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4個字
A.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金庸武俠小說的順序:
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1)金庸的武俠小說4個字擴展閱讀:
在羅孚的鼓動下,在梁羽生大獲成功的刺激下,1955年金庸也投身江湖動筆寫武俠,這就是《書劍恩仇錄》,由此一發不可收至1972年封筆,共寫15部小說。
其小說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射鵰英雄傳》之前為第一階段,按時間當是1955年-1959年,此階段的集大成之作當然是其代表作《射鵰英雄傳》;第二階段大致為60年代,其作品為60年代創作的除《鹿鼎記》之外的所有作品。第三階段為70年代初,代表作品《鹿鼎記》。
B. 金庸小說里經常用的四字成語有哪幾個
1、情深不壽:當你對一段感情投入的很深,隨之而產生的各種情緒,尤其是憂傷是最傷人身體的,所以,用情太深的人,感情一般難以維持太久。
出自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
2、剎那芳華
此為形容女子的一句,紅顏易老,外在美麗只是剎那間。也形容美好的事物轉瞬即逝,但卻如煙火一般絢爛而永恆。
出自金庸《天龍八部》里的一個回目名。
3、亢龍有悔
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亦指要懂得進退。
出自《周易·乾》,金庸小說中的降龍十八掌亦有同名招式。
4、溫潤如玉
意思是如美玉般溫和柔潤且有光澤。後多用以比喻人的品性、容色或言語的溫和柔順。多用於描述男子。
出自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中,乾隆送陳家洛佩玉上的刻字。
5、華山論劍
原意是華山比武,引申為公開的比試或學術爭鳴。
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是武林高手們爭奪天下第一的時候。
C. 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名字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著名作家金庸的代表作。
這部武俠小說應該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
作者聽說金庸小說還是從《天龍八部》開始的。像蕭峰,段譽,阿紫等著名人物就來自這部小說。
這部小說重點描寫了宋朝時期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故事結構波瀾壯闊。
『』天龍八部『』一詞出於佛經用語。大家可以網路一下。
D.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著名作家金庸的代表作。
這部武俠小說應該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
作者聽說金庸小說還是從《天龍八部》開始的。像蕭峰,段譽,阿紫等著名人物就來自這部小說。
這部小說重點描寫了宋朝時期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故事結構波瀾壯闊。
『』天龍八部『』一詞出於佛經用語。大家可以網路一下。
E. 四個字的武俠小說名字!
蕭十一郎,光聽名字就有一種俠骨柔情,好像四個字的名字都很帥。
喬峰,段譽,王語嫣,無眉老祖,老頑童,楊過,小龍女,方證大師,張召重 ,余魚同 ,駱冰 ,文泰來,陳家洛 ,徐天宏 ,周綺 ,霍青桐 ,南帝 ,李莫愁 ,金輪法王 ,郭襄 ,東邪 ,刀白鳳 ,丁春秋 ,馬夫人 ,馬五德 ,小翠 ,於光豪 ,巴天石 ,不平道人 ,鄧百川 ,風波惡 ,甘寶寶 ,公冶乾 ,木婉清 ,少林老僧 ,太皇,太後, 天狼子, 天山童姥, 蘇星河 ,蘇轍, 完顏阿古打, 耶律洪基 ,耶律莫哥 ,耶律涅魯古,, 耶律重元 吳長風 ,吳光勝 ,吳領軍 ,辛雙清 ,嚴媽媽 ,余婆婆 ,岳老三 ,張全祥, 單伯山 ,單季山 ,單叔山 ,單小山 ,單正 ,段延慶 ,段正淳 ,段正明 ,范禹 ,范百齡, 范驊, 苟讀, 和裡布, 何望海, 易大彪, 郁游標 ,卓不凡 ,宗贊王子 ,哈大霸 ,姜師叔 ,枯榮長老, 夢姑 ,姚伯當 ,神山上人, 神音 ,獅鼻子 ,室里 ,項長老, 幽草, 趙錢孫 ,趙洵, 哲羅星, 鍾靈 ,鍾萬仇 ,高升泰
季滄海
季滄浪
何瀟瀟
凌瓏
司徒博瀚
黃凰
劉雲海
無情(成崖余)林邀得 何梵 陳日月 葉告 鐵手(鐵游夏) 追命(崔略商) 冷血(冷凌棄) 方應看 諸葛正我 戚少商 顧惜朝 ···
——溫瑞安
令狐沖 陳家洛 楊過 郭靖 霍青桐 周仲英 張無忌 趙敏····
——金庸
沈浪 陸小鳳 李尋歡 楚留香 江小魚 花無缺 鐵中棠
——古龍
秦卷 宛郁約旦 玉崔嵬 李陵宴 慕容商清 秦驚鴻
F. 金庸武俠小說有哪些
金庸武俠小說有:《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鴛鴦刀》。
金庸在行文時常會引用一些古典詩詞,並運用的極富韻味,但其語言的主要魅力不在於此。
金庸的語言通俗,淺顯,流暢,靈活生動,沒有難認的字,難懂的詞和艱澀的句子,語言的動作性強,極善構築戲劇性場面,具有一種令讀者忘記或忽略文字的速度感。讀金庸小說時,迎面而來的是古樸、蒼勁的感覺,初看似乎語不驚人,但愈展開愈魅力無窮。
金庸小說的語言,之所以看起來沒有什麼突出的特殊,那是因為作者並不追求風格的單一性,而是進行不同方式的敘述探索,不斷改進和創造自己的敘述方式及語言風格,同時不斷地拓展語言的疆域,豐富小說的形式美感。
G. 金庸的武俠小說名字是什麼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依碧鴛
答案補充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凱坦《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盯亮桐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鍵空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很久前有人問過的了吧。。
H. 金庸的代表作有哪些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中國近現代最著名的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之一、武俠小說泰斗。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因病於養和醫院逝世,亨年94歲。
金庸的代表作主要指他創作的武俠小說,主要有十五部,完成於1955年至1972年之間。
具體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
I.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依碧鴛
答案補充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很久前有人問過的了吧。。
J.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6�1後記》和「金庸作品集序」)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數散》(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察畢答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並結集敗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