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幻剑灵旗
❶ 梁羽生的天山系列小说有哪几部是以怎样的时间顺序排列的请指教.
人才
❷ 梁羽生小说顺序
梁羽生小说故事发生时间顺序
【独立成篇】
01《女帝奇英传》
【大唐系列】
02《大唐游侠传》03《龙凤宝钗缘》04《慧剑心魔》
【宋朝系列】
05《飞凤潜龙》06《武林天骄》07《狂侠天骄魔女》
08《鸣镝风云录》09《瀚海雄风》10《风云雷电》
【萍踪系列】
11《还剑奇情录》12《萍踪侠影录》13《散花女侠》
14《联剑风云录》15《武林三绝》16《广陵剑》
【独立成篇】
17《武当一剑》
【天山系列】
18《白发魔女传》19《塞外奇侠传》20《七剑下天山》
21《江湖三女侠》22《冰魄寒光剑》23《冰川天女传》
24《云海玉弓缘》25《冰河洗剑录》26《风雷震九州》
27《侠骨丹心》28《游剑江湖》29《牧野流星》
30《弹指惊雷》31《绝塞传烽录》
【剑网系列】
32《剑网尘丝》33《幻剑灵旗》
【太极系列】
34《草莽龙蛇传》35《龙虎斗京华》
❸ 梁羽生档案,生日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九二四年四月五日出生(证件标明日期为一九二六年四月五日,误)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梁羽生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家中很有一些产业,算得上是一个富户。他家在乡下,地近瑶山,是游览的好地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梁羽生熟读古文,好弄词章,经常填词作赋,一抒情怀。
一九四三年,广州一些学者避难来到蒙山,梁羽生便拜史学家简又文教授为师,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羽生进广州岭南大学读书,学的专业是国际经济。毕业后,由於酷爱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报》(一说是《新晚报》)作副刊编辑。一九四九年以后定居香港,现侨居澳大利亚悉尼(一名雪梨)。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梁羽生博闻广识,多才多艺,曾用“梁慧如”、“冯瑜宁”等笔名写过许多散文、文艺评论和文史随笔,还曾用“陈鲁”的笔名写中国象棋的评论文章。他的棋评写得相当精彩,公认为一绝,读来比亲临现场观棋还有兴味。
梁羽生从小爱读武侠小说,其入迷程度往往废寝忘食。走入社会后,他仍然爱读武侠小说,与人评说武侠小说的优劣,更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文史知识,加上对武侠小说的喜爱和大量阅读,为他以后创作新派武侠小说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众多的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赏白羽(官竹心)的文字功力,据说“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变化而来的。
一九五四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后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以决雌雄。太极派掌门人是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为了门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陈文统的朋友《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触动灵机,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刊登精彩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随着《龙虎斗京华》的问世,梁羽生——梁大侠初露头角,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已有雏型。
在众多的香港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和金庸无疑是两颗最耀眼的明星。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而金庸则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创作者,人们往往将梁羽生和金庸相互比较。为此,梁羽生用“佟硕之”的笔名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发表在一九六六年香港的《海光文艺》上),详尽分析二人异同。其中有这样两句话:“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则较重。”所论颇为中肯。
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八四年,梁羽生在武侠文坛上辛勤笔耕了三十个春秋,共创作了三十五种武侠小说,总字数达一千馀万言。一九八四年,梁羽生宣布“封刀”,从而结束了“江湖生涯”,金盆洗手,改弦更张,准备撰写正统历史小说。
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年表:
《龙虎斗京华》1954.1.20-1954.8.1发表
《草莽龙蛇传》1954.8.11-1955.2.5发表
《七剑下天山》1956.2.15-1957.3.31发表
《江湖三女侠》1957.4.8-1958.12.10发表
《白发魔女传》1957.8.5-1958.9.8 发表
《塞外奇侠传》约1957-1958发表
《萍踪侠影录》1959.1.1-1960.2.16发表
《冰川天女传》1959.8.5-1960.12.18发表
《还剑奇情录》1959.11-1960.5发表
《散花女侠》1960.2.23-1961.6.22发表
《女帝奇英传》1961.7.1-1962.8.6发表
《联剑风云录》1961.7.3-1962.11.25发表
《雪海玉弓缘》1961.10.12-1963.8.9发表
《冰魄寒光剑》约1962初发表
《大唐游侠传》1963.1.1-1964.6.14发表
《冰河洗剑录》1963.8.24-1965.8.22发表
《龙凤宝钗缘》1964.6.25-1966.5.15发表
《挑灯看剑录》1964.7.1-1968.6.23发表
《风雷震九州》1965.9.22-1967.9.28发表
《慧剑心魔》1966.5.23-1968.3.14发表
《侠骨丹心》1967.10.5-1969.6.20发表
《瀚海雄风》1968.3.15-1970.1.21发表
《鸣镝风云录》1968.6.24-1972.5.19发表
《游剑江湖》1969.7.1-1972.2.4发表
《风云雷电》1970.2.9-1971.12.31发表
《牧野流星》1972.2.16-1975.1.13发表
《广陵剑》1972.6.3-1976.7.31发表
《武林三绝》1972.10.1-1976.8.16发表
《绝塞传烽录》1975.2.12-1978.4.10发表
《剑网尘丝》
《幻剑灵旗》
《飞凤擒龙》1978.9修订
《弹指惊雷》1977.5.1-1981.3.9发表
《武当一剑》1980.5.9-1983.8.2发表
《武林天骄》
梁羽生作品全集:
《萍踪侠影录》(共二册)
《七剑下天山》(共二册)
《江湖三女侠》(共三册)
《雪海玉弓缘》(共三册)
《冰川天女传》(共三册)
《女帝奇英传》(共二册)
《大唐游侠传》(共三册)
《龙凤宝钗缘》(共三册)
《广陵剑》(共四册)
《挑灯看剑录》(共五册)
《鸣镝风云录》(共五册)
《慧剑心魔》(共三册)
《瀚海雄风》(共四册)
《还剑奇情录》(全一册)
《风云雷电》(共五册)
《冰河洗剑录》(共三册)
《风雷震九州》(共三册)
《侠骨丹心》(共三册)
《散花女侠传》(共二册)
《联剑风云录》(共三册)
梁羽生新作系列
《白发魔女传》(共二册)
《武林天骄》(共二册)
《武当一剑》(共三册)
《游剑江湖》(共四册)
《牧野流星》(共四册)
《弹指惊雷》(共三册)
《绝塞传烽录》(共二册)
《剑网尘丝》(共三册)
《幻剑灵旗》(共二册)
《塞外奇侠传》(全一册)
《冰魄寒光剑》(全一册)
《飞凤潜龙》(全一册)
《龙虎斗京华》(全一册)
爱好:
家庭背景:世代书香门第
说说“梁羽生”
❹ 谁播讲的梁羽生小说《剑网尘丝》和《幻剑灵旗》
一、幻剑灵旗并未单独改编评书播讲过。二、《剑网尘丝》与于东楼先生同名小说《铁剑流星》合并改编为《铁剑流星》,由张少佐播讲。人名有改动,即两部作品人物互相穿插,铁剑流星中胡欢代替了剑网尘丝中齐勒铭的位置,剑网尘丝情节基本不变。
❺ 《幻剑灵旗》txt全集下载
《 幻剑灵旗》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Jn1-RsgMWzJYwVXB5n4nXg
《幻剑灵旗》,是著名武侠作家梁羽生所写的一部武侠小说。连载时约三十回,后出版时因故一分为二,分为《剑网尘丝》和《幻剑灵旗》两部小说。
❻ 金庸、古龙、梁羽生、卧龙生的小说各有什么特点,其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呵呵,楼主 权威答案来也
摘之:古龙作品全集序:江湖一怪侠
1,金庸:射雕三部曲 天龙八部
2,古龙: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系列,小李飞刀系列
3,梁羽生:女帝奇英传 七剑下天山 江湖三女侠
4,卧龙生:金剑雕翎 岳小钗 飞花逐月(特点:擅长心理描写 尤其是女主角刻画突出)
重点是 四大天王中 金庸、古龙、梁羽生小说各有什么特点:(摘之:古龙作品全集序:江湖一怪侠)
以作品内容而论,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法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史
,从此生发开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但从摄用历史材料来看,两人又
有明显差别 梁羽生是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历史背景中,以此来强化历史氛
围 金庸则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小说,其历史人物、事件,金
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寞。两者都对历史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从作
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而论,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层 其写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
龙的小说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直探现实人生
。古龙的小说不是注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回顾,而是着重在对现实人生的感受
。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古龙武侠小说意境开阔、深沉。
就小说人物的主流倾向而言,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
邪严格区分,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但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
陷。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 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
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面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
杂、矛盾性格,面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话本身的复杂、矛
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古龙小说最注重的
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
、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
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实话。在古龙小说中,多写变态人格,追求外
化怪异人物性格的刻画,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诞、神秘、孤僻、行事固执 自
尊心强,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这种情况可能与古龙的身世、心境、经历
有关。
谈到小说情节,古龙武侠小说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说有明显不同。三位大
家都善于编织故事,他们的小说情节都十分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
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知此呼彼应。梁羽生武快小说情节前工后拙,开篇十分
吸引人.以后的情节则渐趋平谈,显得有点才气不足。金庸武侠小说恰恰相反
,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盘根错节 主干巍峨
,枝叶繁茂 宏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奇迹联翩,回环波动,摄魂
夺魄,回肠荡气。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炉火.小说情节犹如炉火上的一壶水,火
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又不相同。他的小说从头至尾都
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合巧 偶然中有若必然 事事不可料
,事事又得宜,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小说
情节的发展根本无法预料 惊险频出,令人喘不过气来,而全书的续密无隙又
让人口服心折。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营构的确堪称一绝。
至于小说武功描写 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风格.梁羽生武侠小说
中的“武功”,虚幻中写实性很强,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细腻而又逼真 紧
张激烈,夸节有致。粱羽生的“武功’也具备道德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
邪派武功 正派武功力道柔和 象征着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敌防卫,又有益
于修心养性,而邪派武功则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 如修罗阴煞功
、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渐进,发展缓馒,但根基扎实,邪派武功进
展神速,却容易走火入魔, 贻害终身。凡此种种,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
精彩又单调。比起梁羽生来, 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将武功描写与
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 九官八卦,医道
,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
最高境界。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历程和坚韧性格,并有声有色、恰
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道理
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还有一个特点,就
是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 令人捧腹。古龙的“武功”风格与众
不同,他是以“怪招”取胜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 如《边城刀声
》中写叶飞的“飞刀”绝技,“天上地下从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
里,也没有人知道刀是怎么发出来的。刀未出手前,谁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
力量 ’。刀一定在它应该在的地方!…天土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代
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就绝不能发出那种足以惊天动地的刀!
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并不是杀气,但却比杀气更令人
胆怯。”这里所写的“飞刀”,已不是一种纯粹的武功,而是一种高尚人格,
伟大的精神,即叶飞老师李寻欢那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
义必定战胜邪恶”!古龙的“武功”
又强调“攻心为上’,举凡人物的性情、情绪、脾气、衣饰、环境,乃至
肌肉的颤动、松紧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响,而高手决战是不容有丝毫
错误的,“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神态,他们站着的姿势,都是绝对完美的。”
在这种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间,生死立判。古龙的“武功”
还表现出一种境养—禅的境界。它以彻心见性为宗旨,对敌手的体察*的是忘
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 能消除认识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体察敌手武
功的弱点。这种忘我境界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后所达到的随心所欲的自如状态
,在这种忘我状态中,战斗者已成为“无意识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为观察
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对面的敌人;在这种状态中,身剑合一,
战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功的威力 一去之下,毁灭敌手。正因为古龙“
武功’有这些 “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风格别具特色无招无式 简短有
力,重在精神,一击见效。
古龙小说在语言、技巧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家风格.梁羽生小说的语
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
语点缀其间 ,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 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
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
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腾 文笔俊爽、潇
洒、谈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小说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的情境,又如
西方小说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小
说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小说结构既精巧、繁复,又谨严、完整。古龙小
说的语言句式短,句法多变,简洁、俐落、洒脱。文章随意挥洒、虎虎有生气
,叙事力避平铺直叙,行文多跳跃抖动,情节惊险蹊跷而又不违情悖理,辟境
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说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风度的话,那么金
庸就是博采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朴、慷慨糠概多气,又浓谐幽默、
妙语解颐,挥洒肄纵,多样统一地开创了一代武林新风,是“武坛’的绝顶人
物 至于古龙,则是大胆恣肆.不守成规 逞才搞藻,笑傲“江湖”,力求新
颖变化而又意蕴深邃的武林怪杰。
❼ 求梁羽生所有武侠小说的名字,并把每部小说的观看顺序写出来,谢谢
《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只是报纸连载,未出版成书)——《广陵剑》
其实没必要看《武林三绝》,看完《联剑》直接看《广陵剑》
下面是其他小说的顺序:
【作品系统表】
唐朝:(共4部)
《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大》《龙》《慧》三部为正宗大唐系列
宋朝:(共6部)
《飞凤潜龙》、《武林天骄》、《狂侠·天骄·魔女》——《鸣镝风云录》、《瀚海雄风》——《风云雷电》
《武》《狂》有冲突,《狂》《鸣》联系紧密,《翰》《风》联系紧密,宋朝年代与情节混乱
明朝:(共8部)
《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只是报纸连载,未出版成书)——《广陵剑》
萍踪系列(计6部),为天山系列上半支
《武当一剑》
不属于天山系列,独立成篇,年代故事和《白发魔女传》有冲突
正宗天山系列: (计14部)
《白发魔女传》 (明万历年间起,〈白〉为天山系列下半支首篇)
清朝:(共17部)
《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剑网尘丝》——《幻剑灵旗》
为姊妹篇,与天山派无关,但有部分人物在《绝塞》中出现过
《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
为姊妹篇,太极篇,讲述义和团年间故事
注:梁羽生武侠小说存在部分联系
①“萍踪”系列:《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②“天山”系列:《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①②系列也可以合在一起
③“大唐游侠”系列:《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传奇及历史,为梁氏武侠上乘佳作
④“天骄”系列:《狂侠•天骄•魔女》《飞凤潜龙》《鸣镝风云录》《瀚海雄风》《挑灯看剑录》《风云雷电》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剑江湖》《 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幻剑灵旗》
⑥《武林三绝》前后涉及自唐到清近千年历史,几乎涉及整个梁氏武侠世界、江湖派系及人物,为梁学总结性著作
《武林天骄》是梁氏武侠思想的总结及升华,梁学思想总结性著作(连载完成时间最后)。该书与《狂侠•天骄•魔女》有部分联系,亦归为“天骄”系列
还有一个分法
大唐游侠传系列
1. 大唐游侠传
2. 龙凤宝钗缘
3. 慧剑心魔
武林天骄系列
1. 武林天骄
2. 狂侠天娇魔女
3. 瀚海雄风
4. 飞凤潜龙
5. 鸣镝风云录
6. 风云雷电
还剑奇情录系列
1. 还剑奇情录
2. 萍踪侠影录
3. 散花女侠
4. 联剑风云录
5. 广陵剑
七剑下天山系列
1. 白发魔女传
2. 七剑下天山
清明世界纷纷雨
1. 江湖三女侠
2. 冰魄寒光剑
3. 冰川天女传
4. 云海玉弓缘
5. 冰河洗剑录
6. 风雷震九洲
7. 侠骨丹心
8. 游剑江湖
9. 牧野流星
10.弹指惊雷
11.绝塞传烽录
12.剑网尘丝
13.幻剑灵旗
散篇杂章
1.武当一剑
2.龙虎斗京华
3.草莽龙蛇传
4.女帝奇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