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声小说 » 喜马拉雅有声小说南渡北归之离别

喜马拉雅有声小说南渡北归之离别

发布时间: 2023-05-17 00:03:20

『壹』 《南渡北归·离别》txt全集下载

南渡北归·离别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当参加中央研究院会议的群贤硕儒们,为连绵内战及造成的苦难忧心愁悴,彷徨山泽,嗟号旻天而无一丝瞎让收效之际,炮火轰鸣、人头乱滚的战场又传出一个又一个国民党军战败覆亡的凶讯:
1948年9月12日,中共将领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卫立煌部发起攻势,史称辽沈战役。此役东北野战军以伤亡万人的代价,歼灭、俘获国民党军兵力47万余人,缴获了大批美制武器装备。磨缓局经此一役,国民党军元气大伤,彻底踏上了哪巧衰亡败退之路。
9月16日,中共华东野战军以32万兵力围攻国民党重点守备的战略要地济南城,历时8天,城陷,国民党军万人被歼,最高指挥官王耀武被俘。
11月6日,中共华东、中原野战军与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至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向集结在这一地区的70万国民党军发起强大攻势,是为淮海战役(南按:国民党称之为徐蚌战役)。解放军攻势凌厉,兵锋所至,所向披靡,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贰』 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





南渡北归读后感(一)


继《陈寅恪与傅斯年》后,又手棒岳南的新作《南渡北归》三部曲(《南渡》、《北归》、《离别》)反复研读。读后,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的鸿篇巨作震撼之余,更多的则是感叹和无语。如果前者是再现了陈寅恪和傅斯年追求学术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而《南渡北归》三部曲则是立体呈现了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在剧烈的历史变迁中的史诗巨着,“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的命运剧变,谱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哀歌”,更重要的是在含泪读完每部多达450多页的大部头后,他们完全*了我从小所受的历史教育,对大师们经历的那个时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敬佩作者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的简单描写,而是重点着墨大师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的交待以及人物成长的家世背景及其对他们成长(特别是思想形成和专业造诣)的关联影响,辅以详实的背景材料为支撑,兼具文学作品的流畅描绘和历史学家严谨的治学方式的考据和追溯,让这三部厚实的巨着能让人有一气呵成读完的冲动,同时读后带给读者深深地思考。在为大师命运悲叹之余,在无法排遣的怆然中,不得不去仔细思量如果身处其境自己又该作何诀择和判断。历史不可重来,但以史为鉴,是每一个国家和有使命感的人都应该看重的。


历史的*,对于我们认识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梅贻琦、叶企孙、曾昭抡、陈梦家、吴宓、穆旦等大家都有重要意义。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大师们在重要人生关口的选择对启迪后人方面将有深刻影响。


多么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在一个岁月安稳的时代,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能凭着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在各自的学术上有所建树,带领我们这个巨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长久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开放、自由,鼓励创新的时代对国家的发展有多大意义毋庸置疑,在经历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历史变革之后,后世之人当以历史为鉴,开启一个全新的民主、自由时代。


当再次吟诵陈寅恪的诗词“东城老父机先烛,南渡残生梦独多。衰泪已因家国尽,人亡学废更如何”时,相信大师们的精神和伟业以及他们遭逢的命运洗礼会深深警示后来人。


拍锋南渡北归读后感(二)


写于2012年夏,重新整理。《南渡北归》可谓大块头的历史佳作,可与这几年出名的袭陵晌《明朝那些事儿》、《大秦帝国》相媲美。内容丰富、详实,是一部了解民国文化和抗日历史的佳作。


刚读完岳南着的《南渡北归》之南渡,堪称民国时期大师们命运变迁的史诗巨着,着重描写了清华、北大、南开、同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囯营造学社等在抗日期间艰难跋涉的历程,大师们包括蔡元堷、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梅贻琦、梁思成、梁思永、李济、林徽因、金岳霖、冯友兰等,命运坎坷,刚毅坚卓!文中还有大量的注释和考证,还原了很多历史*:张自忠在卢沟桥事变中的历史污点、胡适对学生运动的批判议认及对日主和的由来,还有林徽因和金岳霖之间柏拉图式的爱情,等等。何时能追寻一趟大师们南渡之足迹:长沙、云南蒙自、昆明、四川李庄。再加上重庆、腾冲、松山、龙陵,可谓抗日文化苦旅!


《南渡北归》第二部精彩内容多多:方先觉军长在以少战多的衡阳保卫战中最终是投降还是停战?闻一多教授如何从一名新月诗人变成楚辞学者再变成一位共产斗士;为了让苏联出兵东北,美、英、苏在1945年初达成“雅尔塔”秘密协定,出卖中国利益(外蒙正式独立),苏联红军在东北大肆掠夺厂矿、交通设备汪陵。身为驻美大使,胡适如何外交斡旋,让美国政府停止对日贸易;九一八事变后的大撤退是是张学良自己主意,还是受蒋介石指使?


终于读完了《南渡北归》之离别篇。抗日胜利后,内战爆发,最终胡适、傅斯年等人撤到台湾,梅贻琦等人赴美,陈寅恪、梁思成等大部分教授都留在大陆准备建设新中国。短暂的欣喜之后,新中国开始复制苏联发展模式,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随后爆发了反右、*等系列政治运动。奉行独立、自由的大师们大多被*至死,自杀者甚多。梁思成临终前说过:“抗战八年,跋山涉水,面对饥饿与疾病,过关斩将,终于迎来胜利之日,但过不了*这一关。”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南渡北归读后感(三)


第一次在网上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被它封面上那些联袂推荐的作家的大名所吸引的,李存葆、莫言、张志忠、朱向前等……,然后觉得很奇怪,何谓“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什么才称得上是大师,这里所指的大师又是哪方面的呢?于是毫不犹豫地在网上买了下来,最近才看完第一部分,南渡,就深深被其中的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以及两者交叉呈现的内容所吸引,更准确地说是感动。有感于大师们的民族气节和精神,更有感于他们的治学、求学之严谨,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如何更迭,风云如何变幻,烙印在他们心底的那一份爱国与求学的精神不来,同样,带给我们的这一份感动也同样永存!


《南渡北归》它以时代背景,历史变迁为线索,按时空的逻辑细致全面地描述20世纪在我国国家危亡,民族饱受*的特殊历史时代,一些有志有为的学术大师们的命运变迁,他们是中国近代最有名的知识分子,也是近代中国在饱受列强侵略和瓜分后保留下来的知识分子的种子,然而他们的命运,时运都很不济,可谓是“命运多舛”,用文中自己的文字来讲就是“天欤,亦或时运欤”?


在这样一部着作里,我们看到了无数大师级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们要么抱病离开,要么含恨而终,要么终于与自己毕生所追求所向往的事业与人生失之交臂,悔不终生。他们为了中国的文化传承事业,为了国家民族大义,放弃了自己原本美满的生活,违背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放弃权威、名利本可以双收的社会地位,或失去亲人,或离开爱侣,而这些都是他们所不想更不愿的,然而他们处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一切都身不由己,一切也都理所当然。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们付出了,牺牲了,可是值还是不值?


我想它留给我们后人尤其是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应该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与反省,如今局势安稳,环境充裕,我们可否一时像这些大师们一样潜心于学术,专注于真知,废寝忘食不是为了备考,绞尽脑汁不是为了作弊,我想我们不会如此肤浅,不会这么快对一件事情失去热情,失去耐心。


书中阐明了一个观点,当代的中国人(指那个历史剧烈变迁的时代),大多“下愚上欺”,官僚勾结、*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面对这样的民众,如果仅强其体魄,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也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在这一点上,我想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由强其体魄,转为强其精神、灵魂的观点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从这一个层面上来看,发展壮大中国知识分子队伍,重视文化、知识、品德的教育就显得越为重要了。这也是这批大师们命运剧烈变迁留给后人的一大启发吧。


可是还是有遗憾,还是让人回味无穷,如果吴宓真的迷恋毛彦文,如果徐志摩真的倾心于林徽因,如果生在和平年代,处于安稳之秋,也许有情人终能眷属,至少没有那么多凄美的色彩。如果陈寅恪真的是奔李庄而去,也确实去了,留给他自己的不会是深深的遗憾,留给后人的也不会是迷一般的历史遐想,然而,陈寅恪最终却舍李庄而去。自此,一代史学大师失去了李庄,李庄推动了这位三百年才得一见的大师。而史语所同仁与陈寅恪之间的交往也如滚滚长江中游走的鱼,渐行渐远,直至冲出三峡汇入大海的那一刻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

『叁』 《南渡北归》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渡北归》读后感1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短短八个字充满了历史感和沧桑感。翻开这套厚重的《南渡北归》,心情不禁沉重起来。作为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巨著,书中叩击心灵的情节太多太多,无数次被感动得泪眼模糊。是什么支撑并激励这群“柔弱”的知识分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掩卷沉思,令我感触最深、震撼最强的,液李就是“信仰”二字。

往事再回首,国难当头,壮志未酬。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廊坊、南苑、北平、天津等地相继沦陷。隆隆炮火与日机轰鸣,平津地区人心惶惶,以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燕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为代表的教育界,也是一片惊恐慌乱。7月29日,北平陷落后,驻守北平郊外西苑至八宝山一线的一一零旅旅长何基沣不得不奉命南撤。面对连连失守的国土,这位抗日名将百感交集,哽咽不已,他抬手向闻讯赶来告别的高校学生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泪流满面却不得不抛下这座正在陆沉的千年古城和沉浸在惊恐迷惘中的芸芸众生,开始一场前程未卜、不知身归何处的军事流浪。此情此景,何等悲愤!

英雄辈出的时代,颠沛流离,流亡岁月。最先受到炮弹轰击的是南开大学,这个经过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中国当时最杰出的私立大学,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作为创办人,当时已转往南京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闻讯后当场昏厥,悲怆不已。随后,大批日军进驻北大,一片残局,满目凄然。于是,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清华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带着儿女也踏上了流亡之路。面对渺茫的前途,两人心中有说不出的凄楚与怆然,而这一走,就是九年!在战火连绵、危机四伏的异地他乡,王国维、赵元任、蔡元培、梅贻琦、胡适、傅斯年、李济、陈寅恪、梁思永……一代大师在历史舞台上负重前行,他们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流亡的大师们在内心深处都怀着悲愤交织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又迅速铸成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强信念,一种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难的英雄主义气概。虽然南渡途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能够不畏风雨、满怀信心。他们坚信,中国人民有着不可战胜的意志和潜在力量,这样的民族是必然会走向辉煌的。

挺起脊梁,初心不改,弦诵在山城。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难当头,大局已定,临时大学师生打点行装,昂头挺胸,以悲壮的豪气英姿,毅然迈出了西迁的步伐。包括清华的闻一多、袁复礼、李继侗,北大的曾昭抡,南开的黄钰生等在内的11名教师和290名学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翻山越岭,日夜兼程68天,徒步跋涉1600余公里……当旅行团师生们带着满身风尘和疲惫抵达昆明时,师生与群众的歌声如江河翻腾、大海惊涛,慷慨悲壮的旋律向行进中的每一位师生传递着国家的艰难与抗战必胜的信念。自此,数千名师生在昆明正式组建了足以彪炳青史、永垂后世的西南联合大学。我一直在思考,在那个时代,在80年前西南联大师生走过的那条路上,那群被迫流亡的知识分子在思考着什么?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学生旅行团,成功地完成了由湘至滇的千里奔徙,我仿佛看到,闹液迟这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傲然屹立于中华大地上,他们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令人无不感慨万千。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想像,他们一路负重前行,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是何等艰辛,背后又是何等沉甸甸的信仰支撑!信仰是共通的`、强大的、持久的力量。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年代,坚定的信仰是成功的保证。

《南渡北归》读后感2

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读完《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离别。所谓南渡,描写抗战发生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而北归,则是指他们再回归中原的故事。第三部:离别,是全书最揪心也是最发人深思的一部。一代大师,七零八落,悲欢离合,一言难尽……

《南渡北归》让我从另埋物一个视角看历史。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傅斯年、梅贻琦、陈寅恪等这些人的名字。如果不读这本书,我不知道在这些人名字的背后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厚重的历史。如果不是读这本书,我会认为用伟大来形容一个人的人格似乎太矫情。但读了《南渡北归》这本书,我知道,用伟大形容这一颗颗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珍珠,实在不够。我甚至为自己以前不清楚这段历史而深感羞愧!

掩卷长思,感触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国外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海归与几十年后的新生代“海龟”有较大的不同,在当年海归的梦想里,有成就一位学术界大师的心愿,没有捞个大官或弄个百万富翁的追求。心中装满的是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与抱负。在他们回国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会考虑到地域、薪资、职称的问题。那一代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身上的高尚品格唤醒了失落的灵魂,这让我明白了,简单而执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实的人生,而抵不住诱惑的心灵,终究没有依托。

《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中有的部分写得过分实在,怒气和怨气都跃然纸上,有点儿像中国的工笔画,重彩。相比之下杨绛先生写的《干校六记》,更像是中国的水墨画,写意,叫读者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去体会平淡中的惨痛。

也许是家庭与年龄的原因,我读《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更加有感触,也更想走近那个时代了解那段历史。

家父郭可信1941年夏考大学时也曾赶上空袭,不过招考的大学和考生都有准备。考试时间过半赶上空袭,试卷有效,否则在警报过后用第二份考题重考,考生也都分配有躲警报的防空洞。家父就是在这隆隆的炸弹声中考上当时在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工程。当时的浙大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容纳一千多名师生,只好在遵义、湄潭和永兴场三处。那时遵义都没有电灯,更别说是湄潭和永兴场了。当时一年级的学生上课住宿都在永兴场的江西会馆及楚馆。二年级学生理、农在山清水秀的湄潭,文、工、师范在历史名城遵义。黔北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好似远离战火的一块安乐土。加上风景优美,更有名师授业,难怪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来到湄潭后说浙江大学很像剑桥,有一种田园诗般的乡土生活和宁静的学术空气。

家父1946年夏从浙大化工系毕业后考上公费留学,去瑞典学冶金。九年后,学成归国。

出国前家父在杭州灵隐寺留影

这三个月的时间,与大时代完全交融在一起,忘却了自己,也忘记了整个世界。所谓安静,那是真正安静的三个月,自己仿佛是一粒穿越时空的浮尘,在那战乱频发、炮火纷飞的年代,跟着那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穿梭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感受着他们的感受,呼吸着他们的呼吸。情恸难抑之处,泪水长流,不能自已。

我通过《南渡北归》这本书,走近那个年代,走近父亲……读完已两月有余,灵魂似乎还在那段历史中徘徊,深感与父亲同在,不愿归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3

正如标题,南渡北归这本书,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读,但依然有不少感触。从此看出凡刘老推荐的无不是好书,奈何时间紧迫,无法细读,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当我们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第一个感想便是这本书好难读。许多关于大师的琐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现在这本书上。让人应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细节铺天盖地地捐过来,的确让人喘不过气。

但当我略读完第一本后,又翻过来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切却又似乎明澈了起来。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东西,清华的四大导师,鲁迅一派与胡适一派的纷争,西南联合大学的出现。无不是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的事件。这本书总体的时间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文中讲了许多在这个时期各个大师做的事情以及贡献,但我发现当作者再讲关于大师们的学位时却鲜有人是真正的“海龟”,许多大师在出国留学时都没有拿到学位,不是说大师们拿不到,而是大师们根本没有时间或者那个心思。

很多大师出国留学只是为了知识,学到了知识便又去学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学位,并不是说大师们半途而废,只是因为他们想更早的回到祖国加以报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时间将国外的知识学到手,仅此而已。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不是还有句话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强,怎么会没有大师呢?其实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所谓”大师”是指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物,他们是必须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才会出现的伟大人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大师,但是那些大师他们活在过去,给过去的人们乃至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连现在都有它们的影响。谁敢说自己的语文课本上没有鲁迅先生的足迹,谁敢说北大的校园没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会有现在的辉煌?都不可能,他们是那一个时代的大师,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大师,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肆』 《南渡北归·离别》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南渡北归·北归》(岳脊困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A5-04FZhT1Jx_yraHds7Jw

提取码: xdy9

书名:南渡北归·北归

作者:岳南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6

页数:728

内容简介:

《南渡北归•北归(套装全2册)》是《南渡北归》第二部,着重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国民政府抢运国宝与“抢救学人”计划,连同选举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为止。突派戚出地再现了董作宾、李约瑟、童第周、陶孟和、沈性仁、樱羡念梁思永、蒋梦麟、闻一多、刘文典、罗庸、郑天挺、吴晗等中外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西南联大学潮与闻一多被刺案真相,对自由知识分子群体于时代大潮中的分化与演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究,被蓄意掩盖的历史隐秘得到了充分揭示。

作者简介:

岳南:山东诸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著有“考古纪实文学系列作品”十二部,屡获好评,其《风雪定陵》(合著)入选1996年台湾《中国时报》开卷版十大好书。20世纪80年代末,着力对民国,特别是抗战时期中国自由知识分子思想脉络、道德精神与学术成就等调查研究,有系列作品问世,其代表作《陈寅恪与傅斯年》入选2008年《光明日报》十大好书,《南渡北归》获评《亚洲周刊》2011年十大华文好书之冠。

『伍』 如何评价岳南先生的《南渡北归》

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离别。所谓南渡,描写抗战发生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而北归,则是指他们再回归中原的故事。第三部:离别,是全书最揪心也是最发人深思的一部。一代大师,七零八落,悲欢离合。

上世纪初,尺森是中国历史发生剧烈变迁的年代:清朝没落,终至倾覆,民国初创,却混乱不堪;袁氏独裁,军阀混战,革命蜂起,国共争雄,直到之后的八年抗战,三年内战。

(5)喜马拉雅有声小说南渡北归之离别扩展阅读:

《南渡北归》从另一个视角看历史用伟大形容这一颗颗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珍珠,实在不够。

掩卷长思,感触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国外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海归与几十年埋烂后的新生代“海龟”有较大的不同,在当年海归的梦想里,有成就一位学术界大师的心愿,没有捞个大官或弄个百万富翁的追求。

心中装满的是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与抱负。在他们回国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会考虑到地域、薪资、职称的问题。那一代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身上的高尚品格唤醒了失落的灵魂。

『陆』 有什么好听的有声小说!要声音好的,书也不错的!

唐七作品,月玲珑的枕上书系列,忆语的华胥引系列,做得都不错!
匪我思存的《佳期如梦》央广官方制作,真心精良故事也好!
可以上【喜马拉雅听书】很多好资源!
其中我觉得《南渡北归》很有意义,感受民国那一代远去的大师情怀!
酷狗新版里的【节目】里面也有许多有声资源!
龙井的盗笔就不错!
其实我是个武侠迷,网上有金庸全集哟!
我最近还在酷狗的【节目】里头上传了
自己收藏的艾宝良的【楚留香】真真精彩,很有氛围!

或者你可以补充一下喜欢的具体类型,如:言情、古风、武侠。。。。
我可以根据经验继续为你推荐!
希望能帮到你!

『柒』 《南渡北归》—— 南渡

《南渡北归》共分三卷:南渡,北归,离别。

南渡卷,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做为明清首都,北京是众多文化人聚集、文物档案存放之所在。圆孝历史上的故宫国宝南迁,和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迁,就发生在这个时间。

书中主要描写当时的文化大师们在国家动荡时各自的境遇和经历。书中也很客观地评述了蒋介石对于抗战的态度。

七七事件爆发,初始,并非全国一心决定抗日。和战双方各有主张。历史也不能假定,当时北平府守军军长宋哲元不顾蒋介石多道抗战命令,而与日军准备和谈,失去了破坏日军集结的最佳战机,宋应为抗日史上的第一大罪人。

读这本书之前,《围城》书里所写,也是大学南迁路上发生的事情。心里一直对于抗战期间大学一路南下不是很理解,不像故宫国宝南移的理由那么明显。读完《南渡》,各大学的藏书,实验设备,学术著作都如国宝。

而那个年代是历史上少有的大师云集的时代橘侍稿。虽然我一直觉得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后世影响是敝大于益,但也是再新文化中,一批公派留学的海归成为了影响后世的大师人物,如陈寅恪,梁思成,傅斯年等众多文化闪耀之星。

似乎很少有人分析过为谈物什么在满清政府末期,民国初期,中国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国宝级大师人物,之后再无。愚自作聪明想了一二,如果分析这些大师的知识结构不难发现其中的共性:自幼私塾开蒙,饱读千年的典集诗书;国门开时,留学国外,吸收西方科技思维,又洋为中用,彼时的留学之人,都抱以学成回国之心,无人有移民之念。他们都是在扎实的人文修养基础上构建出了摩天高楼。而之后,特别是新文化后,新学摒弃千年祖先的基垫,所以只能建出空中楼阁。文化断层是可怕的。

西方从古希腊起,文明就未断裂过,现在的英国人能很容易的读懂几百年前的学术著作,因为他们的apple还是apple,变化并不大;而我们,拿起古藉阅读,头痛的则是文言文的难懂。说中国人每年读书少,原因能读的书少,能读的好书更少。哀哉!

南渡的大师们以文人独有的方式在动荡中延续中华的文明。以自己的力量支援抗战。有如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从英国剑桥大学带回国的50克镭,为了避免落在日本人手中,一路南行,书藉家档全部丢弃,也没敢把装镭的泡菜坛子丢了,最后一路乞讨才走到西南联大的地址,让人读来几近泪目。

同时,虽值军阀割据,土匪横行之时,湖南政府主席张治中特别与湖南黑道人马打了招呼,南渡师生才未遭遇骚扰,民族大义并不是虚谈。

抗战八年,联大,各研究所,学社为避空袭也几迁住地,真是没有能放一张书桌的地方。如果不是战乱,这些大师一定能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留下更多的著作。可恶的小日本!

不过书里也提及各学者间的文人相轻的帮派。虽不如火拼之激烈,却也是明里暗里有人才之争,经费之争,这山要压过那山的互不服气。

最近有听到叶曼老师解释“相濡以沫与相忘于江湖”的故事,《南渡》最后一段,为陈寅恪错过了去李庄,与傅斯年的史语所错过,如滚滚长江中游走的鱼,在汇入大海时,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

叶老师的故事是,鱼在被鱼网捉住时,为了不让彼此干死,会吐沫,这叫濡沫;而在江湖中,无事时,各自游走,相忘于江湖。而后者,各自安好。

因为各自安好才会相忘于江湖。

『捌』 《南渡北归:南渡》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南渡北归:南渡》网络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eQBKkOaejuXTzOp1dMmXLg

?pwd=z9th 提取码:z9th
《南渡北归:南渡》
简介:
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

热点内容
小说念武记最新章节 发布:2023-08-31 22:07:07 浏览:107
求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4:10 浏览:291
开火箭的小说短篇 发布:2023-08-31 22:02:08 浏览: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1:11 浏览:932
有声小说仙妻有喜爆军蛇王燎上瘾 发布:2023-08-31 21:52:57 浏览:793
小说古龙武侠书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13
贾平凹有声小说藏地密码 发布:2023-08-31 21:48:34 浏览: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说 发布:2023-08-31 21:44:18 浏览:755
重生洛天小说 发布:2023-08-31 21:37:22 浏览:420
玄幻小说里的法力是什么 发布:2023-08-31 21:30:05 浏览:162