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伦文叙
① 明代状元伦文叙至今被佛山人津津乐道,他的才气怎样呢
明代,在佛山,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在功名上超越后世大名鼎鼎的王阳明、唐伯虎。这个人就是与王阳明、唐伯虎同一时代、几乎同一年出生的伦文叙。
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弘治十二年,也就是1499年,这三个人分别从广东佛山、江苏苏州、淅江宁波出发前往北京参加按惯例3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也就是俗称的上京赶考,这一年,伦文叙34岁,唐伯虎30岁,王阳明最年轻,28岁。这次考试,可以说是这三个人的同台竞争,最终的结果是:来自广东佛山的伦文叙高中状元,王阳明虽然也是进士,却只是二甲第六名,唐伯虎因牵涉到这次考试试题被提前泄露的大案,震动朝野,弘治皇帝亲自下令彻查,在考试成绩还没有公布前被宣布落榜且被贬至县衙为小吏,后来唐伯虎耻于这个处罚,不去上任,终生穷困潦倒,与影视作品中的形像完全是两回事。
关于此事,据明代官方的《明孝宗实录》卷一这样记载:
“寅赎罪。毕送礼部奏处,皆黜充役。”
在这一年,本来高中状元的伦文叙,人生得意,在功名上远远超过王、唐二人,可惜,其后伦文叙任职翰林院修撰,主要负责修撰皇家族谱,不像王阳明那样文武双全,既领兵打了几场大胜仗、又著作甚丰,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大思想家之一,唐伯虎精通音律,传世的诗、文、书、画等作品数量可观,在后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反过来超过了身后名不出广东的伦文叙,尽管伦文叙的诗写得也不错,如清朝乾嘉年间顺德籍学者温汝能编的《粤东诗海》中《口占柬友》的诗句,就很有唐宋诗风:
“相思一水盈盈隔,日暮谁同泛玉杯。”
到了明朝正德皇帝的时候,颁下圣旨在他的家乡为他建牌坊,上书“中原第一家”——这点还是有点让人费解,明明是在岭南,怎么不说是“岭南第一家”,皇帝怎么考虑的,还找不到相关记载——此牌坊立在他家乡的村头,后来才被损毁。“中原第一家”石匾挂在牌坊上,上世纪60年代牌坊被推倒,石匾一度被用来建造猪舍、充当水塘边的阶石,80年代被人收走做石凳,由于石匾长3米,重约300公斤,难以搬运,竟被生生敲成两半。1989年,伦文叙第15代后人从澜石藜涌花30元把石匾买回南庄苏滘村,2017年捐赠给佛山市规划建设馆。
② 伦文叙诗
伦文叙
在广东历代状元中,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状元伦文叙。有关其人的趣事、传说和诗歌、对联等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省港澳流传甚广。那时“大戏”(粤剧)、“映画戏”(电影)并非人人“睇”(看)得起,拥有电子管收音机的人家更是凤毛麟角。广州市民多数收入低微,我们这些少年儿童的文娱活动多是“睇卖武”(看卖艺,卖膏、丹、丸、散之类的药),在街头巷尾或马路边听“古仔”(故事)。“卖武人”先摆开摊档,点亮“大光灯”(用煤油为燃料的汽灯),讲“古仔”来吸引人。此外,街边的书摊有书租给人看,坊间小说《鬼才伦文叙》(作者署名为“衬叔”)深受人们喜爱。
在民间传说中,伦文叙才思敏捷,有“鬼才”之称。据传是他创作的诗歌,有着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语言“白话化”(粤语又称“白话”,过去外省人称讲粤语的人为“白话佬”),诙谐幽默,通俗易懂。
相传伦文叙7岁才入学,月余,有同乡妇人找其私塾老师写信报家中添丁一事。恰逢老师饮宴未归,伦自告奋勇代笔,一挥而就,并在信中写诗一首:
字奉良人细得知,昨晚三更降麟儿。
一家大小平安福,速寄姜钱切莫迟。
自此,伦才名崭露,人称“神童”。
伦文叙还曾写下两首脍炙人口的诗———一首为“鹤顶格”,一首为“拆字格”。话说一天晚上,伦文叙读书至夜,忽然想喝酒,到了店铺才发觉忘了带钱。店主叫他以店中“有柴出卖”(从前这类杂货铺有柴、米、酒等生活用品出卖)为题写诗一首,伦不加思索就挥笔写下:
有心戴月携樽来,柴门紧闭未曾开。
出声又恐惊邻里,卖酒之人快出来。
四句诗的第一字合起来便是“有柴出卖”。随即又应店主要求再以“有好酒卖”为题写诗一首:
明星朗月大半天,少女嫦娥伴子眠。
三点酉时来问候,重读经书不在言。
“大”字去掉一捺加“月”字组成“有”字;“女”字旁加上“子”组成“好”字;“酉”字加上“三点水”组成“酒”字;“读”字去掉“言”字旁即“卖”字。
伦文叙出身贫寒,他面对世俗的嘲讽,写下过一首风格迥异、铿锵有力的“广式”诗歌:
举目纷纷笑我穷,我穷不与别人同。
沧田百亩如流水,茅屋三间尚古风。
架上有书随我读,樽中无酒任它空。
腰间拔出龙泉剑,斩断穷根永不穷。
他写的另一首劝学诗也十分豪迈:
读书非易又非难,只在男儿力量间。
过了海边还有海,望穷山处又重山。
青春竭力何辞苦,黄卷潜心莫放闲。
自古广寒应有路,桂枝原不择人扳。
据传伦文叙人穷志不短,他写下的言志诗,既豪放也充满浪漫色彩:
平生志气与天高,欲把文章压富豪。
胆大扳龙头上角,心雄拔虎嘴边毛。
采薪要折蟾宫桂,放钓须擒海底鳌。
他日圣朝来就聘,布衣脱换紫金袍。
民间流传的伦文叙诗歌,有的比较有教育意义,例如一首劝人不要贪得无厌的诗歌写道:
劳碌奔波只为饥,但凡肚饱又思衣。
衣食两全俱皆足,又想嫦娥美貌妻。
娶得娇妻生贵子,并无田地养妻儿。
买得良田千百顷,并无官职被人欺。
得中高官朝帝主,可能学得汉钟离。
(汉钟离为传说中的唐代仙人)。
《十富歌》则说:
第一富积德行仁邀天顾,
第二富教训儿孙行善路,
第三富勤力攻书耐得苦,
第四富男勤女织坚心务,
第五富餐餐俭约衣食古,
第六富吃亏受得人欺负,
第七富买卖公平多主顾,
第八富常防火盗关门户,
第九富勿恃盈余多妾妇,
第十富不作私枭犯法度。
传说伦文叙曾与湖北才子(?)柳先开以月为题各写一首诗看谁意境高。柳诗曰:
读尽天下九州赋,吟通海内五湖诗。
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
伦诗曰:
潜身奋志上天台,看见嫦娥把桂栽。
偶遇广寒宫未闭,故将明月抱回来。
伦把明月都抱回来,显然比柳更有气魄。
有些较难立意的东西,伦文叙写得也很有趣,如老人用的夜壶,以前是用泥土烧成。伦写过这样一首《夜壶诗》:
土形火焗生吾身,父母贪财嫁老人。
年迈应该无风月,谁料一晚三几勺。
以上辑录的伦文叙诗,纯系民间流传,未见于正史。岭南文化源远流长,上世纪中叶,坊间小说曾出现过繁荣时期。笔者儿时街边书摊有大量粤式小说租售,除《鬼才伦文叙》外,还有武侠小说《洪熙官大闹峨嵋山》、《三德和尚三探禅寺》和言情小说等。这类作品虽良莠不齐,但也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如能加以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予以再版,也是保存和发扬岭南文化的幸事。
附:
伦文叙少年时在中秋节江上戏县官诗:
天天天,
天子已丧未满年,
山川草木皆含泪,
知县乘舟赏月圆。
伦文叙少年时见到母亲换衣服作诗:
先生放学我回归,
睇见天门大打开。
自古皇帝从此出,
探花榜眼状元来
③ 有名的粤语评书家有谁
1,张悦楷(1925~1997)
楷叔大名在九十年代之前在广东粤语地区无人不识无人不晓,即使拍一个广告都拍到街知巷闻。他于1925年出生在广东,1949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年轻时曾经到香港一家建筑公司做工程师。作为粤语讲古界的泰山北斗,无论修养、学识、声线、语言表演力、语言模仿能力等等都无人能及,与刘兰芳并称"北刘南张"。他评书的作品《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等倾倒了粤语地区的所有听众。此韵本应天上有,人间幸得万家闻!
2,林兆明(1928一2016年5月6日)
林兆明出生于澳门,1946年毕业于广州大学法律系。与楷叔是最佳搭档。曾经有很多网友说关于粤语文化最欣赏两对大师,一对是黄俊英和杨达,另一对是张悦楷和林兆明。代表作有《西游记》、《东周列国志》等。他的电台节目———《小说连播》深得男女老少的追捧,从艺50多年,赢得过无数鲜花和掌声。
3,李我(1922年-)
李我原名李晚景,在香港长大,他以李我为艺名,原因是:“当时想到自己无父、无母、无兄、无弟、无妻,只有一个我,所以就改了单名一个我字”。10多岁起已在粤港地区工作。年纪较大的广东人都应该听过一句歇后语:李我讲古———包衰收尾!原因是他以前经常讲一些有警示意义的古仔,很多时候都以悲剧结尾。
4,冼碧莹(1933—)
冼碧莹是广州人,解放初期参加华南文工团。后来被选派去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粤语配音员。1957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成立,她从上海调回广州,退休前是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冼碧莹—擅长播讲儿童古仔,代表作《木偶奇遇记》是儿童古仔的范本。代表作还有《孤岛历险记》、《哈利波特》、《红楼梦》等等。
5,梁锦辉
梁锦辉为国家二级演员,广东话剧团演员。曾在话剧舞台、影视荧幕上塑造了几十个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大小角色。表演艺术过硬,在语言技能方面出众。代表作品包括:《康熙大帝》、《聊斋》、《雍正皇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岳全传》、《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等,在粤语地区有较大影响。
6,颜 志图
颜志图,广州市粤语讲古艺术唯一传承人,“颜派”评书艺术掌门,继承了旧时民间讲古的传统。能把一本长篇小说会声带色的生动道来,而且绝没一个咬字,在无稿的情况下没一处口吃,是语言艺术的一种精髓。代表作包括:《风流才子伦文叙》、《刘金定大战南唐》、《南海豪侠黄飞鸿》、《洪熙官三建少林寺》等等。
7,陈波
陈波是深受广东年轻人和小朋友追捧的粤语讲古佬,可惜小编找不到他的相片。他的代表作包括:《八仙全传》、《卫斯理系列》、《笑傲江湖》、《陈波粤语童话故事集》等等。网上关于陈波的信息不多。
8,霍沛流
霍沛流的职业是医生,说书只是他的业余。但从1975年开始,霍沛流开始兼职电台讲古,至今已经足足三十年。三十年来,霍沛流一直兢兢业业,先后在南海电台、广东电台等播讲长篇小说34部,曾获“长篇小说演播特别贡献奖”。代表作包括:《姜子牙外传》、《聊斋》、《封神演义》、《大唐游侠传》、《长城大侠.》等等。
9,李伟英
李伟英于1957年5月出生,广州话剧团演员,著名粤语长篇小说播音员。播出的粤语长篇小说节目中的作品有多部,如:《怪才陈梦吉》、《伦文叙》、《秦始皇》、《楚留香》、《陆小凤》、《绝代双骄》、《边诚浪子》、《三少爷的剑》、《十面埋伏》、《解放军演义》、《萧十一郎》、《乾隆皇帝》、《白玉老虎》等。
10,郑达
郑达1958年生在广东广州,因主持《今日关注》而成为广东大红人。1984年进入广东广播电视厅工作,在电台曾"讲古"多年。有"古达"和“吹水达”之称。主要作品包括《黑鹰传奇》、《神州传奇》、《武林传奇》等戊戟传奇系列还有《三国志》、《西游记》、《故事会》、《和珅传》等等。
11林劲粤语评书大师 广州番禺人 极品家丁 , 鬼吹灯,……
12袁星航 电视节目主持人
明朝那些事儿 粤语乐趣版
13张学友 有声粤语故事
④ 推荐几部你认为最好的有声小说
古言!!!!(武侠、仙侠、江湖、重生、穿越、悬疑推理、宅斗)
男女主播都有~~~~
喜马拉雅:
1.媚公卿 风泠版「重生」
2.红颜乱 「架空」
3.千香引 「仙侠」
4.秀丽江山「穿越历史」
5.女心理师之江湖断案 「穿越」
6.医妃难求 「穿越」
7.春日宴 「重生」
8.良陈美锦 小夜光版「重生」
9.三嫁未晚 「仙侠」
10.簪中录 悬疑推理
云听app:
11.天下倾歌
12.浮屠塔
13.瓷骨
酷我听书:
13.步步惊华懒妃逆天下 「穿越」
网页:
14.妃池中物不嫁断袖王爷 忧蓝版 「穿越」
15.迷侠记、迷行记 「武侠」
16.大明江湖宅女记 「穿越江湖」
17.温柔一刀、一怒拔剑、惊艳一枪、伤心小箭 「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
觉得一般的剧(听时过瘾,听完就忘):
喜马拉雅:
调笑令
真人不露相
自古美人出混蛋
双阙
执子之手将子拖走
女捕头
绾青丝
无方少年游
淑女好逑
楚乔传原著
香蜜沉沉烬如霜
七小姐嫁到
沉香雪
美人难嫁
天下第一嫁
幸得相逢未嫁时
美人谋律
和亲公主
七夜雪
摄政王的小狼妃
祥云朵朵当空飘
忘君九回
何处孤凰长乐未央
娇谋职世子在上
懒人听书:
三千鸦杀
佳偶天成
妙偶天成
斩春
权臣闲妻
帝王业
花开春暖
乘龙
………都是听完了的,个人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