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機故事有聲小說
① 列舉四部有佛教思想的古典小說
(一)佛教為古典小說提供故事情節和思想內容
佛教利用大量寓言故事來解釋和宣傳佛教的教義,其中《百喻經》列舉故事近百條,勸喻人們信佛。這部佛教文學作品,文筆樸素簡練,故事生動有趣。魯迅先生曾把它作為歷史文學資料進行研究。從中國文學發展史的角度來看,《百喻經》為我國文學創作提供了新的內容,對我國後世的文學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我國自元明以來,章回小說逐漸登上新文學舞台,與詩歌分庭抗禮。我國古代小說在體裁結構,故事來源,藝術構思和思想傾向等方面,都受到佛教深刻的影響。
佛教為我國古代神魔志怪小說提供故事素材,啟發藝術構思。佛教典籍廣取譬喻語言,把教義、佛性,融化在文學形式里,取得形象化的教化效果。佛教典籍的直接流傳,打破了中國原有小說題材的束縛,為小說創作開辟了新天地。如千寶的《搜神記》,顏之推的《冤魂記》,集中宣揚了佛教神像的威力和信佛茹素的好處。
佛教對我國古典文學作品《西遊記》,《封神榜》、《三國演義》和《紅樓夢》有很大影響。
《西遊記》是在民間流傳的唐僧取經故事和有關話本雜劇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浪漫主義的故事小說。書中所記菩提祖師於半夜三更傳法給孫悟空,就是從佛典所載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半夜三更傳衣缽給六祖慧能大師的傳說蛻變而來。《西遊記》描述唐僧歷經八十一難,與妖魔鬥法的故事,是受到《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述的善才童子五十三參和奇幻多變的《降魔變文》描寫舍利弗如何降魔鬥法這兩本經書的啟迪。《西遊記》通過孫悟空大鬧天空,戰勝各種妖魔的故事,塑造了 一個不畏艱險、戰勝邪惡的頑強精神的形象。但孫悟空能翻十萬八千里的筋斗,卻翻不出如來佛的手心,最後歸正,成就正果。這是宣揚佛的威力無比,佛法無邊的思想。
《封神榜》敘述商末政治紛亂和周武王伐商的故事。全書有很多佛仙鬥法故事描寫,其中有的人物塑造直接採用佛典,如哪吒的原型就是佛教四大天王中北方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
《三國演義》描述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但小說開卷詞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西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這里滲透著佛教的人生虛幻的思想。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思想性和藝術性結合得最出色的作品,也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文學名著。但是,我們看到作者曹雪芹(包括續作者高鶚)在世界觀和創作方法上,受到佛教(主要是禪宗)的影響較深。
《紅樓夢》從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到最末一回「賈雨村歸結紅樓夢」,從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到賈寶玉出家為僧,描述兒女纏綿之情和榮華富貴之樂,但結局是窮困潦倒,分崩離析。全書以夢開始,以夢告終,貫穿著佛教的人生如幻,世事無常,因果報應的思想。
佛教禪宗思想對曹雪芹的影響很大。禪宗的反傳統精神,在《紅樓夢》中有所反映,如書中有「寶玉悟禪機」,「寶玉妄談禪」等種種描述。
曹雪芹在禪宗哲理方面,造詣是很深的。在《紅樓夢》第二十二回里,黛玉為了測驗寶玉的佛學水平,出了一道試題:「寶玉我問你,至貴者寶,至堅者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寶玉竟不能答,引起黛玉和在場的寶釵一起大笑說;「這樣愚蠢,還參禪呢!」過了不久,寶玉聽到一個有意義的曲文,自以為對禪機有所領悟,當即寫了一偈:「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黛玉看了認為還未盡善。就續了兩句「無立足境,方是干凈。」黛玉把寶玉還認為有一個主觀存在的立足境,也根本否定了。這一徹底否定,正符合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謂「本來無一物」的根本精神。
此外,我國自元代雜劇表演形式的出現,才有合樂歌,舞蹈科白的正戲劇。元雜劇的取材,有許多直接引入佛教的故事。如鄭廷生的《布袋和尚》,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都很著名。明代雜劇《觀世音修行香山記》,《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等,也是戲曲中深受佛教影響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