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檔案有聲小說
⑴ 好看的溫馨的言情小說
《我回到了清朝》,跟尋秦記有些相似
文心閣有連載
⑵ 喜馬拉雅上有哪些值得聽的小說推薦
忘記我是什麼時候開始在喜馬拉雅上聽書的了,應該有好幾年了,因為總能在喜馬拉雅上找到想聽的,也因為我比較懶,一個軟體用順手了就懶得去換了,所以我一直沒嘗試別的聽書軟體。
快到年底了,把這些年來在喜馬拉雅免費聽到的好書盤點一下,希望能用這些跟大家交換一下其他好書,大家共同進步。我在這里拋磚引玉,希望能獲得更多的好書,畢竟我收藏的好書快聽完了。
我將自己聽過的書簡單分成小說、散文、文藝、歷史哲學和其他幾大類,現在分別介紹一下我認為比較好的:
小說類
一個叫馬聰STA的主播讀的劉震雲的《一地雞毛》、《塔鋪》、《單位》,聽完覺得劉震雲寫得太好了,尤其是對現實普通小人物的刻畫,感覺就是我們的生活啊。這個主播聲音很好聽,可惜已經不更新了。
主播泡芙先生讀的《心理罪》,很吸引人,後來覺得主播讀得太慢了,直接找來電子書熬夜看完了,情節很吸引人,喜歡推理破案的可以聽聽。
主播老海抽屜的《影子兵王》,主播全勇的《雪域兵王》,我對特種兵、兵王等題材的小說都非常喜歡,你們如果喜歡可以聽聽,偶爾累了聽聽這樣的網路小說也挺有意思的,他們的情節很吸引人。
主播丸子的《最強相師》、《超品相師》,當時我聽的時候全部都是免費的,現在居然收費了,差評,聽完這個小說讓我對風水師有了新的認識,裡面的故事很有趣。
主播牛大寶的《妖孽外傳》,這個主播講得非常有特色,語氣、聲調配合內容非常有趣,當時我聽得快笑死了。他還講了很多其他搞笑書,想要聽搞笑的可以去聽聽。
散文類
我喜歡聽的有365讀書、有書·名家散文、美文輕讀·名家短文、經典閱讀(不過主播已經好幾個月沒有更新了),這些散文基本都是名家名篇,並且主播讀得非常好聽,配樂也很棒。上班的路上聽聽,一整天心情都很好。
馮唐的《有本事》,忘記誰讀的了,感覺書不錯,讀得也還行,畢竟走路也能聽,還不費眼睛。
文藝類
最近在聽的北京師范大學的文學史公開課——《中國文學史·先秦漢魏晉南北朝》部分,這個老師講得非常有趣,裡面穿插了很多各朝代的歷史,容易讓人聽進去。還有其他朝代的,我准備聽完這個再聽別的朝代的。喜歡中國文學的可以聽一聽,真心不錯。
我喜歡的還有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楊寧老師的《文學理論課程全集》,之前我都在B站上追,原來喜馬拉雅也有。楊寧老師講課非常有趣,很多文學作品都是信手拈來,分析得讓人折服,真難過自己讀書時沒有遇到這樣好的老師,不過現在遇到了也不晚,想了解文學理論的友友一定要來聽聽。
還有歐麗娟的《中國文學史》,雖然她的普通話講得不是很好,但內容講得很不錯。
有個叫安靜小札的主播讀的宗白華的《美學散步》,主播讀得不錯,主要是宗白華將美寫得太好了,聽完對美又有新的認識。
歷史哲學類
央視專區《國家寶藏》、《國寶檔案》等,裡面還有很多其他音頻,喜歡的可以聽聽。
漪泓的《全球通史》,想了解世界史的可以聽聽。
一個叫曼妙聲聲Amanda的主播讀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語速比較快,聲音很好聽,書也很好,這是對中國哲學發展脈絡的簡單介紹,想要了解中國哲學的可以聽聽。
一個叫知識就是力量啊耶的主播分享了張志偉教授講的《西方哲學史》,張教授講得也很好,想了解西方哲學的友友可以聽一下,我記得張教授說想了解西方哲學就要學習西方哲學史。
詩展《冷歷史——有趣的歷史細節》,這話屬於歷史冷知識類,比較有趣,歷史知識也比較靠譜。
其他類
采採的《段子來了》,聲音好聽,段子也很有趣,不過現在沒時間聽了。
我對哲學感興趣是因為聽一個叫「曉書童」主播解讀王東岳的《物演通論》,覺得特別有意思開始了解一下哲學。
這里特別推薦一下主播曉書童,他解讀的每一本書都非常好,我從《一課經濟學》,聽到現在剛更新完的《博弈論與生活》,基本上他播出一個我就聽一個。他選得書也很好,之前偏向於經濟學類,不過現在沒有分得那麼細,我印象深的有《激盪三十年》、《人類簡史》、《小島經濟學》、《窮查理寶典》、《極簡物理課》、《文明之光》、《被討厭的勇氣》、《曾國藩傳》、《正面管教》等等。他的語速適中,聽完他對書的解讀,別人解讀的我已經聽不下去了,因為差太遠。強烈推薦大家去聽聽這個主播的播講的,哈哈,白聽這么久有點不太好意思。
今天就分享這么多吧,友友們要相互分享啊,把你聽完或看完覺得好的書分享出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⑶ 有關環保的文學作品有什麼
哲夫,生於1955年。漢族,武漢大學畢業。全國人大環資委「中華環保世紀行」特邀作家,中國環保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協會員,山西省作協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已發作品千萬余字,獲中國首屆環保文學優秀作品獎、中國圖書獎、冰心文學獎等多項大獎。
哲夫不僅是個作家,更是一名勇士——一名手執「筆槍」站在生態環保最前沿的「綠色鬥士」。
哲夫,國家一級作家,已發表作品千萬余字,主要作品有黑色生態環保系列長篇小說《黑雪》、《毒吻》、《天獵》、《人慾》等;長篇生態環保紀實文學《中國檔案》、《新聞曝光的背後》、《黃河追蹤》、《怒語長江》等。獲中國首屆環保文學優秀作品獎、中國圖書獎、冰心文學獎等多項大獎。
1997年,十卷本《哲夫文集》出版後,哲夫投身「綠色」。他不再寫銷量超百萬冊的小說,而轉寫起了印數至多不過幾萬冊的生態報告文學,外界稱他為「環保作家」。
連續五年,哲夫是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中華環保世紀行」執委會特邀的唯一作家,走了多半個中國。
他說,所到之處滿眼是無水不污、無土不流的事實!兩次去長江源頭,他看到源頭斷流,冰川後退,許多雪山摘掉了白帽子;一次去黃河源頭,他看到十河九干,黃河年年斷流!
「水並不是變不清,關鍵是做不做。」哲夫講參加中華環保世紀行時,他和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的記者,在江蘇環保人士吳立紅的引領下到太湖調查。當地政府派警車在後面緊追,跟打仗似的。擺脫後,4個人去了漕橋河,河水黑如墨染,幾個農民對他們說,沒有用,(檢查的人)來了好多次了,沒人搭理的……第二天,大部隊一去,水一夜之間竟然變清了。後來才知道,污染企業接到了當地政府的命令,當天一律不排污,河水是流動的,水馬上就變清了,已經污染的水都流到太湖去了。
「這樣寫作很不快樂。」哲夫說,「並非是因為寫作本身不快樂,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我時常處在一種無奈狀態。以前我是寫小說的,銷路不錯。1997年,開始搞紀實文學,至今寫了有七八本書了,但感覺寫了白寫,至少我沒看到這些書起多大作用。『環保書』一般人不愛看,但我一直在努力把它寫得好看,嬉笑怒罵,用盡辦法。環保題材是很難寫的,把枯燥的東西寫生動,讓讀者為了你的文字再去讀,接受環保理念。」
「我覺得環保文學應該是文學中的文學,主流中的主流,是和人類的生存發展同等重要的!」哲夫說,「環保」這個詞過去是沒有的,環境文化或環境文學,過去都是沒有的,它是因為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應運而生的。環境文學在世界上是主流文學,因為它關系著人類的現在和未來可持續的生存發展。中國有些學者和官員稱它為邊緣文學,這是錯誤的,它其實是一種人類自我覺醒共同自救的文學,是關涉一切領域的先鋒文學或曰拯救文學。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失去了生存條件,其他文學還能存在嗎?
投筆「生態環保」更非一帆風順,不僅被誤解為非主流,甚至會遭遇到威脅與恐嚇。因為文章會影響到許多人的既得利益,哲夫曾遭遇過死亡威脅——一次,他去某企業采訪環境污染情況,寫了篇揭露文章,不僅該企業把他告上法庭,而且還有人揚言定要他出車禍。
但他依然我行我素——這樣的事情,哲夫經歷得太多,回顧起來舉重若輕、談笑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