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重生小說 » 武俠微型小說徵文比賽

武俠微型小說徵文比賽

發布時間: 2023-05-22 17:43:58

❶ 史上最短但最精彩的武俠小說徵文

呵呵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一個 就復制過來了 一、普通版:

編輯跟某武俠作者約稿,要寫一篇既打破世俗倫理,又包含江湖門派間多年怨情仇,同時情節還要扣人心懸,大有血雨腥風呼之欲來這樣的微型武俠小說。
第二天交工,全文只有十個字:禿驢!竟敢跟貧道搶師太!

二、進化版:
小說要求:
1、要同時涉及3大門派
2、要包含江湖門派間多年恩怨情仇,又要打破世俗倫理。
3、同時情節還要扣人心懸,大有血雨腥風呼之欲來。令人極為期待該小說之續集,同時留下n多懸念。
4、越短越好

第2天,有人來投稿,全文只有十個字:

禿驢,竟敢跟貧道搶師太 !

編輯復語:恩怨情仇,血雨腥風確有,且短小精悍,n多懸念,但俠骨有餘,柔情不足。雖江湖兒女,但也有柔情萬種。

第3天,修改稿:

師太,你就放棄禿驢從了貧道吧!

編輯又語:江湖兒女,柔情盡顯,纏綿悱惻。但仍拘泥世俗倫理。

第4天,第三稿:

師太,你竟敢跟貧道搶禿驢!

編輯三思,語:打破世俗倫理之作,血雨腥風也呼之欲來,扣人心弦,懸念n多,但總是少點什麼。。。

第5天,終結稿:

和尚:"師太,你從了和尚吧!"
道長:"禿驢,竟敢跟貧道搶師太!"
師太:"和尚、道長你們一起上吧,我趕時間。"

編輯興奮ing,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完美傑作。既有難以理清的多年門派恩怨,大有血雨腥風呼之欲來之勢;又有糾葛的俠骨柔情,既打破世俗倫理,又盡顯江湖兒女不拘小節之豪氣干雲。曠世巨制!!

三、威力加強版:

皇宮寢宮深處,兩男一女,三個人影上竄下跳,接著同時跳入一片空地當中。男子手拿拂塵,瞪眼罵道:「禿驢!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跟貧道搶師太!」女子急急叫道:「哥!你凈身入宮多年,我們根本不能做夫妻,你何必苦苦相逼呢!」說著,緊緊拉住身邊的男子:「我只愛他!心裡也只有他!」那男子輕輕掙開女子的手,上前一步,低聲說道:「女兒!退後!看老衲今天殺了這臭道士!以報多年前的奪妻之恨!」只見至愛的兩人,以死相拼,女子無奈長嘆一聲:" 你二人別爭了,9年前我已有了爺爺的骨肉!現任小皇帝是也.我的身體只屬於他,你們走吧..."此時,一座石獅背後,閃出一衣著華美的少年,嘆道:"太後,朕實乃斷袖之人,已與和尚爺爺有了龍陽之好..."說罷,眼角瞟了眼道士,便低下頭去.手拿拂塵男子聽後,呆立半晌,黯然道:好,好,好,果然天道循環,因果不爽,當年我奪你妻,如今你搶我心頭之肉,枉我揮刀變性,喬為內官,受那自宮之苦。大和尚卻彷彿沒聽見道士的話,而是沉吟著問女子:女兒,你說陛下是九年前與父親所出?他如今是死是活?「哈哈哈哈」隨著震耳的笑聲,一個衣著破爛的喇嘛從天而降,「禿驢,奪妻之仇未報,老朽怎捨得就此西去?!!!」

四、完全解讀分析版:

皇宮寢宮深處,兩男一女,三個人影上竄下跳,接著同時跳入一片空地當中。男子手拿拂塵,瞪眼罵道:「禿驢!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跟貧道搶師太!」女子急急叫道:「哥!你凈身入宮多年,我們根本不能做夫妻,你何必苦苦相逼呢!」說著,緊緊拉住身邊的男子:「我只愛他!心裡也只有他!」那男子輕輕掙開女子的手,上前一步,低聲說道:「女兒!退後!看老衲今天殺了這臭道士!以報多年前的奪妻之恨!」

--------------- 解讀:此段信息量甚大,可以簡單得出以下幾點,一,道士與和尚是情敵,兩人都鍾情於師太;二,道士與師太是兄妹;三,和尚與師太是父女;四,道士當年搶了和尚的老婆。以上是簡單的推論,從字面上理解不難得出,但是我們把第二點和第三點結合起來,就可以得出和尚與道士其實是父子關系,而和尚的老婆也就是道士和師太的母親,當年道士從父親手裡搶下了母親,所以現在和尚十分恨他,而如今道士又愛上了自己的妹妹師太,可師太偏偏又鍾情於自己的父親和尚。

版本1 三角戀: 賊道!爾敢和老衲搶師太.
版本2 斷臂山: 賊尼,你敢和道爺搶方丈!
版本3 有外遇的斷背山: 禿驢,你敢和貧尼搶道爺!
版本4 忠貞不渝的斷臂山: 死賊尼.莫要破壞老衲和道爺的關系!
版本5 同門日久生情: 師兄,你就從了老衲吧
版本6 眾神皆法: 賊尼!竟敢跟道爺搶神父!!
版本7 情節連貫: 師太,你就從了老衲吧……師太,你就饒了老衲吧~~

❷ 求研究性學習作文650字,有關金庸的武俠小說!

從金庸小說的流行現象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性

張從興(新加坡)

如果說有水的地方一定有華人,那麼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這句話並非是金庸小說愛好者的誇誇其談,而是鐵一般的事實。自從金庸在1955年創作《書劍恩仇錄》至1972年寫完《鹿鼎記》為止,他總共創作了14部武俠小說(不包括短篇小說《越女劍》)。在近50年中,這14部武俠小說一直在華人世界流行不衰,並且是通過小說、漫畫、電影、電視劇等多種媒體流行開來。進入90年代以後,金庸小說更因互聯網技術的面世而上了網,使全球懂得中文的網民得以「一睹尊容」,其流行面之廣、其影響力之大,令人嘆為觀止。金庸小說為什麼會如此得到全世界華人讀者的垂青和喜愛?根據金庸本人的看法,這是因為「中國近代新文學的小說,其實是和中國的文學傳統相當脫節的,很難說是中國小說,無論是巴金、茅盾或魯迅所寫的,其實都是用中文寫的外國小說。實際上,真正流傳下來的中國藝術傳統,就好像國畫那樣,是根據唐、宋、元、明、清一個系統流傳下來,和外國畫完全不同……在中國小說方面,自五四以來的小說都不是傳統的中國小說。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武俠小說會這么受歡迎?當然其中原因很多,不過,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武俠小說是中國形式的小說,而中國人當然喜歡看中國形式的東西」。如果純粹從文學的角度來理解,金庸的解釋是有一定的合理性,頗能令人接受。問題在於,金庸小說在華人世界的長期流行不僅是一個單純的文學現象,同時還是一個復雜的文化現象。

為什麼說這是一個文化現象呢?試想,金庸小說從問世以來,先是在香港、台灣和東南亞及歐美的華人世界流行開來,接著又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挾雷霆萬鈞之勢打入大陸市場,俘虜了億萬中國讀者的心靈。90年代後,歐美華人移民日益增加,金庸小說在他們當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並且從流行小說的層次晉升到學術殿堂討論的嚴肅課題--1998年5月17至19日,美國洛磯山麓的科羅拉多大學就以「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為題,舉行了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收獲頗豐。這恐怕也是美國大學首次為一位仍然健在的中國作家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

與會學者在這次學術會議上,從方方面面觸及了與金庸小說有關的多個課題。盡管眾說紛紜,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幾乎所有的學者都認同金庸小說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佔有顯赫的地位。例如,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客席研究教授劉再復就認為,「我們有理由相信,缺少充分評說金庸作品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是殘缺不全的文學史。如果我們能夠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變遷史的大背景下看金庸的作品,如果我們不囿於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的一般解釋去看金庸,如果我們能夠不帶偏見看問題,就會看到金庸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作出了獨特的貢獻。他真正繼承並光大了文學劇變時代的本土文學傳統;在一個僵硬的意識形態教條的無孔不入的時代保持了文學的自由精神;在民族語文被歐化傾向嚴重侵蝕的情形下創造了不失時代韻味又深具中國風格和氣派的白話文;從而將源遠流長的武俠小說傳統帶進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另一位與會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則認為,金庸小說之所以有吸引力,在於「金庸武俠小說里的江湖世界包含兩個成分:一是為了補償現實的遺缺,而在想像中創造(幻化)出彼岸的、超越的、理想的烏托邦境界;另一組充滿殺機(危機)的世界,這是現實世界的折射,是此岸世界對彼岸世界的侵入。兩者互相對立又相互依存,從而在世俗社會與理想境界之間,在此岸與彼岸的聯結中,實現了文學的審美作用,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類似宗教的作用』」

從劉再復和錢理群的發言內容可以看出,他們都給與金庸小說極大的評價,都認為金庸小說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奇葩,而且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學現象和文化現象。其他學者也有類似看法,例如中國電影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墨就主張「重寫一部『破除偏見,樹立正見』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讓金庸在文學史中佔有他應有的地位。

問題在於,他們都沒有解答一個問題:為什麼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洗禮的現代中國人(包括世界各地的華人),無論是處在什麼社會發展階段--前現代(中國農村和鄉鎮)、現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或者是後現代(新加坡、香港、台灣和歐美),竟然都會迷上在形式上和古典的章回小說無甚差別,在內容上也不脫志怪傳奇、才子佳人的巢臼的金庸小說?從西方文學的發展史看,現實主義藝術、現代主義藝術和後現代主義藝術之間,是有明確的分界線的。不同時期的藝術,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截然不同,一目瞭然。套句盧卡契的話說,這是一個「要托馬斯·曼還是卡夫卡」的問題。事實上,二十世紀的西方美學理論,就是建立在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這一對矛盾的基礎上的。無論是作為西方現代美學先驅者的斯賓格勒和齊美爾,還是法蘭克福學派的巨匠大家如盧卡契、阿多諾、本雅明等,或者是其他的現代主義理論家,盡管理論出發點不一,學術派別也不同,都認為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是一對不可通約,也無法協調的矛盾。但是,從辨證法的角度來看,任何矛盾都是會轉化的。因此,美國文藝批評家菲德才會在五十年代現代主義強弩之末時,高呼「跨越邊界,填平鴻溝」,預示著後現代主義時代的到來。

可是,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甚至二十世紀的中國美學,走的卻不是同一條道路。盡管在本世紀初,中國文化界的精英們,如胡適、陳獨秀、李大釗、傅斯年、錢玄同等,也曾經痛心疾首地聲討過傳統文化,其語氣之激烈實不亞於西方現代主義理論家。不過,他們當時提倡的卻不是現代主義,而是為當時西方學界所唾棄的現實主義。陳獨秀在《文學革命論》中所說的「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實際上就是一紙倡導建設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宣言。

與此同時,當時的另一批新文化運動巨匠,如魯迅、茅盾、巴金、曹禺、郭沫若、沈從文等,也開始創作了一大批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把中國文學史帶進了嶄新的、有別於以文言創作的古典文學的以白話文為文字載體的現代文學階段。

可是,這批五四新文化運動巨匠所創作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卻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如今,它們除了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而被供奉在文學殿堂內,讓中文系學生「瞻仰遺容」以外,恐怕已經沒有多少讀者了。然而,應運而興的卻不是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的文學藝術--它們至今仍然打不進中國文化精英的圈子,也沒有產生過任何足以誇耀的經典作品。

相反的,像金庸、張愛玲等接著明清舊白話文學傳統創作的作品,卻越來越受到中國讀者的歡迎,成為九十年代中國文學界的一個奇特現象。無獨有偶,唐浩明的《曾國藩》三部曲、二月河的《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等章回小說體的歷史小說,也開始大行其道。其中,《雍正皇帝》還被改編成電視系列片,據悉這也是九十年代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

不僅是小說,即使是其他文學形式如詩歌,五四新文學運動所建立的新詩傳統,也始終無法在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壇蔚為大觀。北師大教授鄭敏就持這種看法:語言主要是武斷的、繼承的、不容選擇的符號系統,其改革也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對此缺乏知識的後果是延遲了白話文從原來僅是古代口頭語向全功能的現代語言的成長。只強調口語的易懂,加上對西方語法的偏愛,杜絕白話文對古典文學語言的豐富內涵,包括杜絕對其中所沉澱的中華幾千年文化精髓的學習和吸收的機會,白話文創作遲遲得不到成熟是必然的事。事實已證明,胡適、陳獨秀以及魯迅、周作人在創作實踐上,每逢要表達深刻的內容或追求藝術效果時,總是仍然求助於他們在理論上痛斥的古典文和詩體。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五四以來,不加思索、囫圇吞棗地把西方文學形式強行移植在中國文學園地上的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同樣的,任何嘗試把西方現代文藝美學理論生搬硬套地用來解釋中國文學現象的努力,恐怕也會是徒然無功的。換句話說,中國文學的現代化有它自己的模式,也有其獨特的現代性。金庸小說的流行就是實證。

筆者認為,金庸小說的流行及有如此堅韌的生命力,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武俠小說才是真正的中國傳統俗文學的延續。中國的傳統俗文學世界,原本就是以志怪類、公案類、傳奇類和俠義類為主流的。自六朝志怪開始,到唐代傳奇,到宋元話本,到明清小說,無不按照這個脈絡發展著。到了五四時期,由於種種時代原因,這個主流遭受到了一批在當時來說是進步的知識分子給攔腰截斷了。這些知識分子以西方的小說理論和創作方法為經典,批判甚至否定了傳統俗文學的價值。可是,這畢竟是知識分子們一廂情願的想法,群眾所喜聞樂道的畢竟還是在傳統俗文學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新本土文學。

二、武俠小說是民族精神的支柱。自五四以來,知識分子們出於時代要求的緣故,拼了老命的反傳統,結果矯枉過正,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出現了斷層,造成了民族虛無主義的惡性循環,也就產生了民族精神普遍失落感。整個民族缺乏了一種統攝族魂的維系力量。武俠小說塑造了一些「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英雄形象,如王重陽、洪七公、郭靖、凌未風、呂四娘等,自然而然就會成為炎黃子孫心儀的英雄人物。大陸開放之後,武俠小說就成為了當地再版了又再版甚至盜版再盜版的暢銷書,恐怕就和上述的民族精神普遍失落感有關。

三、武俠小說是現代仙話。人類的心靈是需要彼岸的,民族心靈也不例外。中國人的傳統彼岸就是道教的神仙世界。傳統中國人習慣於通過對虛幻神仙世界的追求,來超越現實人間世界的苦難。這就是所謂的儒道互補心態。現代社會的大工業生產形式,已經把人淪為機器的婢女。在這樣的情況下,武俠世界自然就會成為了缺乏宗教精神的現代炎黃子孫的彼岸世界。

總的來說,筆者認為九十年代是中國人正式跨入現代化社會門檻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也面對了本世紀初西方人的精神困境,因此急需一個精神烏托邦來調劑出於極度緊張狀態的心靈。不過,肩負起這個重任的卻不是像西方先鋒派類型的那種現代藝術,而是立足於傳統又有別於傳統的,以金庸小說為代表的新本土文學。

進一步地說,中國的現代性也是有別於西方的。無以名之,就稱之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性」,而這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性」,也必定是立足於傳統同時又有別於傳統的。也許金庸所創作的武俠世界,就是此種獨特的現代性在文學彼岸世界中的折射。

限於篇幅,本文不準備展開討論這個課題。僅以兩位新儒家學者杜維明和林安梧對傳統和現代的精闢見解,作為本文的終結:尋根意願和全球意識表面是兩種決然不同的思潮。一種是因工業文明發展到了某一極點以後,因人類面臨了毀滅邊緣而引發的反思;另一種是原來認為經過現代化洗禮後便逐漸消失的傳統積淀,但面向二十一世紀,傳統的生命力不僅沒有被消解,反而在現代化的後期、工業文明達到高峰的社會里發揮了非常大的力量。

傳統是在時間的賡續性所成的歷史之流逐漸刷汰累積而成的,當它作為一個與啟蒙相對的詞來看,特別強調的是以往的累積已難以消融而逐漸僵化成教條,並從而使自身喪失了生機力,生命變得暗淡無光,衰頹破敗。但果真傳統就是這樣的嗎?啟蒙者往往重新點燃了自己生命的亮光,重新去審視傳統,掘發傳統的生機,再造新局。當然啟蒙者或許揮刀斬亂麻的想告別傳統,但可能傳統之水仍就浩浩盪盪望前流去。啟蒙,或如康德所說「是人之超脫與他自己原先的未成年狀態」,但並不意味得毀棄其自己未成年的身軀。啟蒙是生命力之再現,是生命之成長而不是告別。亦惟有在其賡續性(Continuity)中才能護守住自己的同一性(identity),才能吸收、融化、望前邁進。

注釋:1 杜南發:《長風萬里撼江湖--與金庸一席談》,費勇鍾曉毅《金庸傳奇》頁342~343,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2根據香港《明報月刊》98年8月號報道,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吸引了來自美國各大學的15名教授和博士研究生,以及來自中國大陸、港台、日本、英國和加拿大的26位學者聚首一堂,提交了30多篇論文,廣泛而深入地探討了金庸小說的政治意識、文化意義、藝術價值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將金庸小說研究推上了又一高峰……這一國際學術研討會可謂群英畢至。與會者中不僅有北京大學教授嚴家炎、錢理群、陳平原教授,還有李澤厚、杜邁可(MichaelDuke)、趙毅衡、張隆溪等名學者及劉心武、李陀、吳亮等名作家,亦有如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金庸小說作博士論文的韓倚松(JohnChristopherHamm)等新一代漢學家」。

3 劉再復:《金庸小說在廿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刊登於香港《明報月刊》98年8月號。

4 伍幼威:《金庸小說進入西方文學殿堂——「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國際研討會現場報道》,刊登於香港《明報月刊》98年8月號。

5 鄭敏:《世紀末的回顧:漢語語言變革與中國新詩創作》,《結構-解構視角:語言·文化·評論》頁92,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6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頁385,(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初版。

7 林安梧:《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頁173,(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初版。

❸ 步非煙個人主頁

步非煙原名辛曉娟, 女 24歲,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在北大中文攻讀碩士學位,主修古代文學。

1、學生階段簡歷

1981年出生於四川成都。
1999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
1999~2000三好學生細躍獎學金
2000~2001三好學生細躍獎學金全國古典文獻獎學金
2001~2002三好學生玫琳凱獎學金
2002~2003學習單項獎
研究生階段
2003~2004賓士獎學金

2、創作狀況

大學本科階段開始通俗文學的創作。
2004年起,在武俠刊物《今古傳奇·武俠版》《今古傳奇·奇幻版》《武俠故事》《新武俠》上發表作品。短短一年間已總共發表作品上百萬字,收到讀者的廣泛認同和追捧,是進來最具實力和號召力的新銳青春偶像作家。
目前步非煙已經和洋洋大觀文化公司簽約,准備全面進軍書籍單行市場,屆時將有更大的舉動。

3、主要刊物介紹

《今古傳奇·武俠版》全國期刊五十強,發行量過50萬冊,同類刊物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擁有廣大的讀者群及社會影響力。
步非煙作為今古傳奇一直的主力作者,以及06年全力推出的「北大才女·奇幻天後」,將有完整的推廣計劃和極大的發稿量。
《武俠故事》發行量20萬冊,有著與《武俠版》不重疊的廣大讀者群,和廣泛的影響力。
步非煙作為《武俠故事》最為推重的女作者,將有相當的宣傳力度和發稿量。
《今古傳奇·奇幻版》發行量20萬冊,是目前奇幻刊物中的領軍人物,擁有廣大的讀者群和影響力。
步非煙作為改清弊奇幻版的主力作者,在該刊物有著專屬的奇幻系列《昆侖傳說》受到了讀者的歡迎。

4、讀者群:

由於步非煙故事性與文學性兼重的寫作特色以及學歷背景,擁有以期刊讀者為基礎,但正賀又廣泛於期刊讀者,受到更多大學以上的高學歷人群追捧。
主要以初中~大學本科階段的青少年為主。目前正准備全面進軍單行市場,進一步擴大讀者群。

5、主要作品:

《武林客棧》系列
《武林客棧1·青天寨》(《今古傳奇·武俠版》2004第4期)
《武林客棧2·蠱神劫》(《今古傳奇·武俠版》2004第8期)
《武林客棧3·沙月飛鶴》(《今古傳奇·武俠版》2004第11期)
《武林客棧4·卷舞天下》(《今古傳奇·武俠版》2004第15期)
《武林客棧5·飛龍引》(《今古傳奇·武俠版》2004第19期)
《武林客棧6·摘葉飛花》(《今古傳奇·武俠版》2005第5期)
《舞陽風雲錄系列》:
《舞陽風雲錄1·月出秋山》(《武俠故事》第9期)
《舞陽風雲錄2·芙蓉華落》(《武俠故事》第10期)
《舞陽風雲錄3·塞上秋風》(《武俠故事》第11期)
《舞陽風雲錄4·梵天寶卷》(《武俠故事》第12期)
《舞陽風雲錄5·長空劍訣》(《武俠故事》第13期)
《舞陽風雲錄6·血令梅香》(《武俠故事》第14期)

《華音流韶》系列:
《華音流韶·紫詔天音》(《新武俠》2005年6月號)
《華音流韶·海之妖》(《今古傳奇·武俠版》2005第8、9、10期)
《華音流韶·曼荼羅》(《今古傳奇·武俠版》2005月末版第4期)
《華音流韶·天劍倫》(《今古傳奇·武俠版》2005月末版第11期)

奇幻《昆侖傳說系列》:
《昆侖傳說·昆侖劫灰》(《今古傳奇·奇幻版》2004第11期b)
《昆侖傳說·月之暗面》(《今古傳奇·奇幻版》2005第9期a)
《海之妖》單行本2005年6月已出版
《曼荼羅》單行本2005年10月出版
《天劍倫》單行本2005年12月籌備中

6、獲獎情況

2004年溫瑞安神州奇俠獎
全國大學生武俠小說徵文比賽二等獎
2005黃易核族武俠文學獎

7、個人論壇情況:

四月天的華音閣專區:
http://bbs.4yt.net/list.asp?boardid=103
步非煙網路帖吧
http://post..com/f?kw=%B2%BD%B7%C7%D1%CC
21世紀俠客社區(今古傳奇論壇),華音閣專區
<http://www.21wuxia.com/index.asp?boardid=95>
步非煙搜狐博客
<http://bufeiyan.blog.sohu.com/>
個人相冊
<http://pp.sohu.com/user/110551>
步非煙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bufeiyan
新浪博客,天涯博客、逍遙博客、金山逍遙網、九界、晉江、幻劍書盟、俠客社區、武俠故事官網等,均設有步非煙專屬個人論壇。
讀者自動建立的 煙雨朦朦、獨步天下等專屬網站。
步非煙官方網站正在建設之中。

8、作品定位
1、奇幻武俠作品;
2、北大才女、美女作家;
3、以高學歷中文專業打造的傑出文學作品;
4、最具想像力、結構空前嚴謹的「新派武俠文學」。
滄月個人簡介:
滄月,女,原名王洋,79年生,浙江人。小學一年級偶爾在地攤上看見一套《七劍下天山》的連環畫,開始了對武俠十幾年的迷戀。於是在成長中有選擇的看書和積累,為了將來能寫出自己的武俠。後來,由於父母的勸告和學業的壓力,而一度放棄了武俠寫作。
就讀於浙江大學後,在98年,為了歡迎金大俠就任本校人文學院院長,學校舉行了「寶麗杯」武俠徵文競賽。被寢室里的姐妹慫恿,忍不住拿了一篇高中的舊稿《雪滿天山》參賽,出乎意料,獲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績。從此,對於武俠寫作的熱情再次被激發出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2001年開始混跡於榕樹下、清韻書院等各大武俠BBS,灌水,發文章,一年多來漸漸有了不少的網路讀者。2001年,在《大俠與名探》雜志舉辦的網路新武俠徵文中,以《血薇》一篇獲得優勝獎,並陸續在《今古傳奇》、《大俠與名探》、《熱風武俠故事》等雜志上發表武俠中短篇。
2002年末,連續在台灣和大陸出版武俠作品《幻世》《滄海》《雪滿天山》《聽雪樓系列》等等,同時順利通過了入學考試,在浙大開始建築設計專業的研究生深造。
個人資料
籍貫:浙江
生曰:保密
星座:金牛座
最喜歡的顏色:黑、紫
最喜歡聽的歌:很多
最喜歡的電影:我最好朋友的婚禮
最喜歡看的書:很多
最喜歡的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古龍、溫瑞安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發呆、睡覺、碼字
平時最不喜歡做的事情:早起、運動
對朋友的要求:忠誠
人生格言: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作品:
武之魂系列
大漠荒顏 帝都賦 曼珠沙華 飛天
滄海 幻世 曼青 夕顏
亂世 星墜 仰望蒼穹 劍歌
雷雨夜·亂墳崗 碧城 夜船吹笛雨瀟瀟 雪滿天山
鏡系列
鏡·雙城1 鏡·雙城2 鏡·雙城3 鏡·雙城4
鏡·雙城5 鏡·破軍 鏡·龍戰 六合書·東風破
六合書·講武堂 織夢者 織夢者續
聽雪樓系列
血薇 風雨 神兵閣 病
火焰鳶尾 指間砂 荒原雪 拜月教之戰
其他
星空 一隻叫美狄亞的貓 雜音 花鏡
風花.雪月 詩詞塗鴉 對滄月的書
七堇年的博客http://qijinnian105.blogbus.com/
生日:1985-12-29
QQ:49688781

七堇年作品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北方》
《絢爛的碎片》
《睡在路上》
《遠鎮》
《花朵之藍》

❹ 《今古傳奇·武俠版》作者西失的作品

編輯詞條 西失 作者簡介: 西失,本名柯家生,男,福建人,大學專業是理工,今古傳奇全國大學生徵文比賽入圍獲獎,後為今古傳奇武俠版編輯,編稿之餘,俠情不滅,繼續從事武俠小說的創作。現任今古傳奇·武俠版副主編。 西失作品陽剛大氣,場景宏大,風骨凜冽,豪氣天成,蘊含著令人熱血沸騰的男兒血氣,在南派武俠中獨數一幟。而在情景的細微刻畫之處,又頗見南方的清新氣韻。 西失作品: 柯家生《鐵馬配橡滲秋風》:《今古傳奇武俠版》,總第38期,2003年第20期; 西失《荒蕪英雄路》:《今古傳奇武俠版》,總第95期,2006年第4期; 西失《怒海屠龍》:《今古傳奇武俠版》,總第109期,2006年第13期; 西失《京華三千戈》:《今古傳奇武俠版》,總第146期,2007年7月下; 西失《悲戈之城》:《今古傳奇武俠版》,總第172期,2008年3月末。 西失、蘇鏡《逆鱗》:《今古傳奇武俠版》,總第196期,2008年11月末。 相關評論: 西失文風,走肅殺路線,在寒冷絕境中以俠之正氣溫暖人心。 ——寧宗一(中國武俠文學會會長) 柯家生的作品,大氣雄渾,有俠者陽剛之風。 ——韓雲波(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從寫實到架空,無論怎樣變化,西失思想中所突出的那種人性的碰撞是不變的。 ——小椴 筆鋒遒勁,直指命運的巔峰,在對精神構架的深層思考里,訴說著絕望與希望的如殲終極關懷。 ——孔毅(幻劍書盟CEO) 《秋風》、培脊《荒蕪》、《怒海》……一路走來,悲情而激昂,盡顯出其文字間的尚武之魂。 ——晨曦橋(俠客社區執行區長) 全都在這了,給分吧,做人要講信用

❺ 世界上最短的武俠小說

黃昏,街邊,小賣部。
人,男人,兩個男人,一老一少,隔著櫃台佇立著。
「是你?」
「是我。」
「你來了。」
「我來了。」
「你不該來。」
「我已經來了。」
「你畢竟還是來了。」
「我畢竟還是來了。」
沉默,良久的沉默。
彷彿泥塑木雕的兩人,對峙著,那夕陽卻越發斜了。
「你來干什麼?」老者最終打破沉默。
「打醬油。」乾脆利落,一字一頓,沒有半點遲疑。
老者沉吟少頃,緩緩道:「打多少錢一斤的?」
「一塊。」依然乾脆利落,不帶一絲猶豫。
那人的臉色已變了,道:「你知道我這里從不賣一塊錢一斤的醬油。」
「我只要一塊錢一斤的醬油。」
「可當真?」
「當真!」
賣醬油的盯著眼前的這個人,他非常年輕,但是他的眼睛,任何人看了都不會忘記,那是夜一樣的寧靜,海一般的深邃。
他知道眼前的少年決非常人,但他也知道,一塊錢一斤的醬油,他是決不會賣的。
周圍還是那麼寂靜,死一樣的寂靜。
夕陽已漸漸要落下去了,他看了看遠處的夕陽,覺得說不出的恐懼。
他苦笑道:「你一定要買一塊錢一斤的么?」
「一定!」
「若我不賣給你呢?」
「你大可試試!」
沉默,死一樣的沉默。
許久,他抬眼望著少年,咬牙道:「好,我就賣你一斤醬油,一塊錢,只是你莫要對外人提起!」
他接過少年手中的醬油瓶和一塊錢。瓶子是冷的,一如老者的內心;錢幣卻微微發燙,一如少年的手心。
片刻過後,少年接過了他遞回的醬油瓶,轉身向門口走去。
這一仗,他勝了,勝得徹徹底底。少年臉上掠過一絲得意。
賣醬油的人卻從背後叫住了他:「你以為你真的勝過我了么?」
少年的身子微微一震,腳步已頓。
「很明顯,我已經以這么低的價錢打到了醬油。」
「不錯。」
「那我豈非已勝過了你。」
「只可惜你算漏了一點。」
少年忽然轉過身來,臉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但已經晚了。
賣醬油的人只輕輕一笑,道:「我的醬油本是賣八毛錢一斤的。」

❻ 誰能告訴我,網路小說界最近有什麼不錯的徵文活動

近日,已故台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古龍生前所著小說《一劍刺向太陽》、《蔚藍海底的寶刀》、《明月邊城》(簡稱《古龍江湖三部曲》)大綱殘稿正式面世。同時,中港台海峽兩岸三地聯手正式啟動「古龍殘稿續筆百萬徵文大賽」,面向全球華人作家,為第一部殘稿《一劍刺向太陽》續筆徵文。該項賽事由海峽出版發行集團、中文在線17K小說網、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主辦,並由古龍著作管理發展委員會、台灣風雲時代出版社、海峽書局出版社、香港天地圖書出版社、海峽文化研究會、網路文學大學、湯圓創作聯合主辦。可謂融合古典與現代、貫通文學與影視的網路文學界2014年第一文化盛事
比賽期間,由業內知名媒體人擔任導師,大眾讀者參與評審,其中,至少有一部作品將獲得影視改編資格,由著名導演搬上大熒幕及拍攝電視劇,同時冠軍將獲得100萬元人民幣現金獎勵。而其他參賽作品也有機會獲得實體出版、改編影視、游戲、漫畫等的機會。決賽總積分前三名的作品(不包括獲得百萬大獎的作品)還將分別獲得17K小說網提供的3萬元、2萬元、1萬元現金獎勵。為了鼓勵更多作者參賽,17K小說網宣布,所有參賽作品與其他未參賽作品享有同等的簽約權利和網站福利。

對中國武俠感興趣的網友,即日起即可登錄17K小說網「古龍殘稿續筆百萬徵文大賽」活動專區動筆續寫,或者下載手機創作App「湯圓」,通過手機端參賽入口參與比賽。作為本次古龍殘本續寫活動唯一手機端參賽入口,「湯圓」賽區參賽者不僅將有12位周冠軍被直接保送角逐百萬大獎,還有機會獲得其他豐富的獎金驚喜。

為了讓參賽作者有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本次徵文不限題材,武俠、仙俠、玄幻、歷史、都市、科幻、驚悚、都市言情、古裝言情、穿越言情等作品類型均可參賽,作品內容應在體會古龍原意和故事精神的基礎上進行續寫、改寫、擴寫,語言風格也不限定必須與古龍原著一致。
這是我在新聞上看到的一個重大賽事,是最近網路小說的一件大事,你想參加的話,可以到17k發文選擇參賽

❼ 微型武俠小說——復仇

  我是一名劍客,但只出過三次劍,殺過四個人。

  第一次出劍是在我家,那年我十三歲,我拔出插在母親背上的劍,殺了那個正為滿箱金銀珠寶而狂喜的強匪。

  後來我被師父收養,師父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劍客,愛劍如痴。

  師父說我的快劍已經不遜於他了,於是我出了第二次劍,師父臨死前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眼神,或許是他沒想到,我的快劍早已經超越他了。

  那一年,我十八。

  我打聽到師父收藏了一把名汪洞劍,名為「絕人」,而為了復仇,我必須得到這把劍。

  也因此,江湖上人人都知道我是一個欺師滅祖的惡徒,欲將我殺之而後快。

  我不畏死,但我需要找到仇人報我全家滅門之仇。

  直到我遇到了一個女人,她自稱是情報大師萬事通的弟子,可以為我找到殺害我全家的兇手,我問她需要什麼報酬,我可以把全部積蓄給她,她嫣然一笑,告訴我她不需要錢,只需要我帶她離開這里。

  萬事通的門下是不需要親自出門打探情報的,每天都有無盡的情報飛書送到這間世界上最安全的「監房」,她告訴我,她已經在這里被關了十年。

  不得不說,她是我見過世界上最美的女子,而且我相信,任何人都會這么認為。

  我通過了九死一生的機關,帶走了她。

  我倆不知逃了多遠,這時她才告訴我,兇手是江湖上令人聞風喪膽的藏劍山莊,當年為了我家傳的兩把名劍,殺了我一家九口。

  我知道藏劍山莊守衛森嚴,想混入其中難於上天,但久聞其少莊主好色成性,或許……

我看了一眼身旁的女人,她幽怨的回望了我一眼。

  翌日,藏劍山莊附近的市集異常熱鬧,市集最大的酒樓「天香樓」上,一白衣女子遺世獨立,如天女臨凡,素手撫琴,琴音環繞不絕,一口吳儂小曲更引得無數人駐足,滿街男男女女,一時皆痴了,在人群中,一華服公子,手持紙扇,看著女子出了神。

  那一刻,我知道計劃已經成了一半。

  半月後,藏劍困運枯山莊張燈結綵,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大宴賓客三日。

  夜至,酒宴盡歡後,賓客散去,莊主端坐主位,一對新人相陪同飲,不覺間,都已有些醺了。

  忽有人來報,有客聽聞庄中大喜,前來獻上名劍權作賀儀,莊主示意讓來人進殿獻寶。

  來人跪獻了寶劍一柄,莊主前赴視之,頓時勃然大怒,原來這把劍本應該在藏劍室中放置的名劍「絕己」,但是現在卻被人拿來獻寶,一時間失了神。

  那一天是我十九歲生辰,我從背後一劍殺了藏劍山莊的莊主,我以己身做餌,偽嫁其子,終報卻了大仇,而我的下一劍了結了我今夜的夫婿。

  我是一位劍客,同時也是一位女子。

  來人嫣然一笑,就像初見時那樣美艷動人,我走上前,拿起了那把獻上的名劍,這時我終於尋回了當年丟失的兩把名劍,不枉我利用少莊主特意將它從藏劍山莊偷出。

  下一刻,女子的頸脖處抵上了我的劍尖。

  「你知道我為什麼要殺師父嗎?」我望著她,淺笑晏晏。

  「他悄鋒當年參與了對你家的圍殺,而且收了我一把名劍,他的死,不冤。

  當年盯上我家的一共有兩股勢力,一支是藏劍山莊,一支便是萬事通,只不過,藏劍山莊看中的是劍,萬事通看中的是我。

  萬事通從來就只有一個人,一脈單傳,而且每任萬事通都是當世最美的女人,上一世是她,下一世是我,從我殺死師父起,考驗就開始了,直到剛才我殺死莊主的那一刻,在她面前,我完成了全部的試煉。

  「我並不是為了成為你」我笑的很燦爛。

  「沒用的,當你殺了我的那一刻,你就是下一代萬事通,這是宿命,我也是這樣過來的」她似乎在向遠方思索,然後露出了母親般的慈愛。

我最後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手裡的劍,不知是「絕人」,還是「絕己」,我告訴她。

  「我是一名劍客,一生只出過四次劍,殺了五個人」

 

 

 

 

❽ 求現寫短篇800字左右武俠或玄幻小小說

武俠小說,可以說是近年來才興起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幻想小說」。它的創作原則就是無原則,它的幻想基礎就是無基礎。 其本質就是虛幻沒有任何規律。
玄幻武俠小說基本上是綜合了西式奇幻、中國武俠、日本動漫、科學技術的大雜燴。
中國文化包容性極強,任何外來事物都能溶進它的懷抱中,並衍生或變形出一些新事物。
玄幻武俠小說正是如此。大多數玄幻武俠小說,取了西方的魔法、中國的武術和謀略、日式的人物造型,再加上科幻,再加上神話(而且經常是中國、印度、希臘神話並存……),構建出神奇的世界,精彩的故事。
論到虛構、幻想,玄幻武俠小說是四類幻想小說中最自由的。它寫未來科技,卻不需要用科學理論驗證;它寫魔法,又不考證西方巫術學體系;它寫武術,卻比傳統武俠更神奇強大,經常超越人類生理極限……不論是虛擬世界架構,還是人物經歷,都是玄之又玄,天馬行空,自由無比。
玄幻武俠小說經常遭人斥罵。科幻迷罵它「胡思亂想」,奇幻迷也罵它「胡思亂想」。殊不知,玄幻武俠小說的特點就是胡思亂想,無原則,無基礎。但是,這種胡思亂想卻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和設定,不管這體系能否經得起嚴謹考證。
發展
玄幻武俠小說,可以說與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完全對立。魔幻是以「幻」作為渲染,主寫現實事件;玄幻則是以現實事件作為情節表象,主寫「幻」。
在四類幻想小說中,玄幻小說是最「幻」的一類。因為少了束縛,所以能夠揮灑自如,隨心所欲,讀起來往往痛快淋漓,十分刺激。因此,盡管「正統科幻」和「正統奇幻」都對玄幻大加貶斥,玄幻小說仍然擁有相當廣大的讀者。
玄幻武俠小說之所以流行,恐怕是因為,玄幻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往往能力超凡,擁有非常大的自由,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一種極大的快樂與放鬆——生活中最難受的就是不能隨心所欲,而玄幻武俠小說給了讀者放鬆心靈、體驗自由的機會。或者說,玄幻武俠小說「讀起來很過癮」。
玄幻武俠小說,由於其本身特徵,很難對它下個確切定義。特別是在台灣,很少聽到「奇幻」這個詞,而是以玄幻代稱。
市面上所售的玄幻小說,其中有極少部分實際上是奇幻、科幻小說。
玄幻武俠小說的作品數量很多,作品水平很雜。好的作品要求很高,需要很多的資料、知識和高超的寫作能力,差的作品卻有的和小學生寫的作文差不多,差的數量總是多過於好的,因此往往令人產生「玄幻小說不好」的印象。實際上,玄幻武俠小說也有很多出色的精品,並且由於其中富含著深奧的知識、道理,廣受各樣人群的喜愛。

❾ 17K小說網的古龍殘稿徵文比賽對參賽作品有什麼要求

本次比賽要求作品內容應在閉拆體會古龍原意轎歷棗和故事精神的基礎上進行續寫、改寫、擴寫。頻道不限,題材不限,爛鎮連更和日更字數不限,總篇幅不得低於2W。如果樓主對比賽感興趣,可以去17K論壇看看,獎金豐厚哦!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❿ "溫瑞安杯"世界華文武俠微型小說大賽入圍作品在哪兒能看到

已經消無聲息的結束了,只在少數幾個網站公布了一個獲獎名單。連個頒獎儀式也沒有的簡陋小說大賽。很可能是搜集故事創意用的。畢竟2000字的微型小說,最珍貴的地方就是故事架構。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