兩人自己亦是難以解說,惟有歸之於「無緣」二字而已。
卻不知無緣系「果」而非「因」,二人武功既高,自負益甚,每當情苗漸茁,談論武學時的競爭便隨之而生,始終不相上下,兩人一直至死,競爭之心始終不消。林朝英創出了剋制全真武功的 *** ,而王重陽不甘服輸,又將九陰真經刻在墓中。只是他自思 *** 為林朝英自創,自己卻依傍前人的遺書,相較之下,實遜一籌,此後深自謙抑,常常告誡弟子以容讓自克、虛懷養晦之道。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王重陽排名第四。
排名第五
武功:
智商:
情商:
高人指數:
攻擊力:
華山之巔劍已論定,忽又出現一個不知來歷的絕世高手覺遠和尚。楊過吃了一驚,讀者也吃了一驚。要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草莽中還埋藏著多少異士奇人?切不可將天下無名英雄小看。《九陰真經》之後,忽又有《九陽真經》,奇正相生,陰陽相合,眼前天地豁然一片開朗,又是一種境界,別有新的天地。張君寶「人聰明良心好」,覺遠大覺悟的通天法眼,已看出這孩子的慧根和素質,張君寶日後自有另一番奇遇,立另一番大事業。郭襄為張君寶包紮傷口,此奇因日後必有喜果。《神鵰俠侶》雖已盡言,無窮的可能卻就此潛伏,讀者還可以再飽眼福。
《倚天屠龍記》中,覺遠和尚的故事還在繼續。少林寺雖是天下武林第一大派,但往往固步自封,教條僵化,讓人不能佩服。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少林寺眾正是應了這樣一句老話。潘天耕師兄弟三人已吃了大虧,還不能令他們知進知退。少林方丈天鳴禪師和心禪堂七老一齊出來,如臨大敵。何足道看在郭襄的面子,已明言不想生事,但無相禪師等人還是不依不饒,非要逼何足道動手。
燕雀巢堂,黃鍾瓦棄,這是天才永遠的悲劇。覺遠才是少林寺中真正的高人,但在寺中地位低下,默默無聞。何足道要找覺遠為他傳一句話,少林寺眾竟一時想不起「覺遠禪師」是誰,讀之當真可嘆可笑。何足道露了一手畫石成棋盤的高明內功,讓天鳴眾人面面相覷,心下駭然,差點就要當場認輸,還是覺遠出來,給少林寺掙回了面子。郭襄對覺遠道:「大和尚,我瞧少林寺那些僧人,除了你和無色禪師,都有點兒古里古怪。」此是平心之論。何足道在少林寺威風十足,全仗覺遠和張君寶顯露上乘武功,讓何足道心服口服,飄然而去,保全了少林寺武功天下第一的聲譽。
覺遠和張君寶本是少林寺的大功臣,少林寺眾卻橫加猜忌,顛倒黑白,要捉拿覺遠和張君寶定罪。覺遠是有道高僧,平日的表現只是迂腐痴氣,但他並非一味固執,不知機變,平日他只是不願計較,一旦涉及徒兒張君寶的安危,他會奮起反擊,保護張君寶逃走。這是覺遠至情至性之處,為了保護張君寶,覺遠捨身相救,累得脫力,終於精疲力竭,燈盡油枯,坐化而亡。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覺遠和尚排名第五。
排名第六
武功:
智商:
情商:
高人指數:
攻擊力:
張君寶在《倚天屠龍記》開篇露面,寫得有許多含蓄之處。這個後來在本書中極重要的大師級人物,此時還是個少年,見了郭襄便臉紅,感覺非常微妙。郭襄自己本是傷心人,但看見張君寶孤苦無依,便放下自己的苦惱,為張君寶的前途籌劃。她送給張君寶金絲鐲作為信物,要張君寶去襄陽找自己的父母,讓他有一個好的歸宿。郭襄還不忘囑咐張君寶去了郭家之後要順著郭芙姐姐的脾氣,以免吃苦頭,郭襄古道熱腸,有真正俠義情懷。天地茫茫的孤寂無助之中,張君寶必須獨自面對命運的挑戰,實現生命的自我價值。一個極偶然的機會,讓張君寶觸景生情,心下感悟,決心不去寄人籬下,而奮發圖強,自立門戶。張君寶獨自上武當山修煉,終於豁然貫通,體悟了人生宇宙,武功道學的真諦,成了一代宗師。
由張君寶到張三豐,自己拿主意,有主見是第一因素,但郭襄給他作的榜樣也是很重要的。張君寶對郭襄,有一種少年人獨特的微妙的敬慕和好感。郭襄的獨立,俠義情懷,見義勇為,打抱不平,無疑給了張君寶內在的影響。張君寶很想做出成績來給郭襄看,讓郭襄驚嘆,改變郭襄對自己的觀感,其實是張君寶秘密的進取動力之一。張三豐從少年的張君寶中脫胎換骨,一代大宗師的氣派已正大庄嚴地在堂皇鋪排,德高望重,嫉惡如仇,老而彌堅,體悟了生命的真諦,大度中又有平易的詼諧,這是一個有血有肉,真實而豐神飽滿的人世間的得道之人。九十歲的高齡,生命還敏感和生氣勃勃地帶給人以感動。看到愛徒受傷,依然胸中大震,關切之情溢於言表。他慈愛如父,對生命充滿敬畏,但又達知天命,抑止內心的傷痛,勸張翠山看開,「世上誰人不死?」要眾弟子不要太沉溺傷悲。這樣的老人,真是讓人充滿敬意。金大俠筆下,張三豐是最讓人有好感的老人家。
張三豐是得道高人,絕不是泥塑金身的空洞形象。暗夜之中不能成寐,獨自在廳中凌空手書王羲之的「喪亂帖」,筆中滿是悲憤之氣勢,張三豐悲天憫人,有著真正的菩薩心腸,接下來手書「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呼應本書書名所暗藏的兩大關目,江湖幕後的神秘懸念,一路逼近,漸次披露主題。二十四字的書法中,又隱含一套上乘的武功,單傳張翠山,看得出張三豐對張翠山獨寄的厚望。
悲劇的審美雖然淬礪人性的純凈,但帶來的心靈的悸痛,又是殘忍而讓人悵然長嘆的。張三豐不愧為真正得道之人,武當七俠若能領略他十分之一的大覺悟大智慧,也許張翠山和殷素素的悲劇便不會發生。看張三豐笑迎張翠山殷素素回來道:「不用告罪,張三豐哪有這等迂腐不能的弟子?」此話真是發人深省。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正邪兩字,原來難分,大宗師的眼裡,哪裡還有什麼世俗的僵化定見,張三豐只是一個真正懂得了生命和宇宙秘密的慈愛的老人,他對生命的神奇真正驚嘆和欣賞,對人生真正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熱望和理解。張三豐在百歲壽宴中面臨驚重的打擊,「心如刀割」四字,寫得真是觸目驚心。而無忌也受玄冥神掌的重傷眼看不能活命,張三豐饒是修道再深,定性再強,也不免老淚縱橫,甚至想到死:「我還不如死了好!」張三豐的慈愛老人形象,寫得出色。為救無忌,張三豐以百歲老人,開山立派大宗師之尊,竟不惜去少林寺求葯,他委曲求全,忍氣吞聲,甚至低三下四,讀之真讓人不平不忍。
張三豐所創「太極拳」、「太極劍」,這兩種天才創造的武學,是如此的柔和自然,圓融通貫,實在是與宇宙的規律,天地的呼吸相一致。威力最強的武功,卻純以意得,最忌用力,形神合一,陰陽調和,太極圓轉,全無稜角,威力發揮於無形,暗合了人生悟道的最高境界。文學中有一句話叫「風格即是人」,此處亦用得上。太極拳、太極劍的風格,正是張三豐隨和、謙厚、樸素自然的風格,是毫無心機、平易近人的風格。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張三豐排名第六。
排名第七
武功:
智商:
情商:
高人指數:
攻擊力:
無崖子是真天才,學究天人,胸中包羅萬象,不僅武功蓋世,琴棋書畫,醫相星卜,工藝雜學,貿遷種植,無一不會,無一不精。此種人是奇才,能達到如此境界,如此修為,不僅要有天賦,還要靠一點運氣。無崖子是天才,但也有怪癖,其情感生活也是復雜和曖昧難明。
風流瀟灑的無崖子,同時博得了其師姐童姥和師妹李秋水的芳心。李秋水趁童姥練功入靜時在其背後大吼一聲,使童姥走火入魔,從此一輩子都是長不高的「矮美人」。李秋水終於得償心願,和師哥無崖子共浴愛河,在無量山石洞中隱居,參研天下武功絕學。童姥當然不甘心,轉而報仇毀了李秋水之容,兩人自此成不共戴天的冤家死敵。
師姐童姥和師妹李秋水為爭奪無崖子大動干戈,然而沒想到無崖子真正愛的人既不是童姥,也不是李秋水,而是李秋水的「小妹子」。無崖子在無量山石洞中隱居時雕的玉像,畫的畫像,心目中所想的,原來只是「小妹子」,最後無崖子每日只是對著玉像發痴,而把李秋水拋在了一邊,終至不歡而散。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無崖子排名第七
排名第八
武功:
智商:
情商:
高人指數:
攻擊力:
《俠客行》中,神秘的俠客島和賞善罰惡令的懸疑,一直到最後才揭出謎底。石破天等眾俠客來到神秘的俠客島,龍木二島主終於出來亮相,細說從前,破解眾人的懸疑。原來他們邀請眾俠客去俠客島,並沒有惡意,只是想請各路高人來島上共同參詳島上神奇的武功秘訣,集思廣益,解開武學上的一個大謎底,以將武學之道發揚光大,推高一層,對眾人絕無加害之意。
小小的俠客島上,有著江湖武林中的各種詳細檔案資料。俠客島原來是維護武林正義為己任,對武林人物一靜一動都有著詳細的考評,以此賞善罰惡。龍木二島主詳細舉出了幾則例子加以證明俠客島的明察秋毫。龍木二島主武功極高,要以維護武林正義為己任,沒有過人的真本事是不可能辦得到的。他們顯示出來的武功也確實是深不可測。當然,這只是小說,讀者並不會把它當真,因為要真正像萬能的上帝那樣賞善罰惡,是不可能之事,其中的破綻漏洞就太多了。
丁不三、丁不四無端殺了那麼多無辜者,也沒見著俠客島把他們怎麼了,而且丁不四還是臘八粥宴上的座上賓。想扮演萬能的上帝裁決人世間的善惡,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弄不好就會像白自在一樣陷入瘋狂。現實世界中,如果真正發生了這樣的事,那將是人類極大的不幸和悲劇。不過,幸好本書中的俠客島龍木二島主,並不是偏執狂,他們還頗為通情達理,讓人看著放心。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龍木二島主排名第八。
排名第九
武功:
智商:
情商:
高人指數:
攻擊力:
《書劍恩仇錄》中,第一高人天池怪俠袁士霄,性格怪僻,但疾惡如仇,愛憎分明。袁士霄的故事中,最好玩的地方是他和關明梅、陳正德之間既簡單又復雜的三角愛情關系。袁士霄與關明梅可謂青梅竹馬,但袁士霄性格怪僻,最後關明梅嫁給了陳士德,避往回疆,而袁士霄又追隨其後。袁士霄變得更加怪僻,關明梅變得暴躁,陳士德則醋性如女,他們三人情孽的糾葛,更體現人性的復雜難解之處來。
關明梅和陳正德一對活寶,是世外高人,因此行事不近情理,不在乎他人的意見和感受。六和塔上天山雙鷹莽撞前來上來不分青紅皂白亂打一氣,雖然很快就發現是個誤會,但面子上掛不住,還是不管場合和時機,一意孤行。霍青桐黯然離去,途中遭遇關東三魔,險遭毒手。天山雙鷹關明梅陳正德趕到解圍,引出天池怪俠袁士霄來。三個世外高人之間的三角感情糾分,寫出一段趣筆。三個世外高人的性格脾氣,形象造型,各有各的特點。袁士霄武功最高,為人正直,但性格古怪高傲;關明梅脾氣急躁,性烈如火,但善良忠誠,也有溫柔和細膩的一面;陳正德有點小氣會吃醋,但比較講道理,特別是對關明梅能忍讓,所以關明梅才嫁給了他。
霍青桐向天山雙鷹哭訴委曲衷腸,卻是找錯了人。關明梅話沒聽完,馬上沖出去要殺陳家洛和香香公主,真把霍青桐給急暈過去了。天山雙鷹性格太不夠細膩,難怪老都老了還要像小孩子那樣吵來吵去夾雜不清。香香公主單純和天真無邪的魅力,把天山雙鷹也給征服了。看到陳家洛和香香公主之間令人艷羨的溫柔場面,天山雙鷹也心動了。他們補上了人生中愛情的一課,對感情之事又明白了幾分道理,兩人得以彼此諒解,和好如初。袁士霄、關明梅、陳正德三人之間最後還算有了較好的結局。陳正德轉了性,不僅不猜忌吃醋,反而還對袁士霄曲意奉承,以此來討關明梅的喜歡。關明梅也想通了,「一個人天天在享福,卻不知道這就是福氣」,她理解了丈夫的愛,珍惜這份愛,不再去更多奢望。袁士霄也看開了,「咱們今日還能見面,我也已心滿意足」。三個怪僻的高人,最後一齊覺悟,不再意氣用事,要好好把握眼前日子,這是一樁美事。
陳正德臨死前對關明梅說:「我對不住你,……你回到回部之後,和袁……袁大哥去成為夫妻……我在九泉,也心安了。」三個世外高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在此點燃感人的真情火花。關明梅自刎以明其志,情深義重,讀之讓人不忍。袁士霄用計殲滅狼群一段,最是十分精彩好看,少年時讀此書,掩卷遐思,真是神往不已。想像那種浩大的工程,浩盪的場面,只覺得已能親耳聽到野狼被困在沙城中無奈地發出的絕望嚎叫。袁士霄收拾張召重一段也讓人印象深刻。看張召重平日驕橫慣了,終於被袁士霄收拾得服服帖帖的,真是解氣,過癮。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袁士霄排名第九。
排名第十
武功:
智商:
情商:
高人指數:
攻擊力:
穆人清是《碧血劍》中武功最高的前輩和高人。《碧血劍》一書開篇,安大娘評價穆人清用了「古怪」二字,而我們卻並沒有看出穆人清的古怪之處,反而是他對袁承志的慈愛更接近於普通人。
少年的袁承志聰明伶俐,他一見到穆人清便知道恭恭敬敬地磕頭叫師父,讓這個安大娘所言的「脾氣很古怪,你不聽話,他固然不喜歡,太聽話了,他又嫌你太笨,沒骨氣」的捉摸不透的老頭,對他一見即喜,幾乎是毫不猶豫,毫不費周折地便收了袁承志為徒。穆人清看上去倒是一個很不錯的和善的老頭。但是穆人清對待他的徒弟的方式,卻多有不近人情的地方,不少突兀的舉止,真實地暗示了他內在的某些古怪之處。
穆人清不僅授徒無方,而且是很明顯的偏心,雖然嘴上說歸辛樹夫婦在他的眼中還像多年之前別無二般,要歸辛樹不要誤會他自己偏愛小徒弟,但他的這種說法實在是太軟弱無力和缺乏說服力。難怪歸辛樹夫婦嘴上雖然不講,心中卻依然暗藏怨恨。穆人清做的最過分之處,便是越級對孫仲君進行不近人情的懲罰,他親手削斷孫仲君的小指,而且從此不再讓孫仲君用劍,這樣做實在是太不給歸辛樹夫婦面子了。孫仲君再有不是,也應該由歸辛樹夫婦處理和解決,穆人清的這一番越俎代庖,實在是逾於常理。
C. 金庸的武俠小說里誰的武功最高
金庸武功秘籍排名100強如下:
阿青、石破天、張無忌、蕭峰、楊過、虛竹、段譽、天山童姥、李秋水、掃地僧、無崖子、張三豐、鳩摩智、郭靖、蕭遠山、周伯通、慕容博、王重陽、龍島主、木島主、金輪法王、林朝英、黃葯師、一燈、洪七公、歐陽鋒、東方不敗、覺遠、何足道、張三、李四、陽頂天、謝煙客、裘千仞、小龍女、空見神僧、白自在、枯榮大師、游坦之、渡厄、渡難、渡劫。
丁春秋、鶴筆翁、鹿杖客、玄慈、方證大師、郭襄、段延慶、段正明、慕容復、令狐沖、狄雲、丁典、公孫止、黃衫女、成昆、俞蓮舟、楊逍、范瑤、空聞、空智、殷天正、黃蓉、丘處機、宋遠橋、周芷若、滅絕師太、阿大、阿二、尼莫星、克西大山謹、瀟湘子、任我行、李莫愁、左冷禪、謝遜、霍都、韋一笑、黛綺絲、梅超風、殷梨亭、袁承志、穆人清、玉真子。
木桑道長、九難、洪安通、歐陽克、血刀老祖、段正淳、耶律齊、沖虛道長、向問天、岳不群、林平之、陳家洛、無塵道長、苗人鳳。
金庸筆下的大俠有哪些?
1、蕭峰
蕭峰原名喬峰,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的男主角。武功蓋世,師從少林和丐幫,智勇雙全、膽略過人、豪邁颯爽、不怒自威,曾任江湖第一大幫丐幫幫主,期間滾基掌管丐幫八年,一直率領丐幫以幫助北宋抗擊外敵為己任,其間吒叱風雲,是領導武林群雄的泰山北斗。他提倡人道和平,選擇為拯救世人而自我毀滅,是一個心系蒼生、悲天憫人的悲劇英雄。
2、郭靖
郭靖 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男主角和《神鵰俠侶》中的重要角色,他生性單純剛直,重孝義、勤奮、愛國,具備一切金庸筆下最模範的俠義精神。郭靖黃蓉夫婦義守襄陽幾十年,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存亡,犧牲個人的安危榮辱,真正做到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最後,郭靖一家為了襄陽城,鞠躬盡瘁,死而後唯虧已。
D. 金庸武俠誰的武功最高
劍魔獨孤求敗 金庸小說中武功第一人 ,一生求一敗而不可得..
獨孤求敗的大雕能在蒙古百萬雄師中掀翻人群(蒙古的兵有多厲害就不用說了吧?參考元朝國土面積即可)
大雕教楊過訓練是在洪濤中訓練
文中有描述大雕租賣塌可以對抗自然之力
令狐沖學獨孤九劍問風清揚為何 九劍無防守...
風清揚對令狐沖說:獨孤九劍只需進攻無需防守,獨孤九劍一出對方只能招架防守!
並告訴令狐沖要完全學20年便可以和天下英雄一較長短
(九劍有破解各種武器的招數,但是最後都要忘卻招數,每個招數360種變化,
面對天下任何武器、招數都有破解方法...... 暗器,刀劍,掌式,最後一招是面對上層內功者,風清揚只能口配肢述沒法教 ,並且九劍隨著人厲害而增強)
令狐沖練了沒多久便可以和東方不敗對戰,並且每次在被弊圓人先手的情況下,後手制人,迫使東方不敗不得不防守,放棄進攻。
其中獨孤九劍的用法是 招數無定向 ,先發制人,後發也能制於人 正好符合達摩祖師寫的九陽真經。(楊過最後遇到了張三豐教他如何使用功夫)
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 (許多小說終極高手都是如此境界)
利劍級(獨孤九劍大概這個時期)、軟劍級、重劍級(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楊過持劍不動靠內里震斷高手瀟湘子武器和雙臂)、木劍級(楊過窺探到)、無劍級
後期無劍:不滯於物 ,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E. 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力前十,你覺得誰是第一
說起武俠小說,當然首推金庸了 。在金庸先生的筆下有很多經典的武俠小說,比如我們大家熟知的《天龍八部》、《射鵰》、《神鵰》等都是出自金庸先生之手,那麼你知道金庸小說武功排名是怎樣的嗎?武功排名TOP10名單。
NO.1:達摩祖師(出自《天龍八部》)
張三豐在倚天屠龍記裡面,也算是非常厲害的一位了,自創太極拳、太極劍法、武當九陽神功等等。是武當派的創始人,武林中德高望重,武林中的泰山北斗。
NO.10:黃裳(出自《射鵰英雄傳》)
黃裳《射鵰英雄傳》中,九陰真經的創始者,後來被王重陽得到,不過王重陽並沒有修煉。梅超風就是修煉了九陰真經之後走火入魔了,都還有那麼高的武功,可見這本九陰真經是多麼厲害。
金庸先生這么多部武俠小說中最厲害的武功又是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