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有聲小說 » 莫言酒國有聲小說

莫言酒國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6-14 00:51:36

『壹』 《酒國》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酒國》(莫言)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HmC7WcbwQ9ivvUQ1c5qd8g

提取碼:k58s

書名:酒國

作者:莫言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

頁數:367

內容簡介:

用偵探小說方式創作的反腐敗題材力作;

超出閱讀經驗的諷刺小說代表作,魔幻戲劇與懸疑電影式的盜夢空間。

————————————————————————

莫言重要作品之一,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認可的莫言代表作。

莫言坦言,這部長篇,我為它感到驕傲!

————————————————————————

《酒國》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反腐敗題材長篇小說代表作,創作於1989年至1992年。因為「其思想之大膽,情節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結構之新穎,都超出了法國乃至世界讀者的閱讀經驗」,《酒國》法語版榮獲2001年法國Laure Bataillon外國文學獎;2004年,義大利語版榮獲Nonino國際文學獎。

本書有三層敘述結構,第一層是書中角色中年作家「莫言」所著檢察院特級偵查員丁鉤兒進酒國調查地方官員烹食男嬰一案,卻無法逃離酒色陷阱,最終跌進茅坑淹死的中篇小說;第二層是與「莫言」信件來往的酒國博士李一斗創作的九篇短篇小說,從李一斗的角度講述了酒國中一系列荒誕故事;最後一層是「莫言」與李一斗往來的信件,最終「莫言」親臨酒國與李一斗等人見面,並與自己筆下的「丁鉤兒」一樣不可抑制地接觸酒色、開始墮落的故事。

「《酒國》表現了我對人類墮落的惋惜和對腐敗官僚的痛恨。」——莫言

作者簡介:

莫言

1955年出生於山東高密,1976年參軍離開故鄉,1980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2012年因作品「將迷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以及當代社會現實相融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這項大獎的中國作家。

主要作品有《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國》《豐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勞》《蛙》等長篇小說11部,《透明的紅蘿卜》《兒子的敵人》《歡樂》《爆炸》等中短篇小說100餘部,《霸王別姬》《我們的荊軻》《錦衣》等話劇、戲曲、影視劇劇作多部;另有散文集、演講集、對話集等多部。作品被譯為英、法、德、意、西、俄、日、韓、荷蘭、瑞典、挪威、波蘭、匈牙利、阿拉伯等50餘種語言。

莫言及其作品曾獲得馮牧文學獎、聯合文學獎、大家•紅河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茅盾文學獎、全國戲劇文化獎金獅編劇獎、中華藝文獎、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等國內重要獎項,以及法國Laure Bataillon外國文學獎、法蘭西文化與藝術騎士勛章、義大利Nonino國際文學獎、日本福岡亞洲文化大獎、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韓國萬海文學獎、阿爾及利亞「國家傑出獎」等國際重要獎項。

此外,莫言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台灣佛光大學和保加利亞索菲亞大學、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秘魯天主教大學、智利迭戈·波塔萊斯大學等中外十餘所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並擁有北京師范大學首位「京師傑出教授」、德國巴伐利亞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英國牛津大學攝政公園學院榮譽院士等稱號。

『貳』 如何評價莫言的作品《酒國》

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酒國》一書在莫言先生自己的雜文中被評價為他最好的作品之一。這本書的敘事結構三線交錯,語言風格對講故事的韻律節奏極為考究,讓喜歡莫言風格的讀者能一口氣暢飲,酩酊大醉一場。從中可以感覺到這本書的確是最莫言的莫言。

『叄』 求莫言九十年代的作品的名稱,我記得在中央廣播台每天中午有個長篇小說廣播,作者是莫言

1981年 開始創作生涯。迄今有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說集《透明的紅蘿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雙月刊《蓮池》第5期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蓮池》第二期發表短篇小說《丑兵》、第五期發表短篇小說《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蓮池》二期發表短篇小說《售棉大路》並被 《小說月報》轉載。秋,在

當代著名作家莫言參加文學活動發言照片
《蓮池》五期發表短篇小說《民間音樂》,此文得到老作家孫犁賞識。孫在一篇短文中說這篇小說有一種空靈之感 。

1984年春,在《長城》雙月刊二期發表小說《島上的風》、五期發表《雨中的河》。秋天,得到軍藝文學系主任、著名作家徐懷中先生賞識,進入該系學習。

1985年春,在《中國作家》二期上發表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引起反響,《中國作家》組織在京的作家與評論家在華僑大廈舉行討論會討論該作。是年,在多家刊物上同時推出中篇小說《球狀閃電》(收獲)、《金發嬰兒》(鍾山)、《爆炸》(人民文學)、及短篇小說《枯河》(北京文學)、《老槍》(昆侖)、《白狗鞦韆架》(中國作家)、《大風》(小說創作)、《三匹馬》(奔流)、《秋水》(奔流)、等。

1986年春,小說集《透明的紅蘿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人民文學》第三期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該作一發,引起轟動。隨即發表系列中篇《高粱酒》(解放軍文藝)、《高粱殯》(北京文學)、《狗道》(十月)、《奇死》(昆侖),同時還發表中篇《築路》(中國作家),短篇小說《草鞋窨子》(青年文學)、《蒼蠅、門牙》(解放軍文藝)等。夏天,與張藝謀等人合作,將《紅高粱》改編成電影文學劇本。

1987年春,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由解放軍文藝社出版。中篇小說《歡樂》在《人民文學》一、二期合刊發表,受到批評,事過多年,始有作家和評論家對該作得新評價。秋天,中篇小說《紅蝗》發表([收獲]三期),該作因強烈的個性風格和大膽和褻瀆精神,連號稱新潮的評論家也不能接受,紛紛著文批評。也是多年之後,才有評論家對該作發出了另外的聲音。

1988年春,電影紅高粱獲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引起世界對中國電影的關注。在《十月》雜志發表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同年四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單行本。《青年文學》第十發表《復仇記》、《馬駒橫穿沼澤》(這兩篇收入《食草家族》)。秋天,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在故鄉高密聯合召開「莫言創作研討會」,有關論文匯編成《莫言研究資料》由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1992.8)。九月,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創作研究生班。小說集爆炸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1988年秋,長篇小說《十三步》首發(文學四季)隨 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書出版後,大概只有一個名叫林為進的人,在河北的(文論報)發表過一篇評論文章。後來又有港台的幾個人寫過評論。作者認為此書是一部真正的「先鋒」之作。

1989年三月,小說《白狗鞦韆架》獲台灣聯合報小說獎。四月,中短篇小說集《歡樂十三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六月,在《人民文學》發表中篇小說《你的行為使我恐懼》。冬天,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酒國》。

1990年,中篇小說《父親在民夫連里》在《花城》發表。繼續創作《酒國》。

『肆』 莫言的小說

《豐乳肥臀》[2] 《豐乳肥臀》是莫言早期創作中的一座高峰,也是篇幅最為飽滿的一部長篇力作。小說從抗日戰爭一直寫到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以汪洋恣肆的筆觸對波瀾壯闊的歷史進行了描繪。書中的母親艱難孕育了上官金童和他的八個姐姐,眾多兒女組成的龐大家族不可抗拒地被裹挾捲入了20世紀中國社會動盪不安的歷史進程。小說通過描寫家庭來反映中國社會的變遷,表現了莫言對於女性的同情和贊頌。同時小說書寫了人類不可克服的弱點和病態人格導致的悲慘命運,具有拷問靈魂的深度和力度。本書獲1996年首屆「大家·紅河文學獎」。
《蛙》蛙[3]
《蛙》是莫言醞釀十餘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打造的一部觸及國人靈魂最痛處的長篇力作,初版於2009年。小說由劇作家蝌蚪寫給日本作家杉谷義人的五封書信、四部長篇敘事和一部話劇組成,在藝術上極大拓展了小說的表現空間。整部作品以從事婦產科工作五十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為線索,用生動感人的細節和自我反省,展現了新中國六十年波瀾起伏的「生育史」,揭露了當下中國生育問題上的混亂景象,同時也深刻剖析了以敘述人蝌蚪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卑微、尷尬、糾結、矛盾的靈魂世界。本書獻給經歷過計劃生育和在計劃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萬萬讀者。本書獲得中國最高文學獎——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0年被《南方周末》評選為2009年「文化原創榜年度圖書虛構類致敬作品」,並入選多項年度好書排行榜。 他人有罪 我也有罪 反省歷史之痛 對生命的敬重與悲憫 腰封: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具有開創意義的小說藝術嘗試 生動展示六十年波瀾壯闊「生育史」
深度呈現中國人對生命的敬重、悲憫和罪感
「作家還是要勇於寫靈魂深處最痛的地方。」——莫言
《紅高粱家族》[4]《紅高粱家族》是莫言1986年向漢語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奉獻的一部影響巨大的作品,被譯為二十餘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小說通過「我」的敘述,展現了抗日戰爭年代「我」的祖先在高密東北鄉上演的一幕幕轟轟烈烈、英勇悲壯的故事。爺爺、奶奶、父親、姑姑等先輩,一方面奮起抗擊殘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發著讓子孫後代相形見絀的傳奇愛情。小說洋溢著豐富飽滿的想像,以汪洋恣肆之筆全力張揚著中華民族的旺盛生命力。通過這部作品,作者把他的「高密東北鄉」安放在了世界文學的版圖上。
本書獲得2001年第二屆「馮牧文學獎?軍旅文學創作獎」;其中的《紅高粱》作為單篇小說,獲得1987年第四屆「全國中篇小說獎」;在《亞洲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排行榜上位列第十八名;進入英美學界重要期刊WORLD LITERATURE TODAY(《今日世界文學》)評選的七十五年來全世界四十部傑作排行榜,系位列此榜單的唯一一部中文小說。 高粱紅成洸洋的血海 高粱高密輝煌 高粱凄婉可人 高粱愛情激盪 腰封文字:以自由不羈的想像,汪洋恣肆的語言,奇異新穎的感覺,創造出了一個輝煌瑰麗的莫言小說世界。他用靈性激活歷史,重寫戰爭,張揚生命偉力,弘揚民族精神……使當代戰爭小說面貌為之一新。——2001年「馮牧文學獎」授獎辭 通過這本書,莫言把他的「高密東北鄉」安放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紐約時報》書評 謹以此書召喚那些游盪在我的故鄉無邊無際的通紅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莫言
《檀香刑》
《檀香刑》是莫言潛心五年打造出來的一部長篇力作,初版於2001年,被譽為當代漢語文學中「真正民族化的小說」。作者以1900年德國人在山東修建膠濟鐵路、袁世凱鎮壓義和團、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後倉皇出逃為背景,通過講述潑辣又深情的女性媚娘與其親爹、乾爹、公爹等男人之間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復雜關系,深入挖掘深厚的地域和民間戲文資源,用搖曳多姿的筆觸、悲喜萬分的激情,淋漓盡致地抒寫了清朝末年「高密東北鄉」發生的一場可歌可泣的反殖民抗爭,一樁駭人聽聞的血腥酷刑,一段纏綿悱惻的感人愛情,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民間貓腔。作者採用「鳳頭——豬肚——豹尾」的神奇敘述結構,融入民間說唱藝術之精髓,憑借出神入化的文學語言,使小說成為一部訴諸聲音,可以用耳朵閱讀的神品妙構之作。本書獲得2002年首屆「鼎鈞文學獎」,台灣《聯合報》「2001年十大好書獎」;入圍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封面文字中國什麼都落後 但是刑罰是最先進的 中國人在這方面有特別的天才 讓人忍受了最大痛苦死去 這是中國的藝術 腰封文字: 「莫言的感覺方式有著深厚的地域和民間資源……『形式』與『內容』的渾然一體,使得《檀香刑》比以往任何高揚『民間性』的小說實踐,走得更遠,也更內在化。」
——2002年首屆「鼎鈞文學獎」授獎辭
「也許,這部小說更適合在廣場上由一個嗓音嘶啞的人來高聲朗誦,在他的周圍圍繞著聽眾,這是一種用耳朵的閱讀,是一種全身心的參與。」——莫言
《十三步》
《十三步》是莫言在1988年創作的一部充滿藝術實驗的長篇小說, 2000年修訂。小說運用現代主義藝術手法,通過人稱和視角的不斷變換,全力描寫了中國知識分子困境和現實社會生活中的荒謬現象。中學物理教師方富貴勞累致死後,因為必須給王副市長讓路整容,被塞進冰櫃,居然又荒誕離奇地復活;妻子屠小英以為他已經死去,拒絕他再進家門。殯儀館特級美容師李玉嬋將死而復活的方富貴改容成自己的丈夫張赤球,讓他代替張赤球登講台給學生上課,同時讓真正的張赤球去做生意賺錢。真實的張赤球在現實中變得像孤魂野鬼、無家可歸。於是,現實生活原有的秩序不復存在,每個人物都在荒誕的境遇中失去了本性。 不僅活人使我們受苦, 而且死人也使我們受苦。 死人抓住活人! 腰封文字: 當代中國版的「變貌記」 用荒誕藝術手法表現知識分子生活和現實社會 鮮明的時代烙印 大膽的藝術實驗
《紅樹林》
《紅樹林》是莫言1998至1999年創作的一部背景離開他的文學王國——「高密東北鄉」的長篇小說。這部作品的故事轉向南海之濱的現代化都市和淳樸的南國漁村。小說中既有對權欲、錢欲、情慾、性慾等現代都市生活中的陰暗面的淋漓再現,也有對老一輩革命歷史以及老一輩的子女在現實生活中的愛恨情仇的生動描寫。小說在藝術上追求創新,通過一個處處在場又並非真實存在的、全知全能的「我」來展開敘述,時而把視角對准小說中的當下情景,時而把故事拉到歷史和傳說之中;各種敘述手法猶如萬花筒一般,不斷變幻,但在整體上又不乏一氣呵成的藝術魅力。 在慾火如熾的紅樹森林裡, 煩躁不安的敘述, 猶如東奔西突的馬駒…… 腰封文字:以南國都市和漁村為背景的當代傳奇全知全能的神秘敘述 愛恨情仇的復雜描寫淋漓盡致地再現當代人對權、錢、情、色的多層面慾望
《食草家族》
《食草家族》是莫言1987至1989年創作的一部肆意揮灑奇崛想像的作品,被譽為當代漢語文學中將荒誕與魔幻發展到極致的長篇力作,同時也是一部充分表達莫言「食草哲學」、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膜拜、對性愛與暴力的看法的作品。小說以高密東北鄉為背景,描寫生活在貧瘠而富饒的土地上的世世代代人們與大自然的關系。歷史與現實,人文與自然,視覺、味覺、觸覺與魔幻荒誕的想像,濃墨重彩的細節與天馬行空的抒寫,在這部奇特的作品中達到渾然一體的融合。小說由五個中篇長度的故事和一個短篇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在形式上各自獨立,但是內在精神上卻互為一體。 愛與恨 靈魂的光明與陰晦 夢境與現實 敬畏與膜拜 腰封:充分展示作者「食草哲學」的長篇力作將荒誕、魔幻和想像發展到極致的藝術探險 「書中表達了我渴望通過吃草凈化靈魂的強烈願望,表達了我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膜拜,表達了我對蹼膜的恐懼,表達了我對性愛與暴力的看法……」——莫言
《四十一炮》
《四十一炮》是莫言潛心打造的一部在藝術上勇於探險的長篇力作,初版於2003年。小說以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農村改革為背景,通過身體已經長得很大、精神心理卻仍舊停留在少年時代的主人公羅小通狂歡化的訴說,重構了人生的少年時光,抒寫了農村改革初期兩種勢力、兩種觀念的激烈沖突,揭示人性的裂變的同時,寫出了人們在是非標准、倫理道德上的混沌和迷茫。小說另有一條副線,講述了一個老和尚的傳奇人生——一個曾經身份不凡、過著奢靡肉慾的生活的國民黨軍官的傳奇。兩條線索交叉進行,實和虛的場景不斷變換,小說敘事曲折迂迴、酣暢淋漓,以作者獨有的方式重構了農村改革初期的歷史。 本書曾入圍第七屆「茅盾文學獎」;作者憑藉此書獲得2004年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成就獎」。 通過狂歡化的訴說 重塑過往的少年歲月 與蒼白的人生抗衡 與失敗的奮斗抗衡 與流逝的歲月抗衡 腰封文字他(莫言)通透的感覺、奇異的想像力、旺盛的創造精神以及他對敘事藝術的持久熱情,使他的小說成了當代文學變革旅途中的醒目的界碑。他從故鄉的原始經驗出發,抵達的是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隱秘腹地。
——2004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授獎辭
用敘述的華美和豐盛,來彌補生活的蒼白和性格的缺陷,這是一個恆久的創作現象。
——莫言
《酒國》
《酒國》是莫言於1989至1992年全力打造的一部將現實批判鋒芒推向極致,並在敘事實驗方面進行大膽嘗試和創新的長篇力作。在小說中,省人民檢察院特級偵察員丁鉤兒到酒國市調查一個特殊案子;但到酒國市的人沒有誰能經得起誘惑,在權力、美酒和女人之間周旋的過程中,丁鉤兒雖不斷提醒自己不喝酒,最後卻醉酒淹死在茅廁里。通過丁鉤兒的故事,小說犀利地揭示了這個社會的可怕奧秘。與丁鉤兒故事並行的是出現在小說中的作者與酒國市文學青年李一斗關於文學創作的通信,以及李一斗創作的小說作品;這些小說作品在風格上五花八門,堪稱是小說文體的「滿漢全席」。本書法語版獲得2001年法國「Laure Bataillin(儒爾?巴泰庸)外國文學獎」。 在浪漫多情,混亂腐敗的年代裡,弟兄們,不要審判自己的親兄弟。 腰封文字: 小說實驗文體的「滿漢全席」 偵探小說、殘酷現實主義小說、表現主義小說、象徵主義小說、魔幻小說、武俠傳奇小說、抒情小說、結構主義小說……輪番登場 「由中國傑出小說家莫言原創的《酒國》……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實驗性文體。其思想之大膽,情節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結構之新穎,都超出了法國乃至世界讀者的閱讀經驗。」
——2001年法國「Laure Bataillin外國文學獎」授獎辭
《生死疲勞》
《生死疲勞》是莫言2005年以噴涌般的氣勢創作的一部重構宏大敘事藝術的長篇巨著。在小說中,一個被冤殺的地主經歷了六道輪回,變成驢、牛、豬、狗、猴,最後終於又轉生為一個帶著先天性不可治癒疾病的大頭嬰兒;這個大頭嬰兒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他身為畜牲時的種種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門鬧一家和農民藍解放一家半個多世紀生死疲勞的悲歡故事。小說透過各種動物的眼睛,觀照並體味了五十多年來中國鄉村社會的龐雜喧嘩、充滿苦難的蛻變歷史。
這部小說是莫言在藝術上向中國古典章回體小說和民間敘事的偉大傳統致敬的巨制;關於生命的六道輪回想像撐起了這座氣勢宏大的文學建築,寫出了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
本書獲得2007年「『福星惠譽杯』《十月》優秀作品獎」,2008年香港浸會大學「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入圍首屆「曼布克亞洲文學獎」;入選中國小說學會「2006年度小說排行榜」(榜首),亞洲周刊「2006年十大好書」。
六道輪回大氣磅礴半個世紀鄉村中國 腰封文字:六道輪回的民間想像與古典小說章回體形式完美結合的鴻篇巨制大氣磅礴、荒誕怪異展示半個世紀的農民命運和鄉村變遷探索人與靈、生與死、苦難與慈悲 莫言運用佛教六道輪回的觀念,雜糅魔幻寫實的手法,展示一部充滿奇趣的現代中國《變形記》……全書筆力酣暢,對歷史暴力與荒誕的沉思又不乏傳統民間說唱文學的世故,足以代表當代中國小說的又一傲人成就。——王德威教授 「作品植根於中國文化的母體,將誇張的想像與質朴的現實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激情四溢的詩性筆觸遊走於陰陽兩界,全景式地展現了鄉村中國的生存畫卷。作家將沉重的思想貫注於狂歡式的敘述中,在對苦難的戲謔中加深對苦難的理解。」
——2007年「『福星惠譽杯』《十月》優秀作品獎」授獎辭
《天堂蒜薹之歌》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1988年創作的一部體現中國作家良知、反映弱勢群體生存狀態的力作。小說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件:數千農民響應縣政府的號召大量種植蒜薹,結果蒜薹全部滯銷,縣政府官員卻不聞不問,憂心如焚的農民自發聚集起來,釀成了震驚一時的「蒜薹事件」。這起被報紙報道的事件促使莫言放下正在創作中的家族小說,用了三十五天,創作出這部義憤填膺的長篇力作。在結構上,這部小說採用民間藝人演唱與正文敘述結合的互文方式,洶涌澎湃,充滿力度。此次出版的為全新修訂版。 你要抓你就抓 俺聽人念過《刑法》 瞎眼人有罪不重罰 進了監牢俺也不會閉住嘴巴 腰封文字:體現作家良知、反映弱勢群體的長篇力作 義憤填膺的敘述與民間藝人的演唱互為聯動 洶涌澎湃 充滿力度 「其實也沒有想到要替農民說話,因為我本身就是農民。現實生活中發生的蒜薹時間,只不過是一根導火索,引爆了我心中郁積日久的激情。——莫言」
《師傅越來越幽默》講述了省級勞模丁師傅為工廠賣了一輩子的力氣,眼看就可以退休,卻突然被拋入了下崗的隊伍。一點菲薄的積蓄又被一場傷病花得囊空如洗,丁師傅走投無路的時候,將報廢在小樹林中的公共汽車殼子改造成「林間休閑小屋」,為男男女女提供幽會、野合的場所,從而使自己又富裕起來。小說的精彩之處是結尾。隨著天氣漸冷,丁師傅想收拾收拾等待來年再做時,不料一對愛得不能自拔的男女似乎在他的「愛巢」里殉情了。在向公安機關報案後,最後卻發現這不過是一場虛驚:汽車殼子里根本就沒人!小說主要通過一位國企下崗職工的目光,展示出一對對熱戀中的情侶,他們如何在偷偷摸摸中發泄自己被禁錮的愛情。
《歡樂》收入莫言創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八部中篇小說,包括最早完成於1983年的《流水》,1985年讓莫言在文壇一舉成名的《透明的紅蘿卜》,以及《球狀閃電》、《金發嬰兒》、《爆炸》、《歡樂》、《野種》和《你的行為使我們恐懼》。
《懷抱鮮花的女人》是「莫言中篇小說系列」之一,除《築路》外,收入作者創作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中篇小說八部,包括《懷抱鮮花的女人》、《紅耳朵》、《戰友重逢》等。
《白狗鞦韆架》是莫言從事文學創作以來所發表的短篇小說匯編之一,收入他從1981年至1989年創作發表的短篇作品三十篇。這些短篇小說,故事飽滿,風格多樣,如同從肥沃而復雜的中國土地上自然生長出的豐富多彩的朵朵奇葩,既有荒誕離奇卻又逼真入神、不乏黑色幽默的傳奇述說,也有對鄉村純朴人情的感人描摹,更有對鄉村殘酷現實的犀利挖掘。
《與大師約會》是莫言從事文學創作二十餘年所發表的短篇小說全集之二(之一是《白狗鞦韆架》),集結了莫言自一九九○年至二○○五年創作發表的四十五篇作品,其中有《火燒花籃閣》、《月光斬》、《大嘴》、《麻風女的情人》、《小說九段》等。

『伍』 莫言的小說《酒國》和《酩酊國》內容是一樣的嗎

1、是同一本書,《酒國》是新名:1995年作家出版社的《莫言文集》中名為《酩酊國》,2000年2月經過大量修改的《酩酊國》以《酒國》為名重新面世。
http://www.ke.com/wiki/%E3%80%8A%E9%85%92%E5%9B%BD%E3%80%8B
2、所以說《模式與原形》、《幽默與趣味》收錄在《酒國》或《酩酊國》都可以。
ok嗎?

『陸』 酒國的作品鑒賞

莫言在1992年完成的長篇小說《酒國》在批評界一直未能引起足夠的注意,僅在其封面上印有「一部無法評論的作品」,「90年代莫言最出色的小說」字樣,但事實上《酒國》是莫言在小說敘事技巧上特別是「陌生化」手法的又一次成功建構,甚至有人說「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先鋒小說」,而且認為是「只有莫言才能寫得出來的長篇小說」 。在中國當代文學中,莫言的創作是獨具特色的,從1989年開始創作直到1992年完成(之後又有幾次修改)的《酒國》則更有特點,但不知何故,1993年自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後國內批評界一直對此不置可否,未予評價,反而是先在法國引起轟動(其譯本在法國獲2000年度「盧爾·巴泰雍」獎)。即使在2000年2月由南海出版公司及2002年9月由山東文藝出版社的再版後,也沒有多大反響,相比之前的《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等帶來的影響力,《酒國》出版後在國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篇批評文章,這些批評多持肯定態度,對《酒國》的「吃人」象徵和對社會現實的強烈批判色彩進行了肯定,但同時又缺乏從文本細讀出發對《酒國》進行敘述形式上尤其是「陌生化」創作手法的探討,研究。
「陌生化」概念是由俄國形式主義理論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他在《作為手法的藝術》中寫道:「藝術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復雜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難度和時延,既然藝術中的領悟過程是以自身為目的,它就理應延長;藝術是一種體驗事物之創造的方式,而被創造物在藝術中已無足輕重。」 方珊說:「這里的『反常化』是相對於『自動化』而言的,它經英文轉譯後,通常譯為『陌生化』。其實是什氏一時疏忽,誤寫而成,什氏的原意是新奇,出人意料,異乎尋常,不平常,結果因少寫一個字母H,而另創一個新詞。」 什克洛夫斯基把陌生化手法作為藝術的根本手法,而且把對「陌生化」概念的理解和運用僅僅局限在形式創造的范疇。細讀文本,我們發現這一手法表現在各個方面。
在表現在敘述視角的變換上。所謂敘述視角,即「一部作品或一個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 它體現為「一個故事敘事行為發生時誰在講故事、以誰的眼光講故事、講誰的故事和向誰講故事四方面的要素 。然而敘述視角的變換則可以造成「陌生化」效果,正像什克洛夫斯基所推崇的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藉助一個鄉下小姑娘的眼光來描寫參加軍事會議者的談吐舉止所獲得的陌生化效果。在《酒國》中也存在這種變換敘事視角的情況,而不是單一的傳統全知敘事視角。例如小說中寫到省人民檢察院派去調查的特級偵查員丁鉤兒在酒席上被礦長、黨委書記和金剛鑽等人灌醉了,然後被服務小姐架著到房間,「她們架著我進了一間孤零零的小屋,小屋裡有兩位白衣小姐膝蓋頂著膝蓋坐在一張刻著字跡的寫字台前。她們見到我們進入後膝蓋分開了一些。有一位按了牆上的電鈕,一扇門慢慢地縮出來,似乎是電梯。她們把我架進去。門關閉了。果然是電梯。它飛快的下降著。我佩服地想」這里很顯然是在以醉得意識都離開肉體了的丁鉤兒的這一視角來看的。《酒國》中的另一主要人物李一斗給「莫言」的信及他的九篇短篇小說又有另外不同的視角。如:「他臉上的神情像個妖精,像個武俠小說中所描述的那種旁門左道中的高級邪惡大俠一樣,令我望而生畏。」他蹲在那把能載著他團團旋轉的皮椅子上,親切而油滑地對我說」。在這里是通過李一斗的感知來敘述,把他作為敘事的聚焦者。在《酒國》中敘事視角的變換還表現為採用多個人的眼光來聚焦同一個事物,《酒國》第十章中敘述中年作家「莫言」在前往酒國市的途中就是一例。小說先是用居於文本之外的超敘述者來對「莫言」聚焦:「躺在舒適的——比較硬座而言——硬卧中鋪上,體態臃腫,頭發稀疏,雙眼細小,嘴巴傾斜的中年作家『莫言』卻沒有一點睡意」。然後又用「莫言」自己的視角寫「莫言」,「我像一隻寄居蟹,而『莫言』是我寄居的外殼。『莫言』是我頂著遮擋風雨的一具斗笠,是我披著抵禦寒風的一張狗皮,是我戴著欺騙良家婦女的一副假面。有時我的確感到這莫言是我的一個大累贅,但我卻很難拋棄它,就像寄居蟹難以拋棄甲殼一樣。」通過敘述視角的不斷變換,對人物進行了多點透視,從而具有了「陌生化」的效果。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