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有聲小說 » 有聲小說呂梁英雄傳

有聲小說呂梁英雄傳

發布時間: 2023-05-18 00:33:22

① 《呂梁英雄傳》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呂梁英雄傳》(馬烽)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NJva2zfCfzpVlAdexiitQw

提取碼:wfjv

書名:呂梁英雄傳

豆瓣評分:7.3

作者:馬烽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1998-01
頁數:425

內容簡介

《呂梁英雄傳》是第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民族抗日的長篇小說。小說講述了在呂梁山中一個普通的村落,村民在日寇的燒殺搶掠中逐漸覺醒,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組織起民兵力量同敵人進行頑強斗爭的故事。從《呂梁英雄傳》中,我們可以看出晉綏解放區人民在八年抗日戰爭中,艱苦鬥爭的輪廓。革命戰爭年代,三萬多名呂梁英雄兒女血染沙場。一部《呂梁英雄傳》,就是呂梁人民血與火的戰斗史詩。小說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晉綏邊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組織民兵,保家衛國,英勇同敵人作斗爭的事跡。敵寇的慘無人道,抗日軍民的浴血奮戰,書中都作了生動的描寫。

作者簡介

馬烽(1922-2004),原名馬書銘,山西呂梁孝義人。歷任山西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常組書記、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合作);短篇小說《結婚》《一架彈花機》《三年早知識》《我的第一個上級》《結婚現場會》,葫蘆溝今昔》等;傳記《劉胡蘭傳》等。作品:《呂梁英雄傳》《馬烽小說選》《中國文聯晚霞文庫(全八卷)》《劉胡蘭傳》《呂梁英雄傳:影視文學版》

② 呂梁英雄傳的作者簡介

作者姓名:馬烽
相關作品:《呂梁英雄傳》《馬烽小說選》《中國文聯晚霞文庫(全八卷)》《呂梁英雄傳》《劉胡蘭傳》《呂梁英雄傳》《呂梁英雄傳》《呂梁英雄傳:影視文學版》
作者簡介:馬烽(1922-2004),原名馬書銘,山西孝義人。歷任山西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常組書記、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合作);短篇小說《結婚》《一架彈花機》《三年早知識》《我的第一個上級》《結婚現場會》,葫蘆溝今昔》等;傳記《劉胡蘭傳》等。
作者姓名:西戎
相關作品:《呂梁英雄傳》《呂梁英雄傳:影視文學版》
作者簡介:西戎(1922-2001),原名席誠正。山西蒲縣人。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1944年畢業於延安魯藝和部隊藝術學校。1949年後歷任《川西文藝》主編,山西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山西分會主席、名譽主席。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合作)等。

③ 《呂梁英雄傳》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呂梁英雄傳》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M_N3Qzi24f-x140uocmBFg

?pwd=fums 提拿亮取碼:fums
簡介:中國第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民族抵禦日本侵略蘆擾者,並在抗日戰爭時期就發表的長篇小陪敏旦說,是呂梁革命史的真實寫照。

④ 山葯蛋派作家都有誰山西籍的有那些謝謝

「山葯蛋」派
山葯蛋派

以趙樹理為代表的一個當代的文學流派。主要作家還有馬烽、西戎、束為、孫謙、胡正等,他們都是山西農村土生土長的作家,有比較深厚的農村生活基礎。50年代中期以後,他們有意識地以趙樹理為中心,培養、形成風格相近的流派。代表作有《三里灣》、《登記》、《鍛煉鍛煉》、《飼養員趙大叔》、《三年早知道》、《賴大嫂》、《宋老大進城》等。

山葯蛋派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代表作家是趙樹理,主要成員包括西戎、李束為、馬烽、胡正、孫謙,人稱「西李馬胡孫」。代表作品有《小二黑結婚》《呂梁英雄傳》《三里灣》等。這一流派的作品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口語化的寫作特點,追求生活的真實,反映生活的矛盾和問題。文學史上認為現實主義是「山葯蛋派」的本質特徵和靈魂。

趙樹理

(1906———1970)山西沁水人。從小喜愛民間文學和地方戲曲。1944年任華北新華書店編輯。1949年後,在北京任《說說唱唱》《曲藝》主編,並任中國文聯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主席等職。1957年後回山西長期深入農村生活。「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主要作品有小說《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等一系列有影響的作品。另寫有評書、鼓詞、劇本等。

我們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固然可愛,但糧棉油料產地的農村也是可愛的。假如要問二者相較哪方面更可愛,我以為這和問荷花與菊花哪個更可愛一樣———不同類的事物不能作比較。一個寫作者不應該是興趣主義者,可是一個寫作者總得對自己熟悉群眾生活的根據地永遠保持著飽滿的興趣。———趙樹理

馬烽

1922年生於山西省孝義縣居義村。代表作有《呂梁英雄傳》《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與西戎合作)《村仇》《一架彈花機》《三困塌稿年早知道》《我的第一個上級》等。曾任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中國文聯執行副主席,中國大眾文藝研究會會長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馬烽來北京工作多年。馬烽於2004年1月 31日因病在太原去世。

我從小生長在農村,參加抗日戰爭以後,不論在戰斗部隊還是黨政機關,仍然是在農村活動。後來又多年從事農村工作。從土地改革到合作化運動,我都參加了。可以說和農村接下了不解之緣,和農民有深厚的感情。我發現他們身上有許多閃光的東西。我熟悉他們,熱愛他們。為他們的憂而憂,為他們的樂而樂。我甘心情願為他們服務。我寫作,心目中的讀者對象就是中國農民及農村幹部。至於其他讀者喜歡不喜歡讀,我不管。只要我心目中的讀者對象樂意看、樂意聽汪孝,我就滿足了。 ———馬烽

孫謙

1920年生。作家。山西文水人。抗戰初期參加青年抗日決死隊。1940年入延安魯藝學習。曾任一二○師戰斗劇社、東北電影製片廠編劇。1949年後歷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山西文聯副主席、山西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傷疤的故事》《南山的燈》,電影文學劇本《陝北牧歌》《葡萄熟了的時候》《咱們的退伍兵》《黃土坡的婆姨們》(合作)等。1996年病逝於太原。

我們說的深入,決不是說,住在一個村裡,打聽一些風俗習慣,觀察一下衣著樣式、婦女的頭發樣式,不是這樣。這樣寫出來的作品,不是膚淺,便是「隔岸觀火」 的東西。我們說的深入,是要把自己當作農民中間的一員,為災害擔心,為好天氣高興,為集體經濟付出自己能負的一切———有了這些,農民才肯和我們交朋友,才肯把我們當作自己人。———孫謙

胡正

作家。1924年生於山西省靈石縣。1938年參加革命,歷任晉西南呂梁劇社社員,延安魯藝和部隊藝術學校學員,《晉綏日報》副刊編輯,山西省作協副主席、山西省文聯副主席等。1953年畢業於中央文學研究所。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汾水長流》,中篇小說集《幾度元宵》,短篇小說集《摘南瓜》《七月古廟會》,散文報告文學集《七月的彩虹》等。

「我寫的小說,都是受到生活的啟示後創作的。如《汾水長流》即是我參加了一年多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後寫出來的。」

「寫農村題材小說,自然要熟悉農村生活,熟悉農民,熟悉農村幹部。同時還需了解農村政策,了解現行政策,過去的政策,並且還應當衫雀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些,想到以後的發展。因為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和幹部,不能不受政策的影響,人物的命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與政策有關連。寫農村題材小說也就必然要考慮農村政策問題。」———胡正

李束為

(1918———1995)山東東平人。1942年畢業於延安魯藝戲劇系。曾任山西省文聯主席。著有《春秋圖》《租佃之間》《土地和他的主人》《攔羊娃》《呂梁小夜曲》《撈河炭》等。

群眾生活,對於文藝創作之重要,猶如勞動對象和勞動的關系,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因為只有在有了生活經驗之後,才有可能進入創作過程。否則必然發生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現象。———李束為

西戎

作家。1922年生。山西省蒲縣人。1944年畢業於延安魯藝和部隊藝術學校。曾任山西省文聯副主席、作協山西分會主席等職。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與馬烽合作),短篇小說集《宋老大進城》,電影文學劇本《撲不滅的火焰》等。西戎於2001年1月6日逝世。

我從不以為自己有什麼天賦之才,之所以能寫點東西,我早已多次說過,這都是生活的賜予。打個不太確切的比喻,搞創作猶如做買賣,采購回來什麼貨,才敢吆喝賣什麼,買空賣空搞「皮包公司」是我最鄙視的。我自己寫東西,常常是先到生活中去,有了對生活的積累,感受,才敢動筆去寫。———西戎《文學路上五十春》

他們堅持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忠實於農村充滿尖銳復雜矛盾的現實生活,忠實於自己的真情實感,注意寫出人物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他們筆下的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脫離生活實際的拔高、理想化,而是樸素、厚實、真實可信的。成功塑造了許多落後人物或「中間人物」,如小腿疼、吃不飽、趙滿囤、賴大嫂等血肉豐滿的形象。山葯蛋派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文學的傳統,以敘述故事為主,人物情景的描寫融化在故事敘述之中,結構順當,層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過語言和行動來展示,善於選擇和運用內涵豐富的細節描寫,語言樸素、凝煉,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在粉碎「四人幫」之前,山葯蛋派多次受到左傾思潮的沖擊,未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粉碎「四人幫」之後,山西又有一批青年作家自覺地為保持和發展這一流派而努力。

⑤ 《呂梁英雄傳》劉胡蘭是哪一回

題主是想問「《呂梁英雄傳》小說劉胡蘭是哪一回嗎」?第7回。《呂梁英雄頃雀傳》是一部由魯迅所編寫態乎脊的短篇小說集,共收錄了10個故事。其中,劉胡蘭是第七個故事,也就是《白兔記》。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西呂梁地區一位十六歲的女孩劉胡蘭,因為參加抗日游擊隊被日本鬼子抓捕,經過折磨帆滲和威逼,最終選擇了犧牲,成為了革命的英雄。

⑥ 求誰有好的散文或知道的散文作家,要文字空靈清澈一些的~謝咯

有老舍 冰心 巴金 王蒙(1934- )當代作家 老舍 的散文有非正式的公園、趵突泉的欣賞、抬頭見喜、還想著它、又是一年芳草綠、春風、小動物們、小動物們(鴿)續何容許人也、青山與山大、想北平、英國人、我的幾個房東、大明湖之春、東方學院、無題(因為沒有故事)、五月的青島、吊濟南、一封信、宗月大師、詩人、滇行短記、我所認識的沫若先生、青蓉略記、我的母親、北京的春節、悼念羅常培先生、貓、到了濟南、葯集、夏之一周間、一天、當幽默變成油抹、吃蓮花的、買彩票、有聲電影、科學救命、新年的二重性格、新年醉話、觀畫記、大發議論、考而不死是為神、小病、神的游戲、避暑、習慣、取線、畫像、寫字、讀書、落花生、有錢最好、西紅柿、檀香扇、青島與我、鋼筆與粉筆、鬼與狐、代語堂先生呢赴美宣傳大綱、相片、婆婆話、我的理想家庭、有了小孩之後、搬家、文藝副產品、兔兒爺、四位先生、多鼠齋雜談、夢想的文藝、「住的夢」、談幽默、事實的作用、「幽默的危險、魯迅先生逝世兩周年紀念、未成熟的穀粒、我的「話」、文藝與木匠、怎樣讀小說、文牛等
冰心的散文有

jiyangrong[[學者] 《寄小讀者》
《南歸》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
《平綏沿線旅行記》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
《關於女人》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
《還鄉雜記》
《歸來以後》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
《櫻花贊》
《拾穗小札》
《三寄小讀者》

繁星》(詩集)1923,商務
《春水》(詩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說、散文集)1923、商務
《寄小讀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說、散文集)193O,開明
《南歸》(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詩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閑情》(詩、散文集)1922,北新
《去國》(小說集)1933,北新
《平綏沿線旅行記》(散文集)1935,平綏鐵路管理局
《冬兒姑娘》(小說集)1935,北新
睜瞎《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詩集》1943,開明
《關於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記》(小說)1956,上海少兒
《還鄉雜記》(散文集)1957,上海少兒
《歸來以後》(散文集)1958,作家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燈》(小說、散文、詩歌合集)1960,作家
《櫻花贊》(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說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讀者》(散文集)1981,少兒
《記事珠》(創作談)1982,人文
《冰心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冰心作品選》 1982,少兒
《冰心散文選》 1983,人文
《冰心選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齊)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藝(未出齊)
《冰心全集悉旦空》(1-8)1994年,海峽文藝

巴金(1904-2005)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筆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寫成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後來又寫了《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說,又發表中篇小說《寒夜》《憩園遲信》等,1982年曾獲「國際但丁文學獎」,巴金先後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等職。 丁玲(1904-1986)現代女作家,原名蔣偉,又名蔣冰之,湖南臨澧人。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51年《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二等獎。 臧克家(1905-2004 )現代詩人,山東諸城人。歷任《詩刊》主編。他的第一本詩集是《烙印》,其主要作品有詩《老馬》。諷刺詩集《寶貝兒》、小說集《掛紅》、文藝論文集《在文藝學習的道路上》等。他的短詩《有的人》被廣泛傳誦。 趙樹理(1906-1970)現代小說家和人民藝術家,山西沁水縣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登記》等。他的作品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被譽為「山葯蛋派」。 張天翼(1906- )現代作家。原籍湖南湘鄉,出生於南京。代表作為諷刺短篇小說《華威先生》,長篇小說有《鬼士日記》,短篇小說有《從空虛到充實》,兒童文學作品有《大林和小林》《寶葫蘆的秘密》《大灰狼》等。 周立波(1908-1979)現代作家,原名周紹儀,湖南益陽人。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暴風驟雨》,曾榮獲斯大林文學獎。解放後,他參加《解放了的中國》彩色影片攝制工作,再次榮獲斯大林文學獎。另有長篇《鐵水奔流》《山鄉巨變》。他創作的短篇小說《湘江一夜》獲1979年短篇小說一等獎。 艾青(1910-1996)現代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出身於一個地方家庭。1932年,加入「中國左翼美術聯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大堰河》,其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戰爭期間,寫了長詩《向太陽》《火把》。解放後又寫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贊歌》等。 姚雪垠(1910-1999)現代作家。河南鄧縣人。《李自成》是他的代表作,是「五四」以來第一部長篇小說歷史小說。 楊朔(1913-1968)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山東蓬萊人。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三千里江山》,還有散文集《海市》,長篇小說《洗兵馬》等。他的散文《荔枝蜜》《茶花賦》《海市》《香山紅葉》等都是優秀散文佳作。 孫犁(1913- )現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省平安縣人。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澱》;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他的小說寫景的抒情熔於一爐,充滿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 楊沫(1914-1995)現代女作家。1914年生於北京,原籍湖南省湘陰縣。1937年發表《浮屍》《怒濤》等幾篇揭露日寇侵華罪行的短篇小說,1950年出版描寫抗日的中篇《葦塘紀事》。1958年出版的優秀長篇小說《青春之歌》是她的代表作,1972年起,寫成長篇小說《東方欲曉》,1978年還出版了短篇小說選《紅紅的山丹花》。 周而復(1914- )1914年生於南京,祖籍安徽旌德縣。他的代表作:報告文學《諾爾曼·白求恩片斷》、長篇小說《白求恩大夫》和《上海的早晨》。 徐遲(1914-1996)現代詩人、報告文學作家。原名徐高壽;浙江省吳興人。他前期作品有詩集《二十歲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後,又寫了特寫集《我們這時代的人》《慶功宴》。1978年寫的報告文學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獻給全國科學大會的厚禮。 柳青(1916-1978)現代小說家。原名劉蘊華,陝西吳堡人。代表作是1959年發表的反映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長篇小說《創業史》《梁生寶》。此外《種谷記》《銅牆鐵壁》等長篇小說也較有名。 劉白羽(1916- )現代作家,北京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說《政治委員》,中篇小說《火光在前》,特寫集《早晨的太陽》。 郭小川(1919-1976)現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抗戰時期他開始寫詩,主要作品有詩集《平原老人》《甘蔗林――青紗帳》《投入火熱的斗爭》以及長詩《將軍三部曲》等,著有《郭小川詩選》。 秦牧(1919-1992)現代散文家,原名林覺夫,祖籍廣東澄海,生於香港。其代表作有散文集《長河浪花集》、小品文《貝殼集》,童話集《蜜蜂和地球》,以散文體裁寫成了文藝論文集《藝海拾貝》。散文集《長街燈語》也較有名。 魏巍(1920- )現代作家,原名鴻傑,筆名紅楊樹,河南鄭州人。其代表作是文藝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此外,還有詩集《黎明風暴》,文藝隨筆《路標》。他的長篇小說《東方》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李季(1922-1980)現代詩人,原名李振鵬,河南唐縣人,代表作有長篇敘事詩《楊高傳》。1945年以陝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寫出了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 馬烽(1922- )現代作家,山西孝義縣人。其主要作品有《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個上級》,電影劇本《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長篇小說《劉胡蘭傳》《呂梁英雄傳》《與西戎合作》等。 賀敬之(1924- )現作詩人、劇作家,山東嶧縣人。1942年,他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的我國每一部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金。建國後,寫了《回延安》《放聲歌唱》《西去列車的窗口》等有名的詩篇。
新時期(改革開放後)
王蒙(1934- )當代作家,北京人。其處女作是長篇小說《青春萬歲》。他的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影響很大,從1976-1981年發表三十多篇作品。其中《最寶貴的》《悠悠寸草心》《春之聲》分獲1978、1979、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蝴蝶》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綠化樹》等小說為代表作。多次獲全國優秀小說獎。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北京通縣人。十三歲就開始創作,十七歲就發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說《青枝綠葉》,1979年以後寫的中篇小說《蒲柳人家》,短篇小說《峨眉》分別獲得全國中篇小說獎和短篇小說獎。 茹志鵑(1925- )現代女作家,曾用筆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生於上海。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百合花》《靜靜的產院》《剪輯錯了的故事》,其中《剪輯錯了的故事》榮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創作獎。 李准(1928-2000)現代作家,河南省孟津縣人。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李雙雙小傳》;由他改編的電影劇本有《高山下的花環》《牧馬人》《老兵新傳》等。其中《老兵新傳》攝成電影後,曾榮獲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他的長篇小說有《黃河東流去》。 蔣子龍(1941- )當代作家,河北滄縣人。其成名作是《機電局長的一天》。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榮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一等獎,《開拓者》榮獲全國優秀小說獎。 劉心武(1942- )當代作家,四川成都人。其短篇小說《班主任》榮獲1978年全國短篇小說一等獎,長篇小說《鍾鼓樓》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 張潔(1938- )當代女作家。其處女作《從森林裡來的孩子》和後來寫的《誰生活得更美麗》分別獲1978、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 高曉聲(1928- )當代作家,江蘇武進縣人。代表作《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分別獲1979、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李存葆 當代作家,山東五蓮縣人。其報告文學《將門虎子》榮獲自衛還擊戰全軍徵文一等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山中,那十九座墳塋》都是優秀作品。 賈平凹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廢都》,陝西省作協副主席,作品大膽凝重,揭示人性,擁有廣大讀者。 莫言 當代著名作家《紅高粱》,作品恢宏大氣,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後獲得世界聲譽。 王小波 已故著名小說家,被譽為文壇外高手,代表作《時代三部曲》,擁有廣大讀者。 史鐵生 已故著名作家,代表作《務虛筆記》,《我與地壇》等。

⑦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是什麼意思是怎麼來歷的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意思是指躲避一時,但終究不能根本逃避。

詞語出處:馬烽《呂梁英雄傳》第51回:「以後找機會再抓吧!躲過初一,也躲不過十五,將來總有抓住他的機會哩!」

《呂梁英雄傳》是當代著名作家馬烽、西戎合著的我國第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民族抵禦日本侵略者,並在抗日戰爭時期就發表的長篇小說,是呂梁革命史的真實寫照。1950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將此小說改編為電影《呂梁英雄》。2004年,導演何群、製片人張紀中等人將該小說改編為同名電視劇。

(7)有聲小說呂梁英雄傳擴展閱讀:

《呂梁英雄傳》是第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民族抗日的長篇小說。小說講述了在呂梁山中一個普通的村落,村民在日寇的燒殺搶掠中逐漸覺醒,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組織起民兵力量同敵人進行頑強斗爭的故事。

從《呂梁英雄傳》中,我們可以看出晉綏解放區人民在八年抗日戰爭中,艱苦鬥爭的輪廓。革命戰爭年代,三萬多名呂梁英雄兒女血染沙場。一部《呂梁英雄傳》,就是呂梁人民血與火的戰斗史詩。小說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晉綏邊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組織民兵,保家衛國,英勇同敵人作斗爭的事跡。敵寇的慘無人道,抗日軍民的浴血奮戰,書中都作了生動的描寫。

⑧ 呂梁英雄傳是什麼體裁小說

呂梁英雄傳是長篇章回體小說。作者:馬烽、西戎。二人合著的我國第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民族抵禦日本侵略者,並在抗日戰爭時期就發表的長篇小說,是呂梁革命史的真實寫照。
以康家寨的抗日故事折射呂梁,折射整個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可以說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全民族抗戰的真實寫照和微縮景觀。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