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五福星
①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1.《茶馆》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茶馆》结构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
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出人于这家大茶馆,全剧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幅气势庞大的历史画卷,形象地说明了旧中国的必然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必然性。
2.《龙须沟》
《龙须沟》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它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
3.《樱海集》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词、古词和旧体诗等),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樱海集》里面绝大部分作品都可称得上“人物素描”,小说的主旨基本以刻画人物为中心。
4.《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5.《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四世同堂》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② 七小福都是哪几个啊 除开我们熟悉的那几另外三个都有什么代表作
七小福包括:1 洪金宝(元龙) 2 元奎 3 元华 4 成龙(元楼) 5 元彬 6 元德 7 元彪
于占元当年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名字虽然取得唬人,但要论规模在香港众多戏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败,条件简陋,所幸师傅并未误人子弟,教得认真。学生拜师、学艺、签生死约依足了旧式梨园行的规矩,父母一旦将孩子送入戏校,契约期内便要完全听凭师傅的教导照顾了。其时香港的梨园行当还未被电影击垮,尚有很多观众捧场,因此需要大批戏曲演员,于占元正是看此机会才办起戏校来的,归根结底还是为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而已。
“七小福”是一出京剧,也是一个戏班,更是于占元这群得意门生的总称。很多朋友都以为“七小福”指的是成龙等七个人,实际却不止。原来于师傅在一次京剧表演中,选了元龙、元楼、元彪、元奎、元华、元武、元泰七人担任《七小福》的主角(注:成龙当时的艺名为元楼,元龙则是大师兄洪金宝的艺名。待到后来,年长成龙五岁的洪金宝约满先行出师闯荡影坛时,成龙才顶了元龙之名),因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借此组了个“七小福“戏班,既让徒弟们多增加些演出经验,又可赚些银两,正所谓“一箭双雕”了。
“七小福”戏班成员共有十四人,除去刚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武、元俊、元泰、元振、元宝、元秋等人。只是随着岁月流逝,如今再回看这群师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几个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销声匿迹;元振、元宝也只是混迹影坛,默默无闻;而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奎、元华、元德、元彬七人则成为当今香江影坛的赫赫人物,由此大众眼中的“七小福”便顺理成章地具体到他们七个身上。
经典武打组合七小福五十周年再聚首地球人都知道,成龙师兄弟的电影成就完全体现在动作功夫片上,“七小福”除了能演动作戏外,而且个个是有名的动作指导。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香港电影金像奖设立至今一共发出二十个最佳武术指导奖杯,其中十二个落在了“七小福”手上,台湾电影金马奖九十年代以后开始设最佳动作指导奖,迄今已有八届,“七小福”却得了六次(注:其中包括与别人合作得奖次数,比如程小东、元彬合作的《新龙门客栈》、成家班、曹荣合作的《义胆厨星》等),说占了香港武指和功夫片的大半壁江山实不为过。至于他们为何都能在功夫片领域做到游刃有余,进而成为一代大家,归根到底还是和他们当年做戏曲演员有关。于占元本是京剧名武生,带的徒弟也主攻武生或者净行,所谓唱念坐打,动作杂耍皆须样样精通,可是要论起唱来,“七小福”中也只成龙一副好嗓子,而于占元也惟独对此要求低些,其他方面则是务必精益求精——后来洪金宝、元彪主演的《杂家小子》中两人大练猴拳,身手敏捷,面部表情又活脱一副猴样,便是当年“七小福”合演《美猴王》等猴戏的结果。而《A计划》中洪金宝、成龙扮贼唱戏一段,《华英雄》中元彪花旦打扮舞动银枪的台姿英风则更是作为戏曲演员的基本功了。
另外,戏曲演员和舞蹈演员一样,因为舞台表演的关系,尤善于掌握身体动作的节奏,运动起来,姿势潇洒,轻重缓急,错落有致,如果和音乐鼓点相配的话,那就可以称作舞蹈了。这一点在《玻璃樽》中成龙伴随着音乐和洋拳手对打可以得到印证——也正因为节奏感对于功夫片的特殊重要性,我们才不难理解跳舞蹈出身的杨紫琼、李赛凤、杨丽菁甚至章子怡缘何都能迅速成为一代打星了。
其实早在“七小福”的童年时代即与武侠功夫片结缘,原来于占元的女儿于素秋乃是六十年代香港最红的武侠片女星,于占元本人也经常在粤语片中做武师,有了这层关系,洪金宝、成龙这帮师兄弟很早就参与了电影演出,但和萧芳芳、冯宝宝这些当红童星比起来,“七小福”也只能算是跑龙套的,能够得到像《大小黄天霸》中六霸、七霸这等次要角色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在镜头前的历练和大银幕上的演出经验,却奠定了“七小福”日后辉煌的基础。
1971年,由于戏曲观众的大量流失,于占元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终于维持不下去了,成龙、元彪等师兄弟只好各自谋生。当时他们这些戏班出身演员走的都是进电影圈做龙虎武师的路子,似乎这样才算得上人尽其才,没辜负自己学戏时苦练的本事。成龙、元彪等人的运气还不错,在邵氏电影公司做了一段时间后,他们遇到了三年前先他们出师的大师兄洪金宝,当时他已经从龙虎武师升到武术指导了。经洪金宝介绍,成龙、元彪、元华等人开始为嘉禾电影公司做特技替身和龙虎武师,而在这段时间里,对他们来说最难忘的经历则是参与李小龙影片的拍摄工作。
《精武门》是李小龙从好莱坞回港后的第二部功夫片,在该片中,李小龙的刚猛有力的截拳道展露无疑,双截棍的威力,一人独斗群寇的豪气都令人观之热血沸腾。当时成龙、元彪在片中扮演的都是被李小龙暴揍的日本浪人,成龙还做了片末被陈真一脚踢飞撞在墙上的铃木先生的替身。“七小福”的另一位成员元华则幸运地做了李小龙的替身,片中需要李完成的一些杂技动作几乎都由元华完成,另外,元华还扮演了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前戏耍陈真的日本学生,还有几句挑衅的台词——后来元华在喜剧片《龙的传人》中街头卖艺时,就曾吹嘘过给李小龙做替身之事,有趣的是片中扮演他儿子的周星驰就是李小龙的忠实FANS,他在《喜剧之王》中表演《精武门》“踢馆”一场将张柏芝凌空提起倒摔在地下那段的原版本则是由成龙扮演被摔的那个,而成龙在《喜剧之王》中也客串了一回“死跑龙套”的,观众看得搞笑,殊不知当年他也和星爷一样都是此等出身,想必他对片中“临时演员也是人!”一句也会有深刻的体会。
可以说香港的功夫片至李小龙才真正从武侠片中分化出来,历史背景也由古代变为近代甚至现代,呈现出一派崭新气象,并开始为世界影坛所瞩目,同时对洪金宝、成龙师兄弟日后的走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小龙之后香港功夫片大行其道,连武侠片大师张彻也开始涉足《马永贞》等近代豪侠功夫片,而模仿李小龙功夫片风格的打星也层出不穷:吕小龙、梁小龙、黄小龙…还有成龙。
“七小福”中和成龙是最早成名的,洪开始以武术指导闻名,后来开始自导洪金宝自演电影,首部作品是《三德和尚与舂米六》,其后主演的《老虎与田鸡》《林世荣》等片亦颇受好评。成龙则在李小龙暴毙后,被其原来的合作者罗维发掘,作为李的接班人。不过无论是跟风李小龙的《新精武门》,还是改编自古龙小说的武侠电影(《剑花烟雨江南》等),都没有取得成功。直到1978年吴思远借成龙拍《醉拳》才令其迅速走红。该片的谐趣风格及袁和平设计的活泼灵巧兼具杂耍性的武术动作简直就是为成龙量身定做,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在这一方面的天赋,同时也令成龙找到自己日后在功夫片领域的发展方向。自此,李小龙之后的又一位功夫巨星正式登场。
由于成龙谐趣功夫片的大受欢迎,也使得素来爱跟风的香港电影人纷纷改拍此类影片,其中自然滥作居多,却也不乏精品。除了成龙的《蛇形刁手》、《龙少爷》《师弟出马》外,洪金宝导演的《杂家小子》和《败家仔》也堪称上佳之作,这两部影片故事情节与《醉拳》大体相似,皆是少年受辱,遇高手学艺报仇的套路。片中诙谐幽默的武林高手(类似于《醉拳》中袁和平之父袁小田饰演的苏乞儿形象)都是由洪金宝担纲,成龙似的调皮闯祸少年则由元彪演绎,而两兄弟设计的武打动作则愈加精彩刺激,丝毫不逊于成龙的《醉拳》,因此也取得了极佳的口碑及票房——更重要的是,《杂家小子》和《败家仔》令元彪迅速出位,成为一代打星,在整个八十年代风头不让洪、成两位师兄。
至于“七小福”其他几位兄弟,元奎、元德、元华、元武、元振等人此时也都聚集在洪金宝、成龙的周围,同气连枝,大家有饭吃,或做武术指导,或在银幕显形,较之以前做武师的日子要好得多了,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可能不太合适):朝中有人好做官——不过话又说回来,靠人不如靠己,虽说师兄弟好得没话说,但如果自己没有实力,早晚也会被淘汰的,更何况这几位本身亦非等闲之辈,凭本事照样能出位,只是早晚的事罢了。
元奎为成龙的《龙少爷》、洪金宝的《皇家师姐》等片设计的武打动作已显示出自身实力。 作为导演,他与刘镇伟合导、 周星驰主演《赌圣》曾创下1990年香港最高票房纪录。 而当他遇上李连杰后,更是一展平生所学,充分发挥了李连杰的敏捷身手,经典的武术设计更是层出不穷。单以他与师弟元德联合为《功夫皇帝方世玉》设计的动作场面来说,李连杰与胡慧中在看热闹人群的头顶比武高来高去尽展潇洒身姿,而赵文卓与李连杰于监斩台里低矮的夹层中的打斗则是闪转腾挪却以灵巧取胜;再加上李、赵二人在染布坊内长棍对短棒的对攻——这一高一低,一短一长的巧妙对比真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元奎、元德以该片获得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武术指导奖确实也是实至名归的。至此,元奎与元德师兄弟联手在李连杰主演的《新少林五祖》、《中华保镖》、《赤子威龙》、《鼠胆龙威》等影片中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动作场面,李连杰鲜明的造型,潇洒的亮相,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矫健身手无不体现着元奎师兄弟的心血,从而也令他二人在香港的武术指导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
元华给人的银幕印象一直是反派形象深入人心,在八十年代成龙、洪金宝、元彪主演的许多电影如《飞龙猛将》、《急冻奇侠》、《东方秃鹰》中,元华总是扮演功夫最厉害的反派,有时需要成龙他们师兄弟同时出招才能战胜他,其实以元华的瘦削身体,若没有些真功夫还真不足以抵挡自己三个师兄弟的轮番进攻。只是不断重复这等只靠拳脚功夫显威的反派角色,难免会令元华最后沦为如卢惠光、周比利等纯脸谱化的陪练打星。于是这位留着和林子祥一样的小胡子(《急冻奇侠》中元彪对其相貌的评价)开始在演技上下功夫,与周星驰合作的《龙的传人》、《情圣》、《漫画威龙》和与李连杰合演的《龙行天下》等片都充分展现了元华的喜剧表演才华,比之在成龙、元彪的影片中充当一号打手自然要生动、形象得多。另外,他为《急冻奇侠》和《龙行天下》设计的武术动作也干净利落,不落俗套、颇有新意,只可惜后来他在武术指导这一行当并未有太大发展,而是专注于银幕前的演出,还别说,倒也算得上别具一格,小有成就。元华在周星驰导演的《功夫》扮演包租公,与师姐元秋合作,元华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即便在“七小福”早年学艺时期,元彬也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八十年代其他师兄弟开始各领风骚时,元彬更是默默无闻,未见有何建树。他也甚少与洪金宝、成龙等师兄弟合作,相反倒投在另一位著名的武术指导程小东门下,与马玉成共同做了程小东的副手,辅助他为《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新鹿鼎记》等武侠片设计了许多经典的动作场面,因此深得徐克赏识,后来竟提拔他在《黄飞鸿三狮王争霸》中做了武术指导的正职,又在《黄飞鸿四王者之风》中担任了执行导演,一时声名鹊起。不过,元彬、马玉成设计的武术动作虽然深受程小东的影响,但却各有侧重:马玉成颇得程式凌空飞舞,飘逸潇洒风格之精髓,只是有时过于夸张,虚与实的结合差了些;元彬则武术招式的拆解上下足功夫,因此写实性很强,只可惜有时候又想学程小东的天马行空,结果难免弄巧成拙,这点在《黄飞鸿四王者之风》和《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中体现得很突出——至于后来元彬为“银河映像”的许多经典枪战片做指导的动作场面,固然精彩写实,但较之拍功夫片可以任意发挥,他在杜琪峰等人的导演意图控制下却又显得有些缩手缩脚了。
在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洪金宝、成龙、元彪是香港最红的功夫片的明星,只要是他们领衔主演的功夫片,几乎都能获得极佳的票房收入,如果是三人合作的影片则更是票房卖座的保证了。因此当年这三兄弟曾合作过多次,最早是在《奇谋妙计五福星》中,该片是嘉禾为对撼新艺城的卖座动作喜剧系列《最佳拍档》开拍的,由洪金宝导演,开创了豪华明星阵容的群戏先河,影片以洪金宝、吴耀汉、冯淬帆、秦祥林、岑建勋(后来换为曾志伟)的搞笑戏为主,剧情主要是这五个好色男人调戏美女的桥段,还有一大看点就是洪金宝、成龙、元彪师兄弟三人硬桥硬马的动作功夫场面,(《奇谋妙计五福星》中元彪只露了一面,没甚戏份,待到后来的《福星高照》、《夏日福星》便是三人同时对敌的精彩武斗了)。只是在这套由洪金宝控制影片整体风格的“五福星”系列,成龙、元彪的戏份也只限于打斗,并无多大发挥。但到了成龙自编自导自演的《A计划》时,则是完全围绕成龙展开情节,无论洪金宝、元彪怎么卖力的打斗表演,却也抢不去成龙的风头。
说起洪金宝与成龙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据说成龙的许多功夫就学自洪金宝,而他入电影圈以来一直受到这位大师兄的照顾。因此两人之间的合作也是最多的,而且互相启发,对香港类型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单说洪金宝,他不仅以《提防小手》和《五福星》系列开创了黑色功夫喜剧潮流和时装动作片,监制的“僵尸”系列电影更风靡一时。而且他除了动作功夫少有敌手外,还主演过几部颇受好评的文艺片,如在《八两金》中与张艾嘉谈情说爱,影片淡淡的乡愁和略显悲伤的爱情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而洪金宝出色的演技也为该片锦上添花。另外,他在与成龙合演的《龙的心》扮演一个天生弱智的成年人,演技着实精湛,只可惜与同年郑则仕主演的《何必有我》题材撞车,不仅口碑不佳,票房也只收几百万,堪称洪金宝与成龙合作以来最失败的一次,使得成龙以后再不敢轻言演文艺片,而洪金宝却毫不在乎,后来又有与张曼玉主演的《过埠新娘》文艺片问世。此等勇气和对自身演技的突破在“七小福”中绝对可拔得头筹。
再说洪金宝对成龙的启发,因在《奇谋妙计五福星》中成龙首次扮演警察,才触发了成龙的创作灵感,才有了《A计划》中的港府巡警马如龙,才有了后来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警察故事》中的陈家驹。而洪金宝在八五年为德宝监制了《皇家师姐》系列,成龙就在八七年为嘉禾监制了《霸王花》系列——不知这个算是启发,还是对撼呢?另外,成龙、洪金宝、元彪在八十年代都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成龙的是威禾,洪金宝的是宝禾,元彪的则是泰禾,很明显都是依托嘉禾电影公司开创的。有了各自的事业,他们的合作就开始渐渐少了,三人合作的影片除了“五福星”系列和《A计划》外,尚有《快餐车》和《飞龙猛将》。《飞龙猛将》是三兄弟合作的最后一部作品,片中设计了一段洪金宝、成龙、元彪三人因误会展开混战的动作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殴成一团,非常经典,谁知这竟是三兄弟合作的绝唱了呢?不过,洪金宝与元彪倒是陆续有合作,比如《东方秃鹰》、《乱世儿女》(此片中洪金宝破天荒地演了一个大反派,与元彪恶斗一场最后被炸死)、《九五牛皮胶》等——其实近年来个人最喜欢的“七小福”作品当属元奎导演,元彪、元华、元奎、元德、金城武主演的《马永贞》,拳脚刀斧,枪战武斗的动作场面精彩绝伦,兄弟情义,帮派厮杀,情感阴谋、搞笑悲情,虽用传统手法演绎,却也令人荡气回肠。元彪的英雄、元华的搞笑,元德的反派都很出彩,只可惜该片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票房极差,不知何故。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七小福”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发展重点不太一样,比如成龙、洪金宝、元奎在好莱坞,元彪留守香港,元华转投无线电视台做了电视剧演员,元彬则在内地混饭吃。但现在又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合作拍片了。洪金宝为成龙的《highbinders》担任动作导演,元彪为成龙的《龙旋风》担任动作指导,洪金宝在元彬导演的电视剧《断仇谷》中担纲主演,元彪则与洪金宝在《拳神》中再次聚首……也许“七小福”作为演员在银幕前表演(尤其是成龙、洪金宝)已经开始老了,但他们作为动作指导对香港甚至世界类型电影所发挥的创造性作用却越来越重要——谨以此浅陋文章纪念为我的青少年时代带来无数欢乐的几个香港电影人!
成龙於一九六一年加入中国戏剧学院。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于占元师父(于素秋的父亲)。于师父为成龙起了一个名,叫元楼。其他的师兄弟也是以元字为名。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如拉筋、劈腿、翻斗等动作。除了练功外,他们更要做清洁、洗碗等的事务。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十九小时艰苦训练中成长。在一次京剧的表演中,于师父选了元龙(洪金宝)、元泰、元华、元武、元奎、元彪和成龙,担演一套京剧《七小福》的主角。从此人们便称他们为七小福,而成龙亦从此获得很多舞台演出的机会,以后他们就不断在梨园表演。
③ 韩寒的作品有哪些
韩寒的主要作品有:
(1)2000年:小说《三重门》
《三重门》是韩寒所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通过少年林雨翔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梦想。
(2)2001年:文集《零下一度》
这是韩寒继《三重门》之后推出的第二部作品。《零下一度》是韩寒的随笔、杂文和短篇小说的合集。这些作品,有的回忆童年生活,有的记述校园生活,还有的是读书笔记,反映了一个18岁青年的人生视野和感悟。韩寒的文风机智泼辣,语言幽默、诙谐,充满奇特想象,真实地反映了韩寒的喜怒哀乐,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
(3)2002年:小说《像少年啦飞驰》、精选集《毒》、精选集《毒2》
《像少年啦飞驰》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讲述了主人公“我”的生活,展示了一个颇具叛逆性的人物。该书文笔精妙,内容看似平凡,但颇含深意,令人沉思。
(4)2003年:杂文集《通稿2003》
《通稿2003》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诟病进行了批判;同时在《通稿2003》中,韩寒也将自己的个性行为发挥到极致,给读者带来了最大的韩寒风格展示。《通稿2003》通过十多篇针对现行教育体质及其附属产物的批判,向读者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现行应试教育的弊端。
(5)2004年:小说《长安乱》、文集《韩寒五年文集》
《长安乱》是韩寒所有长篇小说中最特殊的一部作品,是到2010年底为止,韩寒所写作的唯一一部“武侠小说”,讲述了一个俗家弟子释然,和青梅竹马的姑娘喜乐,骑着小马游走江湖的故事。
(6)2005年: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
(7)2006年:小说《一座城池》
小说描写了作者年轻不羁岁月的回顾,书名“一座城池”可视为主角们的乌托邦,在那座城里,年轻就能疯狂、目中无人、随意撒谎、背叛与被背叛,都只是为了要活得更自由。故事中充斥着离奇的经历和怪诞的思维。书中对话随处可见韩寒风格的幽默与人生观。
(8)2007年:小说《光荣日》
《光荣日》是作家韩寒创作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七个大学毕业生的事。躁动的他们模仿“竹林七贤”到一个县城支教。在那里,他们盖房种菜、研究枪支炸药,遇到了精神病歌手、三陪女等同样“不正常”的人,发生了“不正常”的事。
(9)2008年:杂文集《杂的文》
(10)2009年:小说《他的国》、精选集《可爱的洪水猛兽》
《他的国》以亭林镇经济在飞速发展中带来的环境污染、文化衰竭等问题为主线,以左小龙的爱情为一条副线,其间多次穿插对当下社会现状的思考与反讽。作者以幽默、犀利的语言,自信而张扬地调侃浮躁的社会现实。
(11)2010年: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杂文集《草》 、文集《青春》
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延续韩寒以往的风格,语言犀利而富有幽默,开创了韩寒“公路小说”的新概念,新品牌,较之之前作品有更鲜明的人性,更深的现实意义。
(12)2012年:杂文集《脱节的国度》
(13)2013年:杂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
(14)2014年:散文随笔《告白与告别》
④ 老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话剧
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剧本《龙须沟》、《茶馆》
详细介绍: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当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说集)1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人文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百花
⑤ 作者南孚有哪些小说
南孚网络上发表的只有一篇小说,小说名为《香港娱乐1980》
【小说简介】
邵逸夫:我带着香港电影崭露头角,你个小家伙却让它闪耀世界!
何鸿燊:那我就和你赌一场大的,就赌你这个人,谁赢谁输?
邹文怀:我错过了王东,正如六叔错过了李小龙!
黑手党:也许我们可以与王先生好好的谈一谈。
奥斯卡:他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没有之一。
卷语:有人说香港就是一个监狱,逃狱就是移民,大陆仔就是新移民,管理监狱的就是港英政府,而王东则开始于监狱``````
他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娱乐大亨。
他是浪荡情场桀骜不逊的花心教父
他是规则的缔造者,娱乐圈的风风雨雨注定被他所改写。
香港娱乐几经描写,但是这一本绝对是与众不同的一本!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监狱人生
第二章 雄赳赳气昂昂(求大家支持)
第三章 浓浓兄弟情
第四章 监狱明星晚会
第五章 英雄救美(求收藏、求红票)
第六章 要不然,以身相许吧
第七章 重新做人
第八章 龙虎武师
第九章 打架就像揉面团 (一更)
第十章 入选(二更奉上)
第十一章 新艺城
第十二章 恃才傲物
第十三章 一千万票房的赌博
第十四章 靓妹仔(上)(求票)
第十五章 靓妹仔(下)(求收藏)
第十六章 租个房、养萝莉(求票、求收藏!)
第十七章 性感女神
第十八章 《鬼马智多星》开拍
第十九章 拍摄学习(求一下红票和收藏)
第二十章 影片杀青(猜一猜)
第二十一章 不就是喝酒吗?
第二十二章 小姐,我真的什么都没看清
第二十三章 不会是弹小JJ吧?
第二十四章 出门碰到狗
第二十五章 金镛说,这叫打狗棒法!
第二十六章 第一次的午夜场(大章,补更)
第二十七章 票房火爆(求收藏,求红票)
第二十八章 庙街赎人(大章二更)
第二十九章 不喷一次不正常
第三十章 霸道大亨(求票,求收藏)
第三十一章 出手相助
第三十二章 小攻星爷,小受伟仔
第三十三章 剧本逞威
第三十四章 导演计划
第三十五章 狂人麦当雄(求票票)
第三十六章 温碧霞的代表作
第三十七章 眼睛会说话的红姑
第三十八章 你挺像小白脸
第三十九章 奇谋妙计五福星
第四十章 筹备《夜店》(第二更,求红票、收藏!)
第四十一章 无限诱惑
第四十二章 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
第四十三章 大嫂,我错了(大章)
第四十四章 黑墨镜、黑风衣
第四十五章 拍戏和做人一样
第四十六章 拍摄《夜店》(上)
第四十七章 拍摄《夜店》(下)
第四十八章 《夜店》杀青
第四十九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
第五十章 杀机四伏
第五十一章 白衣胜雪(求收藏)
第五十二章 不是英雄,不懂寂寞
第五十三章 玩得了清新,咽得下重口
第五十四章 熟悉的筒子楼
第五十五章 浓浓的亲情,你是否还记得
第五十六章 浪子回头金不换(上)
第五十七章 浪子回头金不换(下)
第五十八章 离去
第五十九章 剪辑《夜店》(求红票)
第六十章 王东的野心
第六十一章 探班《靓妹仔》
第六十二章 歪叔的算盘
第六十三章 大名鼎鼎邵六叔
第六十四章 《上海滩》一出,谁与争锋!
第六十五章 开机《上海滩》
第六十六章 罢工,滚蛋!
第六十七章 《上海滩》拍摄完成
第六十八章 兰桂坊酒吧
第六十九章 这算不算情敌?
第七十章 佳人旖旎
第七十一章 少妇风情(第一更)
第七十二章 春节新气象(第二更)
第七十三章 报复?礼物?(三更求票求收藏)
第七十四章 其乐融融(第一更)
第七十五章 人脉关系 (第二更)
第七十六章 《提放小手》票房火爆
第七十七章 响亮香江的千万编剧
第七十八章 又是王东!又是火爆!(上)
第七十九章 又是王东!又是火爆!(下)
第八十章 黄金档期(第一更)
第八十一章 辉黄醉酒《上海滩》(二更到)
第八十二章 三个男人一首歌(求收藏、求红票!)
第八十三章 初试锋芒,万人空巷(一)
第八十四章 初试锋芒,万人空巷(二)
第八十五章 初试锋芒,万人空巷(三)
第八十六章 初试锋芒,万人空巷(四)
第八十七章 初露锋芒,万人空巷(五)
第八十八章 初露锋芒,万人空巷(终)
第八十九章 红颜知己(第二更)
第九十章 什么方法对付什么人
第九十一章 目标戛纳
第九十二章 巴黎夜色(第二更)
第九十三章 练拳不练功,早晚一场空
第九十四章 大海、美女、阳光
第九十五章 戛纳风情 (大章节,求票求收藏)
第九十六章 戛纳开幕(第一更)
第九十七章 奖项归属(第二更来袭)
第九十八章 《夜店》VS《铁人》(上)
第九十九章 《夜店》VS《铁人》(下)
第一百章 电影,政治走开!(二更求票)
第一百零一章 荣誉回归 (三更,继续求票!)
第一百零二章 宴会偶遇 (第一更)
第一百零三章 两美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一百零四章 老狐狸VS小狐狸
第一百零五章 强势上映
第一百零六章 《夜店》震撼上演(上)
第一百零七章 《夜店》震撼上演(中)(第一更)
第一百零八章 《夜店》震撼上演(下)(第二更)
第一百零九章 夜色魅惑 (三更求红票,求收藏!)
第一百一十章 春色满园关不住 (求票支持!)
第一百一十一章 从今天起,你是我的女人!
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纪录了(第一更)
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外发行 (二更求票)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红 (求支持,求红票)
第一百一十五章 子女好,父母就好
第一百一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
第一百一十七章 湾仔之虎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入住别墅(求见红)
第一百一十九章 找我拍《最佳拍档》
第一百二十章 片场开工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场面拍摄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佳拍档》杀青
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亮点
第一百二十四章 香港第一性感花瓶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发哥的烦恼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的名字就叫破喉咙
第一百二十七章 罗衫半解(求红票、求收藏)
第一百二十八章 摊上一个妖精
第一百二十九章 《摩登保镖》上映
第一百三十章 想要北上 (求红票和收藏)
第一百三十一章 拍电影就像吃火锅
第一百三十二章 忠孝东路走九遍
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当做路人甲
第一百三十四章 名人齐聚 (求红票与收藏)
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有收获
第一百三十六章 难道这是传说中的眼缘?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公园偶遇(求收藏!)
第一百三十八章 赛过活神仙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厨餐厅惨案
第一百四十章 竹叶飘飘片片联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两个棒槌(求票,求收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戏服诱惑(求红票,求收藏)
第一百四十三章 春节档期临近
第一百四十四章 片名叫做《少林寺》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王导演也八卦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两个少爷拉序幕
第一百四十七章 武侠片衰落?
第一百四十八章 你不配知道
第一百四十九章 邹老板,等明年看我的武侠片
第一百五十章 《难兄难弟》上映
第一百五十一章 票房大战开始
第一百五十二章 《奇谋妙计》强袭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专业小白脸
第一百五十四章 如果有人,就是他!
第一百五十五章 掌声雷动满堂彩 (求求红)
第一百五十六章 这孩子他妈真招人稀罕
第一百五十七章 旖旎春色
第一百五十八章 男人责任
第一百五十九章 压力很大 (求红票和收藏)
第一百六十章 激起众人信心
第一百六十一章 有我必胜!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有部电影叫做《最佳拍档》
第一百六十三章 霍公子和风扇刘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亨做决定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最佳拍档》开场震撼
第一百六十六章 精彩不断的《最佳拍档》
第一百六十七章 包厢情愫
第一百六十八章 如此尤物,如此佳人(大章 节求票)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下风云出我辈
第一百七十章 火山爆发一样的号召力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才导演当仁不让
第一百七十二章 票房冠军白热化(上)
第一百七十三章 票房冠军白热化(下)(三更送上)
第一百七十四章 北望神州
第一百七十五章 当头喝棒
第一百七十六章 布置后手
第一百七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更到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鬼才双星(上)(大章 节求票)
第一百七十九章 鬼才双星(下)(依旧大章 节,求红
第一百八十章 坦诚彼此 (二更来到)
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是想成为盆景,还是想成为苍天大树
第一百八十二章 江郎才尽,谣言四起
第一百八十三章 谁算计谁还不一定呢!
第一百八十四章 到京城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功夫皇帝李莲杰(上)
第一百八十六章 功夫皇帝李莲杰(下)
第一百八十七章 巧遇“咸丰帝”
第一百八十八章 拍摄前的筹备
第一百八十九章 武侠巨作《少林寺》,正式开机!
第一百九十章 《少林寺》拍摄(一)
第一百九十一章 《少林寺》拍摄(二)(加更送上)
第一百九十二章 《少林寺》拍摄(三)
第一百九十三章 《少林寺》拍摄(四)
第一百九十四章 香港金像奖出现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电影杀青,离别之时
第一百九十六章 鞠躬,东哥好!
第一百九十七章 久旱逢甘露,小别胜新婚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见伊人(上)(求红票!爆菊花)
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见伊人(中)
第二百章 再见伊人(下)
第二百零一章 与大亨谈谈生意
第二百零二章 王导演,你太爱国了!
第二百零三章 门前亲自迎接的待遇
第二百零四章 金大侠,我向你讨教打狗棒法来了
第二百零五章 老头,你终于出现了!
第二百零六章 衣钵传人
第二百零七章 这算是我对你的承诺!
第二百零八章 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
第二百零九章 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下)
第二百一十章 拒绝邀请
第二百一十一章 颁奖典礼(上)(大章 节)
第二百一十二章 颁奖典礼(中)
第二百一十三章 颁奖典礼(下)(大章 节求票)
第二百一十四章 风起云涌
第二百一十五 剪辑室内屌丝多
第二百一十六章 巨幅海报震人心(合大章 求票)
第二百一十七章 嘉禾的狙击手段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家人,就要一家一起出场合大章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牌来捧场(上)
第二百二十章 大牌来捧场(下)
第二百二十二章 《少林寺》隆重上演(二)
刚刚下车,晚上有一章 补更大家!
第二百二十三章 《少林寺》隆重上演(三)
第二百二十四章 《少林寺》隆重上演(四)
菊花不保,胖子需要大家帮助!
第三百二十五章 《少林寺》隆重上演(终)(大章 节)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第二百二十六章 邹老板,票价总共一百三!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战前”,王导演气定神闲
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港震动(上)(二更求红)
第二百二十九章 全港震动(下)
第二百三十章 嘉禾惨败
第二百三十一章 温柔情怀
第二百三十二章 横扫东南亚票房
第二百三十三章 开创华语电影新时代
第二百三十四章 训斥与领悟 (新月求票)
第二百三十五章 偶遇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
第二百三十六章 何雅琼的心思
第二百三十七章 接近他,征服他!
第二百三十八章 分红收取三千万(上)
第二百三十九章 分红收取三千万(下)
第二百四十章 那位老人家的赞美
第二百四十二章 纵横映像,不可限量
第二百四十三章 锣鼓喧天鞭炮鸣,狮舞九天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不招不架只是一下
第二百四十五章 开业宴会
第二百四十六章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⑥ 穿越之福星高照(完结)有声小说免费在线收听,求广播剧百度网盘资源
穿越之福星高照广播剧mp3在线收听网络网盘资源
链接: https://pan..com/s/11pBHREzX8XY3_ss-EJmJJQ
前世运气爆棚,人人都说她是福星附体,怎么就因为救人而穿越了呢?好在今生福运依然伴随着她,不但新增了谁抱谁怀孕的神奇特质,挖人参像挖萝卜似的一样的诡异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