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中華武俠小說
① 《射鵰英雄傳》內容介紹
南宋末年,金兵入侵,朝廷奸臣當道。郭楊兩家指腹為婚,後為金兵所害。郭嘯天死,其妻流落蒙古,誕下一子郭靖,在蒙古成長,後被江南七怪收為徒弟,並得全真教丹陽子馬鈺指點內功。楊鐵心妻子包惜弱被大金國六王爺騙婚,誕下一子楊康,卻自幼被當做小王爺撫養長大。
已懷身孕的郭夫人李萍被段天德抓走,後逃到大漠,生下兒子郭靖。丘處機與江南七怪打賭比賽,決定分別收兩家孩子為徒(郭靖隨江南七怪,楊康隨丘處機),與十八年後在煙雨樓比試高低。
郭靖六歲時,捨命救助哲別和蒙古兵相遇,鐵木真愛惜哲別神勇、賞識郭靖忠義,將兩人帶回部落。郭靖自此跟隨哲別學射箭,並與鐵木真幼子拖雷結為兄弟。此時,江南七怪一路打聽尋到大漠,在巧合之下尋到郭靖,並約定每晚向他豎或培傳授武功。
七怪在此地和黑風雙煞梅超風、陳玄風夫妻相遇。中原江湖之上,以東邪黃葯師、西毒歐陽鋒、南帝、北丐和全真教王重陽武功最高,這梅超風和陳玄風便是黃葯師之徒,兩人盜取師父的《九陰真經》下半部從桃花島逃離。黃葯團拿師怒極遷怒旁人,將餘下弟子一一打斷腳骨,盡數逐出了桃花島。
黑風雙煞為躲避追捕逃到大漠,利用活人來修煉九陰白骨爪。七怪欲除掉黑風雙煞,郭靖失手殺死陳玄風,梅超風雙目被弄瞎.七怪中張阿生也因此而死。自從張阿生死後,六怪對待郭靖更是嚴苛,然而郭靖天資愚鈍,武功總是未見長進。幸而得到了全真派馬鈺傳授上乘內功,武功漸有所成。
日期將近,郭靖隨師父來到中原,從此開始一段傳奇故事。
郭靖與黃蓉一見傾心,卻因已與蒙古公主華箏有婚約而猶豫不決。他心懷道義,洪七公、一燈大師均對他甚為賞識。他無意中背出九陰真經,從此擺脫不了歐陽鋒的糾纏。他忠於宋朝,註定要與義弟楊康成為敵人,也註定要與他生長的蒙古翻臉成仇……
八月十五煙雨樓之約到來,眾人被金國軍馬沖散,黃蓉用計套出了楊康與歐陽鋒殺害五怪、嫁禍黃葯師的陰謀,楊康欲殺黃蓉而誤中毒致死。黃蓉為保護柯鎮惡,甘願為歐陽鋒抓走。
得知真相,郭靖四處尋訪黃蓉不得,卻遇鐵木真討伐花剌子模,遂請命出征,尋完顏洪烈報仇。黃蓉從歐陽鋒手中逃脫,暗中指點郭靖攻城破敵,生擒完顏洪烈,終報殺父之仇。
郭靖去往華山參加論劍,在華山與大難不死的黃蓉重逢。歐陽鋒因修煉錯寫的《九陰真經》神志不清,卻奪得了第一。黃蓉用計逼走歐陽鋒,華山論劍結束。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郭靜懷一腔正氣,命運便會還他以想不到的機緣。一路坎坷,郭靖終成一代大俠。
(1)射鵰英雄傳中華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
《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斗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射鵰英雄傳》是一部武俠小說,然而,它與一般的武俠小說的不同之處是它有著其他武俠小說所不具備的歷史真實感及憂國憂民之情懷。小說的開頭與結尾就充滿了一種「亂世之苦難」及「英雄之真義」的歷史余唯真實感及其深刻的思想性。
小說的開頭是寫一位說書人在臨安牛家村說一段「葉三姐節烈記」的故事,於是引起了楊鐵心、郭嘯天、曲三等人的不同反應。從而把北方人民的苦難生活情景與南方君臣「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奢靡生活情景兩相對照,引得人既憤懣又擔心。
小說這樣開頭,既交代了一個極為鮮明的時代背景,又製造了一種使人憤懣憂思的歷史氛圍。愛民之心、喪國之恥、亂世之痛、英雄之思充斥著整部小說。
② 射鵰英雄傳一共幾部,先後順序,各叫什麼啊
《射鵰英雄傳》共三部:(1)《鐵血丹心》;(2)《東邪西毒》;(3)《華山論劍》。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
拓展資料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 。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85年起,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0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參考資料 網路 金庸射鵰英雄傳
③ 《射鵰英雄傳》內容介紹
南宋末年,金兵入侵,朝廷奸臣當道。郭楊兩家指腹為婚,後為金兵所害。郭嘯天死,其妻流落蒙古,誕下一子郭靖,在蒙古成長,後被江南七怪收為徒弟,並得全真教丹陽子馬鈺指點內功。楊鐵心妻子包惜弱被大金國六王爺騙婚,誕下一子楊康,卻自幼被當做小王爺撫養長大。
已懷身孕的郭夫人李萍被段天德抓走,後逃到大漠,生下兒子郭靖。丘處機與江南七怪打賭比賽,決定分別收兩家孩子為徒(郭靖隨江南七怪,楊康隨丘處機),與十八年後在煙雨樓比試高低。
郭靖六歲時,捨命救助哲別和蒙古兵相遇,鐵木真愛惜哲別神勇、賞識郭靖忠義,將兩人帶回部落。郭靖自此跟隨哲別學射箭,並與鐵木真幼子拖雷結為兄弟。此時,江南七怪一路打聽尋到大漠,在巧合之下尋到郭靖,並約定每晚向他傳授武功。
七怪在此地和黑風雙煞梅超風、陳玄風夫妻相遇。中原江湖之上,以東邪黃葯師、西毒歐陽鋒、南帝、北丐和全真教王重陽武功最高,這梅超風和陳玄風便是黃葯師之徒,兩人盜取師父的《九陰真經》下半部從桃花島逃離。黃葯師怒極遷怒旁人,將餘下弟子一一打斷腳骨,盡數逐出了桃花島。
黑風雙煞為躲避追捕逃到大漠,利用活人來修煉九陰白骨爪。七怪欲除掉黑風雙煞,郭靖失手殺死陳玄風,梅超風雙目被弄瞎.七怪中張阿生也因此而死。自從張阿生死後,六怪對待郭靖更是嚴苛,然而郭靖天資愚鈍,武功總是未見長進。幸而得到了全真派馬鈺傳授上乘內功,武功漸有所成。
日期將近,郭靖隨師父來到中原,從此開始一段傳奇故事。
郭靖與黃蓉一見傾心,卻因已與蒙古公主華箏有婚約而猶豫不決。他心懷道義,洪七公、一燈大師均對他甚為賞識。他無意中背出九陰真經,從此擺脫不了歐陽鋒的糾纏。他忠於宋朝,註定要與義弟楊康成為敵人,也註定要與他生長的蒙古翻臉成仇……
八月十五煙雨樓之約到來,眾人被金國軍馬沖散,黃蓉用計套出了楊康與歐陽鋒殺害五怪、嫁禍黃葯師的陰謀,楊康欲殺黃蓉而誤中毒致死。黃蓉為保護柯鎮惡,甘願為歐陽鋒抓走。
得知真相,郭靖四處尋訪黃蓉不得,卻遇鐵木真討伐花剌子模,遂請命出征,尋完顏洪烈報仇。黃蓉從歐陽鋒手中逃脫,暗中指點郭靖攻城破敵,生擒完顏洪烈,終報殺父之仇。
郭靖去往華山參加論劍,在華山與大難不死的黃蓉重逢。歐陽鋒因修煉錯寫的《九陰真經》神志不清,卻奪得了第一。黃蓉用計逼走歐陽鋒,華山論劍結束。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郭靜懷一腔正氣,命運便會還他以想不到的機緣。一路坎坷,郭靖終成一代大俠。
(3)射鵰英雄傳中華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
《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斗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射鵰英雄傳》是一部武俠小說,然而,它與一般的武俠小說的不同之處是它有著其他武俠小說所不具備的歷史真實感及憂國憂民之情懷。小說的開頭與結尾就充滿了一種「亂世之苦難」及「英雄之真義」的歷史真實感及其深刻的思想性。
小說的開頭是寫一位說書人在臨安牛家村說一段「葉三姐節烈記」的故事,於是引起了楊鐵心、郭嘯天、曲三等人的不同反應。從而把北方人民的苦難生活情景與南方君臣「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奢靡生活情景兩相對照,引得人既憤懣又擔心。
小說這樣開頭,既交代了一個極為鮮明的時代背景,又製造了一種使人憤懣憂思的歷史氛圍。愛民之心、喪國之恥、亂世之痛、英雄之思充斥著整部小說。
④ 射鵰英雄傳是誰寫的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先生所寫。
金庸:生於1924年3月10日,原名查良鏞,祖籍浙江省海寧市。他是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是他的筆名,當年金庸先生和梁羽生訂下武俠小說之約時,曾想過筆名的問題。後來決定把自己名字的鏞字一分為二,成為金庸,這就成了他的筆名。
小說開頭是寫一位說書人在臨安牛家村說一段葉三姐節烈記的故事,引起了楊鐵心,郭天嘯,曲三等人的不同反應,從而把北方人民的苦難生活情景與南方君臣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奢靡生活情景兩相對照。引得人既憤懣又擔心。小說這樣開頭,既交代了一個極為鮮明的時代背景,又製造了一種令人憤懣憂思的歷史氛圍。愛國之心,喪國之恥,亂世之痛,英雄之思充斥著整部小說。
這也使得這部小說格外的沉重深刻,意義非凡。
作品集:除此之外,金庸先生還有很多著作:《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連城訣》、《雪山飛狐》、《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等等。
成就:金庸先生於1998年獲得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
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獲得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⑤ 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的作者原名是什麼
金庸,原名查良鏞。當年金庸與梁羽生訂下武俠小說之約時,曾想過筆名的問題。後來決定把自己名字的「鏞」字一分為二,成為「金庸」。這就成為了他的筆名。
男,漢族,1924年2月6日出生於浙江海寧。他是華人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金庸於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報創辦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榮銜「大紫荊勛章 」獲得者。
他與古龍、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15部武俠小說。
你所說的《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並稱「射鵰三部曲」,有前後聯系但不是系列,思想各異(分別是儒俠、道俠、佛俠),是「俠之大者」的詮釋作。此為「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