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声小说 » 有声小说吕梁英雄传

有声小说吕梁英雄传

发布时间: 2023-05-18 00:33:22

① 《吕梁英雄传》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吕梁英雄传》(马烽)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NJva2zfCfzpVlAdexiitQw

提取码:wfjv

书名:吕梁英雄传

豆瓣评分:7.3

作者:马烽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1998-01
页数:425

内容简介

《吕梁英雄传》是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抗日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吕梁山中一个普通的村落,村民在日寇的烧杀抢掠中逐渐觉醒,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民兵力量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从《吕梁英雄传》中,我们可以看出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革命战争年代,三万多名吕梁英雄儿女血染沙场。一部《吕梁英雄传》,就是吕梁人民血与火的战斗史诗。小说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民兵,保家卫国,英勇同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敌寇的惨无人道,抗日军民的浴血奋战,书中都作了生动的描写。

作者简介

马烽(1922-2004),原名马书铭,山西吕梁孝义人。历任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常组书记、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合作);短篇小说《结婚》《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识》《我的第一个上级》《结婚现场会》,葫芦沟今昔》等;传记《刘胡兰传》等。作品:《吕梁英雄传》《马烽小说选》《中国文联晚霞文库(全八卷)》《刘胡兰传》《吕梁英雄传:影视文学版》

② 吕梁英雄传的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马烽
相关作品:《吕梁英雄传》《马烽小说选》《中国文联晚霞文库(全八卷)》《吕梁英雄传》《刘胡兰传》《吕梁英雄传》《吕梁英雄传》《吕梁英雄传:影视文学版》
作者简介:马烽(1922-2004),原名马书铭,山西孝义人。历任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常组书记、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合作);短篇小说《结婚》《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识》《我的第一个上级》《结婚现场会》,葫芦沟今昔》等;传记《刘胡兰传》等。
作者姓名:西戎
相关作品:《吕梁英雄传》《吕梁英雄传:影视文学版》
作者简介:西戎(1922-2001),原名席诚正。山西蒲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毕业于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1949年后历任《川西文艺》主编,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主席、名誉主席。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合作)等。

③ 《吕梁英雄传》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吕梁英雄传》网络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M_N3Qzi24f-x140uocmBFg

?pwd=fums 提拿亮取码:fums
简介:中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芦扰者,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表的长篇小陪敏旦说,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

④ 山药蛋派作家都有谁山西籍的有那些谢谢

“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代表作有《三里湾》、《登记》、《锻炼锻炼》、《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赖大嫂》、《宋老大进城》等。

山药蛋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作家是赵树理,主要成员包括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人称“西李马胡孙”。代表作品有《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传》《三里湾》等。这一流派的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口语化的写作特点,追求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的矛盾和问题。文学史上认为现实主义是“山药蛋派”的本质特征和灵魂。

赵树理

(1906———1970)山西沁水人。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1944年任华北新华书店编辑。1949年后,在北京任《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任中国文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1957年后回山西长期深入农村生活。“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另写有评书、鼓词、剧本等。

我们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固然可爱,但粮棉油料产地的农村也是可爱的。假如要问二者相较哪方面更可爱,我以为这和问荷花与菊花哪个更可爱一样———不同类的事物不能作比较。一个写作者不应该是兴趣主义者,可是一个写作者总得对自己熟悉群众生活的根据地永远保持着饱满的兴趣。———赵树理

马烽

1922年生于山西省孝义县居义村。代表作有《吕梁英雄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与西戎合作)《村仇》《一架弹花机》《三困塌稿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大众文艺研究会会长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马烽来北京工作多年。马烽于2004年1月 31日因病在太原去世。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参加抗日战争以后,不论在战斗部队还是党政机关,仍然是在农村活动。后来又多年从事农村工作。从土地改革到合作化运动,我都参加了。可以说和农村接下了不解之缘,和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我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我熟悉他们,热爱他们。为他们的忧而忧,为他们的乐而乐。我甘心情愿为他们服务。我写作,心目中的读者对象就是中国农民及农村干部。至于其他读者喜欢不喜欢读,我不管。只要我心目中的读者对象乐意看、乐意听汪孝,我就满足了。 ———马烽

孙谦

1920年生。作家。山西文水人。抗战初期参加青年抗日决死队。1940年入延安鲁艺学习。曾任一二○师战斗剧社、东北电影制片厂编剧。1949年后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山西文联副主席、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伤疤的故事》《南山的灯》,电影文学剧本《陕北牧歌》《葡萄熟了的时候》《咱们的退伍兵》《黄土坡的婆姨们》(合作)等。1996年病逝于太原。

我们说的深入,决不是说,住在一个村里,打听一些风俗习惯,观察一下衣着样式、妇女的头发样式,不是这样。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不是肤浅,便是“隔岸观火” 的东西。我们说的深入,是要把自己当作农民中间的一员,为灾害担心,为好天气高兴,为集体经济付出自己能负的一切———有了这些,农民才肯和我们交朋友,才肯把我们当作自己人。———孙谦

胡正

作家。1924年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晋西南吕梁剧社社员,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学员,《晋绥日报》副刊编辑,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等。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汾水长流》,中篇小说集《几度元宵》,短篇小说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彩虹》等。

“我写的小说,都是受到生活的启示后创作的。如《汾水长流》即是我参加了一年多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后写出来的。”

“写农村题材小说,自然要熟悉农村生活,熟悉农民,熟悉农村干部。同时还需了解农村政策,了解现行政策,过去的政策,并且还应当衫雀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想到以后的发展。因为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干部,不能不受政策的影响,人物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与政策有关连。写农村题材小说也就必然要考虑农村政策问题。”———胡正

李束为

(1918———1995)山东东平人。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曾任山西省文联主席。著有《春秋图》《租佃之间》《土地和他的主人》《拦羊娃》《吕梁小夜曲》《捞河炭》等。

群众生活,对于文艺创作之重要,犹如劳动对象和劳动的关系,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在有了生活经验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必然发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象。———李束为

西戎

作家。1922年生。山西省蒲县人。1944年毕业于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曾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山西分会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马烽合作),短篇小说集《宋老大进城》,电影文学剧本《扑不灭的火焰》等。西戎于2001年1月6日逝世。

我从不以为自己有什么天赋之才,之所以能写点东西,我早已多次说过,这都是生活的赐予。打个不太确切的比喻,搞创作犹如做买卖,采购回来什么货,才敢吆喝卖什么,买空卖空搞“皮包公司”是我最鄙视的。我自己写东西,常常是先到生活中去,有了对生活的积累,感受,才敢动笔去写。———西戎《文学路上五十春》

他们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成功塑造了许多落后人物或“中间人物”,如小腿疼、吃不饱、赵满囤、赖大嫂等血肉丰满的形象。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在粉碎“四人帮”之前,山药蛋派多次受到左倾思潮的冲击,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之后,山西又有一批青年作家自觉地为保持和发展这一流派而努力。

⑤ 《吕梁英雄传》刘胡兰是哪一回

题主是想问“《吕梁英雄传》小说刘胡兰是哪一回吗”?第7回。《吕梁英雄顷雀传》是一部由鲁迅所编写态乎脊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10个故事。其中,刘胡兰是第七个故事,也就是《白兔记》。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吕梁地区一位十六岁的女孩刘胡兰,因为参加抗日游击队被日本鬼子抓捕,经过折磨帆渗和威逼,最终选择了牺牲,成为了革命的英雄。

⑥ 求谁有好的散文或知道的散文作家,要文字空灵清澈一些的~谢咯

有老舍 冰心 巴金 王蒙(1934- )当代作家 老舍 的散文有非正式的公园、趵突泉的欣赏、抬头见喜、还想着它、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小动物们、小动物们(鸽)续何容许人也、青山与山大、想北平、英国人、我的几个房东、大明湖之春、东方学院、无题(因为没有故事)、五月的青岛、吊济南、一封信、宗月大师、诗人、滇行短记、我所认识的沫若先生、青蓉略记、我的母亲、北京的春节、悼念罗常培先生、猫、到了济南、药集、夏之一周间、一天、当幽默变成油抹、吃莲花的、买彩票、有声电影、科学救命、新年的二重性格、新年醉话、观画记、大发议论、考而不死是为神、小病、神的游戏、避暑、习惯、取线、画像、写字、读书、落花生、有钱最好、西红柿、檀香扇、青岛与我、钢笔与粉笔、鬼与狐、代语堂先生呢赴美宣传大纲、相片、婆婆话、我的理想家庭、有了小孩之后、搬家、文艺副产品、兔儿爷、四位先生、多鼠斋杂谈、梦想的文艺、“住的梦”、谈幽默、事实的作用、“幽默的危险、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未成熟的谷粒、我的“话”、文艺与木匠、怎样读小说、文牛等
冰心的散文有

jiyangrong[[学者] 《寄小读者》
《南归》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
《平绥沿线旅行记》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
《关于女人》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
《还乡杂记》
《归来以后》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樱花赞》
《拾穗小札》
《三寄小读者》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睁瞎《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冰心全集悉旦空》(1-8)1994年,海峡文艺

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写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迟信》等,1982年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巴金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等职。 丁玲(1904-1986)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又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 臧克家(1905-2004 )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历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本诗集是《烙印》,其主要作品有诗《老马》。讽刺诗集《宝贝儿》、小说集《挂红》、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等。他的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诵。 赵树理(1906-1970)现代小说家和人民艺术家,山西沁水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登记》等。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誉为“山药蛋派”。 张天翼(1906- )现代作家。原籍湖南湘乡,出生于南京。代表作为讽刺短篇小说《华威先生》,长篇小说有《鬼士日记》,短篇小说有《从空虚到充实》,儿童文学作品有《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大灰狼》等。 周立波(1908-1979)现代作家,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解放后,他参加《解放了的中国》彩色影片摄制工作,再次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另有长篇《铁水奔流》《山乡巨变》。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1979年短篇小说一等奖。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出身于一个地方家庭。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联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其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解放后又写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赞歌》等。 姚雪垠(1910-1999)现代作家。河南邓县人。《李自成》是他的代表作,是“五四”以来第一部长篇小说历史小说。 杨朔(1913-196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山东蓬莱人。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三千里江山》,还有散文集《海市》,长篇小说《洗兵马》等。他的散文《荔枝蜜》《茶花赋》《海市》《香山红叶》等都是优秀散文佳作。 孙犁(1913- )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平安县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他的小说写景的抒情熔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杨沫(1914-1995)现代女作家。1914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省湘阴县。1937年发表《浮尸》《怒涛》等几篇揭露日寇侵华罪行的短篇小说,1950年出版描写抗日的中篇《苇塘纪事》。1958年出版的优秀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她的代表作,1972年起,写成长篇小说《东方欲晓》,1978年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 周而复(1914- )1914年生于南京,祖籍安徽旌德县。他的代表作:报告文学《诺尔曼·白求恩片断》、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和《上海的早晨》。 徐迟(1914-1996)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高寿;浙江省吴兴人。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又写了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柳青(1916-1978)现代小说家。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人。代表作是1959年发表的反映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梁生宝》。此外《种谷记》《铜墙铁壁》等长篇小说也较有名。 刘白羽(1916- )现代作家,北京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政治委员》,中篇小说《火光在前》,特写集《早晨的太阳》。 郭小川(1919-1976)现代诗人。河北丰宁县人。抗战时期他开始写诗,主要作品有诗集《平原老人》《甘蔗林――青纱帐》《投入火热的斗争》以及长诗《将军三部曲》等,著有《郭小川诗选》。 秦牧(1919-1992)现代散文家,原名林觉夫,祖籍广东澄海,生于香港。其代表作有散文集《长河浪花集》、小品文《贝壳集》,童话集《蜜蜂和地球》,以散文体裁写成了文艺论文集《艺海拾贝》。散文集《长街灯语》也较有名。 魏巍(1920- )现代作家,原名鸿杰,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其代表作是文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此外,还有诗集《黎明风暴》,文艺随笔《路标》。他的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李季(1922-1980)现代诗人,原名李振鹏,河南唐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杨高传》。1945年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出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 马烽(1922- )现代作家,山西孝义县人。其主要作品有《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长篇小说《刘胡兰传》《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等。 贺敬之(1924- )现作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2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我国每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建国后,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西去列车的窗口》等有名的诗篇。
新时期(改革开放后)
王蒙(1934- )当代作家,北京人。其处女作是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影响很大,从1976-1981年发表三十多篇作品。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获1978、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蝴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小说为代表作。多次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通县人。十三岁就开始创作,十七岁就发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青枝绿叶》,1979年以后写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短篇小说《峨眉》分别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 茹志鹃(1925- )现代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生于上海。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中《剪辑错了的故事》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创作奖。 李准(1928-2000)现代作家,河南省孟津县人。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由他改编的电影剧本有《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老兵新传》等。其中《老兵新传》摄成电影后,曾荣获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他的长篇小说有《黄河东流去》。 蒋子龙(1941- )当代作家,河北沧县人。其成名作是《机电局长的一天》。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开拓者》荣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刘心武(1942- )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其短篇小说《班主任》荣获1978年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长篇小说《钟鼓楼》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1938- )当代女作家。其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和后来写的《谁生活得更美丽》分别获1978、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高晓声(1928- )当代作家,江苏武进县人。代表作《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分别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李存葆 当代作家,山东五莲县人。其报告文学《将门虎子》荣获自卫还击战全军征文一等奖,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都是优秀作品。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废都》,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作品大胆凝重,揭示人性,拥有广大读者。 莫言 当代著名作家《红高粱》,作品恢宏大气,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获得世界声誉。 王小波 已故著名小说家,被誉为文坛外高手,代表作《时代三部曲》,拥有广大读者。 史铁生 已故著名作家,代表作《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等。

⑦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来历的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意思是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词语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以后找机会再抓吧!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

《吕梁英雄传》是当代著名作家马烽、西戎合著的我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者,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表的长篇小说,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195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此小说改编为电影《吕梁英雄》。2004年,导演何群、制片人张纪中等人将该小说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7)有声小说吕梁英雄传扩展阅读:

《吕梁英雄传》是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抗日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吕梁山中一个普通的村落,村民在日寇的烧杀抢掠中逐渐觉醒,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民兵力量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

从《吕梁英雄传》中,我们可以看出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革命战争年代,三万多名吕梁英雄儿女血染沙场。一部《吕梁英雄传》,就是吕梁人民血与火的战斗史诗。小说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民兵,保家卫国,英勇同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敌寇的惨无人道,抗日军民的浴血奋战,书中都作了生动的描写。

⑧ 吕梁英雄传是什么体裁小说

吕梁英雄传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马烽、西戎。二人合著的我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者,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表的长篇小说,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
以康家寨的抗日故事折射吕梁,折射整个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可以说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的真实写照和微缩景观。

热点内容
小说念武记最新章节 发布:2023-08-31 22:07:07 浏览:107
求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4:10 浏览:291
开火箭的小说短篇 发布:2023-08-31 22:02:08 浏览: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1:11 浏览:932
有声小说仙妻有喜爆军蛇王燎上瘾 发布:2023-08-31 21:52:57 浏览:793
小说古龙武侠书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13
贾平凹有声小说藏地密码 发布:2023-08-31 21:48:34 浏览: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说 发布:2023-08-31 21:44:18 浏览:755
重生洛天小说 发布:2023-08-31 21:37:22 浏览:420
玄幻小说里的法力是什么 发布:2023-08-31 21:30:05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