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有声小说
⑴ 好看的温馨的言情小说
《我回到了清朝》,跟寻秦记有些相似
文心阁有连载
⑵ 喜马拉雅上有哪些值得听的小说推荐
忘记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喜马拉雅上听书的了,应该有好几年了,因为总能在喜马拉雅上找到想听的,也因为我比较懒,一个软件用顺手了就懒得去换了,所以我一直没尝试别的听书软件。
快到年底了,把这些年来在喜马拉雅免费听到的好书盘点一下,希望能用这些跟大家交换一下其他好书,大家共同进步。我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好书,毕竟我收藏的好书快听完了。
我将自己听过的书简单分成小说、散文、文艺、历史哲学和其他几大类,现在分别介绍一下我认为比较好的:
小说类
一个叫马聪STA的主播读的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塔铺》、《单位》,听完觉得刘震云写得太好了,尤其是对现实普通小人物的刻画,感觉就是我们的生活啊。这个主播声音很好听,可惜已经不更新了。
主播泡芙先生读的《心理罪》,很吸引人,后来觉得主播读得太慢了,直接找来电子书熬夜看完了,情节很吸引人,喜欢推理破案的可以听听。
主播老海抽屉的《影子兵王》,主播全勇的《雪域兵王》,我对特种兵、兵王等题材的小说都非常喜欢,你们如果喜欢可以听听,偶尔累了听听这样的网络小说也挺有意思的,他们的情节很吸引人。
主播丸子的《最强相师》、《超品相师》,当时我听的时候全部都是免费的,现在居然收费了,差评,听完这个小说让我对风水师有了新的认识,里面的故事很有趣。
主播牛大宝的《妖孽外传》,这个主播讲得非常有特色,语气、声调配合内容非常有趣,当时我听得快笑死了。他还讲了很多其他搞笑书,想要听搞笑的可以去听听。
散文类
我喜欢听的有365读书、有书·名家散文、美文轻读·名家短文、经典阅读(不过主播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更新了),这些散文基本都是名家名篇,并且主播读得非常好听,配乐也很棒。上班的路上听听,一整天心情都很好。
冯唐的《有本事》,忘记谁读的了,感觉书不错,读得也还行,毕竟走路也能听,还不费眼睛。
文艺类
最近在听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学史公开课——《中国文学史·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这个老师讲得非常有趣,里面穿插了很多各朝代的历史,容易让人听进去。还有其他朝代的,我准备听完这个再听别的朝代的。喜欢中国文学的可以听一听,真心不错。
我喜欢的还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杨宁老师的《文学理论课程全集》,之前我都在B站上追,原来喜马拉雅也有。杨宁老师讲课非常有趣,很多文学作品都是信手拈来,分析得让人折服,真难过自己读书时没有遇到这样好的老师,不过现在遇到了也不晚,想了解文学理论的友友一定要来听听。
还有欧丽娟的《中国文学史》,虽然她的普通话讲得不是很好,但内容讲得很不错。
有个叫安静小札的主播读的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主播读得不错,主要是宗白华将美写得太好了,听完对美又有新的认识。
历史哲学类
央视专区《国家宝藏》、《国宝档案》等,里面还有很多其他音频,喜欢的可以听听。
漪泓的《全球通史》,想了解世界史的可以听听。
一个叫曼妙声声Amanda的主播读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语速比较快,声音很好听,书也很好,这是对中国哲学发展脉络的简单介绍,想要了解中国哲学的可以听听。
一个叫知识就是力量啊耶的主播分享了张志伟教授讲的《西方哲学史》,张教授讲得也很好,想了解西方哲学的友友可以听一下,我记得张教授说想了解西方哲学就要学习西方哲学史。
诗展《冷历史——有趣的历史细节》,这话属于历史冷知识类,比较有趣,历史知识也比较靠谱。
其他类
采采的《段子来了》,声音好听,段子也很有趣,不过现在没时间听了。
我对哲学感兴趣是因为听一个叫“晓书童”主播解读王东岳的《物演通论》,觉得特别有意思开始了解一下哲学。
这里特别推荐一下主播晓书童,他解读的每一本书都非常好,我从《一课经济学》,听到现在刚更新完的《博弈论与生活》,基本上他播出一个我就听一个。他选得书也很好,之前偏向于经济学类,不过现在没有分得那么细,我印象深的有《激荡三十年》、《人类简史》、《小岛经济学》、《穷查理宝典》、《极简物理课》、《文明之光》、《被讨厌的勇气》、《曾国藩传》、《正面管教》等等。他的语速适中,听完他对书的解读,别人解读的我已经听不下去了,因为差太远。强烈推荐大家去听听这个主播的播讲的,哈哈,白听这么久有点不太好意思。
今天就分享这么多吧,友友们要相互分享啊,把你听完或看完觉得好的书分享出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⑶ 有关环保的文学作品有什么
哲夫,生于1955年。汉族,武汉大学毕业。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华环保世纪行”特邀作家,中国环保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已发作品千万余字,获中国首届环保文学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冰心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哲夫不仅是个作家,更是一名勇士——一名手执“笔枪”站在生态环保最前沿的“绿色斗士”。
哲夫,国家一级作家,已发表作品千万余字,主要作品有黑色生态环保系列长篇小说《黑雪》、《毒吻》、《天猎》、《人欲》等;长篇生态环保纪实文学《中国档案》、《新闻曝光的背后》、《黄河追踪》、《怒语长江》等。获中国首届环保文学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冰心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1997年,十卷本《哲夫文集》出版后,哲夫投身“绿色”。他不再写销量超百万册的小说,而转写起了印数至多不过几万册的生态报告文学,外界称他为“环保作家”。
连续五年,哲夫是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特邀的唯一作家,走了多半个中国。
他说,所到之处满眼是无水不污、无土不流的事实!两次去长江源头,他看到源头断流,冰川后退,许多雪山摘掉了白帽子;一次去黄河源头,他看到十河九干,黄河年年断流!
“水并不是变不清,关键是做不做。”哲夫讲参加中华环保世纪行时,他和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的记者,在江苏环保人士吴立红的引领下到太湖调查。当地政府派警车在后面紧追,跟打仗似的。摆脱后,4个人去了漕桥河,河水黑如墨染,几个农民对他们说,没有用,(检查的人)来了好多次了,没人搭理的……第二天,大部队一去,水一夜之间竟然变清了。后来才知道,污染企业接到了当地政府的命令,当天一律不排污,河水是流动的,水马上就变清了,已经污染的水都流到太湖去了。
“这样写作很不快乐。”哲夫说,“并非是因为写作本身不快乐,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时常处在一种无奈状态。以前我是写小说的,销路不错。1997年,开始搞纪实文学,至今写了有七八本书了,但感觉写了白写,至少我没看到这些书起多大作用。‘环保书’一般人不爱看,但我一直在努力把它写得好看,嬉笑怒骂,用尽办法。环保题材是很难写的,把枯燥的东西写生动,让读者为了你的文字再去读,接受环保理念。”
“我觉得环保文学应该是文学中的文学,主流中的主流,是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同等重要的!”哲夫说,“环保”这个词过去是没有的,环境文化或环境文学,过去都是没有的,它是因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应运而生的。环境文学在世界上是主流文学,因为它关系着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可持续的生存发展。中国有些学者和官员称它为边缘文学,这是错误的,它其实是一种人类自我觉醒共同自救的文学,是关涉一切领域的先锋文学或曰拯救文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了生存条件,其他文学还能存在吗?
投笔“生态环保”更非一帆风顺,不仅被误解为非主流,甚至会遭遇到威胁与恐吓。因为文章会影响到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哲夫曾遭遇过死亡威胁——一次,他去某企业采访环境污染情况,写了篇揭露文章,不仅该企业把他告上法庭,而且还有人扬言定要他出车祸。
但他依然我行我素——这样的事情,哲夫经历得太多,回顾起来举重若轻、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