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白鹿原同人小說
1. 七零年代文小說推薦
1、《後娘》
書評:女主劉靈穿越前是個事業有成的服裝設計師,穿越後成了山嘎達里唯一的女大學生宋招娣。突然穿越的劉靈為了不讓原身的親人看穿芯子換了人,又因為記憶不太清,於是在爹媽的催婚下,嫁給了身為海軍軍官的男主鍾建國。
男主鍾建國已經結過婚,但是妻子因為意外去世,留下三個嗷嗷待哺的兒子,鍾建國結婚的初衷是為了找個免費保姆看娃,結果被假裝不太機靈,但勤勞樸素的穿越女主宋招娣給騙婚了!
閃婚後,宋招娣跟著男主和男主的三個娃來到男主工作的地方,開始了自己新的生活,一心以為新婚妻子善良勤勞樸素的鍾建國頻頻被打臉,最後地位不保,淪為妻管嚴。
2、《我被系統坑在了六零》
書評:女主蘇曼是個事業型女強人,穿越到了六十年代的農村家庭,父母家人個個極品,家裡還窮得叮當響。為了吃飽肚子,女主只能和隨身綁定的聖母系統做交易,做好事以換取糧食。
女主能力超高,事業心強,嘴炮一流,情商也高。前期雖然靠系統換糧食,但系統的作用並不大,主要是女主根據自身環境和自己的聰明才智,改變命運和身份,一步一步,從生產隊會計,到公社,到縣城,再到省區,成為人人敬佩的女強人。
雖然女主家人說是極品,但都很聽女主的話,在女主超高的嘴炮能力忽悠下,各自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作為,可以說得上是一群可愛的極品。
至於男主,喜歡事業向的可以忽略,但是男主其實也是個寶藏男孩,對女主特別好。女主因為前世的經歷,對愛情有心理陰影,但男主一直默默付出,為了女主甚至願意結扎不生孩子,最後在長久的努力下終於打動了女主!
3、《回到七零年代》
書評:女主穿越成了七十年代的小姑娘,親爸是個貨運司機,親媽是下鄉知青,開篇就是因為親媽回城,引起的家庭矛盾。不過親媽並不是傳統打臉文裡面拋夫棄子的女知青,女主的親爸也是個聰明人,後面親爸帶著女主和女主弟弟去京城找親媽,親媽也寧願放棄城裡人的身份和丈夫孩子在一起。
後面改革開放,女主親爸憑借貨運司機的身份,以及其中積累的人脈、經驗,自己的智慧能力,乘風起飛,成了富一代富豪。女主親媽也在恢復高考之際考上大學,最後成為了大學老師。女主則和弟弟竹馬快樂長大,最後女繼父業,憑借後世的見聞與這一世的學習積累,成為了女富豪。
4、《重生七零年代農家女》
書評:穿越女主左單單,脾氣爽利小辣椒,有一個果園空間金手指,嘴皮子賊溜。本土男主沈一鳴,身份是下鄉知青,腦袋瓜子特好使,簡直就是下鄉知青中的戰斗機,真腹黑·假柔弱一男子。女主首次和男主交鋒,就甘拜下風,真是一肚子的機靈。兩個人真的超級相配!
5、《悍婦1949》
書評:女主田大花,古代穿越到近代的人士。女主前世是個女將軍,戰死沙場後,穿越到了四十年代小媳婦田大花身上,田大花的丈夫在戰亂時期被徵兵上了戰場,十幾年都沒消息,大家都以為他早死了,所以田大花一直以為自己是寡婦。
憑借著天生神力和前世的武力值,田大花一個撐起了一個家,贍養公婆,養育年幼的小姑子小叔子,還有兒子,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哪知一朝解放,以為死了的丈夫回來了,還成了軍官,本以為好日子來了,結果大豬蹄子要取締包辦婚姻,迎娶城裡的新時代女性。
有著古代女性思想的田大花當然不幹,自認沒有任何錯誤,完全不接受「被休」的結果,拎起菜刀將男主製得服服帖帖。
2. 陳忠實白鹿原讀後感700字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心得,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現在你是否對讀書心得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陳忠實《白鹿原》讀後感700字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陳忠實《白鹿原》讀後感700字篇1
近日讀陳 忠實先生的《白鹿原》,文章氣勢宏大,人物多樣,個具特色。僅藉此文,簡抒一己之見,表個人之思。
說白鹿原,主人公白嘉軒是不得不提的。小說本就是源於現實,高於現實的讀物。白嘉軒的身上自然少不了神秘的色彩。七次娶妻,六次喪妻。從世俗中的怪人,各家恐懼嫁女之人,到一族之長,智取風水寶地,修祠堂,建私塾,立鄉約,懲惡習。他的腰桿總是挺的筆直,不管是面對對黑娃的處罰,還是面對大兒子的墮落,亦是與兒女白靈的關系斷絕……這筆直的腰桿是家族代代流傳的骨氣,是地地道道農村人的骨氣。
說了白嘉軒,自然要說他的對頭鹿子霖。按照原上的規矩,族長歷來由白姓擔任,這也就意味著在舊的時代鹿子霖與白嘉軒的差距。而鹿子霖的一生都活在名利的漩渦中,是不折不扣的誘惑的奴隸。他為了爭奪原上的統治權,投靠外部勢力,建立保障所,擔任鄉約。為了掩飾自己丑惡的行徑,不惜將大兒媳至於死地,為了滿足復仇的慾望,惡施美人計使白孝文遭鞭笞之刑,淪為乞丐,兔死狐悲假施仁義,毀了一個人,碎了一個家。世俗中的大起大落,名利的的枷鎖終將其壓垮,最後也不過一介瘋人,為鄉里恥笑。
講了父代,不妨再提一下子代。陳 忠實先生對晚輩命運的安排著為精彩。如果說白孝文白孝義代表了傳統子弟,鹿兆鵬鹿兆海以及鹿兆謙則代表了新生的力量,激進的青年,破除舊社會的革命力量。其中孝文的命運安排尤為跌宕起伏,從家族的繼承人墮落到街頭乞丐,曲意逢迎,出賣自己的兄弟,踩著別人的屍體往上爬,最後卻成為革命的功臣,當上了光榮的縣長,極具諷刺意味。鹿兆海與白靈的命運糾葛讓人惋惜,白靈之死更是讓人扼腕。不得不說,整本書中白靈是最讓人喜愛的。她猶如一朵白蓮,處世俗之污泥而不染,卓卓獨立,高傲美麗,剛正不阿。而恰是這樣一朵白蓮,這樣一位對革命忠誠的戰士竟折煞在自己人的屠刀下。
全書最讓人敬重的人,當朱先生莫屬。他是白鹿原上的聖人,受返御基到所有人的尊敬。他制訂鄉約,犁除嬰粟,主持賑災,請纓抗日,撰寫地方誌。但他還是處處碰壁,步步失拆型敗。刻著「鄉約」的石碑被農協會員砸碎,雖重新拼接起來,一道道裂痕也是永遠無法癒合;罌 粟,在下一個季節又被人上,並且蔓延到整個渭河平原;主持賑災,可扭轉不了餓殍遍野的局面;請纓抗日,被政府遣返回鄉;嘔心瀝血編撰的地方誌卻根本找不到讀者,只能作為陪葬品和自己一起埋在地下。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是朱先生的真實寫照。
靜而思之,《白鹿原》當之不愧是部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漏謹史詩,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話劇。人與社會之間相互激盪,相互作用,交錯纏結。而那些或許存在或許虛構的白鹿原人,那些白鹿原上發生的或許神秘或許真實的事兒,也隨著歷史的長河,融入高原的黃土中,散進漫漫黃沙里,化成一曲高昂激越百折傳唱的秦腔。
陳忠實《白鹿原》讀後感700字篇2
前不久,我在電視上無意中聽到導演王全安要拍攝電視劇《白鹿原》,並且在緊鑼密鼓的趕赴各地取景拍攝。《白鹿原》好熟悉的名字,在高中曾聽到老師簡略的介紹過文中的故事情節,但真正的內容細節則需要我慢慢的品味咀嚼一番了,感受一下民族厚重與滄桑的鴻篇大作了。在充滿喧囂與浮躁的生活中,平心靜氣的感悟生活,領悟人世百態,未嘗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閱讀之於生活,猶如靈魂之於人,就在於它能以人性的力量和藝術的方式於潛移默化中給受眾以有力和有益警示、啟悟、激勵和教益,並使之獲得精神的給養,點燃思想的光焰,從而使我們走向睿智與理性。
提起《白鹿原》,人們會油然想到該書的作者——陳忠實先生。他出生於渭河平原的西安灞橋,高中畢業後便到農村插隊,雖歷經農村的艱辛與磨練,卻一直鍾愛自己的文學寫作,未曾放棄。他試想,一個不了解農村的人,又怎麼能寫出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充滿農村氣息的文學作品呢?他從容自若地選擇素材和開掘歷史事件的細節力量、情感內涵和眼光,使作品外部滄桑渾厚、細部嚴謹精緻,讓人在不由自主地在品讀中產生欽佩,在欽佩中發出喟嘆,在喟嘆中仔細品讀。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一個人只有在艱難困苦中才能玉汝於成、磨練意志。在生活實踐的大熔爐中華麗蛻變,畢竟是「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每念及於此,方知我成長的道路莫不也要如此!
《白鹿原》一軸反映中國農村生活變遷的斑斕畫卷,一篇描繪關中地區動盪紛爭的雄奇史詩,一段唱響古老大地新生的神秘序曲。小說圍繞白鹿兩家三代人的恩怨離合展開,濃縮了深沉的民族歷史內涵。文中重要而關鍵的人物當屬白鹿村中的族長白嘉軒,高大的額頭、突出的顴骨、挺直的腰板、執拗的脾氣。尤其是一生娶過七房女人,更為主人翁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特殊的背景。作為封建禮儀維護者和守護者,主持村中重大事情,充滿凜然大義。對長工鹿三視如兄弟,情深而義厚;對子女要求苛刻,甚至是在兒子觸犯族規的情況下仍狠下決心鞭笞兒子;在村中重大事情面前臨危不亂,不論是在土匪動亂、災荒飢饉、瘟疫肆虐,還是在時代變遷的關鍵時刻,都以他獨特的思考方式、執拗的性格特點化險為夷,從而在白鹿原上樹立威望,也使「仁義白鹿村」聲名遠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此堪當重任、充滿個人魅力的典型人物,的確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生活中的楷模、學習中的榜樣。盡管他也是個徹頭徹尾的功利與實際的農民形象,但讓我們肅然起敬的是他的凜然大義,桀驁不馴,這也是我們所缺少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應該獨立思考而不特立獨行,行為果斷而不魯莽行事,堅守原則而不墨守成規,得之泰然,失之坦然。也許就是嘉軒為人處世的生動寫照,這大概為整個原上樹立了一種精神,一種魂靈,使這個蒼老的大地雖歷經多次紛爭與磨難,卻堅強而執拗的在慾火中重生,這無疑是一種精神的力量。
陳忠實《白鹿原》讀後感700字篇3
長篇小說《白鹿原》是上世紀前五十年渭河平原的一段秘史,那厚重深遂的思想內容,復雜多變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絢麗多彩的風土人情,形成鮮明的藝術特色,引人入勝,令人震撼。我感觸最深的一點是,在重大的社會變革沖擊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走向沒落解體。
位於渭河平原的白鹿原,在封建專制的農耕文明中生活了多年的候氏家族,某年某日兩兄弟分別換為「白」姓、「鹿」姓,兩姓的後人同有一個祠堂,奉行一個族規,共有一位族長。兩姓子孫千百年來也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權有所爭斗,但由於傳統文化的熏染,族規鄉約的制約,也因為有像白嘉軒這樣一類德高望重、身體力行維護族規鄉約的族長,有像朱先生這樣一些傳統文化精神領袖的教化渲染,白鹿原維持著旣定的社會秩序,世世代代得以繁衍生存。
一糸列重大的社會變革事件和隨之而來的各種思潮觀念,與產生於農耕社會舊的傳統文化發生了嚴重沖突,也給爭奪白鹿原統治權的爭斗賦予了從末有過的殘烈色彩。面對社會巨變和各種思潮,傳統文化節節敗退。盡管白嘉軒力挽狂瀾,重修祠堂,立鄉約,續家譜,對兒子白孝文違犯族規鄉約照樣重罰,對打殘自己的黑娃以德報怨,朱先生等人奔走呼號,仍然無法挽回傳統文化沒落的趨勢。
到了白嘉軒兒女們這代人,傳統文化在他們身上固然還有些許痕跡,但總體來說巳漸行漸遠。白鹿原的這代後人分屬不同陣營,奉行各自的人生哲學,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小說中有兩段分別敘述白鹿原不肖子弟白孝文、黑娃回鄉祭祖的情節,這兩次祭祖儀式均由族長白嘉軒主持,似乎浪子回頭金不換,族規鄉約又逢春,白族長、朱先生無不為之歡欣。其實白孝文根本不是回鄉懺悔,而是為了洗刷昔日的恥辱,顯耀自己的成功,所以他離開白鹿原時說的一句話,「誰走不出這原,誰一輩子沒出息!」道出玄機。黑娃倒是真心重新做人,後來卻死在曾假懺悔祭祖的白孝文之手,實在可悲可嘆!
產生於農耕社會的傳統文化,之所以在巨大的社會變革面前走向沒落,因為它總體上已經變得不合適宜,本來,它還有些恆久性可供後來人吸收和借鑒的部分,但重大的社會變革,激烈的沖突,很容易採取極端對立的態度,一方要全盤否定,一方要完全繼承。只有社會穩定了,才有可能採取理性的態度對傳統文化進行梳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我很欣賞《白鹿原》的封面畫,畫中一位滿臉滄桑的老頭子佝僂著腰,拄著拐杖,眯著雙眼,注視著不遠的前方。我想這位老人就是白鹿原上傳統文化的代表和捍衛者白嘉軒族長。老人在看什麼?也許是在看白鹿原,也許是在追尋逝去的白鹿,也許是在想念自己的兒女。但我更相信,老人是在懷念過去平靜的歲月,對眼前發生的感到困惑和無奈。這幅畫准確地表達了《白鹿原》作者的意圖:為產生於農耕社會的傳統文化唱輓歌。
陳忠實《白鹿原》讀後感700字篇4
終於把陳 忠實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結尾令人有些震驚。思緒隨著故事情節的波動有些紛亂,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態隨著白鹿兩家的主線而展開,在中國大地上描寫的這一小塊兒地方折射著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
歲月的風霜雨雪,風和日麗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這片古老的平原,精靈的白鹿躍動著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說,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地滾動前進,這是歲月蘊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當然書中並無直接而露骨地描寫兩大家族的斗爭,而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最終以鹿家慘敗結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干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以一個威嚴族長的身份立信於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麼輝煌,最後也以悲慘收場。我覺得性格變化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白孝文,一個是黑娃。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飢荒的打擊之後,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這也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的作用。他從原來的唯命是從,規規矩矩,優柔寡斷的性格中走出來,變得桀驁不馴,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小時的膽小羞怯,後又勇猛剽悍,最後又歸於知書達禮,學為好人。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系是辯證的,環境塑造了某人某種性格,而某人憑著某種性格來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群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彷彿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說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
書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們的呢?
希望用青春奮斗的熱情攪破生活的波瀾不驚,用我們的雙手與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
陳忠實《白鹿原》讀後感700字篇5
這本小說我大學時就曾看過。但那時的自己毫無閱歷,人生也未曾受過任何挫折,尤其學業上的種種順利,讓自己時時沉浸於前途無限光明的幻想中。對這種雖然名氣足,但卻內容冗長而又充滿鄉土特色的小說實在難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隨手翻過幾次,但總是半路而止,體會不出任何甘苦。
工作以後,發現了自身能力的種種欠缺,也發現了人生並非過去想像般一帆風順,經歷了不少焦頭爛額之苦,時過境遷之後再讀它,體會則完全不同了。
白鹿原上,白家與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時間里,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很讓我有些感慨。
感慨之一是世事難料。白鹿原上,白家興旺過,鹿家興旺過,但好景都不長,跌下去,又起來,起來又下去。白鹿兩家三代人被命運在砧板上無情地反復敲打。什麼時候正面烤,什麼時候背面敲,世事難料。所以,自己不論什麼時候,都別悲觀,也別驕傲。活得好,是祖上有德,自己運氣好;活得不好,是時候沒到,自己還要再加把勁兒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長得很,一時得意、一是低落,千萬不要把一時的狀態當成永恆。對人生的態度,在困難的時候要能堅持得住,在得意的時候要沉穩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感慨之二是尊重別人。尊重高位的人,也尊重卑微的人。地位卑微的人難保一輩子卑微,即使一輩子卑微,下一輩子,人家未必不翻身,時間能改變一切。即便是打了一輩子長工的鹿三,還生出了一個將來當保安營營長的黑娃一樣的兒子來。地主白嘉軒的兒子,也有賣房賣地半死不活的一天。世界是多元的,不要把人看死了,這等於自斷後路。這樣的後路,眼前可能不需要,等到真需要的時候,已經晚了。
感慨之三,做人要向朱先生學習。朱先生讀聖人書,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學為好人;又不拘泥於聖人之言,在混亂不堪的世界中,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拘泥死板,不論世事怎麼變化,總能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低調而不驕傲。管你張縣長李縣長,共產黨還是,他有他的抱負、理想與信念,成敗不縈於心,不媚俗,不庸俗,光明磊落。同時,在生活面前,他有血有肉,有男人的骨氣,又不失情調,讓我佩服。
感慨之四,有自己的原則,但也給別人一個機會。白嘉軒做事太硬,鹿子霖就圓滑很多。白嘉軒要是能夠在堅持自己的原則的同時,多給子女一點諒解,或許白孝文也不至墮落到那種程度。而鹿子霖做事情太過陰損。這樣的陰損是否能招來禍患我看不一定。但做人還是光明正大些好,坦坦盪盪,才能心無所懼。
3. 好看的經典小說完本強烈推薦
與經典詩歌、經典散文、經典戲劇等不同,經典小說具有摹寫人生幻象的雜色性美學特徵。經典小說一般主要通過題材涉獵、手法駕馭、風格探求等方面的 雜色性來摹寫一個不一定符合事實然而又有可能存在的人生幻象。推薦幾本好看的小說給大家!以下是我推薦給大家的關於好看的完本小說,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吧!
好看的小說完本推薦
1. 步步驚心
2. 武動乾坤
3. 泡沫之夏
4. 天下
5. 仙逆
6. 極品家丁
7. 猛龍過江
8. 傲視天地
9. 冰火魔廚
10. 天珠變
11. 神墓
12. 狂神
13. 都市艷遇
14. 回到明朝當王爺
15. 無盡丹田
16. 酒神
17. 黃金瞳
18. 驅魔人
19. 明
20. 搜神記
21. 無限恐怖
22. 無限恐怖
23. 書
24. 鴻蒙至尊道
25. 神魔養殖場
26. 流氓高手
27. 布衣官道
28. 誘惑
29. 鳳傾天闌
30. 紈絝世子妃
31. 超級醫生
32. 校園籃球風雲
33. 妖嬈召喚師
34. 凌天傳說
35. 重生之天才神棍
36. 蜀山
37. 近身保鏢
38. 都市之紈絝天才
39. 獸血沸騰
40. 官居一品
41. 茅山後裔
42. 弄潮
43. 平步青雲
44. 戰天
45. 調教初唐
46. 空速星痕
47. 臣服
48. 大周皇族
49. 太子
50. 唯我獨尊
51. 少年葯王
52. 步步生蓮
53. 曖昧
54. 穿越金庸世界
55. 重生之爺太狂妄了
56. 傲劍凌雲
57. 惡魔島
58. 宦妃天下
59. 步步驚婚
60. 網游之近戰法師
強烈推薦的經典小說
1《紅樓夢》
豆瓣評分:9.5分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中文小說難以逾越的巔峰。
2《三國演義》
豆瓣評分:9.4分
何謂經典?《三國演義》讓東漢末年成為每個人心中最神往的歷史。
3《平凡的世界》
豆瓣評分:9.2分
全景展現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聖經,啟迪了無數大學生。
4《活著》
豆瓣評分:9.3分
每一頁都是悲劇,往往令人不忍再讀下去。
5《白鹿原》
豆瓣評分:9.0分
一幅浩瀚的歷史現實主義畫卷,層層展現一個民族靈魂的深處。
6《圍城》
豆瓣評分:9.1分
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去。也許世間種種都不過如此。
7《射鵰英雄傳》
豆瓣評分:9.0分
一代人的青春熱血聖經,滲透到了之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8《半生緣》
豆瓣評分:9.0分
人情冷暖,愛恨交織,以及造化弄人。張愛玲最好的小說。
9《京華煙雲》
豆瓣評分:9.0分
從三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展現了近現代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格局。
10《天龍八部》
豆瓣評分:9.0分
金庸武俠的巔峰,無限拔高了類型小說的文學造詣。
11《三體》
豆瓣評分:9.2分
無盡的想像力,來自中國的雨果獎科幻小說。
12《餘罪》
豆瓣評分:9.2分
央視《新聞直播間》專題報道,窺探這個時代最真實的黑暗角落。
13《明朝那些事兒》
豆瓣評分:9.2分
歷史從未如此通俗易懂的,明朝從未如此妙趣橫生。
14《額爾古納河右岸》
豆瓣評分:9.0分
這是一部史詩,哪怕這個民族日漸弱小,若活著,便不屈不撓地活下去。
15《慈禧全傳》
豆瓣評分:9.0分
了解慈禧,就了解了晚清的群魔亂舞。
強烈推薦↓↓↓
1. 50部好看的經典言情小說分享說
2. 好看的總裁小說
3. 必看經典小說言情古代
4. 經典網路小說
5. 勵志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4. 如何評價小說《白鹿原》
讀完《白鹿原》腦海中只閃現出兩個字,史詩!
《白鹿原》的開頭便是白嘉軒六娶六喪,將氣氛烘托的神秘而詭異:繼之寫出的白鹿精靈的傳說和白嘉軒與酷似白鹿形狀的仙草的偶然邂逅,都把人拉入一個屬於白鹿精靈的傳說世界:可當人們准備看白鹿仙草的傳說如何發展時,文章突然如一顆參天大樹般從主幹生發出無數個茂密蒼翠的枝幹撐起整個小說的框架:從此白鹿兩家為主的原上人們開始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走出同樣傳奇的人生。然而再高聳茂密的枝葉也離不開主幹的撐扶,白鹿原依然是整部小說的靈魂,書中無論「鬧農協」「交農」的人禍,還是大旱瘟疫的天災,都從正面或側面表現了時代的變遷和人性的交織,讓人讀起來彷彿親歷一段歷史,感悟多個人生。而且《白鹿原》中對生活情景的描寫細膩精緻,到了什麼節令該播種收割什麼莊稼,莊稼的成色和人們在田裡勞作的過程,都絲毫不差的展現在讀者眼前。還有婦女搖紡車紡線的情景,男人鍘畜生草料的情景和木活、打坯、手工藝這些民間技藝的情景都活靈活現,彷彿自己就身處其中。這樣真切精確的描寫只有深入生活,在真實的經歷和親身的體驗中摘選截取其中精華,才能寫出這樣的效果。
除了這些用主要人物,像冷大夫、仙草、大拇指這些人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傳奇故事。
白嘉軒和鹿子霖是《白鹿原》中的兩位靈魂人物,他們不僅人生經歷傳奇波折,而且他們體現著白鹿兩家迥然有異的家風傳統和持家理念。
鹿子霖應該是《白鹿原》中最鮮明的反面人物,他比岳維山和田福賢都顯得卑鄙:他傳習了了老祖宗鹿勺娃的傳下的在人下時可以忍受任何屈辱,在人上後再百倍抱負、作威作福的「勾踐精神」:他勢落時也能平靜生活,可一旦勢起就吃喝嫖賭無所不為,陰謀抱負一切給過他難堪的人。白嘉軒雖然對他鄙夷,但沒有針對打擊過他,然而鹿子霖卻一直把白嘉軒看作對手,並且利用田小娥陷害他,使他顏面掃地、踢地賣房、和兒子反目成仇,這樣的人得到眾叛親離、被羈押著看槍決時突然變得瘋傻,最後凍餓而死的結局,也只能說是報應了。還好作者是仁慈的,讓兆海留下一個孩子,讓鹿家免遭絕門倒戶命運。
白嘉軒繼承了祖宗白家老二傳下的無論世事如何變幻,都只顧往自己那個有進無出的木匣里一枚枚扔銅板的「木匣精神」。他不管是被鹿子霖算計的踢地賣房、被小娥的冤魂威逼恐嚇、甚或被黑娃讓人打斷腰干,他都一如既往的堅持自己的原則,毫不因恐嚇而退縮,仇恨而報復,更不會因富貴而張狂囂張。正因為始終堅持著這樣的原則,白嘉軒才保住了自己的家庭,保住了白家的產業。白嘉軒正直善良,可卻是十足封建家長,他可以不管外面的混亂爭斗,卻不能容忍兒女觸碰自己的原則,否則就會六親不認:孝文做出傷風敗俗的事他立刻將其逐出家門:就算最愛的女兒,不聽勸告而和別人去「瞎胡鬧」,他也會冷酷的不認這個女兒:然而這樣嚴酷的家風又與他善良的本性相左,所以他只能在祖訓與親情之間備受煎熬。他封建閉塞的治家理念在一個解放人性的時代中受到強力沖擊,白嘉軒代表著那些陳陳相因傳統守舊的封建家長,而白靈、孝文和黑娃的極端叛逆則代表著嚮往自由民主的新一代,從而在他們的碰撞中展現著人物的糾葛和時代的變遷。
《白鹿原》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其中包羅萬象、意蘊深長,讓人讀完回味無窮。在《白鹿原》中我感悟了許多道理,學到許多知識,也領會了顛覆文學的博大的魅力所在,讓我眼界大開:我也會努力學習,在絢麗的文學寶庫中獲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5. 成功被改編成電影的同人小說
很多啊!怎麼是非常罕見呢?
莫言的小說《紅高粱》被張藝謀翻拍成電影《紅高粱》
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被王全安翻拍成電影《白鹿原》
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是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
王祖賢參演的《游園驚夢》好像也是改編自同名小說
魯迅的《阿Q正傳》《祝福》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
茅盾的《林家鋪子》
柔石的《早春二月》
王蒙的《青春萬歲》
沈從文的《邊城》
鐵凝的《哦,香雪》馮驥才的《炮打雙燈》
劉醒龍的《鳳凰琴》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王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一聲嘆息》
余華的《活著》
彭見明的《那山那人那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