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之父是誰呀
⑴ 武俠小說作家的第一排名是誰
是金庸啊,他寫了14部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而且幾乎都拍成了電視劇,許多成為了經典而且不斷的翻拍。就比如說《神鵰俠侶》這個電視劇。我看過的有三版!
陳曉和陳妍希
90後看到的大多數是這個版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里的沈佳宜。最終現實生活里,小龍女和楊過生活在了一起,並且有了寶寶。感覺這是最有愛的神鵰俠侶!
總而言之,金庸的武俠小說推動了我們國家電影電視劇產業的發展,帶給了廣大觀眾一個武俠夢!
⑵ 武俠小說的創始人是誰
最早是司馬遷的《史記》的刺客游俠列傳,到唐傳奇出現可謂是古代武俠小說的高峰,而後到清末民初,是舊派武俠小說的興起,代表人物如還珠樓主、王度廬。至於新派武俠小說,梁羽生是其鼻祖,以《龍虎鬥京華》這部小說為開山代表。再有,早期的公案小說也可算是近代武俠小說的開端,如石玉昆的《七俠五義》等。
⑶ 武俠小說之父是誰呀
這個就不知道,武俠有新派和傳統,新派的開山鼻祖是梁雨生,成就最高的是金庸,傳統派的就不知道了,那就要追溯的中國古代歷史當中去了,但是在傳統武俠中最高成就的是《水滸傳》
⑷ 古龍為什麼被稱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父」
古龍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武俠小說作家,他在自己的小說,尤其是中後期的小說創作中,融入了純文學的理念和實踐,將武俠、推理、懸疑、言情等類型文學創作和人性與社會的書寫共冶一爐,於是成就了別開生面的氣象和全面突破的野做創意。
第一部:《歡樂英雄》
古龍後期基調最明亮的作品。
誰說英雄是嫌脊行痛苦的?我們的英雄就是歡樂的。
古龍開宗明義為這部小說點出了主基調,而且他在整部小說的結構中將這個主基調貫徹始終。
這部小說知名度似乎不大,但是這部小說的藝術水準和審美價值絕對可以稱為古龍後期的巔峰之作,也擔得起古龍在創新突破上卓有成效的扛鼎之作。
第二部:《多情劍客無情劍》
古龍最負盛名的作品。
這是華人世界極為推崇的武俠小說之一,也是古龍奠定自己江湖霸業的作品。
沒有這部小說,古龍的武俠世界不僅不完整,而且缺失太多。這部作品同時是小李飛刀系列的開山之作,出場即為巔峰。
相對而言,金庸的武俠觀雖然博大,卻極具理想化,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第三部:《楚留香系列》
古龍風靡華語世界的作品。
這個系列締造了古龍武俠的第一個神話,從此江湖就不再是傳統俠客號令天下的樣子,武林也不再是家國情仇連綿不絕的局面。
楚留香一出,頓時令曾經的江湖黯然失色,毫無疑問改寫了武林神話的結構走向和敘事風格。浪子、游俠、偵探、大盜,這四種截然不同的角色體驗開始神奇調和,芹嘩給讀者諸君始而驚艷、繼而沉迷的類型化代入,遂成一時的風氣之先。
⑸ 中國武俠小說之王是誰
當然是金庸。
用評論界的話來說就是:
以前的武俠小說作家很多,和金族螞庸虛陪同時代的優秀武俠小說家也不少。但是,差穗蠢金庸這座山太高了,與他同時代的武俠小說家是不幸的,他們本來也不錯,但是他們出現在一個錯誤的時間段,這就是,與金庸同一個時代!
⑹ 現代武俠小說的鼻祖是誰
清代評話藝術家石玉坤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其善講《包公案》,整理成書後起名《三俠五義》,被後人譽為「單弦之祖」。其小說三俠五義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都影響極大,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還珠樓主,一生作品約四千多萬字,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其對金庸、古龍、梁羽生等人均有很大的影響與啟迪。而代表作《蜀山劍俠傳》更是開啟了一個絢麗的仙俠世界,並且柔和儒釋道三道哲理,其部分設定也被後世武俠幾乎作為約定俗成的設定。
⑺ 著名的武俠小說作者都有誰
1、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2、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 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3、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3.22~2009.1.22),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 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4、溫瑞安 :1954年01月0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 區,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古、梁、溫)之一,馬來西亞華僑, 香港戶籍。
5、 司馬翎 :原名吳思明,廣東汕頭人,將門之後,台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家,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
6、蕭逸 :台灣新派武俠小說作者。山東菏澤人。著有《鐵雁霜翎》、《飲馬流花 河》、《甘十九妹》、《長劍相思》等多部武俠小說。
7、卧龍生:原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 頗有才思。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
⑻ 近代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誰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首先有被稱為「南向北趙」的等一批開風氣的武俠小說作家,平江不肖生更是被譽為「民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其代表作有《江湖奇俠傳》、《俠義英雄傳》等;趙煥亭則有《奇俠精忠傳》留世
在三十年代後,最有名的武俠小說家便有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和王度廬。這主要分為還珠樓主的神怪武俠小說,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鄭證因的技擊武俠小說和王度廬的言情武俠小說等四大派武俠小說。
在民國武俠小說作家中,還珠樓主也許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半文半白的語言,儒、佛、道的精神哲理,都溶匯貫通於小說之中。其著名小說有《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和《雲海爭奇記》等40部。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在武俠與社會生活方面結合得是十分緊密的,他受魯迅、周作人兄弟和新文化運動影響很深,本身又是記者出身,他常常是通過武俠思想與社會現實的脫節來批判社會的黑暗,在寫武俠們的可敬可愛的同時,也寫出了他們在現實社會中的悲壯、感慨與無奈。他的代表作是《十二金錢鏢》、和描寫白蓮教起義的《黃花劫》等。鄭證因當年的《鷹爪王》八部曲出手就不凡,他將武俠的豪氣與精妙的武術與驚險的情節融為一體,並特別注重武術技巧的描寫。其一生一共創作了一百〇二部作品,為當時作家之最。被人稱為技擊武俠小說一點也不為過。
而王度廬的武俠小說則重言情,寫到生死纏綿處,常惑人至深。後起的港、台武俠小說,也大多走的他開拓的這條「悲劇俠情」的路子。他的主要代表作就是《卧虎藏龍》等「鶴鐵五部作」。而他們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則是還珠樓主李壽民,他七歲便登峨眉、青城學氣功,十六歲與才女文珠相戀,因家變而失戀,寫《蜀山劍俠傳》時,筆名還珠樓主,就是用於紀念文珠的。後與大富豪之女孫經洵的婚姻更是轟動一時,孫父曾反對這樁婚姻以「拐帶良家婦女」的罪名將其告上法庭,而孫經洵則在庭審時勇敢站出來捍衛自己的婚姻自由,使其無罪開釋,一時傳為美談,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還珠樓主李壽民本人,在「七七」事變後,因拒絕出任日寇偽職,被抓到日本憲兵隊受盡嚴刑拷打達七十天,仍威武不屈,令人敬嘆!他的作為本身,也充滿著一種俠義精神。一九五八年,一篇「不許還珠樓主繼續放毒」的文章,卻使他讀後因悲憤而腦溢血,此後病榻兩年有餘,口授完長篇小說《杜甫》後,對夫人孫經洵說你要多保重後,溘然長逝,令人惑嘆!
⑼ 中國最偉大的三位武俠小說家是哪三位啊
金庸、古龍、梁羽生。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荊勛賢」。原名查良鏞,當代著名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古龍,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1941年(另有1936、1937、1938年等多種說法)6月7日出生,祖籍江西,幼年遷居台灣。父母離異後,古龍以半工半讀和朋友資助的方式繼續學業,後肄業於淡江大學(英文專業)。他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純文學作家,但最終卻走上了武俠創作的道路。
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一九二四年三月廿二日出生(證件標明日期為一九二六年四月五日,誤)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生於廣西蒙山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寫詩填詞,接受了很好的傳統教育。1945年,一批學者避難來到蒙山,太平天國史專家簡又文和以敦煌學及詩書畫著名的饒宗頤都在他家裡住過,梁羽生向他們學習歷史和文學,很受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